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走進李甯,共探全管道如何重塑企業價值

自2010年以來,隨著互聯網滲入各行業並開始發酵,大多數傳統品牌商都在經歷一場艱難的變革。從傳統的批發模式向零售業務轉變,從粗放低效的管控到精細化的管理,從單管道銷售到多管道甚至全管道行銷。

作為傳統實體零售和民族品牌的代表企業,李寧公司由於過往幾年的快速擴張,導致庫存積壓,從2012年到2014年連續3年出現虧損。此後又通過大刀闊斧的數位化變革,僅用了1年時間便扭虧為盈,在業界引起了普遍關注,並成為轉型的標杆。

日前,北京時尚行業CIO聯盟組織了一場走進李寧的資訊化交流沙龍活動,數十位元時尚界資訊化負責人同聚李甯,

探尋李寧公司十多年的資訊化戰略與建設歷程,並近距離交流了全管道零售和數位化轉型等問題。

打造數位化門店,為消費者創造全管道業務體驗場景

從2000年開始,李寧便從ERP系統開始著手資訊化建設,十多年來,緊隨業務的發展步調,

在資訊化管理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據李甯集團IT總監朱遠剛在活動中介紹,李寧的資訊化建設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從2000年到2006年的基礎能力建設階段,二是從2007年到2011年的快速提升階段,三是從2012年到2016年的變革階段。

李甯集團IT總監 朱遠剛

“尤其是從2012年以來,

我們遇到最大的挑戰就是向零售業務做變革,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們始終在不斷嘗試,譬如通過預測生產計畫系統平臺對門店預期銷售和商品組合進行預測和計畫管理、通過工業協同平臺提升供應鏈的回應速度、通過全管道會員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庫存訂單的共用等等。”朱遠剛表示。

從去年開始,李寧在數位化轉型中的步子越邁越扎實,充分利用IT手段直接提升企業的業務效率、降低成本、優化流程管理。

具體看幾個數字,2016年李寧公司的營業收入為80.15億,截至目前線下有6000多家門店,線上業務也持續高速發展,去年已經占公司整體業務比例的12%。

在這樣的成績單背後,李寧的做法是以銷售為導向落實數位化戰略,其中的關鍵就在於連接消費者。“作為IT部門,我們會更多地把重心放在產品體驗、服務體驗以及運營效率提升中,

打造數位化門店,為消費者創造一個完整的全管道業務體驗場景。”

在李甯看來,全管道是零售模型下的重要一環,核心在於獲取使用者購買習慣資料。因此,基於數位化門店中的門店Wi-Fi、探針技術、RFID設備,加之協力廠商資料服務,李寧正不斷採集消費者資料,並對消費者做標籤、做行為分析,最終形成消費者畫像,為大資料分析和預測做準備。最終,李寧公司希望通過推行單店訂貨的方式,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並即時監察零售情況,實現及時補單、推出快速反應產品。

中台陣型——支撐新零售的最佳業務架構

在公司內部,李寧搭建起了一個相當於中台的全管道平臺,以保證線上下單,線下門店或倉庫發貨。目前,該模式下訂單數量為每天上千單。

作為“新零售”和“中台”概念的提出者,阿裡巴巴自身在2015年底也啟動了中台戰略。阿裡中介軟體首席架構師古謙在活動中介紹了阿裡IT部門如何配合企業轉型,以及阿裡中台架構對於零售企業的價值。

首先,看一下阿裡巴巴的Aliware企業級互聯網架構,中台是介於IaaS層和業務應用層之間的共用服務層,囊括了會員中心、商品中心、庫存中心、行銷中心、物流中心等,與DaaS層、PaaS層共同構成了公共服務層。

古謙表示,支撐新零售的最佳業務架構便是“中台陣型”,新零售建設的目標是生產智慧化、系統資料化、行銷社會化、產業生態化,關鍵就在於以客戶為中心,在資料驅動下重塑商業生態體系,最終目的是實現精准服務。而“中台陣型”就是通過打造統一、共用的電子商務、客戶關係管理、管道管理等平臺,從獨立的煙囪式建設不斷向“厚平臺、薄應用”模式發展,對外創新、應變、開放、高併發並且可擴展,對內嚴禁、規範、集中、可追溯並且可深挖。

阿裡中介軟體首席架構師 古謙

“通過業務中台與資料中台,就能夠實現企業資料閉環,大資料分析的結果能夠及時回饋到業務生產系統中,驅動業務運營。同時,作為中台的介面層,資料服務中心通過將分析型資料包裝為標準服務介面,還能滿足前端系統對業務型分析資料的調用需求,降低對服務引擎的頻繁調用。”

在古謙看來,“中台架構”是面向未來的架構,隨著應用的不斷增多,更多的服務沉澱到平臺上來,還能不斷完善平臺功能,給企業帶來的價值也將不斷提升。

共用服務模式下的IT建設實踐

通過採用阿裡互聯網架構,按照“厚中心、薄應用”的理念,大連華信電腦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華信”)打造了統一的共用服務中心,全面改造了企業內的各業務域應用系統。

大連華信共用服務總體架構

“大連華信在特步實施的IT轉型的策略是‘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小步快跑,快速反覆運算’。從去年到今年,我們的工作側重點在於推動以用戶為中心的零售轉型、保持鞋服平衡發展,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通過構建私有雲平臺,完成互聯網架構下全管道運營平臺的搭建。同時,不斷將分散到不同領域的零售相關業務系統整合到全管道統一平臺中。”大連華信架構師李興春表示。

大連華信架構師 李興春

李興春認為,打造全管道平臺的關鍵在於統一商品、庫存、訂單、結算、會員和行銷,而中台陣型恰恰滿足的就是企業這方面的需求。據他介紹,接下來,大連華信還將持續優化雲平臺服務功能,優化整合可向雲端進化的核心業務系統,打造以業務共用為中心的開放式雲平臺。深化推廣服務化,實現服務與業務的充分融合,充分發揮共用服務價值。使資訊化能支撐在大資料環境下企業的快速決策與分析。使資料中台和業務中台能夠互動影響,真正成為驅動企業不斷創新發展的內在基因,打造企業級生態圈。

最後一公里,打造高效透明的物流管理

在此過程中,物流被視為打造全管道、連接消費者的“最後一公里”。近年來,隨著許多企業線上業務的大規模拓展,如何來構建能夠應對快速增長業務的物流體系也成為企業所關注的焦點。

據oTMS VP張志琦在活動上介紹,作為企業資訊化的最後一塊拼圖,oTMS服務所關注的,就是通過分析業務整體架構幫助企業構建物流網路,同時通過oTMS的平臺選擇高效合適的承運商,使得企業的物流網路能夠隨著業務的高速增長而高速增長。

oTMS VP 張志琦

“在全管道模式下,企業訂單的類型變得越來越多樣化,經銷商發貨、門店發貨、電商發貨、門店調貨、退貨物流等管道並行。因此,oTMS構建了一個打通運輸全鏈條的平臺,即一站式運輸服務平臺,通過無縫集成O2O/快遞等各類服務商系統,提供一站式管理,把貨主、物流公司、司機、甚至最終的收貨人真正連接在一起,實現在途全程視覺化監控,有效共用資訊,即時提供透明化、全程化的在途資訊。“

張志琦表示,“oTMS宣導的透明化不僅是資訊透明,還包括資訊透明後得到的更大價值。比如運輸管控穩定以後,反向將RDC的庫存有效降低,幫助企業高效管理;比如通過KPI指標設定、客戶評價構成運輸供應商的整體考核要素;比如通過監控報表推送,做到主動管理等等。”

舉例來說,經過 oTMS-EC解決方案的實施,李寧全線打通了B2B、B2C和O2O等多種類運輸需求,在全管道物流資訊化的道路上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從而最終實現全管道供應鏈管理一體化。

未來的任何一家公司都會是一家IT公司

無論如何,未來IT與企業“命運”的關聯將更加緊密,從供應商管理、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庫存管理、門店管理、物流配送,再到消費者回饋、行銷管理,整個閉環皆離不開IT的支持。

對於李寧而言,在整個管道變革的過程中,從電商、門店到物流重塑了企業的生命模式並取得了漂亮的成果,2016年,李甯通過全管道中台完成的訂單超過5%,線上電商整體超過了10%,僅雙十一單天銷售額就超過了2億。而這倚賴的正是IT所釋放的價值。

正如朱遠剛所說,未來的IT就是業務,未來的任何一家公司都會是一家IT公司,如果公司不能具備IT應用能力,在未來的競爭中必將處於弱勢。數位化轉型,這只是開始,未來,李寧要打造的必是一個資料化運營的品牌。

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並即時監察零售情況,實現及時補單、推出快速反應產品。

中台陣型——支撐新零售的最佳業務架構

在公司內部,李寧搭建起了一個相當於中台的全管道平臺,以保證線上下單,線下門店或倉庫發貨。目前,該模式下訂單數量為每天上千單。

作為“新零售”和“中台”概念的提出者,阿裡巴巴自身在2015年底也啟動了中台戰略。阿裡中介軟體首席架構師古謙在活動中介紹了阿裡IT部門如何配合企業轉型,以及阿裡中台架構對於零售企業的價值。

首先,看一下阿裡巴巴的Aliware企業級互聯網架構,中台是介於IaaS層和業務應用層之間的共用服務層,囊括了會員中心、商品中心、庫存中心、行銷中心、物流中心等,與DaaS層、PaaS層共同構成了公共服務層。

古謙表示,支撐新零售的最佳業務架構便是“中台陣型”,新零售建設的目標是生產智慧化、系統資料化、行銷社會化、產業生態化,關鍵就在於以客戶為中心,在資料驅動下重塑商業生態體系,最終目的是實現精准服務。而“中台陣型”就是通過打造統一、共用的電子商務、客戶關係管理、管道管理等平臺,從獨立的煙囪式建設不斷向“厚平臺、薄應用”模式發展,對外創新、應變、開放、高併發並且可擴展,對內嚴禁、規範、集中、可追溯並且可深挖。

阿裡中介軟體首席架構師 古謙

“通過業務中台與資料中台,就能夠實現企業資料閉環,大資料分析的結果能夠及時回饋到業務生產系統中,驅動業務運營。同時,作為中台的介面層,資料服務中心通過將分析型資料包裝為標準服務介面,還能滿足前端系統對業務型分析資料的調用需求,降低對服務引擎的頻繁調用。”

在古謙看來,“中台架構”是面向未來的架構,隨著應用的不斷增多,更多的服務沉澱到平臺上來,還能不斷完善平臺功能,給企業帶來的價值也將不斷提升。

共用服務模式下的IT建設實踐

通過採用阿裡互聯網架構,按照“厚中心、薄應用”的理念,大連華信電腦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華信”)打造了統一的共用服務中心,全面改造了企業內的各業務域應用系統。

大連華信共用服務總體架構

“大連華信在特步實施的IT轉型的策略是‘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小步快跑,快速反覆運算’。從去年到今年,我們的工作側重點在於推動以用戶為中心的零售轉型、保持鞋服平衡發展,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通過構建私有雲平臺,完成互聯網架構下全管道運營平臺的搭建。同時,不斷將分散到不同領域的零售相關業務系統整合到全管道統一平臺中。”大連華信架構師李興春表示。

大連華信架構師 李興春

李興春認為,打造全管道平臺的關鍵在於統一商品、庫存、訂單、結算、會員和行銷,而中台陣型恰恰滿足的就是企業這方面的需求。據他介紹,接下來,大連華信還將持續優化雲平臺服務功能,優化整合可向雲端進化的核心業務系統,打造以業務共用為中心的開放式雲平臺。深化推廣服務化,實現服務與業務的充分融合,充分發揮共用服務價值。使資訊化能支撐在大資料環境下企業的快速決策與分析。使資料中台和業務中台能夠互動影響,真正成為驅動企業不斷創新發展的內在基因,打造企業級生態圈。

最後一公里,打造高效透明的物流管理

在此過程中,物流被視為打造全管道、連接消費者的“最後一公里”。近年來,隨著許多企業線上業務的大規模拓展,如何來構建能夠應對快速增長業務的物流體系也成為企業所關注的焦點。

據oTMS VP張志琦在活動上介紹,作為企業資訊化的最後一塊拼圖,oTMS服務所關注的,就是通過分析業務整體架構幫助企業構建物流網路,同時通過oTMS的平臺選擇高效合適的承運商,使得企業的物流網路能夠隨著業務的高速增長而高速增長。

oTMS VP 張志琦

“在全管道模式下,企業訂單的類型變得越來越多樣化,經銷商發貨、門店發貨、電商發貨、門店調貨、退貨物流等管道並行。因此,oTMS構建了一個打通運輸全鏈條的平臺,即一站式運輸服務平臺,通過無縫集成O2O/快遞等各類服務商系統,提供一站式管理,把貨主、物流公司、司機、甚至最終的收貨人真正連接在一起,實現在途全程視覺化監控,有效共用資訊,即時提供透明化、全程化的在途資訊。“

張志琦表示,“oTMS宣導的透明化不僅是資訊透明,還包括資訊透明後得到的更大價值。比如運輸管控穩定以後,反向將RDC的庫存有效降低,幫助企業高效管理;比如通過KPI指標設定、客戶評價構成運輸供應商的整體考核要素;比如通過監控報表推送,做到主動管理等等。”

舉例來說,經過 oTMS-EC解決方案的實施,李寧全線打通了B2B、B2C和O2O等多種類運輸需求,在全管道物流資訊化的道路上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從而最終實現全管道供應鏈管理一體化。

未來的任何一家公司都會是一家IT公司

無論如何,未來IT與企業“命運”的關聯將更加緊密,從供應商管理、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庫存管理、門店管理、物流配送,再到消費者回饋、行銷管理,整個閉環皆離不開IT的支持。

對於李寧而言,在整個管道變革的過程中,從電商、門店到物流重塑了企業的生命模式並取得了漂亮的成果,2016年,李甯通過全管道中台完成的訂單超過5%,線上電商整體超過了10%,僅雙十一單天銷售額就超過了2億。而這倚賴的正是IT所釋放的價值。

正如朱遠剛所說,未來的IT就是業務,未來的任何一家公司都會是一家IT公司,如果公司不能具備IT應用能力,在未來的競爭中必將處於弱勢。數位化轉型,這只是開始,未來,李寧要打造的必是一個資料化運營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