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hèhè帶你玩|中國的52處世界遺產你去過哪些?剛評上的這個地方,我去了四次!

7月2日至12日,世界遺產大會在波蘭舉行。當地時間7月7日,青海可哥西裡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通過終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個世界遺產專案。

當地時間7月8日下午,福建鼓浪嶼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2011年攝於日光岩

可哥西裡,hèhè沒去過,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去。鼓浪嶼,倒是8年間去過四次,有專程去的也有路過去看一下的。蹭個熱點,今天就寫一下鼓浪嶼攻略吧。

鼓浪嶼是一座面積僅有1.88平方公里的小島。

1844年廈門正式開埠,鼓浪嶼作為一個視窗,見證了東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過程。時至今日,鼓浪嶼的歷史與自然環境,都被相對完整地保存下來。鼓浪嶼也作為廈門的名片,享譽海內外。

2011年攝於日光岩

☆上島船票:

8元的船票已經買不到了,遊客船票是35元。

最好提前一周在廈門輪渡官網買,某寶也有代購,因為當天去買基本不能即買即走。從前是與居民一起在“鋼琴碼頭”坐輪渡,現在遊客一般都是從廈鼓碼頭出發,三丘田和內厝澳碼頭上島。

★上島住宿:

真心建議住至少一晚。淡季去,可以到了島上一邊走一邊找,覺得喜歡就住下。旺季去或者有心儀的住所,建議提前訂好。特別要注意旅店位置,有的旅店在山上,帶著行李走不太方便。

老別墅改造的酒店,條件不一定比得上星級,畢竟陳設都比較老,住客要有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

2010年攝于永春路

☆景點門票:

可以買聯票,也可以單買。可以網上先看下景點介紹,看自己是對建築感興趣還是對歷史人物感興趣,再進行選擇。

2011年攝于海天堂構

2011年攝于菽莊花園

hèhè去了多次才把要門票的景點看完,第一次因為窮,只是環島隨意逛;第二次跟著家人,

才上了人聲鼎沸的日光岩;第三次是跟團經過,把鋼琴博物館、菽莊公園、皓月園、黃榮遠堂(海天堂構)等觀光了一遍,以為不會再有下次;然而,上個月第四次登上鼓浪嶼,陌生感很濃。

興之所至也是一種旅行的樂趣。

比如突然躍入眼簾的木瓜樹,比如一座座可愛的窗戶,比如一不留神就走過一個美麗的拐角。

再比如,可以擼貓?這裡的貓冷淡中又透露著表演欲。

2017年攝於鼓浪嶼

變了,變了很多。

早先島上的網紅店只有幾家,比如張三瘋、娜娜,後來有的變成了連鎖店,有的消失了;以前買手信,要不汪記黃勝記要不babycat趙小姐,現在多了佟小曼蘇小糖,免費吃的良好傳統依舊在;以前寂靜的老別墅,多次轉租,安靜的茶店變成了高檔婚紗攝影基地;以前還能在午後聽到琴聲,現在基本聽不到了……一句話,中了小資文藝的毒。

2017年攝於鼓浪嶼

如果你喜歡熱鬧,這裡有龍頭路之類的商業街,魚丸湯、蚵仔煎、花生湯、五香、金包銀、沙茶面、餡餅、牛軋糖,各式水果和海鮮,不過性價比跟廈門市區一比,就……這麼說吧——

2011年市區的八婆婆燒仙草3.5元,如今7元。仙草凍海燕窩鼓浪嶼上基本都是10-15元。果汁在廈門貌似就是日常飲料,6元8元10元各取所需。現切水果10元一盒15元兩盒,要看攤主良心,反正鼓浪嶼上遇到了黑心的。芒果、哈密瓜、菠蘿蜜、椰子,每天蔬菜的攝入量都被水果替代了。鼓浪嶼一杯花生湯10元,味道還不如黃則和4元的。四果湯5元可以吃得很好了,市區的貓街和中山路上都有。酥餅牛軋糖的後起之秀太多,然而我依舊買了趙小姐的柚子餅、黃遠堂鳳梨酥、黃勝記肉脯……

島上有四通八達的小巷,不經意就會走到某某住過的地方,如果看過他們的書,知道曾經發生過的故事,也許還能還原故事場景,如果你的旅伴恰好是個“故事通”,相信這會是一場有趣的旅行。

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51組代表性歷史建築及宅園、4組歷史道路、7處代表性自然景觀與2處代表性文化遺跡。它們與島上現存的900餘棟歷史風貌建築,共同構成了鼓浪嶼自然有機的空間結構和內涵豐富的城市歷史景觀。

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築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築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這種交融,最終還混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風格——廈門裝飾風格。不少建築,都是融匯了中西方多種風格元素。

2017年攝于金瓜樓

2017年攝於中國唱片博物館

光是看完這些建築,都要三天。反正hèhè來了那麼多次,也不敢說自己全看完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希望大家能在島上住一晚,而且沒有遊客簇擁的鼓浪嶼的晨與夜,會讓你有不同的感受。

攝於2010年鼓浪嶼外

鼓浪嶼的特色文化除了鋼琴和建築,還有足球文化、僑鄉文化、教育、醫療……鼓浪嶼最早引入足球運動而名噪國內;鼓浪嶼教育出現過許多第一,如被譽為“中華第一園”的懷德幼稚園;僑鄉文化則是帶動了鼓浪嶼的繁榮並造就萬國建築博覽的重要因素。這些都值得在遊覽中一一探尋。

第一次上島,還特意去找過舒婷的房子,因為《真水無香》這本書。不過後來舒婷不堪其擾,鼓浪嶼的地圖上不再標注這所房子的位置。

除了房子,還能看什麼?看海呀~

攝於2017年

因為本人是路癡,去過哪裡自己都不太清楚。所以只能網上找了攻略指路:鼓浪嶼有3個海水浴場,一是大德記海水浴場,在皓月園附近,風景非常好,本地人去得多;二是港仔後浴場,遊人很多,在菽莊花園旁;三是美華浴場,比較安靜,在鼓浪嶼別墅碼頭旁,人不多。

2010年攝于美華浴場鼓浪石

這裡看海只能說是隨便看看,畢竟沙灘和海都不是一級棒的。廈門的沙灘比較有名的有——

廈大白城,永遠的人潮湧動,人聲鼎沸;曾厝垵,充滿著小吃氛圍和進進出出的旅遊團;距離曾厝垵有一段距離的黃厝沙灘,走下來是沙灘最細,遊客較少的,情侶們可以挽著手,光著腳,享受潮起潮落,晨曦暮晚的寧靜。

啊呀,既然已經出了鼓浪嶼,就介紹一下廈門可以玩的地方吧。

初次到廈門的遊客,主要遊玩的景點不外乎就是鼓浪嶼、廈門大學、環島路、南普陀寺、曾厝垵、中山路步行街、胡裡山炮台、椰風寨等。廈門的公交系統十分便捷。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走訪八市(第八菜市場)、沙坡尾、華新路這些不是十分有名的地方,在那裡體會到一座城市最真實的生活縮影,廈門的古早味也都在裡面哦!喜歡貓貓的網友,可以去頂澳仔貓街逛,很短的街,但十分有趣。

吃總是放到最後說,鼓浪嶼上吃的沒啥可說的(覺得我自己真是實在人)。

在廈門住中山路區塊內較好,吃玩便捷。吃過鼓浪嶼上嶼水產精緻的海蠣煎,局口橫巷裡的蓮歡是市井的,用料感覺也更為大方,配魚丸湯和沙茶面就是一頓午飯了。這條破舊的巷子裡還有一家局口拌面,下午四點才營業一直會到深夜。晚上八九點去也肯定是要排隊,拌面裡是花生醬和甜辣醬,要叫一碗湯配著吃。和麻辣燙很像,料是自己選的,海蠣、蟶子、豬肝、豬腰、鴨腸、鴨心、鴨腱、魚丸、貢丸…選好料老闆會給你一個牌子,人多的話,面吃完了湯還沒上。

阿卿春捲是走著走著看到的,也是網紅蒼蠅攤,味道甜甜的。大同鴨粥,可以在粥裡(其實像泡飯)加鴨肉、鴨胗、鴨腸、海蠣、魷魚、油條,一大碗!頂澳仔漁夫店裡的貓仔粥和五香、海蠣煎也是超贊的,不輸給吃的幾家飯店。

下面是蚵仔煎的做法,為了作比較,一共吃了不知道多少頓。

中山路區域是廈門的一個標誌,老騎樓老洋房的南洋風情,N條美食街的熱鬧繁華,衝擊感很強烈。不過現在外立面整治,腳手架到處都是。大概全國的手法都一樣吧,除了穩固建築就是塗成好看的顏色。於是天藍色薄荷綠奶黃色白色都來了,變得有些不倫不類,小清新的小資業態➕修舊如舊,也許第五次來就真的要不認識了。

那麼,有緣再見。

你可能喜歡

領導說了

一個

小編工資漲3毛!

興之所至也是一種旅行的樂趣。

比如突然躍入眼簾的木瓜樹,比如一座座可愛的窗戶,比如一不留神就走過一個美麗的拐角。

再比如,可以擼貓?這裡的貓冷淡中又透露著表演欲。

2017年攝於鼓浪嶼

變了,變了很多。

早先島上的網紅店只有幾家,比如張三瘋、娜娜,後來有的變成了連鎖店,有的消失了;以前買手信,要不汪記黃勝記要不babycat趙小姐,現在多了佟小曼蘇小糖,免費吃的良好傳統依舊在;以前寂靜的老別墅,多次轉租,安靜的茶店變成了高檔婚紗攝影基地;以前還能在午後聽到琴聲,現在基本聽不到了……一句話,中了小資文藝的毒。

2017年攝於鼓浪嶼

如果你喜歡熱鬧,這裡有龍頭路之類的商業街,魚丸湯、蚵仔煎、花生湯、五香、金包銀、沙茶面、餡餅、牛軋糖,各式水果和海鮮,不過性價比跟廈門市區一比,就……這麼說吧——

2011年市區的八婆婆燒仙草3.5元,如今7元。仙草凍海燕窩鼓浪嶼上基本都是10-15元。果汁在廈門貌似就是日常飲料,6元8元10元各取所需。現切水果10元一盒15元兩盒,要看攤主良心,反正鼓浪嶼上遇到了黑心的。芒果、哈密瓜、菠蘿蜜、椰子,每天蔬菜的攝入量都被水果替代了。鼓浪嶼一杯花生湯10元,味道還不如黃則和4元的。四果湯5元可以吃得很好了,市區的貓街和中山路上都有。酥餅牛軋糖的後起之秀太多,然而我依舊買了趙小姐的柚子餅、黃遠堂鳳梨酥、黃勝記肉脯……

島上有四通八達的小巷,不經意就會走到某某住過的地方,如果看過他們的書,知道曾經發生過的故事,也許還能還原故事場景,如果你的旅伴恰好是個“故事通”,相信這會是一場有趣的旅行。

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51組代表性歷史建築及宅園、4組歷史道路、7處代表性自然景觀與2處代表性文化遺跡。它們與島上現存的900餘棟歷史風貌建築,共同構成了鼓浪嶼自然有機的空間結構和內涵豐富的城市歷史景觀。

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築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築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這種交融,最終還混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風格——廈門裝飾風格。不少建築,都是融匯了中西方多種風格元素。

2017年攝于金瓜樓

2017年攝於中國唱片博物館

光是看完這些建築,都要三天。反正hèhè來了那麼多次,也不敢說自己全看完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希望大家能在島上住一晚,而且沒有遊客簇擁的鼓浪嶼的晨與夜,會讓你有不同的感受。

攝於2010年鼓浪嶼外

鼓浪嶼的特色文化除了鋼琴和建築,還有足球文化、僑鄉文化、教育、醫療……鼓浪嶼最早引入足球運動而名噪國內;鼓浪嶼教育出現過許多第一,如被譽為“中華第一園”的懷德幼稚園;僑鄉文化則是帶動了鼓浪嶼的繁榮並造就萬國建築博覽的重要因素。這些都值得在遊覽中一一探尋。

第一次上島,還特意去找過舒婷的房子,因為《真水無香》這本書。不過後來舒婷不堪其擾,鼓浪嶼的地圖上不再標注這所房子的位置。

除了房子,還能看什麼?看海呀~

攝於2017年

因為本人是路癡,去過哪裡自己都不太清楚。所以只能網上找了攻略指路:鼓浪嶼有3個海水浴場,一是大德記海水浴場,在皓月園附近,風景非常好,本地人去得多;二是港仔後浴場,遊人很多,在菽莊花園旁;三是美華浴場,比較安靜,在鼓浪嶼別墅碼頭旁,人不多。

2010年攝于美華浴場鼓浪石

這裡看海只能說是隨便看看,畢竟沙灘和海都不是一級棒的。廈門的沙灘比較有名的有——

廈大白城,永遠的人潮湧動,人聲鼎沸;曾厝垵,充滿著小吃氛圍和進進出出的旅遊團;距離曾厝垵有一段距離的黃厝沙灘,走下來是沙灘最細,遊客較少的,情侶們可以挽著手,光著腳,享受潮起潮落,晨曦暮晚的寧靜。

啊呀,既然已經出了鼓浪嶼,就介紹一下廈門可以玩的地方吧。

初次到廈門的遊客,主要遊玩的景點不外乎就是鼓浪嶼、廈門大學、環島路、南普陀寺、曾厝垵、中山路步行街、胡裡山炮台、椰風寨等。廈門的公交系統十分便捷。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走訪八市(第八菜市場)、沙坡尾、華新路這些不是十分有名的地方,在那裡體會到一座城市最真實的生活縮影,廈門的古早味也都在裡面哦!喜歡貓貓的網友,可以去頂澳仔貓街逛,很短的街,但十分有趣。

吃總是放到最後說,鼓浪嶼上吃的沒啥可說的(覺得我自己真是實在人)。

在廈門住中山路區塊內較好,吃玩便捷。吃過鼓浪嶼上嶼水產精緻的海蠣煎,局口橫巷裡的蓮歡是市井的,用料感覺也更為大方,配魚丸湯和沙茶面就是一頓午飯了。這條破舊的巷子裡還有一家局口拌面,下午四點才營業一直會到深夜。晚上八九點去也肯定是要排隊,拌面裡是花生醬和甜辣醬,要叫一碗湯配著吃。和麻辣燙很像,料是自己選的,海蠣、蟶子、豬肝、豬腰、鴨腸、鴨心、鴨腱、魚丸、貢丸…選好料老闆會給你一個牌子,人多的話,面吃完了湯還沒上。

阿卿春捲是走著走著看到的,也是網紅蒼蠅攤,味道甜甜的。大同鴨粥,可以在粥裡(其實像泡飯)加鴨肉、鴨胗、鴨腸、海蠣、魷魚、油條,一大碗!頂澳仔漁夫店裡的貓仔粥和五香、海蠣煎也是超贊的,不輸給吃的幾家飯店。

下面是蚵仔煎的做法,為了作比較,一共吃了不知道多少頓。

中山路區域是廈門的一個標誌,老騎樓老洋房的南洋風情,N條美食街的熱鬧繁華,衝擊感很強烈。不過現在外立面整治,腳手架到處都是。大概全國的手法都一樣吧,除了穩固建築就是塗成好看的顏色。於是天藍色薄荷綠奶黃色白色都來了,變得有些不倫不類,小清新的小資業態➕修舊如舊,也許第五次來就真的要不認識了。

那麼,有緣再見。

你可能喜歡

領導說了

一個

小編工資漲3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