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 看廣東安徽如何攻堅醫改

當前我國醫改已挺進深水區和攻堅期,有個別省份在多個環節建立完善相關政策制度,進而推動醫改的全面深化和落實。近日,廣東政府和發改委推出醫改相關政策助力於醫改。

在安徽省,以鄉鎮衛生院為突破口實踐著分級診療政策。廣東安徽本身作為醫改先驅,在醫改攻堅期奮勇前進,在第一線推動著國家醫改事業。

7月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公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了55項醫改重點工作。

廣東省明確今年底前全省所有公立醫院實施兩票制。

兩票制:年底前公立醫院全部執行

《通知》明確,2017年底前,在全省所有公立醫療機構藥品採購中實行“兩票制”。

此外,廣東省所有公立醫院7月前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同步實施醫療服務價格調整。

“2017年深圳、珠海、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7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推動中央、軍隊、武警、省屬醫院參與屬地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此外,50個山區縣的基層醫療機構可在兩票的基礎上多開一票,其他縣的基層多開一票需省同意。兩票制方案發佈之日啟動實施,至2018年3月31日前為過渡期,2018年4月1日起全省全面實施。

調整診療、手術等醫療服務價格

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在《關於廣州地區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方案的說明》中指出,根據《關於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實施意見》(發改價格〔2016〕1431號)和《廣東省深化醫藥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粵府〔2017〕32號)等有關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要求,

取消藥品加成(不含中藥飲片)後,公立醫院因此而減少的合理收入,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補償80%、財政專項補償10%、醫院自我消化10%的原則進行補償。

本次調整方案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基本路徑,將取消藥品加成收入,以及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價格騰出的空間,

用於調整部分偏低的醫療服務價格,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係。重點調升了診療、手術、康復、護理、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調降了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等項目的價格。

安徽醫改的“三醫聯動”主要體現在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上,尤其在新農合大病醫保的政策設計上有獨到之處

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僅靠大型三甲醫院很難完成,

現在大型公立醫院有很強的“虹吸效應”,不僅把下級醫院的優秀醫生,也把病人虹吸上來,這樣就會造成大型公立醫院越來越強、越來越擠,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越來越弱,從而進一步加劇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平衡的問題。

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在分級診療,基層衛生人員是分級診療中最基礎的“守門人”,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深入推進,基層衛生人員的作用將更加凸顯,但目前還沒形成一個真正鼓勵基層衛生人員安心工作、願意留在基層的環境,基層醫療機構中全科醫生、專科醫生引進難、留住難的現象普遍存在。為此,建議國家層面從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醫院之間的上下聯動、提高基層衛生人員待遇等方面建立吸引優秀醫生和畢業生留在基層工作的政策機制。

安徽2003年建立新農合制度,2008年實現全省覆蓋,形成了“省級定政策、市級抓落實、縣級管執行、全省六統一”的體制。“三醫聯動”改革的大部分地區由衛生部門統籌管理,通過組織醫政管理、衛生監督和新農合“三力”協同,嚴格監管;利用全省聯網資訊系統,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藥費、檢查化驗費、材料費“三費”通報,嚴密監測;通過省、市、縣新農合中心“三級”督查,嚴厲處罰,達到了基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和醫療服務品質最優化的目的。

與此同時,全省26個縣實現了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的兩保合一。完成了180餘種常見病的病種付費改革,並將住院即時結報擴大到了省外,與醫療救助有機銜接。“縣域醫療共同體”和分級診療亦得以實施。專家普遍認為,安徽農村居民醫改獲得感實實在在,關鍵還在於大衛生體制對醫保和醫療統一負責。

滁州醫改模式:

為打造緊密合作型縣域醫共體,滁州市來安縣確保醫共體的收支結餘在國家政策內共同享有。同時實現三項合作:基本醫療合作以縣級醫院領辦為主,鄉鎮衛生院派員;公共衛生服務合作以鄉鎮衛生院為主,縣級醫院業務支撐;績效考核合作由雙方制定績效考核方案,對收支結餘資金進行分配。該縣目前組建了兩個緊密合作型縣域醫共體,一是縣醫院與水口鎮中心衛生院結對,建立水口院區;二是鼓勵支持民營醫院參與綜合醫改,由民營家甯醫院與施官鎮中心衛生院結成醫共體,設立家甯醫院施官院區。

2017年全市安排專項醫改基金2億元,兩到三年內安排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型醫療設備購置投入11.2億元。滁州所轄的8個縣(市、區)各設立了不低於2000萬元的醫改專項資金。

同時,積極探索“兩保合一”,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到同一政府機構管理。

阜陽實踐分級診療

為了讓優質醫療資源真正下基層,安徽醫科大學從各附屬醫院抽調了部分學科帶頭人來到阜陽醫院任職,同時配置高精尖的設備,讓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級醫院同樣的診療服務。

7月9日,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阜陽醫院正式開診,該院是阜陽首家省屬三級綜合性醫院,規劃設計床位3000張,其中一期開放1000張。為了讓優質醫療資源真正下基層,安徽醫科大學從各附屬醫院抽調了部分學科帶頭人來到阜陽醫院任職,同時配置高精尖的設備,讓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級醫院同樣的診療服務。

在《零差率+兩票制+三保合一+分級診療》等政策加成之下,相信越來越多的省市政府及公立醫院加入到醫改大改革中。

但目前還沒形成一個真正鼓勵基層衛生人員安心工作、願意留在基層的環境,基層醫療機構中全科醫生、專科醫生引進難、留住難的現象普遍存在。為此,建議國家層面從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醫院之間的上下聯動、提高基層衛生人員待遇等方面建立吸引優秀醫生和畢業生留在基層工作的政策機制。

安徽2003年建立新農合制度,2008年實現全省覆蓋,形成了“省級定政策、市級抓落實、縣級管執行、全省六統一”的體制。“三醫聯動”改革的大部分地區由衛生部門統籌管理,通過組織醫政管理、衛生監督和新農合“三力”協同,嚴格監管;利用全省聯網資訊系統,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藥費、檢查化驗費、材料費“三費”通報,嚴密監測;通過省、市、縣新農合中心“三級”督查,嚴厲處罰,達到了基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和醫療服務品質最優化的目的。

與此同時,全省26個縣實現了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的兩保合一。完成了180餘種常見病的病種付費改革,並將住院即時結報擴大到了省外,與醫療救助有機銜接。“縣域醫療共同體”和分級診療亦得以實施。專家普遍認為,安徽農村居民醫改獲得感實實在在,關鍵還在於大衛生體制對醫保和醫療統一負責。

滁州醫改模式:

為打造緊密合作型縣域醫共體,滁州市來安縣確保醫共體的收支結餘在國家政策內共同享有。同時實現三項合作:基本醫療合作以縣級醫院領辦為主,鄉鎮衛生院派員;公共衛生服務合作以鄉鎮衛生院為主,縣級醫院業務支撐;績效考核合作由雙方制定績效考核方案,對收支結餘資金進行分配。該縣目前組建了兩個緊密合作型縣域醫共體,一是縣醫院與水口鎮中心衛生院結對,建立水口院區;二是鼓勵支持民營醫院參與綜合醫改,由民營家甯醫院與施官鎮中心衛生院結成醫共體,設立家甯醫院施官院區。

2017年全市安排專項醫改基金2億元,兩到三年內安排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型醫療設備購置投入11.2億元。滁州所轄的8個縣(市、區)各設立了不低於2000萬元的醫改專項資金。

同時,積極探索“兩保合一”,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到同一政府機構管理。

阜陽實踐分級診療

為了讓優質醫療資源真正下基層,安徽醫科大學從各附屬醫院抽調了部分學科帶頭人來到阜陽醫院任職,同時配置高精尖的設備,讓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級醫院同樣的診療服務。

7月9日,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阜陽醫院正式開診,該院是阜陽首家省屬三級綜合性醫院,規劃設計床位3000張,其中一期開放1000張。為了讓優質醫療資源真正下基層,安徽醫科大學從各附屬醫院抽調了部分學科帶頭人來到阜陽醫院任職,同時配置高精尖的設備,讓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級醫院同樣的診療服務。

在《零差率+兩票制+三保合一+分級診療》等政策加成之下,相信越來越多的省市政府及公立醫院加入到醫改大改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