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央行又把鋒利劍“指名道姓”的指向支付寶,微信!“雙馬”這次的反擊戰也是致命的

據瞭解;央行的網聯平臺(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清算平臺)完成上線,

其中包括財付通、網銀線上、快錢、百付寶、平安付、翼支付等6家支付機構,聯動優勢、中移電商也即將完成接入,9家大型支付機構市場業務量規模占比合計超過96%。

移動支付

該行的“e支付”是具有商品交易和支付需求的移動支付,該產品目前可以搭載PC、平板、手機等終端,
覆蓋線上線下多種支付場景,包含指紋、支付密碼、短信驗證、密碼器、U盾等多種支付認證手段,是依據具體交易智慧選擇最佳認證方式的新一代支付產品。

e支付

不過小編瞭解到:在e支付剛剛啟動上線就已經覆蓋多家的商戶支付,

其中也包括O2O掃碼支付、電子銀行轉帳匯款、繳費等多項業務,支付場景全面覆蓋,無論線上、線下,使用工銀e支付就可實現輕鬆消費、繳費、轉帳。該產品甚至還支援ATM掃碼取現功能,無需插入銀行卡,只需拿出手機一掃,現金快速取出來!不過工銀e支付還開啟了銀行級別安全保護的大額移動支付新時代,單筆交易限額高達100萬元,目前工銀e支付已支援69家商業銀行卡線上開通使用,
為非工行的銀聯卡持卡人提供高效、快捷的的支付解決方案。

銀行

但更加激動人心的是,“網聯建成運行後,

將為銀行提供完整的支付機構相關交易資訊,降低銀行與支付機構的連接成本,促進銀行和支付機構互聯互通。”前述招行上述內部人士介紹,此前,支付機構和銀行直連,資訊並不提交到銀行。隨著央行的接入,使得交易資訊提交到銀行,可以降低用戶的使用風險。

所以支付機構和銀行直接相連的模式,在業務發展初期具有積極的作用,便於快速接入,但是從長期發展來看,

這種模式存在很多風險,央行表示:網聯平臺的成立有利於行業的規範、發展。未來國內的主要銀行均會接入網聯平臺,“這是大勢所趨,但就看支付機構是否願意了。

不過從接入機構來看,協力廠商支付接入網聯,銀行接入銀聯。前者從事線上清算,後者從事線下清算,不過銀聯、網聯都具備網路支付清算資質,競爭難以避免。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網聯成型,銀聯的線上支付業務將受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