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了不起的鄭州:黃河岸邊的鯉魚,它為什麼那麼香?

此時此刻,憑著多年的記憶,我幾乎能一口說出鄭州街頭的三百多種吃食,而且,現在想起來,那每一種食物都會令人升起無限的思念。

譬如聞名天下的燴面;譬如獨一無二的胡辣湯,

譬如中原獨有的芝麻燒餅,譬如夜色中飄蕩著香味的砂鍋,譬如城東路上那些厚重的羊湯以及久負盛名的黃河大鯉魚。

鄭州之所以不像廣州、杭州和成都那樣以美食聞名,可能是因為它作為“全國的驛站”的名聲太過響亮的原因,鄭州正處在一個國家的交通中心位置,

南北的京廣線和東西的隴海線,兩條國家鐵路大動脈在此交匯,南來北往、西去東回的貨物都要在鄭州下榻、編組,所以,鄭州擁有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加上鄭州又是全國最大的紡織加工中心,因此,鑄就了鄭州全國商業交匯中心的地位,從而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鄭州就以商業之城引領著全國的商業運營先鋒理念,並成就了“亞細亞商場”曾經在全球的商業傳奇。

商業的發達,無疑給美食的繁榮提供了滋潤的生長土壤。

鄭州與別處不同的是,它不像其他地域那樣,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把美食做得越來越富麗堂皇和曲高和寡。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接地氣,物美價廉,靠近民生,充滿著濃郁的中原特色,

街頭隨便的一個小攤,都能吃出人間的幸福感。故此,多年以來,鄭州的這一特色一直被光榮地延續傳承。

說到鄭州,就必須要說一下聞名天下的燴面。

河南是燴面的王國,周口、駐馬店、許昌、開封、商丘,幾乎河南的每一塊土地都能煮出一鍋精到的燴面,而且,還各有千秋。就燴面的味道來說,可能鄭州的燴面不是最好的,但它的名氣顯然卻是最響亮的,它利用省會之城的優勢,

將全省各地的燴面手法都融匯進來,從而誕生了像蕭記燴面、合記燴面等全國非常知名的燴面品牌。同時,又因為全省各地的燴面廚師都自發彙集於此,所以,去鄭州,基本上全省各地的燴面味道都能品嘗得到。

燴面最緊要的是煮面的羊湯。

正宗的燴面必須是用大鍋燉出濃厚感的羊骨湯來煮面,這樣的燴面才有厚重的底味,很多店家的燴面之所以吃起來顯得輕薄,就在於這鍋老湯不正宗。根據我的記憶,目前鄭州街頭味道相對正宗的有“食號燴麵館”和“虢國燴面”,一筷子下去,羊湯味道的鮮美和厚重躍然唇間。

傳統正宗的燴面是不加豆腐絲的,現在北京的一些燴麵館子總是習慣於在鍋里加半碗的豆腐絲,這顯然是對燴面的傷害。純正的羊湯燴面怎麼能夠接受豆腐絲那種青澀之氣的干擾呢?又不是東北的大拌菜。所以,在北京吃到的燴面,包括河南大廈在內的燴面,他們基本都沒有領會到河南燴面的純正的人文精神,以至於不能讓大河南的燴面萬山紅遍,對於讓我魂牽夢繞的燴面來說,實在是一種傷痛。

到鄭州,如果不能吃一趟黃河的鯉魚,就像到北京沒有去長城,到拉斯維加斯沒能小賭一把怡情一樣,人生結構簡直是不完整。

在鄭州吃黃河鯉魚,不能在市區吃,要吃,一定要駕車到花園口的岸邊去吃,那才是人生中最美的體驗。

鄭州地處黃河南岸,現代史上最悲慘的黃河之殤花園口就在鄭州的北邊不遠。向晚時分,沿著花園路一直向北,就能到達花園口碼頭。

且說黃河流到花園口一帶,從邙山奔湧而至,河面突然加寬,水流頓然加急,正是黃河鯉魚俊美的棲息之處。中國民間有“鯉魚跳龍門”之說,故此,黃河的鯉魚從三門峽下來,那都是跳過了龍門之後的鯉魚,到達花園口時,都已成為吉祥之龍,不但味美,更有吉利之意。所以,從整個黃河一線來說,所有流經的地區,都沒有黃河花園口的鯉魚好吃。這也是鄭州的“鯉魚焙面”之所以天下聞名、被歷代食客公認的中國歷史四大名魚之一。

到花園口吃魚,一定要下到當地漁民的船上去吃。

漁舟唱晚時分,水天一色之際,一條新鮮的鯉魚抓上來,用澄清的黃河水現場煮了,當悠悠的魚香伴著黃河的波濤聲緩緩漾來,在河風的吹拂下,望著那“逝者如斯”的黃河之水,你遼闊的內心不免便會升起一縷“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幽古之情。

啊,這黃河之水,她真的就是從天上飄下來的嗎?

這顯然是對燴面的傷害。純正的羊湯燴面怎麼能夠接受豆腐絲那種青澀之氣的干擾呢?又不是東北的大拌菜。所以,在北京吃到的燴面,包括河南大廈在內的燴面,他們基本都沒有領會到河南燴面的純正的人文精神,以至於不能讓大河南的燴面萬山紅遍,對於讓我魂牽夢繞的燴面來說,實在是一種傷痛。

到鄭州,如果不能吃一趟黃河的鯉魚,就像到北京沒有去長城,到拉斯維加斯沒能小賭一把怡情一樣,人生結構簡直是不完整。

在鄭州吃黃河鯉魚,不能在市區吃,要吃,一定要駕車到花園口的岸邊去吃,那才是人生中最美的體驗。

鄭州地處黃河南岸,現代史上最悲慘的黃河之殤花園口就在鄭州的北邊不遠。向晚時分,沿著花園路一直向北,就能到達花園口碼頭。

且說黃河流到花園口一帶,從邙山奔湧而至,河面突然加寬,水流頓然加急,正是黃河鯉魚俊美的棲息之處。中國民間有“鯉魚跳龍門”之說,故此,黃河的鯉魚從三門峽下來,那都是跳過了龍門之後的鯉魚,到達花園口時,都已成為吉祥之龍,不但味美,更有吉利之意。所以,從整個黃河一線來說,所有流經的地區,都沒有黃河花園口的鯉魚好吃。這也是鄭州的“鯉魚焙面”之所以天下聞名、被歷代食客公認的中國歷史四大名魚之一。

到花園口吃魚,一定要下到當地漁民的船上去吃。

漁舟唱晚時分,水天一色之際,一條新鮮的鯉魚抓上來,用澄清的黃河水現場煮了,當悠悠的魚香伴著黃河的波濤聲緩緩漾來,在河風的吹拂下,望著那“逝者如斯”的黃河之水,你遼闊的內心不免便會升起一縷“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幽古之情。

啊,這黃河之水,她真的就是從天上飄下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