華文網

老人買來一處豪宅 卻把它拆毀 死後送葬隊伍裡多了一群狐狸

網路配圖

故事:老人買來一處豪宅 卻把它拆毀 死後送葬隊伍裡多了一群狐狸

易九齡家住江南,在朝中任尚書,到了年邁之時,在都城郊外想找一個環境優雅的地方買一處宅院安度晚年,於是便讓僕人四處打聽。

不久,僕人回來報告,說在都城郊外西山有一戶人家的一棟宅院要出售,派人看了,宅子依山傍水,環境比較幽靜,價格相對於其他房屋比較優惠。

這天易九齡坐著轎子,帶著管家和幾個僕人一同到都城郊外。正值四月,

桃紅柳綠,鶯歌燕舞,那戶人家座落在西山山麓,院落寬廣,前面是一池湖水,白瓦紅牆,隱現在山林之中,果然是個好住處。

易九齡下了轎,房屋的主人是個五十多歲的老者,出來相迎,兩人寒暄了一番,進入正題,老者說:“自己家住在江南,買了這棟宅院才四五年,因家中現在多有變故,所以要變賣家產。”說完無奈地歎口氣。

易九齡仔細查看了宅院各處,的確無話可說,於是雙方達成協議,

交割成功。易九齡雇來工匠,將宅院裝修一新,選了個良辰吉日,將全家及僕人等一併搬了進來。

可是奇怪的事情接二連三地發生。每到夜晚時分,總聽到宅院裡有竊竊的說話聲,咯咯的笑聲,有的在院子的樹上,有的在房間裡,可是當人走進的時候,

聲音卻消失了。有時人走進東廂房,笑聲在西廂房,當人趕到西廂房時,聲音又在東廂房響起。有時又是嚶嚶的哭聲,聲音隱隱約約,捉摸不定。不久整個宅院上下彌漫著恐怖的氣氛。

易九齡不知何故,於是到附近一帶人家打聽,聽出點由頭:原來這所宅子是一位將軍修建的,將軍死後家裡就開始鬧狐,經常聽到古怪的笑聲,將軍的家人不勝其煩,於是將房子賣了。

後來的買家住進後,發覺上了當,想要出售,卻又無人接手,但是又無法退回。只好請法師作法,貼上鎮妖符,又請高僧作法,都無濟於事。只是偶爾會平靜一段時間,但是不久鎮妖符就會莫名其妙被燒毀。就這樣鬧騰了四五年,房屋的主人終於將房子出手給易九齡。

易九齡恍然大悟,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只不知這狐狸為何如此厲害,驅之不去。晚上回來,易九齡獨自坐在園子裡,

摒退僕人,僕人不放心,被易九齡喝退而去。易九齡端坐在庭院中,雙目微閉,靜等狐狸出現。果然到了子夜時分,聽到院子中各處,竊笑不止,仿佛在恥笑易九齡,易九齡朗聲說:“何處仙家,不知為什麼喧鬧?如果我有什麼得罪各位仙家之處,還請各位明示。”易九齡剛說完,笑聲戛然而止,四周寂靜一片。易九齡再次大聲說了一遍,樹叢中竟然傳來隱隱的哭泣之聲。

易九齡覺得這其中一定有什麼隱情,於是又說道:“如果各位仙家有什麼冤屈,只管道來,老夫也許能為你們申冤。”

這時樹叢中出來一個老者,易九齡知道是狐狸所化,就恭敬地說:“不知何處得罪仙家,還望明示。”老者走進到易九齡的對面,坐了下來,說:“尚書占了我們的地盤,我們失去了家園 ,子子孫孫不能安居,所以來騷擾。”易九齡說:“我花費銀兩,從屋主人處買來,理當為房屋主人,怎麼是占了你們的家園。”老者歎道道:“那是你們人類之間的交易,有誰考慮到我們狐狸流離失所。我們世居在此已經好幾百年了,當時這裡樹木叢生,渺無人跡,我們穴居而生,自由自在。卻不想百年前有個姓戈的將軍,征服四疆,戰功赫赫,攜武力之威風,看中了這塊地方。用火燒我們的洞穴,將我們趕出,用弓箭射殺我們,可憐我們這些狐狸,到處躲藏,十存一二,從此只能在附近一帶遊蕩。”老者說著,神情黯然,易九齡聽了,心中感到愧疚。

老者繼續說:“當年將軍殺氣太重,將我等壓住,不敢喧鬧。到將軍死後,我們看到兇氣逐漸散去,就想奪回我們的土地。將軍的後代竟瞞下實情,將宅子賣給了下家。下家住進以後,請來了法事高僧,不斷作法,我們相持有幾年,終於將下家趕走。誰知又遇到尚書,我們只想回到我們的住處,看尚書是個寬厚之人,如能還此舊居,不勝感激。”

易九齡聽完,心想:“老者所言極是,我們人類奪來奪去,互相廝殺,賣來賣去,互相欺瞞,可曾想過狐狸的感受。”於是對老者說:“仙家請暫回,我一定還你們一個公道。”老者拜辭而去。

第二天,易九齡命令家人暫回京城居住,以後另覓他所,命人拆除房屋,在原址廣種樹木,還其原貌。易九齡親自監督,直到一切復原為止才離開。

又過了二十年,易九齡壽終正寢,家人扶棺南下,準備回歸故里。送葬隊伍用馬車載著棺材,經過西山時,突然聽到嚶嚶哭泣之聲,近前一看,道路兩旁跪著數百隻狐狸,跪拜磕頭,觀者無不震悚。(故事完 圖文無關)

易九齡覺得這其中一定有什麼隱情,於是又說道:“如果各位仙家有什麼冤屈,只管道來,老夫也許能為你們申冤。”

這時樹叢中出來一個老者,易九齡知道是狐狸所化,就恭敬地說:“不知何處得罪仙家,還望明示。”老者走進到易九齡的對面,坐了下來,說:“尚書占了我們的地盤,我們失去了家園 ,子子孫孫不能安居,所以來騷擾。”易九齡說:“我花費銀兩,從屋主人處買來,理當為房屋主人,怎麼是占了你們的家園。”老者歎道道:“那是你們人類之間的交易,有誰考慮到我們狐狸流離失所。我們世居在此已經好幾百年了,當時這裡樹木叢生,渺無人跡,我們穴居而生,自由自在。卻不想百年前有個姓戈的將軍,征服四疆,戰功赫赫,攜武力之威風,看中了這塊地方。用火燒我們的洞穴,將我們趕出,用弓箭射殺我們,可憐我們這些狐狸,到處躲藏,十存一二,從此只能在附近一帶遊蕩。”老者說著,神情黯然,易九齡聽了,心中感到愧疚。

老者繼續說:“當年將軍殺氣太重,將我等壓住,不敢喧鬧。到將軍死後,我們看到兇氣逐漸散去,就想奪回我們的土地。將軍的後代竟瞞下實情,將宅子賣給了下家。下家住進以後,請來了法事高僧,不斷作法,我們相持有幾年,終於將下家趕走。誰知又遇到尚書,我們只想回到我們的住處,看尚書是個寬厚之人,如能還此舊居,不勝感激。”

易九齡聽完,心想:“老者所言極是,我們人類奪來奪去,互相廝殺,賣來賣去,互相欺瞞,可曾想過狐狸的感受。”於是對老者說:“仙家請暫回,我一定還你們一個公道。”老者拜辭而去。

第二天,易九齡命令家人暫回京城居住,以後另覓他所,命人拆除房屋,在原址廣種樹木,還其原貌。易九齡親自監督,直到一切復原為止才離開。

又過了二十年,易九齡壽終正寢,家人扶棺南下,準備回歸故里。送葬隊伍用馬車載著棺材,經過西山時,突然聽到嚶嚶哭泣之聲,近前一看,道路兩旁跪著數百隻狐狸,跪拜磕頭,觀者無不震悚。(故事完 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