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Hellobike:他用2億翹起了15億的盤,但這筆賬我卻算糊塗了

先來看一則「科技新聞」摘要:

哈羅單車宣佈獲得威馬汽車數億元B+輪投資。

此輪融資後,哈羅單車計畫拓展北方市場,計畫以山東東營為基地輻射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甘肅、寧夏、內蒙、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將進入這些地區的150個二三線城市,投放約300萬輛單車。就全國而言,哈羅單車的計畫是進入至少300家城市,投放500萬輛單車,目標使用者1億人。

看到這裡,我不禁詫異了一秒鐘,然後忍不住敲起了小黑板,拿出了小算盤。

先不說 Hellobike 目前賬上還有多少錢,

單單以上述「新聞」的資料來算,這筆賬就已經算糊塗了。

首先,從 IT 桔子上搜到了最近一筆 B+ 輪融資,因為沒有明說,所以姑且先認為是 1億人民幣,再加上 B 輪融資的「億元以上」,姑且先認為總共拿了 2億元,先不管其中水分有多少了。

然後大家一起來算一算這筆賬:

1)單車成本

假設一輛單車 300元,如果要完成 500萬輛的投放,那麼單車總成本就是 15億元。

2億元可以托起 15億的盤子?好誇張好不做作是不是?

2)現金收入

先不說「目標使用者1億人」虛不虛,就算給他 5% 的轉換率,那就是 500萬的付費用戶。每個用戶199元押金,總計約10億(500萬就先不算了)。

假設全部投放後每日的訂單收入是100萬,那麼到年底可收入 100w306 = 1.8億。當然,具體資料我也不知道,再加上其他共用單車的競爭、搞活動免費騎等分流,

這部分的收益估計沒這麼好看。

算到這裡,收益和成本就已經對不上了。收益-成本=(2+10+1.8)-15 = -1.2億,這還沒算上其他成本呢,比如:

單車的維護成本

線下活動、廣告投放、公關等運營成本

公司正常運營成本,包括薪資、水電、稅收等

而收入方面就算加上廣告和現金資產投資收益,短時間內也很難補上這個漏洞。

如果按照這樣的打法,資金無疑是匱乏的。

如果後續沒有新的資金進入,他們又該怎麼繼續玩下去......

---

歡迎訂閱我的專欄「靜觀科技與生活」,和你一起聊聊科技與生活。

注:配圖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