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以生命的名義選擇——追憶“革命烈士”朱軍

7月4日下午,博樂市顧裡木圖路的一個小院裡,一對老夫妻正帶著外孫、外孫女玩耍,剛從成都探親回來的女兒忙著打掃房間,一家人的生活平靜而和諧。

這一家人是朱軍的家屬。

朱軍是誰?時間跳回1995年8月19日,每位對朱軍熟悉的親人、同學來說,這天都是一個異常沉重的日子——原博樂市第四中學初一年級學生朱軍,為搶救兩名落水少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當時還差40天就要過13周歲生日的朱軍,燃盡了最後一抹奪目的光華,永遠地離去了。

22年過去,朱軍的父母、妹妹一提起他還是忍不住泣下沾襟。

短暫的人生 奪目的年華

1995年8月19日這一天,朱軍早早起床,整理完開學要交的暑假作業後,他便拿起英語課本到院子裡背單詞,生怕開學後跟不上進度。9時許,朱軍趕到了如今的興博市場,到父母開的水產店幫忙收拾貨架,擺放貨品。活幹完後,14時50分左右,他帶著妹妹朱麗前往博樂市七一水庫。“快開學了,哥哥想痛痛快快玩半天,

最好到水裡過過癮。”朱麗說。

當天雨後乍晴,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人又熱又燥,朱軍看到一名男青年正在水庫北面水域游泳,便跑過去脫掉衣褲,囑咐妹妹說:“看好衣服,別亂跑,這兒水深。”他雙手撩水在胸前拍了拍,一頭撲入水中游了起來。

這時,朱麗突然聽到“哎呀”一聲驚叫,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有兩名正在水邊玩耍的女孩摔倒了,並已滑進離岸2米多遠的深水中。

朱麗急忙大呼:“哥哥,有兩個女孩掉水裡了!”此時,朱軍距離他們10米多遠,聞聲即刻奮力遊過去,岸邊坡陡,順坡滑下去,水深可達數米,朱軍雙臂輪番揮擊,1米、2米、3米……他從水面躍起,又一頭潛進水中。朱軍先碰到了其中一個女孩賈豔,迅速將她推向岸邊,岸上的朱麗狠命將她拉上去。

朱軍深吸一口氣,再次潛入水中搜尋另一個女孩馬真蓮,誰也不知道他是怎樣將馬真蓮拱出水面的。

事後馬真蓮說,她因為連喝了幾大口水,當時的情景有些模糊了,但她清楚地記得,岸上的朱麗趴在泥地上拉她時,水下有雙手在拼命地推著她。

馬真蓮終於得救了,可筋疲力盡的朱軍卻漸漸下沉……“快來!救我哥哥啊!”朱麗向四周呼喊著。她不顧一切地跳進水裡,和賈豔一起把手伸向尚能看得見的朱軍,然而卻怎麼都夠不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朱軍從水面消失。

正在她們手足無措之際,正在水庫南面水域游泳的4名男青年聽到呼喊聲飛奔而來,下水尋找,直到筋疲力盡,也未能找到朱軍。萬般無奈,朱麗拔腿向1公里以外的珍珠岩廠奔去。珍珠岩廠的職工們聞訊,立即組織20多人,帶著汽車輪帶、繩索、木杆等趕到出事地點,一次又一次輪換下水,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他們打撈出了朱軍的遺體。

父親是全家的榜樣

朱軍出生在博樂市小營盤鎮努克特日木村,從卡昝邊防哨卡走出的父親朱紹輝,沉穩內向,勤勞質樸;母親杜秀芹來自巴山蜀水,為人實在,賢慧善良。

朱軍還沒出生時,朱紹輝已經為他想好了名字“軍”,希望他能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在全家人的眼裡,朱紹輝是全家人的驕傲和榜樣。

1977年,19歲的朱紹輝在山西老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78年光榮參軍,離開老家,來到了卡昝邊防連,一待就是4年。復員後,朱紹輝選擇留在美麗的博爾塔拉,他來到小營盤鎮努克特日木村,成為村黨支部書記,在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10年間,朱紹輝勤勤懇懇為民服務的精神,深深地影響了年幼的朱軍和朱麗。

“小時候,爸爸經常出門幫助村民幹活兒,今天幫一戶村民澆水,明天幫一戶村民蓋房子,經常累得顧不上家裡。爸爸那麼年輕就成為共產黨員,在工作崗位上、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榜樣的力量,我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朱麗說。

小時候的朱軍也會隨著父親一起幫助村民,拔草、鬆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朱麗看來,正是父親的言傳身教,深深地影響了朱軍,他一直將父親作為自己的榜樣,樂於助人、勤勞懂事,從不讓家人操心。

後來,朱軍的父母告別了黃土地,進城幹起了個體經營,朱軍隨家人搬進博樂市,進入博樂市第一小學讀書。報到時,學校把他插入五年制實驗班。

從農村轉進城裡,學制又縮短了1年,家裡人不禁為朱軍擔心起來。但他刻苦勤奮,除認真完成作業以外,課餘時間還加緊學習。沒用多長時間,朱軍的各門功課成績都趕了上去,五年級統考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原博樂市第四中學。

朱軍常對媽媽和妹妹說:“爸爸是我的好榜樣,他為了這個家付出太多,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為家裡爭口氣。”

豐碑不朽 精神永恆

朱軍的離去,給家人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朱軍走後的一段時間,朱紹輝因勞累過度患椎間盤突出住院,杜秀芹一夜之間白了頭,朱麗每天淚流不止,腦海裡不斷是哥哥離去的場景。

“兒子走了,我覺得天都塌了,全家人一蹶不振,我們成天以淚洗面,誰都提不起精神好好生活,生意不做了,也不願意出門。”杜秀芹回憶起當時的場面,聲音哽咽。

朱軍捨己救人的英雄事蹟在博爾塔拉大地廣為傳頌,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原博樂市四中,博樂市委、市政府和市團委先後分別授予朱軍“優秀少先隊員”“捨己救人好少年”等稱號,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朱軍“革命烈士”的光榮稱號。

自治州黨委、政府,博樂市委、政府在慰問朱軍的父母時,對他們說,生活中有什麼困難請儘管提,然而朱紹輝委婉謝絕了。

“孩子已經走了,我們平復後會過好自己的生活,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入黨誓詞裡寫著,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我真的不願意給組織添麻煩。”朱紹輝說。

……

經過漫長的平復,一家人的生活終於歸於平靜。

1997年,朱紹輝和杜秀芹的第二個兒子出生了,長得極像朱軍的他,像一抹溫暖的陽光,照進了這個千瘡百孔的家。

“哥哥走後,我也下決心好好學習,立志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幫助病人遠離病魔的困擾,也算是彌補心中的遺憾。”朱麗說。

現在的朱紹輝夫妻關掉了水產店,靠出租房屋收取租金,妻子每個月領取社保養老金800元,朱紹輝明年年滿60歲後也可領取社保養老金。大學畢業後,朱麗留在了成都,成為一名醫生,如今也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轉眼間,朱紹輝的小兒子也20歲了,目前正在成都體育學院上大學。

“後來的日子,我反復想哥哥的事蹟。其實對他的選擇,我毫不意外,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他一定寧願犧牲自己,也要幫助他人。雖然他的離去對於我們全家人來說是永遠的痛,但是他讓我們自豪,他是當之無愧的‘大寫的人’。”朱麗說。

告別朱軍一家後,記者來到了博爾塔拉愛國主義基地。在醒目的位置,朱軍的塑像巍然屹立,堅定的眼神、陽光般的笑臉,仿佛他從未遠去,一直在凝望著博爾塔拉大地。

文/歐登

圖/李令婷

從卡昝邊防哨卡走出的父親朱紹輝,沉穩內向,勤勞質樸;母親杜秀芹來自巴山蜀水,為人實在,賢慧善良。

朱軍還沒出生時,朱紹輝已經為他想好了名字“軍”,希望他能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在全家人的眼裡,朱紹輝是全家人的驕傲和榜樣。

1977年,19歲的朱紹輝在山西老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78年光榮參軍,離開老家,來到了卡昝邊防連,一待就是4年。復員後,朱紹輝選擇留在美麗的博爾塔拉,他來到小營盤鎮努克特日木村,成為村黨支部書記,在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10年間,朱紹輝勤勤懇懇為民服務的精神,深深地影響了年幼的朱軍和朱麗。

“小時候,爸爸經常出門幫助村民幹活兒,今天幫一戶村民澆水,明天幫一戶村民蓋房子,經常累得顧不上家裡。爸爸那麼年輕就成為共產黨員,在工作崗位上、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榜樣的力量,我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朱麗說。

小時候的朱軍也會隨著父親一起幫助村民,拔草、鬆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朱麗看來,正是父親的言傳身教,深深地影響了朱軍,他一直將父親作為自己的榜樣,樂於助人、勤勞懂事,從不讓家人操心。

後來,朱軍的父母告別了黃土地,進城幹起了個體經營,朱軍隨家人搬進博樂市,進入博樂市第一小學讀書。報到時,學校把他插入五年制實驗班。

從農村轉進城裡,學制又縮短了1年,家裡人不禁為朱軍擔心起來。但他刻苦勤奮,除認真完成作業以外,課餘時間還加緊學習。沒用多長時間,朱軍的各門功課成績都趕了上去,五年級統考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原博樂市第四中學。

朱軍常對媽媽和妹妹說:“爸爸是我的好榜樣,他為了這個家付出太多,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為家裡爭口氣。”

豐碑不朽 精神永恆

朱軍的離去,給家人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朱軍走後的一段時間,朱紹輝因勞累過度患椎間盤突出住院,杜秀芹一夜之間白了頭,朱麗每天淚流不止,腦海裡不斷是哥哥離去的場景。

“兒子走了,我覺得天都塌了,全家人一蹶不振,我們成天以淚洗面,誰都提不起精神好好生活,生意不做了,也不願意出門。”杜秀芹回憶起當時的場面,聲音哽咽。

朱軍捨己救人的英雄事蹟在博爾塔拉大地廣為傳頌,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原博樂市四中,博樂市委、市政府和市團委先後分別授予朱軍“優秀少先隊員”“捨己救人好少年”等稱號,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朱軍“革命烈士”的光榮稱號。

自治州黨委、政府,博樂市委、政府在慰問朱軍的父母時,對他們說,生活中有什麼困難請儘管提,然而朱紹輝委婉謝絕了。

“孩子已經走了,我們平復後會過好自己的生活,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入黨誓詞裡寫著,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我真的不願意給組織添麻煩。”朱紹輝說。

……

經過漫長的平復,一家人的生活終於歸於平靜。

1997年,朱紹輝和杜秀芹的第二個兒子出生了,長得極像朱軍的他,像一抹溫暖的陽光,照進了這個千瘡百孔的家。

“哥哥走後,我也下決心好好學習,立志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幫助病人遠離病魔的困擾,也算是彌補心中的遺憾。”朱麗說。

現在的朱紹輝夫妻關掉了水產店,靠出租房屋收取租金,妻子每個月領取社保養老金800元,朱紹輝明年年滿60歲後也可領取社保養老金。大學畢業後,朱麗留在了成都,成為一名醫生,如今也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轉眼間,朱紹輝的小兒子也20歲了,目前正在成都體育學院上大學。

“後來的日子,我反復想哥哥的事蹟。其實對他的選擇,我毫不意外,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他一定寧願犧牲自己,也要幫助他人。雖然他的離去對於我們全家人來說是永遠的痛,但是他讓我們自豪,他是當之無愧的‘大寫的人’。”朱麗說。

告別朱軍一家後,記者來到了博爾塔拉愛國主義基地。在醒目的位置,朱軍的塑像巍然屹立,堅定的眼神、陽光般的笑臉,仿佛他從未遠去,一直在凝望著博爾塔拉大地。

文/歐登

圖/李令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