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報業尋求集體談判,話語權不能都歸 Google 和 Facebook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佈,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

Google 和 Facebook繼續侵吞數位廣告市場份額,憑藉它們提供的免費新聞,搶走原來支付給專業新聞媒體的收入。

這兩家公司對數字媒體的話事權與日俱增。在過去,傳統新聞媒體需要用大貨車運輸印刷出來的紙質新聞,如今,它們也越來越依賴這些互聯網平臺巨頭,費盡力氣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假新聞、搬用它們內容的網站以及娛樂搞笑視頻中吸引大眾的目光,好讓自己的新聞報導能出現在他們眼前。

Google 和 Facebook 也有對新聞媒體施以援助之手。它們幫助新聞機構開闢新的收入來源,讓其得以在這個由它們所塑造的新世界裡存活下來。儘管如此,Google 和 Facebook 仍然是最終的主宰者。而提供優質新聞的新聞媒體則淪為其受惠者和奴隸。

這是一種不穩定的聯盟。Google 和 Facebook 依賴於優質新聞和資訊的免費傳播,但有些新聞出版商已經對他們從這兩家網路平臺獲得的收入感到很不滿。

所以,曾經所謂的“報業”這一次集合了起來,以前所未有的最大努力,試圖改變權力的天平。但與此同時,“報業”中的新聞機構也在互聯網上活躍了起來。

本周,多家新聞媒體機構組成的團體將開始爭取與這些網站平臺巨頭集體談判的權利。

為此,它們需要向國會申請一個有限的反壟斷豁免。

這可以說是一種極端措施,風險很大,但業界認為值得一試。它們認為,從經濟影響來說,不管 Google 和 Facebook 這兩個網站的意圖如何,但對於新聞媒體來說,它們是(到目前為止)比特朗普的說話措辭更大的威脅。

而這也是新聞媒體聯盟(News Media Alliance)首席執行官大衛•查威恩(David Chavern)在週一的《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上所發表的評論。

新聞媒體聯盟是一家重要的報業貿易集團,

也是這次行業集體談判的領頭者。但它在其一眾會員機構中均持有股權,由此而彙集了像《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這樣相互競爭的報紙企業,以及眾多地方性報紙,譬如財務境況最困難的《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論壇報》(The Star Tribune of Minneapolis)。

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旗下有《華爾街日報》、《紐約郵報》(The New York Post) 和道鐘斯公司(Dow Jones),趁著這次的機會,該集團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支援這次的行動,目的是“讓公眾和國會關注這兩家網路平臺巨頭的壟斷行為,

尤其是這種壟斷行為會已經對新聞和資訊企業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紐約時報公司(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首席執行官馬克•湯普森(Mark Thompson)表示:“新聞出版商對於自己和網路平臺巨頭之間那種不平等、處於被動地位的關係越來越擔憂,甚至有時候可以說是憤怒。”

他們的想法是,如果新聞出版商需要組成一個大集團來運作,才可能爭取到有意義的調解結果,那麼他們需要這一選項,通過集體行動提升他們的影響力。

這次的行動不僅僅是是互聯網領地的爭奪。更重要的是,他們想要弄明白,在這個假新聞和像“數百萬張非法投票”這樣的零成本“報導文學”也足以推動聯邦倡議的時代,如何讓優質新聞得以生存。打造優質新聞成本不菲,更何況現在這個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壓力。

查威恩上周說:“如果你想要免費的新聞,可以,但你讀到的將是垃圾新聞,譬如標題寫著‘教皇支持特朗普’的新聞。”

(在選舉期間,一篇文章曾在 Facebook 上被大量轉發分享;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並未支持特朗普。)

而現在時機也似乎成熟了。在美國,人們開始議論有關規範科技巨頭的可能性,而在英國和整個歐洲,這種可能性甚至已經落實到行動上來——監管機構最近嚴懲 Google,要求其支付巨額反壟斷罰款。

在新聞行業動盪不安的環境下, Google 和 Facebook 不想讓人們覺得它們是破壞專業新聞的罪魁禍首。這兩家公司的高管表示,讓各自的網路平臺充滿大量真實可靠的新聞內容才是符合它們網站利益的。

Facebook 新聞業務負責人坎貝爾•布朗(Campbell Brown)說:“我們致力於幫助優質新聞在 Facebook 上更好地傳播。我們在新聞出版商方面的工作已經取得進展,當然,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本周,Facebook 的高管將與新聞出版商見面,向他們介紹在網站上增加訂閱銷量的新途徑。這將是在過去幾個月來幾項舉措的最新進展,目的是在 Facebook 的新聞推送中提高本地新聞網站的曝光,使新聞網站更易於在 Facebook 的即時文章(Instant Articles)程式中發佈他們自己的廣告。

Google 的“新聞實驗室”(News Lab)也是類似的舉措。Google 表示已更改了自己的演算法,在搜索結果中突出顯示優質新聞。同時,它也正在幫助新聞媒體利用新科技實現創新,增加線上收入。

Google 在聲明中稱:“我們希望能夠説明新聞出版商成功過渡到數字媒體。”並表示,對公司而言,這是一項“優先要做”的工作。

而新聞出版商則表示,他們很感謝 Google 和 Facebook 能將它們的新聞內容呈現給數以百萬計的用戶,如果單憑出版商,可能並不會獲得這麼多的讀者。它們承認這兩個網路平臺説明它們所做出的努力。

《明星論壇報》(The Star Tribune)的出版人、新聞媒體聯盟主席麥克•格林史密斯(Mike Klingensmith)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們開始和我們溝通了,但目前實際行動還不足夠。”

即使這兩家公司遵守諾言,為它們提供更多的幫助,但這種經濟上的不平衡讓新聞產業只得依賴於這些網路平臺的慷慨或它們當下的公關需要:根據全球知名的市場研究機構 eMarketer 公司的研究,Facebook 和 Google 很快將會占掉近 60% 的線上廣告市場份額。

格林史密斯表示,廣告支出的轉變對中型日報通訊社影響最大,“如果我們單獨一家公司想去跟這些公司談判或甚至預約面談,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紐約時報》支持這次反競爭避風港行動,湯普森說:“因為我們既關心整個新聞行業,也關注《紐約時報》。”

他表示,如果《紐約時報》單獨的談判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他會考慮加入這次的集體談判。

之所以要申請集體談判權,新聞媒體機構是為了避免之前幾大圖書出版社與蘋果一起開發的線上圖書平臺與亞馬遜(Amazon)競爭時所陷入的麻煩。因為沒有政府的允許,他們最後被認為違反了反壟斷法。

新聞媒體聯盟承認,這需要立法機構給予他們作為一個群體談判的權力,但通常情況下,這類請求很少會成功。何況國會控制權在共和黨人,而他們現在對新聞界絕對稱不上很友好。

然而在媒體界,新聞集團的創始人和執行主席魯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在特朗普政府以及國會共和黨派中有著令人難以企及的影響力。

以愛荷華州參議員查克•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和維吉尼亞州眾議員鮑勃•古德拉特(Bob Goodlatte)為首的參議院和眾議院司法委員會(House Judiciary Committees)代表稱,在沒有直接與新聞媒體聯盟進行聆訊的情況下,他們無法置評。

新聞媒體聯盟的外部顧問喬納森•坎特(Jonathan Kanter)說:“從公共政策角度來看,這場爭論所涉及的產品有著重要意義——我們不只是在談論電腦裡的一個應用,我們還在談論新聞,而新聞是一個民主社會的關鍵。”他希望這一點能夠說服他們。

無論結果如何,起碼應該是讓所有人都能同意的結果,這樣才算是一個起點。

翻譯 熊貓譯社 李秋群

題圖來自 PxHere

©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那麼他們需要這一選項,通過集體行動提升他們的影響力。

這次的行動不僅僅是是互聯網領地的爭奪。更重要的是,他們想要弄明白,在這個假新聞和像“數百萬張非法投票”這樣的零成本“報導文學”也足以推動聯邦倡議的時代,如何讓優質新聞得以生存。打造優質新聞成本不菲,更何況現在這個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壓力。

查威恩上周說:“如果你想要免費的新聞,可以,但你讀到的將是垃圾新聞,譬如標題寫著‘教皇支持特朗普’的新聞。”

(在選舉期間,一篇文章曾在 Facebook 上被大量轉發分享;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並未支持特朗普。)

而現在時機也似乎成熟了。在美國,人們開始議論有關規範科技巨頭的可能性,而在英國和整個歐洲,這種可能性甚至已經落實到行動上來——監管機構最近嚴懲 Google,要求其支付巨額反壟斷罰款。

在新聞行業動盪不安的環境下, Google 和 Facebook 不想讓人們覺得它們是破壞專業新聞的罪魁禍首。這兩家公司的高管表示,讓各自的網路平臺充滿大量真實可靠的新聞內容才是符合它們網站利益的。

Facebook 新聞業務負責人坎貝爾•布朗(Campbell Brown)說:“我們致力於幫助優質新聞在 Facebook 上更好地傳播。我們在新聞出版商方面的工作已經取得進展,當然,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本周,Facebook 的高管將與新聞出版商見面,向他們介紹在網站上增加訂閱銷量的新途徑。這將是在過去幾個月來幾項舉措的最新進展,目的是在 Facebook 的新聞推送中提高本地新聞網站的曝光,使新聞網站更易於在 Facebook 的即時文章(Instant Articles)程式中發佈他們自己的廣告。

Google 的“新聞實驗室”(News Lab)也是類似的舉措。Google 表示已更改了自己的演算法,在搜索結果中突出顯示優質新聞。同時,它也正在幫助新聞媒體利用新科技實現創新,增加線上收入。

Google 在聲明中稱:“我們希望能夠説明新聞出版商成功過渡到數字媒體。”並表示,對公司而言,這是一項“優先要做”的工作。

而新聞出版商則表示,他們很感謝 Google 和 Facebook 能將它們的新聞內容呈現給數以百萬計的用戶,如果單憑出版商,可能並不會獲得這麼多的讀者。它們承認這兩個網路平臺説明它們所做出的努力。

《明星論壇報》(The Star Tribune)的出版人、新聞媒體聯盟主席麥克•格林史密斯(Mike Klingensmith)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們開始和我們溝通了,但目前實際行動還不足夠。”

即使這兩家公司遵守諾言,為它們提供更多的幫助,但這種經濟上的不平衡讓新聞產業只得依賴於這些網路平臺的慷慨或它們當下的公關需要:根據全球知名的市場研究機構 eMarketer 公司的研究,Facebook 和 Google 很快將會占掉近 60% 的線上廣告市場份額。

格林史密斯表示,廣告支出的轉變對中型日報通訊社影響最大,“如果我們單獨一家公司想去跟這些公司談判或甚至預約面談,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紐約時報》支持這次反競爭避風港行動,湯普森說:“因為我們既關心整個新聞行業,也關注《紐約時報》。”

他表示,如果《紐約時報》單獨的談判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他會考慮加入這次的集體談判。

之所以要申請集體談判權,新聞媒體機構是為了避免之前幾大圖書出版社與蘋果一起開發的線上圖書平臺與亞馬遜(Amazon)競爭時所陷入的麻煩。因為沒有政府的允許,他們最後被認為違反了反壟斷法。

新聞媒體聯盟承認,這需要立法機構給予他們作為一個群體談判的權力,但通常情況下,這類請求很少會成功。何況國會控制權在共和黨人,而他們現在對新聞界絕對稱不上很友好。

然而在媒體界,新聞集團的創始人和執行主席魯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在特朗普政府以及國會共和黨派中有著令人難以企及的影響力。

以愛荷華州參議員查克•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和維吉尼亞州眾議員鮑勃•古德拉特(Bob Goodlatte)為首的參議院和眾議院司法委員會(House Judiciary Committees)代表稱,在沒有直接與新聞媒體聯盟進行聆訊的情況下,他們無法置評。

新聞媒體聯盟的外部顧問喬納森•坎特(Jonathan Kanter)說:“從公共政策角度來看,這場爭論所涉及的產品有著重要意義——我們不只是在談論電腦裡的一個應用,我們還在談論新聞,而新聞是一個民主社會的關鍵。”他希望這一點能夠說服他們。

無論結果如何,起碼應該是讓所有人都能同意的結果,這樣才算是一個起點。

翻譯 熊貓譯社 李秋群

題圖來自 PxHere

©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