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形象!十張圖告訴你高自尊和低自尊的區別!

自尊水準影響著我們的性格、生活態度、人際關係以及自我認知。在種種影響下,自尊水準高的人往往活得更輕鬆、更容易“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而自尊水準低的人則往往活得“很累”,

容易感到“費力不討好”、“這個世界跟我對著幹”。

每個人都希望提升自己的自尊水準,那麼,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的區別主要有哪些呢?

在面對別人提出的要求時,低自尊的人往往不會拒絕對方,即便自己的內心是極其不樂意的。

而一旦,如果,就算,拒絕了對方,他們也會心懷愧疚,覺得自己“不應該”拒絕別人,“拒絕”即意味著自己不對、不好。因此,每當這個時候,他們都會陷入兩難境地,最後勉強進行自我安慰。

而高自尊的人則會有更清晰的人際邊界,“如果這個忙我不想幫,那我就不會幫”,因為“幫忙不是我的義務”。同時,在拒絕別人的同時,他們也不會感到愧疚。

在親密關係中也是如此。低自尊的人往往不知如何拒絕對方,因此對於對方的做法通常是“逆來順受”,而他們卻沒有勇氣結束這段關係。

高自尊的人則更能夠從自己的需求出發,當認識到一段關係不好的時候,會主動選擇離開。

在為人處世上,低自尊的人更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有時候會因為擔心被誤解、被批評而不敢說話或做事。因此,他們有時候會給人唯唯諾諾、膽小退縮的感覺。

而高自尊的人則不會那麼在意別人怎麼看待自己。他們的原則更傾向於:“我認為是這樣的,那我就發表我的觀點”、“我喜歡這樣做,那我就這樣做”。

相比於別人的意見,他們更傾向於相信自己的感知。

當然,他們這樣做的前提是:沒有妨礙到別人、沒有損害別人的利益。因此,這種“我開心就好”和自私還是不一樣的。

當面對別人的表揚時,低自尊的人會覺得自己“愧不能當”,因此此時的態度是拒絕的。

這和“謙虛”還不一樣。謙虛的人表面上會說“你過獎了”,但內心裡對自己是認可的。他也許也會覺得自己“愧不能當”,但這樣的前提是他為自己樹立了很高的標準,而且,就算真的覺得自己不夠好,但也不會覺得自己很差。

但低自尊的人,他們會抹殺掉自己的成績,發自內心的認為自己真的不值得被表揚。

而高自尊的人,會接受別人的表揚,同時也會客觀地認可自己。

對於別人的生活,低自尊的人往往會羡慕、嫉妒,總覺得別人的比自己的好。即便,客觀上講,他們的生活已經不錯了,但他們自己看不到。

而高自尊的人則會把更多的關注放在自己的生活上,他們深知:別人有別人的好,我有我的好。

低自尊的人對生活的態度往往是消極的,他們往往會覺得自己是失敗的典型,處處皆失敗。除非完美,否則一無是處。

高自尊的人能夠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不會對自己提出過高要求,不會苛責自己。與此同時,他們會不斷提升自己,即“我很好,但我可以更好”。

由於生活態度消極,低自尊的人看每件事都會看到不好的一面。越消極,越容易感受到負能量;越感受到負能量,越消極。他們在這個惡性循環中越陷越深。

而高自尊的人則更樂觀,他們往往關注的是事物好的一面。越樂觀,心態就越積極,就越能夠激發出生活的積極影響。

畢竟,生活裡的每件事都是中性的,你看到的是什麼只取決於你想看到什麼。

低自尊者在生活中的消極,也往往表現在不能為自己做決定。他們傾向於徵求別人的意見、遵循他人的決定。因為,這樣他們就不需要為事情結果負責任了。為什麼要逃避責任?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決定是錯誤的、不夠好的,而生活中的每一次“不夠好”,對他們來說都是對自己的否定。

而高自尊者則能夠更果斷地為自己做決定,從而主動爭取自己想要的結果。更重要的是,他們敢於承擔後果和責任,這是一種更成熟、理智的生活態度。

不僅對於他人、生活的態度不一樣,低自尊和高自尊者的自我認知也存在區別。

低自尊者往往對自己的形象缺少信心,因此他們會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更好看或身材更好而做很多努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適度努力就好。但“矯枉過正”可能就會很尷尬了。

高自尊者則更接納自己的形象,美不是必然,合適才是王道。

歸根結底,低自尊的人之所以有以上種種想法,是因為在他們心底永遠有一個聲音:我希望通過自己的付出讓每個人都能喜歡我。在這個不斷付出與討好的過程中,他們習慣了忽視自己的需求,也漸漸弄丟了自己。到頭來,自己都不再喜歡自己了。

而高自尊的人會覺得,別人喜歡自己固然好,但我首先要清楚自己的需求、要滿足自己的需求。不為了討好別人而委屈自己,不為了順應別人而迷失自己。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只有不偽裝,才能創造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

說了這麼多,你以為你只是看到了區別嗎?

事實上,

對於低自尊的人來說,知道高自尊的人是怎樣的有利於幫助他們更好地向這一人群去認同和學習,從而有利於提升自尊水準。

圖片翻譯自Brightside

翻譯&文案:鴨梨心理,未經允許請勿商業轉載

鴨梨心理,為你提供專業而溫暖的一站式心理服務

對於別人的生活,低自尊的人往往會羡慕、嫉妒,總覺得別人的比自己的好。即便,客觀上講,他們的生活已經不錯了,但他們自己看不到。

而高自尊的人則會把更多的關注放在自己的生活上,他們深知:別人有別人的好,我有我的好。

低自尊的人對生活的態度往往是消極的,他們往往會覺得自己是失敗的典型,處處皆失敗。除非完美,否則一無是處。

高自尊的人能夠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不會對自己提出過高要求,不會苛責自己。與此同時,他們會不斷提升自己,即“我很好,但我可以更好”。

由於生活態度消極,低自尊的人看每件事都會看到不好的一面。越消極,越容易感受到負能量;越感受到負能量,越消極。他們在這個惡性循環中越陷越深。

而高自尊的人則更樂觀,他們往往關注的是事物好的一面。越樂觀,心態就越積極,就越能夠激發出生活的積極影響。

畢竟,生活裡的每件事都是中性的,你看到的是什麼只取決於你想看到什麼。

低自尊者在生活中的消極,也往往表現在不能為自己做決定。他們傾向於徵求別人的意見、遵循他人的決定。因為,這樣他們就不需要為事情結果負責任了。為什麼要逃避責任?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決定是錯誤的、不夠好的,而生活中的每一次“不夠好”,對他們來說都是對自己的否定。

而高自尊者則能夠更果斷地為自己做決定,從而主動爭取自己想要的結果。更重要的是,他們敢於承擔後果和責任,這是一種更成熟、理智的生活態度。

不僅對於他人、生活的態度不一樣,低自尊和高自尊者的自我認知也存在區別。

低自尊者往往對自己的形象缺少信心,因此他們會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更好看或身材更好而做很多努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適度努力就好。但“矯枉過正”可能就會很尷尬了。

高自尊者則更接納自己的形象,美不是必然,合適才是王道。

歸根結底,低自尊的人之所以有以上種種想法,是因為在他們心底永遠有一個聲音:我希望通過自己的付出讓每個人都能喜歡我。在這個不斷付出與討好的過程中,他們習慣了忽視自己的需求,也漸漸弄丟了自己。到頭來,自己都不再喜歡自己了。

而高自尊的人會覺得,別人喜歡自己固然好,但我首先要清楚自己的需求、要滿足自己的需求。不為了討好別人而委屈自己,不為了順應別人而迷失自己。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只有不偽裝,才能創造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

說了這麼多,你以為你只是看到了區別嗎?

事實上,

對於低自尊的人來說,知道高自尊的人是怎樣的有利於幫助他們更好地向這一人群去認同和學習,從而有利於提升自尊水準。

圖片翻譯自Brightside

翻譯&文案:鴨梨心理,未經允許請勿商業轉載

鴨梨心理,為你提供專業而溫暖的一站式心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