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甘南卓尼縣木耳鎮博峪村:細微之處看變化

原標題:細微之處看變化

記者 張繼元 李鵬飛

走進卓尼縣木耳鎮博峪村,鵝卵石道路曲折蜿蜒,流水淙淙,點點農舍伴著晨曦中嫋嫋升起的炊煙……

57歲的楊德全,是博裕村的村民。以前一家人最害怕下雨,一到雨天,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還會有雨水從大門灌進來。

2014年,靠著救災款和家裡的一些積蓄,他家拆了舊房,建新房,還墊高地基,再也不怕下雨了。

不僅老楊家條件好起來了,現在村裡的環境也變了樣,雨天出門一身泥的日子不見了。

一家人商量著辦起了藏家樂,10間小房裝修成小包間,非常舒適。

2015年以來,卓尼縣把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與扶貧攻堅深度融合,創新工作思路、整合扶貧資源,積極探索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新模式,貧困村行路、飲水、用電、住房等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楊全德的兒媳安娜召曼告訴記者,藏家樂從今年3月開始營業,每天差不多要來3撥人,菜是自家種的,野菜是山上采來的,遊客很喜歡。

卓尼縣實施蔬菜、中藏藥材、網箱養魚、農畜產品、山野珍品為主的特色產業,貧困群眾收入持續增加,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至2016年底,全縣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260元。

走進垂柳輕拂的拱形校門,校園裡綠樹掩映,花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恬靜舒適。

“現在學校裡給娃娃們教的多,我的娃娃不僅會畫畫、跳舞,還會吹葫蘆絲,每天早上還有營養早餐,我們家長省心多了……”學生家長安拉主曼這樣說。

近年來,卓尼縣以育人為本、以品質為核心,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內涵發展。該縣始終將保障人人公平享有教育權利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不斷完善特殊群體就學制度,確保人人享有均等入學機會。

2016年進城務工子女入學率100%,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創建“留守兒童之家”4個,“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85.45%,每個孩子都享有更加均衡、更加公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