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麗傳媒時隔兩月再次想“回歸”IPO

近日,新麗傳媒再次在證監會網站上披露招股說明書,宣佈“回歸”,這距它主動終止IPO的時點,相隔不到兩個月。新麗傳媒“主機板影視第一股”之夢也因此再次做了起來。

有趣的是,

新麗傳媒欲再次IPO的消息,刷爆了整個娛樂圈,新麗傳媒的招股說明書儼然成為了娛樂圈的“八卦披露書”。如五年內第三次IPO的消息被周迅與霍建華兩位《如懿傳》演員片酬的消息搶了風頭。

當然,除了聊片酬,IPO日報還將從專業的角度,為大家分析一下新麗傳媒。

焦點一:

周迅片酬被砍半?

《如懿傳》是新麗傳媒2017年的重頭戲。

言及《如懿傳》,記者首先為大家糾正一個資料。公開消息指出,

《如懿傳》是90集古裝宮鬥劇。但是IPO日報梳理新麗傳媒的招股說明書時發現,《如懿傳》的預定集數為80集,因此下文計算單集片酬時,IPO日報均以80集為計算依據。

事情還要從2016年開始說起。早在《如懿傳》剛剛宣佈開拍時,就接連因為主演陣容、1.5億“天價片酬”、8.1億元網路首播權等消息登頂熱搜排行榜。然而,據新麗傳媒招股說明書披露,周迅傳言有9000萬元的片酬被幾近砍半,與霍建華相差無幾。

資料顯示,新麗傳媒支付給天津欣喜相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喜相逢”)的採購金額為5350萬元。據披露,2016年1月,新麗傳媒子公司新麗電視與欣喜相逢簽訂《電視劇〈如懿傳〉策劃諮詢服務合同》,根據合同約定,欣喜相逢介紹邀請周迅出演《如懿傳》並保證周迅參演,同時為該劇提供策劃諮詢服務。換句話說,新麗傳媒支付給周迅的片酬等於或低於535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麗傳媒支付給東陽橫店連俊傑影視文化工作室(即霍建華方)的勞務報酬為5071.7萬元,

與周迅方僅相差278.3萬元。

業內人士分析,可能存在兩種情況。

其一,周迅方對《如懿傳》表現出濃厚興趣,自降身價要求出演。

其二,受“天價片酬”敏感話題影響,雖降低片酬,但是可能與新麗傳媒訂立新的合同,參與《如懿傳》的後期分賬。

IPO日報梳理新麗傳媒的招股說明書發現,輿論導向或在其中產生了一定影響。

招股書顯示,新麗電視與欣喜相逢在2016年內簽訂過兩次合同。

2016年7月29日,新麗電視與欣喜相逢簽訂補充條款,就原協定約定的服務費支付條款進行變更,其他條款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如懿傳》1.5億天價片酬的傳言就是在2016年7月初被推到風口浪尖上。7月底,新麗電視就與欣喜相逢就服務費支付條款進行了變更。時點較為敏感,難道僅僅只是巧合?

針對上述問題,新麗傳媒對記者表示:“我公司就目前IPO審核狀態,

不適宜回答招股書以外的問題。”並向記者積極宣傳了新麗傳媒最近的新電視劇以及新電影。

焦點二:

股權變動問題已解?

聊完了大眾關心的片酬問題,還是將視線轉移到新麗傳媒IPO中來。

此前,IPO日報曾做過一篇名為《新麗傳媒:亮點不多,前景朦朧》的報導。

在該報導中,記者主要質疑了新麗傳媒的股權變動、同業競爭等問題。文章發出一個星期後,新麗傳媒出現在證監會披露的IPO企業終止審核的名單中。

當時新麗傳媒董秘辦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的曾表示:“我們是主動提交的終止申請,目的是為了準備重新申報。”並解釋說,目前市場審核速度比較快,而公司在上一次申報期內股權發生了變動,如果不撤銷,反而會耽誤公司上市的進程。但對於股權變動的具體資訊,並沒有詳細的披露。

最新的招股說明書給了大眾一個答案。

招股書顯示,2017年5月31日,新麗傳媒的股東馮大樹與其配偶張培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0.0816%股權以200萬元轉讓給張培培,轉讓價格為馮大樹入股發行人時的交易價格。轉讓後,馮大樹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具體轉讓原因並未公佈。

新麗傳媒的第二大股東為光線傳媒,二者存在業務競爭關係。對於同業競爭,這份招股書明確表示,光線傳媒不參與公司經營,不影響公司的獨立性。同時,為保證新麗傳媒的自主經營,光線傳媒承諾,在新麗傳媒IPO審核期間增持,以及不在上市之後取得控制權。對於涉及雙方利益衝突的相關議案時,放棄表決權。

焦點三:

募投翻倍

IPO日報梳理招股書時發現,新麗傳媒一個最重要的痛點,就是缺錢。

那麼,新麗傳媒就究竟有多缺錢呢?幾個資料告訴你。

首先,資產負債率逐年大幅上升。

資料顯示,2014年-2016年,新麗傳媒的資產負債率連年大幅上漲,分別為40.84%、52.31%、61.13%。與可比上市公司相比,新麗傳媒的資產負債率偏高。

其二,長期依賴巨額銀行借款。

由於拍攝影視劇都需要先投入,且資金需求較大。新麗傳媒的融資管道較為單一,主要通過銀行債務融資補充營運資金。報告期內各期末,本公司短期借款餘額隨公司營運資金需求波動,分別為2.38億、1.62億及2.7億。

除了短期借款,新麗傳媒還通過銀行債務及發行中小企業私募債進行融資補充營運資金。截至報告期末,尚有1.55億元的長期借款尚未歸還。

如此巨額的銀行借款,新麗傳媒在報告期內亦產生了不低的利息支出。資料顯示,2014年-2016年的利息支出分別為2930.85萬、2558.53萬以及1477.79萬元。

其三,2016年經營性現金流量大幅降低。

招股書指出,2016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為61.58萬元,主要系拍攝電視劇《如懿傳》、《我的前半生》、電影《悟空傳》、《妖貓傳》現金投入較大,使公司當年現金流入與流出基本平衡。

其四,應收賬款常年維持較高水準。

資料顯示,報告期內,新麗傳媒的應收賬款分別為5.13億、5.76億、5.53億,分別占當期流動資產比重39.98%、38.96%以及25.84%,常年維持較高水準。

看來,新麗傳媒真的是囊中羞澀。值得注意的是,與上一次申請IPO相比,極度“缺錢”的新麗傳媒本次IPO擬募集資金直接翻倍,由9.2億增加至20億,全部用來補充影視業務運營資金。

然而,IPO之旅路漫漫,未來尚有許多不確定性。不知第三次衝擊IPO的新麗傳媒能否借助《如懿傳》的東風傲視群芳呢?

新麗傳媒出現在證監會披露的IPO企業終止審核的名單中。

當時新麗傳媒董秘辦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的曾表示:“我們是主動提交的終止申請,目的是為了準備重新申報。”並解釋說,目前市場審核速度比較快,而公司在上一次申報期內股權發生了變動,如果不撤銷,反而會耽誤公司上市的進程。但對於股權變動的具體資訊,並沒有詳細的披露。

最新的招股說明書給了大眾一個答案。

招股書顯示,2017年5月31日,新麗傳媒的股東馮大樹與其配偶張培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0.0816%股權以200萬元轉讓給張培培,轉讓價格為馮大樹入股發行人時的交易價格。轉讓後,馮大樹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具體轉讓原因並未公佈。

新麗傳媒的第二大股東為光線傳媒,二者存在業務競爭關係。對於同業競爭,這份招股書明確表示,光線傳媒不參與公司經營,不影響公司的獨立性。同時,為保證新麗傳媒的自主經營,光線傳媒承諾,在新麗傳媒IPO審核期間增持,以及不在上市之後取得控制權。對於涉及雙方利益衝突的相關議案時,放棄表決權。

焦點三:

募投翻倍

IPO日報梳理招股書時發現,新麗傳媒一個最重要的痛點,就是缺錢。

那麼,新麗傳媒就究竟有多缺錢呢?幾個資料告訴你。

首先,資產負債率逐年大幅上升。

資料顯示,2014年-2016年,新麗傳媒的資產負債率連年大幅上漲,分別為40.84%、52.31%、61.13%。與可比上市公司相比,新麗傳媒的資產負債率偏高。

其二,長期依賴巨額銀行借款。

由於拍攝影視劇都需要先投入,且資金需求較大。新麗傳媒的融資管道較為單一,主要通過銀行債務融資補充營運資金。報告期內各期末,本公司短期借款餘額隨公司營運資金需求波動,分別為2.38億、1.62億及2.7億。

除了短期借款,新麗傳媒還通過銀行債務及發行中小企業私募債進行融資補充營運資金。截至報告期末,尚有1.55億元的長期借款尚未歸還。

如此巨額的銀行借款,新麗傳媒在報告期內亦產生了不低的利息支出。資料顯示,2014年-2016年的利息支出分別為2930.85萬、2558.53萬以及1477.79萬元。

其三,2016年經營性現金流量大幅降低。

招股書指出,2016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為61.58萬元,主要系拍攝電視劇《如懿傳》、《我的前半生》、電影《悟空傳》、《妖貓傳》現金投入較大,使公司當年現金流入與流出基本平衡。

其四,應收賬款常年維持較高水準。

資料顯示,報告期內,新麗傳媒的應收賬款分別為5.13億、5.76億、5.53億,分別占當期流動資產比重39.98%、38.96%以及25.84%,常年維持較高水準。

看來,新麗傳媒真的是囊中羞澀。值得注意的是,與上一次申請IPO相比,極度“缺錢”的新麗傳媒本次IPO擬募集資金直接翻倍,由9.2億增加至20億,全部用來補充影視業務運營資金。

然而,IPO之旅路漫漫,未來尚有許多不確定性。不知第三次衝擊IPO的新麗傳媒能否借助《如懿傳》的東風傲視群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