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邂逅獵虎人家:十八大代表做飯啥味道

探尋世界拉祜族之根

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美得讓人不得不看;這是一個神秘的地方,神秘得讓人不得不信;這是一個拉祜文化濃郁的地方,濃得讓人不得不品;這是一個原生態物產豐富的地方,

富得讓人不得不去探。瀾滄地處祖國的西南邊陲,因瀾滄江而得名,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是《蘆笙戀歌》唱響的地方。“拉祜”一詞在拉祜語中有著“虎”(拉)、“將肉烤香”(祜)的意思,因而拉祜族又被稱做“獵虎的民族”。瀾滄生活著20多萬拉祜族人,占了全世界拉祜族人口的三分之一,全國拉祜族人口的二分之一;這裡是世界拉祜族人口聚居的中心地,是拉祜族文化的發祥地,
也是拉祜族的根源所在地。

瀾滄生活著20多萬拉祜族人,占全世界拉祜族人口的三分之一

知道來往的人沒有惡意,

便會開門熱情以待

十八大代表做飯啥味道

在瀾滄所在的普洱市,李娜倮的名字和普洱茶一樣,無人不知。她創作的《快樂拉祜》《實在捨不得》上至市委書記,下到山村民眾都會吟唱。走進李娜倮家,每人面前都有一杯正宗的拉祜烤茶,烤茶是將大茶入罐烤至焦黃,待香味飄出後對入水再煮開後即飲。這彌漫著拉祜族神聖火塘味道的烤茶,是祖先留給他們的。娜倮邊做飯邊給我介紹拉祜族的特色飲食:做為“獵虎的民族”,

拉祜族烤肉別具風味,大都將獵獲的野獸肉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葉將肉包住埋入火中燒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後還能開胃。獵獲物的下水和雜碎同樣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內煮熟分食。在開膛剖肚時,中年人喜歡用手捧喝熱氣騰騰的“護心血”,據說獵物的護心血有補血消除勞損的妙用。

作者與十八大代表李娜倮

娜倮親自為我們製作拉祜族菜肴

最為神奇的橄欖剁生

環境決定食材,食材決定食俗。祖祖輩輩生活在高山密林溪流邊的拉祜族,

有著豐富的物產,最為神奇最為有名的菜就是橄欖樹皮剁生,這道菜同時也是拉祜族飲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道菜。從山上砍來滇橄欖樹,用破碗片刮去銀白色的外層後再刮取裡面肥厚的樹皮,巧妙地用米湯去除橄欖樹皮的苦澀味。用刀剁細,然後再放入烤至八分熟的裡脊肉、香料等再剁一次。最後放入熟烤切成薄片的豬肝和豬皮,再放入火灰煨香煨糊的糊辣椒粉、鹽等調料拌勻即可食用。經過娜倮二個多小時的努力,以煮、烤、舂、拌為特色的一道道精心製作的拉祜傳統菜肴呈現在面前:甜筍煮雞、雞肉稀飯、橄欖樹皮剁生、涼拌葉子菜、拉祜烤肉、舂苦子果,舂辣子……見者無不垂涎。

環境決定食材,食材決定食俗

一道道精心製作的拉祜傳統菜肴

簡單的涼拌葉子菜照樣讓人垂涎

葫蘆走出的拉祜族祖先

據拉祜族口口相傳的史詩《牡帕密帕》(意為開天闢地)記載,拉祜族祖先誕生于葫蘆之中。相傳,一隻葫蘆滾落到大河裡,烏龜見到後好心將其駝到山上,小米雀和老鼠將葫蘆啄開,從葫蘆裡走出一對男女,名叫紮迪和娜迪。他們成為拉祜族的祖先,孕育繁衍出了拉祜族後代。紮迪娜迪生了12對孩子,由於餵養不了,便找來了12種動物來餵養紮迪娜迪的孩子,比如鼠養大的孩子就叫“紮發、娜發”,牛養大的孩子叫“紮努、娜努”,虎養大的孩子叫“紮拉、娜拉”……拉祜族的取名就源於此,至今多數拉祜族人還是按生日的生肖來給孩子取名。拉祜族男人的名字裡都有“紮”字,拉祜族女人的名字裡都有“娜”字,另外“紮”在拉祜族語言裡還有勇敢、健壯之意,“娜”在拉祜族語言裡有溫柔善良之意。

拉祜族祖先誕生于葫蘆之中

56個民族56朵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熱情好客的村領導與熱愛民族文化的小蟲

享受自然享受濃情

傍晚時分,隨著牛鈴聲響,拉祜人扛著柴或背著滿背簍的山菜趕著牛回家。他們很少走出去,特別是婦女,有外人來時很膽小,會把門關上。知道來往的人沒有惡意,便會開門熱情以待,會把家裡最好的,自己都捨不得吃的好東西拿出來給來客享用。山野裡鮮果蔬菜用拉祜族傳統的烹飪方法一弄就能成為特色佳餚,這裡的野生蕨菜芽頭比拇指還要粗,味道清脆鮮美。這裡的豬雞都是放山上野生養殖的,有些還是野豬種,野雞種,由於進食生態,其肉質之鮮美,是其它地方無法相比的;還有種類豐富,品質上乘的野生菌;這裡的蜂蜜,香氣獨特,甜兒不膩,遠近聞名;這裡的茶葉,特別是千年古茶,其口感之醇,口味之純,回甘好,香氣高,是難得一品的好茶。在這裡吃飯,你在享受生態美味的同時,也能享受到拉祜人火一樣的熱情和濃厚的情誼。

拉祜族沒有重男輕女的現象

這裡是《蘆笙戀歌》唱響的地方

胎盤決定一生安康

拉祜族沒有重男輕女的現象,每個新生命落地,長者都會唱起古老的降生歌謠,同時家中還要舉行殺雞儀式,生男孩殺母雞,生女孩殺公雞,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祈願“花生”,即輪流生男生女,二是期盼孩子長大後順利婚配。此外,拉祜族對包裹著小生命降生的胞衣(胎盤)有特殊的理解。他們認為,胞衣與孩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必須謹慎保存。因此,人們通常把胞衣埋藏在母親的床下或是門檻的下麵,並嚴防蟲蟻叮食。如果孩子的皮膚出現紅斑,人們就會認為是胞衣受到了侵擾,於是大人會在埋胞衣的地方打一個洞,注入滾燙的開水,然後再把洞口小心地封好,從風俗的角度來講,拉祜族人一生的幸福安危都和胞衣相關。

原生態的老達保讓你一眼就會喜歡的不得了

拉祜同胞的快樂是發自於內心的

過新年也分公和母

“擴”是拉祜語的譯音,有“輪回”之意,它是拉祜族規模最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其中除夕叫“擴必”,即舊年,大年初一叫“擴式”,即新年。最為獨特的是“擴”還要分公母,母年叫“擴媽”,即大年或女人年,公年則叫“擴八”,即小年或男人年。過“擴”的時間大概在每年的秋收之後,而節日的時間不固定,短則幾天,長達20天之久,節日期間的活動項目可謂數不勝數——“擴式”(初一)早晨的雞鳴破曉時分,各家各戶點起火把,背起竹筒、葫蘆等到水源去搶“新水”,拉祜族相信“新水”是吉祥的象徵,誰先搶到誰家就會獲得豐收和幸福。搶來的新水除了用來替換供奉在家的神水之外,還要加熱後送給村中的老人,讓他們洗去舊年的塵垢。當“擴式”的太陽升起,在頭人帶領下迎年神,將年神請到村中的佛寺裡與人共度新年,在神靈慈愛的陪伴下,拉祜族人的歡慶正式才算正式開始。

拉祜族很注重對傳統文化的保護

村子裡的陀螺作坊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拉祜族與吉他的緣分

老達保寨子有400餘人,其中會彈吉他的就有200餘人。一個大山深處的寨子,為什麼對吉他這種西洋樂器如此迷戀呢?1984年,娜倮的爸爸李石開賣掉家裡的一頭豬,用60元換來了一把吉他。李石開學會彈吉他後,第一個就教會了妻子。後來,還把吉他彈奏技藝教給了女兒、兒子;而娜倮18歲就創作了吉他彈唱《快樂拉祜》。就這樣,你傳我,我傳他,上一代傳給下一代,丈夫傳給妻子,哥哥姐姐傳給弟弟妹妹……但說起吉他與拉祜族的緣分,卻不是從李石開開始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基督教傳入雲南瀾滄地區,傳教士也帶去了吉他等西洋樂器及西方音樂理論。那時,在簡陋的教堂裡,唱讚美詩的主要伴奏樂器就是吉他。在當時沒有更多外來文化湧入的情況下,很多拉祜族人是伴著吉他聲長大的。

老達保的拉祜族人是伴著吉他聲長大的

老達保寨子有400餘人,其中會彈吉他的就有200餘人

十八大代表沒有半點架子

榮譽加身的李娜倮平和,溫婉,一點沒有明星的架子。娜倮是宣傳瀾滄、弘揚拉祜文化的一張名片;也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娜倮有著過人的音樂天賦。她創作的《真心愛你》、《新年快樂》等歌曲,被拍成MTV在中央電視臺播放。娜倮的音樂無需高音,亦不炫技,就像一首詩,緩緩流出,透著樸實和自然。在成名以後,她仍保留著相當鮮明的拉祜特色,一襲本民族服飾以及特有的民族唱腔。聽娜倮的音樂,有時會讓人覺得是走在鮑勃·狄倫歌曲中的鄉野小路,有時也會讓人以為飛翔在許巍的空靈天際。等歌曲結束時,我們才反應過來,“呀,原來這是在老達保啊。”

歌曲結束時,我們才反應過來,呀,原來這是在老達保啊

十八大代表李娜倮是弘揚拉祜文化的一張名片

走遍56個民族之旅

美麗快樂的拉祜同胞,我們還會再來的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瀾滄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萌萌她爸 更新:2017.07.10

經過娜倮二個多小時的努力,以煮、烤、舂、拌為特色的一道道精心製作的拉祜傳統菜肴呈現在面前:甜筍煮雞、雞肉稀飯、橄欖樹皮剁生、涼拌葉子菜、拉祜烤肉、舂苦子果,舂辣子……見者無不垂涎。

環境決定食材,食材決定食俗

一道道精心製作的拉祜傳統菜肴

簡單的涼拌葉子菜照樣讓人垂涎

葫蘆走出的拉祜族祖先

據拉祜族口口相傳的史詩《牡帕密帕》(意為開天闢地)記載,拉祜族祖先誕生于葫蘆之中。相傳,一隻葫蘆滾落到大河裡,烏龜見到後好心將其駝到山上,小米雀和老鼠將葫蘆啄開,從葫蘆裡走出一對男女,名叫紮迪和娜迪。他們成為拉祜族的祖先,孕育繁衍出了拉祜族後代。紮迪娜迪生了12對孩子,由於餵養不了,便找來了12種動物來餵養紮迪娜迪的孩子,比如鼠養大的孩子就叫“紮發、娜發”,牛養大的孩子叫“紮努、娜努”,虎養大的孩子叫“紮拉、娜拉”……拉祜族的取名就源於此,至今多數拉祜族人還是按生日的生肖來給孩子取名。拉祜族男人的名字裡都有“紮”字,拉祜族女人的名字裡都有“娜”字,另外“紮”在拉祜族語言裡還有勇敢、健壯之意,“娜”在拉祜族語言裡有溫柔善良之意。

拉祜族祖先誕生于葫蘆之中

56個民族56朵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熱情好客的村領導與熱愛民族文化的小蟲

享受自然享受濃情

傍晚時分,隨著牛鈴聲響,拉祜人扛著柴或背著滿背簍的山菜趕著牛回家。他們很少走出去,特別是婦女,有外人來時很膽小,會把門關上。知道來往的人沒有惡意,便會開門熱情以待,會把家裡最好的,自己都捨不得吃的好東西拿出來給來客享用。山野裡鮮果蔬菜用拉祜族傳統的烹飪方法一弄就能成為特色佳餚,這裡的野生蕨菜芽頭比拇指還要粗,味道清脆鮮美。這裡的豬雞都是放山上野生養殖的,有些還是野豬種,野雞種,由於進食生態,其肉質之鮮美,是其它地方無法相比的;還有種類豐富,品質上乘的野生菌;這裡的蜂蜜,香氣獨特,甜兒不膩,遠近聞名;這裡的茶葉,特別是千年古茶,其口感之醇,口味之純,回甘好,香氣高,是難得一品的好茶。在這裡吃飯,你在享受生態美味的同時,也能享受到拉祜人火一樣的熱情和濃厚的情誼。

拉祜族沒有重男輕女的現象

這裡是《蘆笙戀歌》唱響的地方

胎盤決定一生安康

拉祜族沒有重男輕女的現象,每個新生命落地,長者都會唱起古老的降生歌謠,同時家中還要舉行殺雞儀式,生男孩殺母雞,生女孩殺公雞,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祈願“花生”,即輪流生男生女,二是期盼孩子長大後順利婚配。此外,拉祜族對包裹著小生命降生的胞衣(胎盤)有特殊的理解。他們認為,胞衣與孩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必須謹慎保存。因此,人們通常把胞衣埋藏在母親的床下或是門檻的下麵,並嚴防蟲蟻叮食。如果孩子的皮膚出現紅斑,人們就會認為是胞衣受到了侵擾,於是大人會在埋胞衣的地方打一個洞,注入滾燙的開水,然後再把洞口小心地封好,從風俗的角度來講,拉祜族人一生的幸福安危都和胞衣相關。

原生態的老達保讓你一眼就會喜歡的不得了

拉祜同胞的快樂是發自於內心的

過新年也分公和母

“擴”是拉祜語的譯音,有“輪回”之意,它是拉祜族規模最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其中除夕叫“擴必”,即舊年,大年初一叫“擴式”,即新年。最為獨特的是“擴”還要分公母,母年叫“擴媽”,即大年或女人年,公年則叫“擴八”,即小年或男人年。過“擴”的時間大概在每年的秋收之後,而節日的時間不固定,短則幾天,長達20天之久,節日期間的活動項目可謂數不勝數——“擴式”(初一)早晨的雞鳴破曉時分,各家各戶點起火把,背起竹筒、葫蘆等到水源去搶“新水”,拉祜族相信“新水”是吉祥的象徵,誰先搶到誰家就會獲得豐收和幸福。搶來的新水除了用來替換供奉在家的神水之外,還要加熱後送給村中的老人,讓他們洗去舊年的塵垢。當“擴式”的太陽升起,在頭人帶領下迎年神,將年神請到村中的佛寺裡與人共度新年,在神靈慈愛的陪伴下,拉祜族人的歡慶正式才算正式開始。

拉祜族很注重對傳統文化的保護

村子裡的陀螺作坊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拉祜族與吉他的緣分

老達保寨子有400餘人,其中會彈吉他的就有200餘人。一個大山深處的寨子,為什麼對吉他這種西洋樂器如此迷戀呢?1984年,娜倮的爸爸李石開賣掉家裡的一頭豬,用60元換來了一把吉他。李石開學會彈吉他後,第一個就教會了妻子。後來,還把吉他彈奏技藝教給了女兒、兒子;而娜倮18歲就創作了吉他彈唱《快樂拉祜》。就這樣,你傳我,我傳他,上一代傳給下一代,丈夫傳給妻子,哥哥姐姐傳給弟弟妹妹……但說起吉他與拉祜族的緣分,卻不是從李石開開始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基督教傳入雲南瀾滄地區,傳教士也帶去了吉他等西洋樂器及西方音樂理論。那時,在簡陋的教堂裡,唱讚美詩的主要伴奏樂器就是吉他。在當時沒有更多外來文化湧入的情況下,很多拉祜族人是伴著吉他聲長大的。

老達保的拉祜族人是伴著吉他聲長大的

老達保寨子有400餘人,其中會彈吉他的就有200餘人

十八大代表沒有半點架子

榮譽加身的李娜倮平和,溫婉,一點沒有明星的架子。娜倮是宣傳瀾滄、弘揚拉祜文化的一張名片;也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娜倮有著過人的音樂天賦。她創作的《真心愛你》、《新年快樂》等歌曲,被拍成MTV在中央電視臺播放。娜倮的音樂無需高音,亦不炫技,就像一首詩,緩緩流出,透著樸實和自然。在成名以後,她仍保留著相當鮮明的拉祜特色,一襲本民族服飾以及特有的民族唱腔。聽娜倮的音樂,有時會讓人覺得是走在鮑勃·狄倫歌曲中的鄉野小路,有時也會讓人以為飛翔在許巍的空靈天際。等歌曲結束時,我們才反應過來,“呀,原來這是在老達保啊。”

歌曲結束時,我們才反應過來,呀,原來這是在老達保啊

十八大代表李娜倮是弘揚拉祜文化的一張名片

走遍56個民族之旅

美麗快樂的拉祜同胞,我們還會再來的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瀾滄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萌萌她爸 更新:201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