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六部電影漫談雲南旅遊品牌40年

(邁點專欄作者 文sir)普遍認為,我國旅遊業始于1964年成立的中國旅行遊覽事業管理局(國家旅遊局前身)。因文革等眾所周知的原因,按70年代末起算,雲南旅遊至今已歷經了整40年的風雨沉浮。

寫這篇文章前不久,我剛從騰沖回來,一個直觀的感受是雲南每隔一兩年便有一個新的旅遊熱出現,並始終能在我國旅遊業百花齊放的大格局中佔據一席之地,這想必與它長久以來對品牌塑造的重視密切相關,而近半個世紀以雲南為背景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今天,我就用這個有意思的視角,以6部影視作品漫談雲南旅遊品牌的演進。
其實這些影視作品也好,這些旅遊目的地也好,在我眼裡更像是一個個鮮活的代名詞,在雲南旅遊品牌的生命週期中循環往復,似曾相識。

1、紅河——戰爭的基因,民族的色彩

同全國各省的情況類似,處於發展初期的雲南旅遊業,僅是作為一種以接待性工作為主的非生產性部門存在。這一階段對外越戰剛剛平息,國內也處於恢復經濟建設的艱難起步階段,雖然湧現出部分優秀的影視作品,

諸如五朵金花、阿詩瑪等影片,但多帶有主旋律的政治職能,並非服務於旅遊品牌塑造和市場經濟功能。那一時期影片多聚焦於少數民族色彩和後戰爭痕跡,想必這便是雲南呈現給世人的第一抹色彩。

紅河,這部拍攝在紅河州河口瑤寨的影片,是張家輝所有作品裡本人最欣賞的一部。為了寫這篇文章,我重看了一遍,代入感依舊很強。雖然這部由眾多港星參演的影片於2009年4月上映,

但所反應的卻是上世紀70年代末越戰戰後的雲南邊境地區普通百姓生活,它以愛情為軸穿起主線,卻在螢幕背後隱藏了更為深遠的表述邏輯,市井之美、人在命運前的渺小、情感欲望的可怕與力量。同時,鏡頭下無處不在的民族和戰爭題材想必也是那個時代,外界對於雲南最主觀的感知。

2、孔雀公主——神秘的風景也是產業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正當雲南煙草產業如日中天之時,雲南省已經意識到以“煙經濟”為主的單一產業結構的風險性,提出把旅遊業作為雲南重要的經濟產業來發展。這期間,西雙版納、香格里拉等自然型風景旅遊目的地脫穎而出,有一部唐國強早期拍攝於西雙版納的《孔雀公主》就集中介紹了版納地區的神奇的自然景觀、炫麗而又些許神秘的少數民族風情。

另外,其實雲南迪慶州的香格里拉本來叫中甸縣,因《消失的地平線》對中國乃至世界探秘遊人的巨大吸引,出於刺激旅遊經濟的考量,2001年國務院批准更名,此後聲名鵲起。雖有爭議,但“香格里拉”這一品牌已經深入人心,讓大批遊客慕名而來。

3、一米陽光——文藝讓雲南浪漫的有儀式感

談起雲南旅遊品牌,麗江現象無法回避,作為上世紀90年代雲南旅遊集中爆發的第一梯隊代表,麗江之所以能從千百佳麗中脫穎而出,除了96年地震之後國內外的關注、97年麗江古城申遺成功、99年昆明世博會等外界客觀條件,更重要的是麗江政府和以孫冕《新週刊》等為代表的一批媒體人士用一種極具前瞻性的視野所提出並予以實踐的去景區化旅遊行銷推廣模式,這讓2000年前後成為麗江旅遊發展發展轉折的關鍵節點。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麗江與小資、情、愛、慢生活、咖啡、文青,這些新的、具有很強標籤性的字眼聯繫在一起,並一直糾纏至今,乃至其後出現諸如“豔遇之都”這樣的坊間文化。

而有一部以麗江為背景拍攝的言情電視劇則正好暗合了這個時間節點,應該說這部紅極一時的偶像劇除去盜用海岩名號做宣傳之外,還是相當成功的。但文sir認為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對麗江乃至雲南形象的時代氣質的精准凝練和藝術表達,以至於之後20年間仍無法超越或扭轉麗江與“情、愛”,雲南與文藝、浪漫這樣的品牌性格之間的聯繫。

其實一米陽光是一個典故,麗江玉龍雪山終年雲霧繚繞,只有每年秋分時節會有一米長的陽光照下來,相傳被這一米陽光照到的人就能擁有美麗的愛情。一米陽光,短暫也是永恆,象徵了愛情的可貴。這裡文sir想呼籲的是,關注麗江,請更多得呼吸良好的空氣,看到它365日的藍天、悠閒的生活,以及保有一顆隨時再出發的心。

4、玉觀音——毒☆禁☆品題材對雲南品牌的逆向加溫

這一類題材雖然十分敏感卻又大眾接受度極高,尤其在一些知名的港臺電影或大陸邊防武警電影中更是屢見不鮮,而雲南作為此類影視作品中點擊率極高的一個地點,往往給人以豐富的遐想。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一個地點與販毒、逃犯等字眼頻繁的聯繫在一起,會對外界的受眾產生非常直接的刺激性引導。一直以來,尤其是廣電總局審核口徑放寬之後,以雲南及與雲南毗鄰的金三角地區為背景創作有大批量涉毒影視作品,諸如《秘闖金三角》《玉觀音》《黑白記憶》《李米的猜想》《邊境風雲》《緝毒警》《邊防站》《湄公河行動》等,其中需要重點提及的是《玉觀音》。這部作品是海岩所作,被反復搬上大銀幕及電視螢幕,電影的主要取景地有版納、麗江、保山等。孫儷飾演的安心把一個人物正反兩向的情緒拿捏十分到位,也十分引入入境。但對於這一類電影,文sir想表達的是,雖然作為地處中國西南邊疆的雲南,其“毒☆禁☆品通道與邊疆前沿”的複雜形象有其自身一定成分的合理性,但如果過分偏執於此,而忽視了雲南對外尤其是東盟地區國家的正常外交、經濟合作,則是對雲南極大的不公正與武斷的誤解。

5、天龍八部——雲南的湛藍武俠江湖

雲南從來與武俠有極強的品牌關聯性,金、古等大家筆下的“天龍寺”,“無量派”,“點蒼派”,“五毒教”,“沐王府”,“天蠶教”均知名度極高,且幾乎盡數可在雲南找到原型。這其中,風花雪月的大理應是雲南仙俠味道最響噹噹的一塊招牌,以胡軍版《天龍八部》為例,相當篇幅均在蒼山洱海之濱取景,並建有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除此外,雲南背景的武俠作品還有無極、木府風雲等。

如果能把中國古代武俠世界按照地理緯度進行分類,中國西南以雲貴川鄂為代表的地域一定是其中最精絕仙詭的一支,苗疆蟲蠱、茅山道士、武當太極。梁啟超先生曾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如此,結合滇地的史實看,地處邊陲的雲南其武俠氣韻一定是為國為民的大俠氣,而這種俠氣可見于蒼山洱海,也可隱于茶馬古驛。

6、千里走單騎——物質的貧困與人性的富足

在馮小剛第一部《非誠勿擾》中有這樣一個橋段,雲南苗寨姑娘說:“先坐飛機到昆明,再坐一天的長途到蒙自,再換車到屏邊,再坐一天的拖拉機,一天的牛車,就到我們家了。”毋庸置疑,雲南的很多地方是貧困的,甚至在2016年國務院公佈的有貧困縣的2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中,雲南所占名額最多,達到了73個。也正因此,似乎雲南的貧困形象也早已經深入國人的心中。甚至在有關毒☆禁☆品的電影中,編導都會把毒☆禁☆品犯罪猖獗的一個重要原因歸之於“貧困”。

《千里走單騎》2005年上映,據說這是張藝謀由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除了高倉健這樣的實力演員出演,這部作品更吸引我的是它在取景時,風景與人物內心情緒的共振。張的鏡頭裡表達的是人物內心的救贖,而更多時候這種無聲的語言是借由雲南的美景予以表達。而隱藏在雲南美景之後的物質貧困,和隱藏在世人心中的精神貧困,兩相呼應,在銀幕上得到了擴大化的表達。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特別鳴謝雲南大學羅明義老師、昆明學院郭鵬群老師對雲南旅遊史、影視文學等相關領域做出的卓越研究。

3、一米陽光——文藝讓雲南浪漫的有儀式感

談起雲南旅遊品牌,麗江現象無法回避,作為上世紀90年代雲南旅遊集中爆發的第一梯隊代表,麗江之所以能從千百佳麗中脫穎而出,除了96年地震之後國內外的關注、97年麗江古城申遺成功、99年昆明世博會等外界客觀條件,更重要的是麗江政府和以孫冕《新週刊》等為代表的一批媒體人士用一種極具前瞻性的視野所提出並予以實踐的去景區化旅遊行銷推廣模式,這讓2000年前後成為麗江旅遊發展發展轉折的關鍵節點。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麗江與小資、情、愛、慢生活、咖啡、文青,這些新的、具有很強標籤性的字眼聯繫在一起,並一直糾纏至今,乃至其後出現諸如“豔遇之都”這樣的坊間文化。

而有一部以麗江為背景拍攝的言情電視劇則正好暗合了這個時間節點,應該說這部紅極一時的偶像劇除去盜用海岩名號做宣傳之外,還是相當成功的。但文sir認為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對麗江乃至雲南形象的時代氣質的精准凝練和藝術表達,以至於之後20年間仍無法超越或扭轉麗江與“情、愛”,雲南與文藝、浪漫這樣的品牌性格之間的聯繫。

其實一米陽光是一個典故,麗江玉龍雪山終年雲霧繚繞,只有每年秋分時節會有一米長的陽光照下來,相傳被這一米陽光照到的人就能擁有美麗的愛情。一米陽光,短暫也是永恆,象徵了愛情的可貴。這裡文sir想呼籲的是,關注麗江,請更多得呼吸良好的空氣,看到它365日的藍天、悠閒的生活,以及保有一顆隨時再出發的心。

4、玉觀音——毒☆禁☆品題材對雲南品牌的逆向加溫

這一類題材雖然十分敏感卻又大眾接受度極高,尤其在一些知名的港臺電影或大陸邊防武警電影中更是屢見不鮮,而雲南作為此類影視作品中點擊率極高的一個地點,往往給人以豐富的遐想。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一個地點與販毒、逃犯等字眼頻繁的聯繫在一起,會對外界的受眾產生非常直接的刺激性引導。一直以來,尤其是廣電總局審核口徑放寬之後,以雲南及與雲南毗鄰的金三角地區為背景創作有大批量涉毒影視作品,諸如《秘闖金三角》《玉觀音》《黑白記憶》《李米的猜想》《邊境風雲》《緝毒警》《邊防站》《湄公河行動》等,其中需要重點提及的是《玉觀音》。這部作品是海岩所作,被反復搬上大銀幕及電視螢幕,電影的主要取景地有版納、麗江、保山等。孫儷飾演的安心把一個人物正反兩向的情緒拿捏十分到位,也十分引入入境。但對於這一類電影,文sir想表達的是,雖然作為地處中國西南邊疆的雲南,其“毒☆禁☆品通道與邊疆前沿”的複雜形象有其自身一定成分的合理性,但如果過分偏執於此,而忽視了雲南對外尤其是東盟地區國家的正常外交、經濟合作,則是對雲南極大的不公正與武斷的誤解。

5、天龍八部——雲南的湛藍武俠江湖

雲南從來與武俠有極強的品牌關聯性,金、古等大家筆下的“天龍寺”,“無量派”,“點蒼派”,“五毒教”,“沐王府”,“天蠶教”均知名度極高,且幾乎盡數可在雲南找到原型。這其中,風花雪月的大理應是雲南仙俠味道最響噹噹的一塊招牌,以胡軍版《天龍八部》為例,相當篇幅均在蒼山洱海之濱取景,並建有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除此外,雲南背景的武俠作品還有無極、木府風雲等。

如果能把中國古代武俠世界按照地理緯度進行分類,中國西南以雲貴川鄂為代表的地域一定是其中最精絕仙詭的一支,苗疆蟲蠱、茅山道士、武當太極。梁啟超先生曾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如此,結合滇地的史實看,地處邊陲的雲南其武俠氣韻一定是為國為民的大俠氣,而這種俠氣可見于蒼山洱海,也可隱于茶馬古驛。

6、千里走單騎——物質的貧困與人性的富足

在馮小剛第一部《非誠勿擾》中有這樣一個橋段,雲南苗寨姑娘說:“先坐飛機到昆明,再坐一天的長途到蒙自,再換車到屏邊,再坐一天的拖拉機,一天的牛車,就到我們家了。”毋庸置疑,雲南的很多地方是貧困的,甚至在2016年國務院公佈的有貧困縣的2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中,雲南所占名額最多,達到了73個。也正因此,似乎雲南的貧困形象也早已經深入國人的心中。甚至在有關毒☆禁☆品的電影中,編導都會把毒☆禁☆品犯罪猖獗的一個重要原因歸之於“貧困”。

《千里走單騎》2005年上映,據說這是張藝謀由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除了高倉健這樣的實力演員出演,這部作品更吸引我的是它在取景時,風景與人物內心情緒的共振。張的鏡頭裡表達的是人物內心的救贖,而更多時候這種無聲的語言是借由雲南的美景予以表達。而隱藏在雲南美景之後的物質貧困,和隱藏在世人心中的精神貧困,兩相呼應,在銀幕上得到了擴大化的表達。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特別鳴謝雲南大學羅明義老師、昆明學院郭鵬群老師對雲南旅遊史、影視文學等相關領域做出的卓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