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運營商你只欠用戶漫遊費嗎?工信部擬定10月1日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到底是免費還是坑?

其實,中國的幾大通訊運營商要轉變的絕不只是漫遊費這一項那麼簡單,還有以下幾個問題亟待解決:

一,流量資費很高,各種套餐混亂。

說到流量資費高,大家都是深惡痛絕,個別運營商平均1G流量需要上百元,真心用不起。以全國流量包為例,中國移動的1G流量包是50元,中國聯通的1G流量半年包為80元,中國電信的1G流量包是50元。

對比一下我們發現,中國的網路流量價格遠高於世界發達國家10倍以上。

此外,國際漫遊費用更是天價。多數套餐不僅複雜,而且存在歧視老使用者的情況,比如說最近很火的騰訊大王卡、螞蟻寶卡等,必須新入網。

二,流量套餐大玩文字遊戲。

目前運營商所謂的流量不清零與消費者希望的流量不清零完全是兩個概念,只是將上個月未使用完的流量期限延長1個月,如果第2個月還沒用完,依然是要清零的,並不是用戶想像的那樣不清零。

三,攜號轉網依舊老大難。

在具體的情況中,經常出現例如簽約用戶不可轉網,靚號用戶不可轉網,參加過送話費的用戶不可轉網等等。

以上3個問題完全和運營商技術無關,依舊是壁壘政策,距離真正為顧客著想相差甚遠,目前各大運營商欠消費者的絕不只是漫遊費那麼簡單。運營商需要走的路,還(狠)漫長!

更多精彩請關注【比白小白還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