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和年薪百萬的距離,僅僅是這6點!

文/維小維

最近,“年薪百萬”一不小心栽了!傳遍朋友圈都說它是個陷阱。

認真工作出賣時間,到最後“年薪百萬”是做了一年,然後重複了20年。

於是我採訪了那些年薪百萬的朋友們,他們都不是老闆,他們真的是“薪水”百萬。這些年薪百萬的人,都有哪6條特徵?

長得胖,老得快,皺紋多,頭髮白,壓力大,沒時間唄!

哇,看了這幾條,你是不是看見一百萬也準備要繞道?

年薪百萬的人不是應該是:西裝革履,霸道總裁,賓士出入,談笑萬億,黑卡在手,

空中飛人嗎?

很遺憾的告訴你,這些都是電視劇裡面凹造型用的。

我身邊蠻多年薪百萬的人,多數都因為拼命工作,而有了最上面那6條特徵。

然而,他們都高度一致地覺得:值!

因為年薪百萬不過是個數字。最大的快樂,在於沖向這個數字的過程——眼界不斷擴大,人生不斷成長。總結起來,他們沖向這個一百萬的姿勢都有以下這些特徵。你們趕緊鑒別一下自己是不是這個物種。

/ 01 /

驚人的鈍感力

所謂鈍感力是什麼?

那就是你眼裡只有工作目標,目標之外的都是小事。

比如什麼極品同事每天給你穿小鞋啊,嚴厲領導總是拍桌子責駡啊,同事之間誰搶了你的功勞啊,你的工作量比任何人都大啊……這些小事,他們統統都置之腦後。

年薪百萬的人沒空也沒閒心去摻和任何辦公室政治。更加沒有眼淚額度可以浪費在辦公室。

他們心裡,裝的都是關於工作需求的what、how、when;領導如果用大發雷霆來表示對結果的不滿意,

他們第一反應不是解釋和推脫,反而可能一拍大腿說:太好了,謝謝您提醒了我該怎麼做!

然後,又吭哧吭哧地去把工作結果做得更出色。

只感受最有價值的資訊,沒有意義的資訊一律忘掉。

最優秀的鈍感力,都是用來創造價值的。

/ 02 /

一眼看透本質

以前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都喜歡用最囉嗦的方式彙報工作。

有一次,大老闆過來聽我們一個項目的階段性陳述,

我高興死了,準備了30多頁PPT,一個小時的演講時間。

結果到我開始講的時候,不到三分鐘就被大老闆打斷了。

他問,你講了那麼多,無非就是想說,你項目要加錢?

噢,果然是見多識廣的老闆,沒錯,我30多頁ppt的最後一頁,總結陳詞三個字:要加錢。

而當時我只講到了第三頁。

難怪《教父》裡有一句經典的話:

能夠一秒內看透本質的人,和半輩子看不清本質的人,

命運自然是不一樣的。

/ 03 /

永遠處於學習狀態中

我以前的合夥人老闆,已經做到了老闆級別,事情都不用親自做了,但從來不會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所放鬆。

聽她說,自己只要一旦不考試不學習,就蔫了。蔫。了。。。

為什麼我們這些平凡人,只要一考試一學習,就蔫了呢?!

差距!這就是差距!

在我認識她的時候,她已經考了美國的、澳洲的、香港的、澳門的、英國的註冊會計師。我私下懷疑,她是拿著世界地圖考一地打個勾的呢。

來了大陸做合夥人之後,她就繼續投入了中國的註冊會計師的考試裡。對於她來說,這個證照考得很吃力,因為作為香港人,首先要學寫簡體字。然而,她比我還早就考過了。

自從認識了她,我才知道,什麼叫做比你牛逼的人比你還更努力。

怪不得她當時年薪百萬,我年薪百萬的十分之一。

/ 04 /

強到變態的執行力

我有個做自媒體的朋友說,深夜十一點後吩咐助理第二天做什麼事情,她助理通常都在當晚就做好了。

不但做好了,還做好了幾個方案供她選擇。

這個案例,是我見過對執行力最簡潔的詮釋。

執行力,就是說做就做。

為什麼世界上這麼多人希望自己升階,也覺得自己“盡力”了,還是始終原地踏步呢?

90%的區別,就是在執行力上。

光想不做,熱情瞬間即逝。早上剛立下遠大的志向,睡覺前躺在床上就忘光,只記得韓劇、偶像和明天吃什麼了。

年薪百萬的人,自帶全自動24小時不斷電自我打雞血功能——有目標,立馬興奮得摩拳擦掌;有閃念,就極速拆解執行。

/ 05 /

站在今天,預知明天

年薪百萬的人多數分佈在什麼行業?

環顧四周,基本上是金融、房地產、互聯網、證券、諮詢、銷售。

統統都是悶聲賺大錢的行當。

在一個增長率基本沒有,利潤率只夠個位數的行當裡,哪怕跳到最頂級的公司,你可能也不能有多少薪水的提升。

天花板決定了你的高度。

很多人會覺得很委屈,跑道又不是我選的,行當是畢業時專業決定的。我哪有什麼選擇權?

事實上,你有。

你只是沒在該轉身的時候瀟灑走。

我有個朋友在一家傳統行業做了好幾年。

公司利潤和增長率還過得去,但最大的問題是重資產。

因為重資產,每年都把大量的利潤投入買各種機器設備,在人身上的投資自然是少。

看到了這個本質,她已經可以預知她將來的薪水天花板極低,毅然離開。

走了之後,轉了行,開始拿的工資比原來少了一半。但是因為行業選了輕資產,一下就做爆發了。後來公司上市,她拿了1000萬的期權,輕輕鬆松買了兩套房。

然而多少人能像她這麼決絕和先知?

預知未來,不在於你有多聰明,而在於你有多大勇氣。

/ 06 /

善於總結突破現狀

牛人一般都不是天才。

天才很多時候死在了自傲的路上。

牛人更多時候做的反而是最笨的事情:總結、複盤、找規律。

20多年前,有一個做技術的小夥子特別內向,特別害怕社交。

作為華人,他到了一個世界級的美國軟體公司工作,依然如是。但是他很細心的發現,所有能夠獲得升遷的中國人,都很會跟美國高管打交道。

於是他為了獲得更多的機會,開始約各種美國管理層吃午飯,擴大了自己的交際圈。

之後,他發現華人在這個公司一般都有“玻璃天花板”,必須增加自己在華人圈的影響力才有資源可以依靠。

於是他頻繁奔走於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打破自己說話害羞的極限進行了50多場演講。最終,他成功的打造了他的個人品牌,成為非常著名的IT創業導師。

他的名字,叫李開複。

獵豹移動的老大傅盛說:

現象即規律。當某個現象發生時,一定有某種規律。千萬不要認為這傢伙就是運氣好,富二代,會行銷。

所以牛人思維是什麼?

那就是沒有什麼改變不了的,只要你願意。

最後,我還是想為“年薪百萬”這四個字正名。

年薪百萬並不代表著一種貪圖安穩,沉浸在已有的成功甘心地做重複勞動。

本來,創業還是打工,就是一種個人選擇。

選擇拿“薪”,依然可以選擇盡心盡力,讓自己的價值和薪水對等。

畢竟,你要相信,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年薪百萬,但卻有永遠的價值對等。

作者維小維,前世界500強管理層,現在是數億資產的把控人,溫暖幽默的職場媽媽。專注解讀人生迷思,貢獻最有意思的深度乾貨。

來源連結:http://www.jianshu.com/p/0b5acd10bb83

她是拿著世界地圖考一地打個勾的呢。

來了大陸做合夥人之後,她就繼續投入了中國的註冊會計師的考試裡。對於她來說,這個證照考得很吃力,因為作為香港人,首先要學寫簡體字。然而,她比我還早就考過了。

自從認識了她,我才知道,什麼叫做比你牛逼的人比你還更努力。

怪不得她當時年薪百萬,我年薪百萬的十分之一。

/ 04 /

強到變態的執行力

我有個做自媒體的朋友說,深夜十一點後吩咐助理第二天做什麼事情,她助理通常都在當晚就做好了。

不但做好了,還做好了幾個方案供她選擇。

這個案例,是我見過對執行力最簡潔的詮釋。

執行力,就是說做就做。

為什麼世界上這麼多人希望自己升階,也覺得自己“盡力”了,還是始終原地踏步呢?

90%的區別,就是在執行力上。

光想不做,熱情瞬間即逝。早上剛立下遠大的志向,睡覺前躺在床上就忘光,只記得韓劇、偶像和明天吃什麼了。

年薪百萬的人,自帶全自動24小時不斷電自我打雞血功能——有目標,立馬興奮得摩拳擦掌;有閃念,就極速拆解執行。

/ 05 /

站在今天,預知明天

年薪百萬的人多數分佈在什麼行業?

環顧四周,基本上是金融、房地產、互聯網、證券、諮詢、銷售。

統統都是悶聲賺大錢的行當。

在一個增長率基本沒有,利潤率只夠個位數的行當裡,哪怕跳到最頂級的公司,你可能也不能有多少薪水的提升。

天花板決定了你的高度。

很多人會覺得很委屈,跑道又不是我選的,行當是畢業時專業決定的。我哪有什麼選擇權?

事實上,你有。

你只是沒在該轉身的時候瀟灑走。

我有個朋友在一家傳統行業做了好幾年。

公司利潤和增長率還過得去,但最大的問題是重資產。

因為重資產,每年都把大量的利潤投入買各種機器設備,在人身上的投資自然是少。

看到了這個本質,她已經可以預知她將來的薪水天花板極低,毅然離開。

走了之後,轉了行,開始拿的工資比原來少了一半。但是因為行業選了輕資產,一下就做爆發了。後來公司上市,她拿了1000萬的期權,輕輕鬆松買了兩套房。

然而多少人能像她這麼決絕和先知?

預知未來,不在於你有多聰明,而在於你有多大勇氣。

/ 06 /

善於總結突破現狀

牛人一般都不是天才。

天才很多時候死在了自傲的路上。

牛人更多時候做的反而是最笨的事情:總結、複盤、找規律。

20多年前,有一個做技術的小夥子特別內向,特別害怕社交。

作為華人,他到了一個世界級的美國軟體公司工作,依然如是。但是他很細心的發現,所有能夠獲得升遷的中國人,都很會跟美國高管打交道。

於是他為了獲得更多的機會,開始約各種美國管理層吃午飯,擴大了自己的交際圈。

之後,他發現華人在這個公司一般都有“玻璃天花板”,必須增加自己在華人圈的影響力才有資源可以依靠。

於是他頻繁奔走於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打破自己說話害羞的極限進行了50多場演講。最終,他成功的打造了他的個人品牌,成為非常著名的IT創業導師。

他的名字,叫李開複。

獵豹移動的老大傅盛說:

現象即規律。當某個現象發生時,一定有某種規律。千萬不要認為這傢伙就是運氣好,富二代,會行銷。

所以牛人思維是什麼?

那就是沒有什麼改變不了的,只要你願意。

最後,我還是想為“年薪百萬”這四個字正名。

年薪百萬並不代表著一種貪圖安穩,沉浸在已有的成功甘心地做重複勞動。

本來,創業還是打工,就是一種個人選擇。

選擇拿“薪”,依然可以選擇盡心盡力,讓自己的價值和薪水對等。

畢竟,你要相信,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年薪百萬,但卻有永遠的價值對等。

作者維小維,前世界500強管理層,現在是數億資產的把控人,溫暖幽默的職場媽媽。專注解讀人生迷思,貢獻最有意思的深度乾貨。

來源連結:http://www.jianshu.com/p/0b5acd10bb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