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2017年第7期病蟲情報

病蟲 動 態

1、棉鈴蟲:7月1-6日,六師墾區棉鈴蟲發生面積38.3萬畝,

卵量0.05粒/百株,幼蟲0.12頭/百株,達到防治指標的棉田面積7627畝。

各團場調查結果如下:101團,卵量1-3粒/百株,幼蟲0.2-1.2頭/百株,1—2齡占比較多;102團,目前田間棉鈴蟲以卵和1-4齡幼蟲為主,卵0.1-2粒/百株,嚴重地塊卵2-5粒/百株,幼蟲0.2-1.5頭/百株;103團,卵0-0.1粒/百株,幼蟲0-0.05頭/百株。105團幼蟲0-1頭/百株,卵量0-2粒/百株,零星發現蕾被棉鈴蟲幼蟲蛀食危害;土墩子農場,幼蟲0.01頭/百株。田間落卵量0.78粒/百株,零星發現蕾被棉鈴蟲幼蟲蛀食危害;芳草湖,

6月27日一場5連,棉田0.02頭/百株,均為2-3齡幼蟲。6月29日五場2連,去年棉鈴蟲發生嚴重條田,棉田0-3頭/百株,為2-4齡幼蟲。7月5日四場6連,番茄地0.62頭/百株,為2-4齡幼蟲。共青團農場,7月5日至6日調查:在南區1-5條田發現棉鈴蟲卵1粒,五連路南條田發現棉鈴蟲卵1粒,一連路東條田發現2齡棉鈴蟲幼蟲1頭,南區3-3條田發現棉鈴蟲卵1粒,但均未達到防治指標。

共青團測報燈觀測點4月以來棉鈴蟲羽化數量見圖1,

一代羽化量從7月5日有顯著增加。

圖1:2015—2017年共青團觀測燈誘蛾曲線圖

2、棉葉蟎:各團場6月初逐漸進入棉田。6月底,由於打頂工作,加之高溫大風天氣,導致棉葉蟎擴散危害,目前大部分棉田仍處於中心株和點片發生狀態。101團,各作業點棉田偶見中心株。102團,發生棉田有蟎株率控制在2-3%;105團,

中心株率1-6%,個別地頭有連片危害,症狀比較明顯;106團,採用吊噴普防,已防治面積約6000畝;土墩子農場,還處在中心株階段。共青團農場,根據近期田間調查:南區3-2條田、八連下橋南條田、七連600畝條田均發現中心株和中心片,平均有蟎株率4.7%,平均單株蟎量22頭,其餘棉田內未發現棉葉蟎。

持續高溫天氣對棉葉蟎發生非常有利,預計棉葉蟎數量呈上升趨勢。

棉葉蟎

3、棉蚜:6月下旬逐漸進入棉田,近期的氣候條件較有利於棉蚜的遷飛擴散。101團,中心株和點片階段,有蚜株率在0.5-1.6%,百株蚜量最大值20頭左右,單株最大蚜量5頭;102團,大部分棉田有蚜株率為10%以內,地頭地邊未發現卷葉流油現象;105團,在棉田棉蚜雖仍處於中心株階段,

但有增長趨勢;106團,7月1日查到棉田有中心株,現階段多集中於地頭、地邊,最嚴重的造成卷葉,單株蚜量10-100頭不等,未有流油,有蚜蟲地塊有20塊,目前已全部進行了普防;土墩子農場,仍處於中心株階段,但有增長趨勢。共青團農場,棉田中均有棉蚜中心株,平均單株蚜量7-15頭左右。

7月份的氣候條件較有利於棉蚜的發生,預計棉蚜逐步擴散。

棉蚜

4、棉盲蝽:共青團觀測,牧草盲蝽的數量有所下降,平均單燈數量5頭左右,在7月5日--6日檢查過程中,棉田中均雖發現盲蝽危害棉花葉片、蕾的症狀,但危害較輕。

5、番茄早疫病:101團第五作業點番茄地中,發現零星早疫病。

6、天敵:101團棉田中有草鈴、蜘蛛、瓢蟲的成蟲和幼蟲,但數量較少,但天敵數量較以前增加,有上升趨勢。陸地蔬菜條田作物中蜘蛛、瓢蟲幼蟲數量較多。105團,棉田內草蛉卵百株0-7粒、偶見草蛉幼蟲及瓢蟲幼蟲。土墩子農場,棉田內草蛉卵量較大、蜘蛛的量也較大。

師市氣象局2017年7月天氣趨勢預報

預計:7月份平均氣溫較常年(25.3~25.4℃)略偏高,接近去年(25.6~25.7℃)同期;降水量較常年(20.3~22.5mm)略多,接近去年(29.8~33.3mm)。其中上旬溫度偏高,降水量偏少;中旬溫度略偏高,降水量偏多;下旬溫度略高,降水量略多。

預計:天氣過程有7日、12日、18日、26日。

當前主要植保工作

7月份是病蟲害的防控關鍵時期,各團場要在預測預報調查的基礎上,開展防治工作。棉田禁止打保險藥、預防藥,禁止打菊酯類、氨基甲酸酯類、有機磷類農藥,減少棉田農藥量,防止棉田生態環境惡化。

一、積極開展棉鈴蟲各項防治措施

目前,我師小麥、番茄、棉花等作物一代棉鈴蟲幼蟲危害結束,已進入一代棉鈴蟲成蟲的羽化期及二代幼蟲的危害期,也是誘殺成蟲和防治幼蟲的關鍵時期!

1、及時翻耕麥田

目前小麥已進入收穫期,小麥田是一代棉鈴蟲主要聚居地,小麥收割後各團場要及時翻耕麥田,以殺死棉鈴蟲蛹,減少棉鈴蟲羽化基數。

2、各單位要做到殺蟲燈、食誘劑等物理防治措施最大化,以降低棉鈴蟲在棉田、番茄、玉米田的落卵量,減少二代棉鈴蟲幼蟲危害。

3、做好棉田落卵量的調查,達到防治指標的及時防治:

西線團場於7月5日,中東線團場於7月10日開展棉田普查。百株蟲卵量達到10—15粒時,立即噴施生物農藥進行防治,如:Bt(32000萬單位)、NPV(600億)、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蟲苯甲醯胺等生物農藥,做到藥打卵高峰至3齡前,噴施後三天調查防效,仍超過防治指標的應繼續交替使用藥劑防治,每畝用水量不少於40-45公斤。禁用菊酯類和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農藥,防止後期棉蚜爆發。

二、監測棉蚜發生發展,及時防治

目前棉蚜在棉田呈中心株或零星發生,增長較為平穩.預計棉蚜7月中旬開始田間擴散。

1、嚴密監測棉蚜的發生發展,及時開展防治。

2、及時更換新的黃牌,堅持密擺黃板,推遲田間棉蚜的發生期。

3、堅持達標防治,杜絕盲目施藥。棉蚜點(片)卷葉、流油的及時用噻蟲嗪、啶蟲眯、吡蟲啉等農藥進行點片控制,嚴防其進一步擴散蔓延,防止有翅蚜的遷飛和擴散。對於棉田已普遍發生,卷葉株率達10%以上,用吡蟲林、啶蟲脒、噻蟲嗪普防,做到交替使用,避免產生抗性。

4、堅持不濫用藥,棉田杜絕使用菊酯類、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防治,發揮天敵保益控害的作用。

三、棉葉蟎

目前棉田棉葉蟎為中心株階段。採取“查、插、抹、噴”四字方針進行防治。

1、做好認真扎實的普查工作;

2、堅持配方施藥,交替用藥;

3、施藥機車採用扇形噴頭,足水足藥量精准施藥。

四、玉米蟲害的防治

據調查,雙斑螢葉甲已進入危害期,地邊危害較重。中西線團場小麥收割後,葉蟬會大量遷飛至玉米田危害,由於植株高大,常規機械防治困難,可採用無人機進行防治。

玉米螟

五、做好番茄、葡萄、甜瓜、打瓜的病害防治

7月也是各種作物病害的高發期,病害防治原則:雨前噴施保護劑防效顯著好於雨後噴施治療劑,如三日內有大雨應及時在雨前噴施保護劑,防止病害暴發、流行。目前番茄已經進入坐果期,在防治早疫病、細菌性斑疹病等病害時,必須嚴格按醬廠提供的農藥目錄實施,為醬場提供合格的原材料。葡萄、甜瓜霜黴病、白粉病等防治藥劑應參照番茄用藥目錄,減少農藥殘留。瓜類白粉病可噴施烯唑醇、戊唑醇或氟矽唑等農藥進行防治,有疫病混合發生的可複配滅萎靈、霜脲•錳鋅和甲霜靈錳鋅。

六、加強安全用藥的宣傳與檢查,避免事故發生

要堅持科學合理的使用農藥,認真治理各種農藥包裝袋、包裝箱,農藥瓶亂扔現象,做到集中處理或銷毀。

七、各團場測報點應認真做好各類等作物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

1、加強田間蟲情調查,調查結果要能夠如實反映本團場蟲害的發生狀況,並及時發出預警。

2、按時上報各類資料,要求資料完整、詳實、準確。

3、定期召開植保例會,做好會議記錄,安排好各項病蟲害防治預案。

棉蚜

4、棉盲蝽:共青團觀測,牧草盲蝽的數量有所下降,平均單燈數量5頭左右,在7月5日--6日檢查過程中,棉田中均雖發現盲蝽危害棉花葉片、蕾的症狀,但危害較輕。

5、番茄早疫病:101團第五作業點番茄地中,發現零星早疫病。

6、天敵:101團棉田中有草鈴、蜘蛛、瓢蟲的成蟲和幼蟲,但數量較少,但天敵數量較以前增加,有上升趨勢。陸地蔬菜條田作物中蜘蛛、瓢蟲幼蟲數量較多。105團,棉田內草蛉卵百株0-7粒、偶見草蛉幼蟲及瓢蟲幼蟲。土墩子農場,棉田內草蛉卵量較大、蜘蛛的量也較大。

師市氣象局2017年7月天氣趨勢預報

預計:7月份平均氣溫較常年(25.3~25.4℃)略偏高,接近去年(25.6~25.7℃)同期;降水量較常年(20.3~22.5mm)略多,接近去年(29.8~33.3mm)。其中上旬溫度偏高,降水量偏少;中旬溫度略偏高,降水量偏多;下旬溫度略高,降水量略多。

預計:天氣過程有7日、12日、18日、26日。

當前主要植保工作

7月份是病蟲害的防控關鍵時期,各團場要在預測預報調查的基礎上,開展防治工作。棉田禁止打保險藥、預防藥,禁止打菊酯類、氨基甲酸酯類、有機磷類農藥,減少棉田農藥量,防止棉田生態環境惡化。

一、積極開展棉鈴蟲各項防治措施

目前,我師小麥、番茄、棉花等作物一代棉鈴蟲幼蟲危害結束,已進入一代棉鈴蟲成蟲的羽化期及二代幼蟲的危害期,也是誘殺成蟲和防治幼蟲的關鍵時期!

1、及時翻耕麥田

目前小麥已進入收穫期,小麥田是一代棉鈴蟲主要聚居地,小麥收割後各團場要及時翻耕麥田,以殺死棉鈴蟲蛹,減少棉鈴蟲羽化基數。

2、各單位要做到殺蟲燈、食誘劑等物理防治措施最大化,以降低棉鈴蟲在棉田、番茄、玉米田的落卵量,減少二代棉鈴蟲幼蟲危害。

3、做好棉田落卵量的調查,達到防治指標的及時防治:

西線團場於7月5日,中東線團場於7月10日開展棉田普查。百株蟲卵量達到10—15粒時,立即噴施生物農藥進行防治,如:Bt(32000萬單位)、NPV(600億)、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蟲苯甲醯胺等生物農藥,做到藥打卵高峰至3齡前,噴施後三天調查防效,仍超過防治指標的應繼續交替使用藥劑防治,每畝用水量不少於40-45公斤。禁用菊酯類和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農藥,防止後期棉蚜爆發。

二、監測棉蚜發生發展,及時防治

目前棉蚜在棉田呈中心株或零星發生,增長較為平穩.預計棉蚜7月中旬開始田間擴散。

1、嚴密監測棉蚜的發生發展,及時開展防治。

2、及時更換新的黃牌,堅持密擺黃板,推遲田間棉蚜的發生期。

3、堅持達標防治,杜絕盲目施藥。棉蚜點(片)卷葉、流油的及時用噻蟲嗪、啶蟲眯、吡蟲啉等農藥進行點片控制,嚴防其進一步擴散蔓延,防止有翅蚜的遷飛和擴散。對於棉田已普遍發生,卷葉株率達10%以上,用吡蟲林、啶蟲脒、噻蟲嗪普防,做到交替使用,避免產生抗性。

4、堅持不濫用藥,棉田杜絕使用菊酯類、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防治,發揮天敵保益控害的作用。

三、棉葉蟎

目前棉田棉葉蟎為中心株階段。採取“查、插、抹、噴”四字方針進行防治。

1、做好認真扎實的普查工作;

2、堅持配方施藥,交替用藥;

3、施藥機車採用扇形噴頭,足水足藥量精准施藥。

四、玉米蟲害的防治

據調查,雙斑螢葉甲已進入危害期,地邊危害較重。中西線團場小麥收割後,葉蟬會大量遷飛至玉米田危害,由於植株高大,常規機械防治困難,可採用無人機進行防治。

玉米螟

五、做好番茄、葡萄、甜瓜、打瓜的病害防治

7月也是各種作物病害的高發期,病害防治原則:雨前噴施保護劑防效顯著好於雨後噴施治療劑,如三日內有大雨應及時在雨前噴施保護劑,防止病害暴發、流行。目前番茄已經進入坐果期,在防治早疫病、細菌性斑疹病等病害時,必須嚴格按醬廠提供的農藥目錄實施,為醬場提供合格的原材料。葡萄、甜瓜霜黴病、白粉病等防治藥劑應參照番茄用藥目錄,減少農藥殘留。瓜類白粉病可噴施烯唑醇、戊唑醇或氟矽唑等農藥進行防治,有疫病混合發生的可複配滅萎靈、霜脲•錳鋅和甲霜靈錳鋅。

六、加強安全用藥的宣傳與檢查,避免事故發生

要堅持科學合理的使用農藥,認真治理各種農藥包裝袋、包裝箱,農藥瓶亂扔現象,做到集中處理或銷毀。

七、各團場測報點應認真做好各類等作物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

1、加強田間蟲情調查,調查結果要能夠如實反映本團場蟲害的發生狀況,並及時發出預警。

2、按時上報各類資料,要求資料完整、詳實、準確。

3、定期召開植保例會,做好會議記錄,安排好各項病蟲害防治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