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球乳業領袖聚首呼和浩特,他們在“中國乳都”商量啥呢?

7月10日,全球乳業論壇組織(GDP)第四屆亞太乳業峰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隆重舉行。恰逢自治區成立70周年,這一全球範圍內乳業重量級峰會首次落地有著“中國乳都”之稱的呼和浩特,

對於正處於轉型關鍵期的中國乳業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艾麗華致辭

會上,來自內蒙古自治區、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呼和浩特市的領導和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等行業相關組織代表,

以及全球多家知名乳企代表,圍繞“聚焦乳業 共用大健康”的會議主題展開了深入對話和交流。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艾麗華、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出席本次會議並發言。蒙牛集團CEO盧敏放代表中國乳企,在峰會上以“共建共用共贏——構築中國乳業可持續發展新格局”為主題,分享了蒙牛近20年的創新變革以及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不斷努力與成績。

蒙牛集團CEO盧敏放做主題報告

地處中國北疆的內蒙古自治區是中華民族飲奶習慣的發源地,也是現代中國乳業的搖籃。“中國乳都”這張黃金名片,則使得呼和浩特市在國內乃至國際乳業市場上擁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隨著近年來中國政府對乳業的大力扶持,

內蒙古將再次掀開現代乳業騰飛的全新篇章。

搭乘自治區經濟飛躍的“千里馬”,從誕生伊始便攜帶“乳都基因”的蒙牛也成為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乳品企業。據公開資料顯示,1999年成立時,蒙牛的年銷售額僅有3700萬元。2016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538億元。18年來,蒙牛銷售額增速逾1400倍,創造了業內矚目的“蒙牛速度”。

與會嘉賓體驗蒙牛產品

盧敏放報告中提出,“中國乳業市場仍有著不可估量的發展空間,蒙牛在整條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圍繞可持續發展的訴求進行了積極的努力與嘗試。”在他看來,中國乳業要保持有品質的增長、打造核心競爭力,關鍵在於從源頭到過程再到終端,實現‘端到端’式的全鏈條可持續發展。

在源頭端,蒙牛除了增持現代牧業加大對優質奶源的掌控,

還於2013年設立“牧場主大學”,累計幫助近千家牧場增收3億多元,保證源頭可持續。在生產端,作為中國航太事業連續14年的合作夥伴,蒙牛將其“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運用到乳製品的生產中,並成為首家實現LIMS和SAP兩大系統協同管理的乳企,從原料採購、生產製造過程到銷售終端,通過每天40萬條數位化檢驗資料,為蒙牛提供數位化、智慧化、系統化的品質保障;

同時,蒙牛與合作夥伴一同,在美國、丹麥、法國建立3大研發中心,共建全球研發體系,確保生產過程可持續。而在銷售端,面對乳業消費不斷升級的大趨勢,蒙牛聚焦消費者多元需求,用定制化產品連結年輕消費群,並關注新型零售管道的開發,為終端市場可持續注入活力。

與會領導及嘉賓合影

盧敏放表示,中國乳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偉大而充滿挑戰的事業,它需要所有中國乳企和更多世界乳企的參與,需要政府的大力關懷和支援,需要行業組織的説明與引導。“蒙牛將繼續保持匠心,立足本土乳業市場需求,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資源,推動中國乳業全球化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全球乳製品論壇組織成立於2006年,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乳品行業非盈利組織之一。其成員包括雀巢、卡夫、達能、愛氏晨曦等世界領先的乳製品公司以及英國乳業協會、澳大利亞乳製品、乳品管理公司(美國)等非盈利組織。蒙牛集團是GDP在中國地區的唯一成員,也是本次會議的特別承辦方。

同時,蒙牛與合作夥伴一同,在美國、丹麥、法國建立3大研發中心,共建全球研發體系,確保生產過程可持續。而在銷售端,面對乳業消費不斷升級的大趨勢,蒙牛聚焦消費者多元需求,用定制化產品連結年輕消費群,並關注新型零售管道的開發,為終端市場可持續注入活力。

與會領導及嘉賓合影

盧敏放表示,中國乳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偉大而充滿挑戰的事業,它需要所有中國乳企和更多世界乳企的參與,需要政府的大力關懷和支援,需要行業組織的説明與引導。“蒙牛將繼續保持匠心,立足本土乳業市場需求,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資源,推動中國乳業全球化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全球乳製品論壇組織成立於2006年,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乳品行業非盈利組織之一。其成員包括雀巢、卡夫、達能、愛氏晨曦等世界領先的乳製品公司以及英國乳業協會、澳大利亞乳製品、乳品管理公司(美國)等非盈利組織。蒙牛集團是GDP在中國地區的唯一成員,也是本次會議的特別承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