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暴利!茅臺集團上半年營收309億,毛利率最高達92%!

文| 糖酒頭條

都說酒水行業是暴利,央視上億一條的廣告幾乎都是白酒企業。

在中國的十大暴利行業當中,白酒可排在前五(1化妝品、2日用品、3飲料、4白酒、5藥品、6保健品、7通訊、8軟體業、9小家電、10網路遊戲)。

行業判斷暴利的準線在哪裡?真正體現“暴利”與否的,是毛利率。毛利率是指毛利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企業產品銷售的初始獲利能力,通俗地講,毛利率越高的公司越能賺錢,一旦某個行業或企業的毛利率超過40%,即意味著相關行業和企業邁過了“暴利”門檻。

最近,茅臺公佈了2017上半年的營收資料。

2017上半年,茅臺集團實現營收(含稅)309億元,同比增長31.16%;利潤總額155.18億元,同比增長24.38%,營收與利潤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相比2016年,茅臺集團營收為502億元,同比增長19.5%;利潤243億元,同比增長6.9%。2017年茅臺大會公佈的集團目標為600億,

從目前進度看,完成目標應該問題不大。

從資料上看,對比2017年一季度,茅臺集團發展增速明顯加快。2017年1—3月,茅臺集團實現含稅收入159.66億元(不含稅收入137.29億元),同比增長24.25%;實現利潤總額69.99億元,同比增長13.08%。

通過資料不難看出,茅臺的利潤已經達到了50%以上。從2015年開始,結束3年的深度調整之後,白酒行業呈現回暖態勢,酒價也是節節上漲。有茅臺經銷商表示,在全行業復蘇下,

茅臺品牌在終端和消費端得到空前的認可,茅臺最好賣已形成市場的強烈共識。由此可見,茅臺的利潤目前只會持續增長。

而早在2012年還處在白酒行業淡季的時候,貴州茅臺酒的毛利率就高達92%!據2012年的數據,五糧液、山西汾酒、瀘州老窖、洋河股份等8家酒企平均毛利率均在50%以上,其中貴州茅臺毛利率更高達92%。遠遠高於一般產業和絕大多數上市公司。

一瓶白酒的成本到底有多少?

成本,從來都是企業回避成本話題。以醬香型白酒典範為例,生產工藝中發酵期為6個月以上,多次發酵,多次取酒,儲存3年以上,方可上市銷售才能達到品質要求。我們粗略的算一算:一瓶成品酒成本價包括原酒酒水價格約30.00元/500ml,金卡包裝外盒(外箱的成本折算在內)2.50元/套,

乳玻材質酒瓶1.50元/只,酒瓶蓋0.35元/個,標貼0.10元/只,防偽標0.10元/只,無紡布手提袋1.20元/只,人工及雜費0.35元/瓶。成本價為35.50元,以市場零售價格920.00元/瓶計算,成本僅占銷售價格的3.9%。

當然,我們不能光以原料算成本,時間、流通管道、品牌廣告等也是成本,產品的價值也不只是產品本身,還有其獨特性、文化價值和附加價值。我們需要酒,需要酒帶來的價值,我們為此買單。只要企業不忘初心,產品價格還在市場能接受的範圍內,我們也樂見這些民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真正的民族品牌。

產品的價值也不只是產品本身,還有其獨特性、文化價值和附加價值。我們需要酒,需要酒帶來的價值,我們為此買單。只要企業不忘初心,產品價格還在市場能接受的範圍內,我們也樂見這些民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真正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