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版《平如美棠》:照顧住院妻子38年,他卻說“我這一生,真的非常非常幸福”

相識五十載,痛失愛侶的老人用稚拙的畫筆畫出兩人一生的故事,新近出版的《壽美子哲,越過山去》被稱為日版《平如美棠》。時隔四年,終於能品到同一個團隊出品的愛情醇酒,

回味悠久,不會上頭。

兩本書的設計者,曾打造“世界最美的書”的朱贏椿在上周日舉辦的新書發佈活動中說道,“韓國的朋友來看這本書,說韓國也有這樣的故事”,但重點是“《壽美子哲》疏淡,《平如美棠》濃烈,完全可以都出版。”

這或許和作者的職業相關,平如於黃埔軍校畢業,

子哲則是宗教學教授,一生都在學習和傳授宗教的知識。在壽美子哲的故事裡,你看不到突破萬難和矢志不移的熱血,只有小心翼翼和護雛情深的溫柔,這種守望,近乎虔誠。

如果說平如美棠面對的困境是時事,那麼壽美子哲面對的就是病魔了。

四十年代相遇,異地十餘年後於1955年結婚,婚後五年壽美子開始入院治療,在人生最後的十餘年間癱瘓。壽美子戰鬥在和病魔鏖戰的第一線,

而子哲一直全權承擔了照顧壽美子的工作,只有在外出工作時才會請護工照看。

對方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對方的痛苦也是自己的痛苦。因為擔心妻子嘔吐,做丈夫的用手指尖沾了些嘔吐物嘗,從很苦的味道中猜測出吐的是膽汁,不是太嚴重的問題,因此放下心來。

■ 老年的壽美子

喜愛音樂的妻子執意要太鼓,子哲就用輸液吊瓶外面的紙盒、醫院裡打飯用的一次性筷子、膠水和兩根繩子做成了一個撥浪鼓似的小太鼓。當餐車從病房門口經過,妻子卻一口都不能吃的時候,就變戲法一樣地搖了起來。

■ 越過山去

這是他們專用的搖籃曲:“越過山去,越過山去。很多的山,已經越過。若是越過最後那座山呀,那紅色提燈裡,那搖曳的光,正被你守護、我們手牽著手,就這樣重複地說著。”

■ 打點滴

吊瓶、病床、天使、十字架,雖然死亡陰影無從逃避,

在這趟生死之旅中,兩人因愛與被愛從不寂寥。

■ 兩人最愛的電影之一《無法松的一生》,類似於《駱駝祥子》

對常人來說很難想像,這樣充滿羈絆的人生,在子哲爺爺看來——“我這一生,真的非常非常幸福。”

從中發現了“治癒系”的蹤跡。他們以日式的“軟弱”態度活著,丈夫躲到廁所裡吃東西不讓不能吃飯的妻看見,妻亦全心全意地信任喚作“爸爸”的丈夫。前半部分的黑白線描和後半部分近乎樸實無華的“病院日記”,都有一種別樣的真切。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饒平如爺爺的情話很掏心窩,“在遇到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懼遠行,也不曾憂慮悠長歲月,現在卻從未如此真切過地思慮起將來”。在設計《平如美棠》這本書時唯一的要求是“鮮豔”,最後用大紅色做了封面。

不過,兩本書的設計可以說是“和而不同”。經過《平如美棠》的試煉,朱贏椿在設計這本書時經驗更豐富,最後的完成度也更高。兩本書都用了裸脊鎖線設計,讓書本可以完全平攤開來,便於在桌上閱讀。極具特色的毛邊被裱了進去,不容易產生碎屑,裁開後不會形成尖銳的邊緣,甚至劃到手。

■ 《壽美子哲》的書內頁,可觀察頁邊

針對售價太貴的評價,朱贏椿拿星巴克打了個比方。“這本書58元,去星巴克買兩杯咖啡出來,三十分鐘後上個廁所就沒有了,但看書可以看很久”,最重要的是好的紙張和裝幀都要錢,“利潤已經壓得很低了”。

周到君參加了本周日在人生大不同會館舉行的新書發佈會,設計師朱贏椿、譯者陸小晟、意料之外的來客饒平如都來到了現場,其樂融融,非常溫馨。

周到君將觀眾和嘉賓的問答整理成饒平如、朱贏椿、陸小晟三個部分,以饗能親臨現場的讀者。

■ 從左到右:朱贏椿(書籍設計師)、饒平如(《平如美棠》作者)、陸小晟(譯者)

提問饒平如

■ 饒平如爺爺走進會場就不走了,說“我要做聽眾”

Q:《平如美棠》這本書怎麼樣?

A:非常喜歡呐。

Q:對《壽美子哲》有什麼看法?

A:同病相憐,感同身受。

Q:現在的年輕人遇到的干擾和誘惑更多,如何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A:大家都看過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吧。”夫妻雙雙把家還,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寒窯雖破能抵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最後一句是“夫妻恩愛苦也甜”。水是H2O,喝的,但是只要你有感情,青山綠水都帶笑顏的。外表好看,花容月貌,一見鍾情。等老了,男人白髮蒼蒼,女人人老珠黃,但是感情還在,這是精神財富。

Q:下一個小目標是什麼?

A:年輕人的人生觀是升官發財,中年人遇到很多挫折碰圓了,老年人匯流入江,就和黃浦江一樣了。我們都說百年之後,我現在已經96歲了,相當於拿了96分。24歲生過一場大病,本來在那時就可能stop(停止)的。

還要透露一個好消息——朱贏椿在拜訪饒平如爺爺時發現,愛貓的老爺爺已經畫了很多貓,可能可以出成一本書。饒平如也是我們“貓奴”中的一員,看到貓都要救,曾經為流浪貓打點滴花掉幾千塊錢。

提問朱贏椿

Q:這本書的設計不是很特別?

A:做《平如美棠》和《壽美子哲》這樣的書是不需要靈感的,最好把靈感都扼殺在萌芽狀態。個人的靈感太有個人特質了,會對書的內容有左右。做這樣的書,不能個性太強,要先清空自己的大腦。

Q:普通人如何擁有設計思維?

A:可以把年輕的輕鬆活潑的東西拿去玩,經典的東西不能做概念性太強的東西。還有些時候,書設計得太多就會太繁瑣或價格太高,因為好的紙張和好的工藝都是需要錢的。

Q:壽美子哲兩人都很軟弱,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軟弱?

A:我們老家有一句話“扁擔彎了不容易斷”。年輕時去看病,醫生跟我說不能累,我想“喲,我還什麼都不能了”。之後,不加班,朝九晚五做了很多作品出來,那些大量消耗自己的人倒是生病了。我觀察了很久蝸牛,這是一種不起爭執的小生物。弱是有力量的,而且力量很大。

提問陸小晟

■ 陸小晟和朱贏椿

Q:這個故事在日本比較多還是有特例性?是只能在札幌發生嗎?

A:日本人的愛情觀和我去之前理解的不大一樣,日本地區之間也存在鄙視鏈。不過,東京也有類似的故事,比如說《東京日和》。

Q:生活中的爺爺奶奶是怎樣的?

A:兩人都很喜歡音樂。子哲爺爺多才多藝,會古琴、三味線、大太鼓、小太鼓。壽美子對藝術很有感受力,會在房間裡播放茶花女、阿伊達、舒伯特的《冬之旅》。

丈夫躲到廁所裡吃東西不讓不能吃飯的妻看見,妻亦全心全意地信任喚作“爸爸”的丈夫。前半部分的黑白線描和後半部分近乎樸實無華的“病院日記”,都有一種別樣的真切。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饒平如爺爺的情話很掏心窩,“在遇到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懼遠行,也不曾憂慮悠長歲月,現在卻從未如此真切過地思慮起將來”。在設計《平如美棠》這本書時唯一的要求是“鮮豔”,最後用大紅色做了封面。

不過,兩本書的設計可以說是“和而不同”。經過《平如美棠》的試煉,朱贏椿在設計這本書時經驗更豐富,最後的完成度也更高。兩本書都用了裸脊鎖線設計,讓書本可以完全平攤開來,便於在桌上閱讀。極具特色的毛邊被裱了進去,不容易產生碎屑,裁開後不會形成尖銳的邊緣,甚至劃到手。

■ 《壽美子哲》的書內頁,可觀察頁邊

針對售價太貴的評價,朱贏椿拿星巴克打了個比方。“這本書58元,去星巴克買兩杯咖啡出來,三十分鐘後上個廁所就沒有了,但看書可以看很久”,最重要的是好的紙張和裝幀都要錢,“利潤已經壓得很低了”。

周到君參加了本周日在人生大不同會館舉行的新書發佈會,設計師朱贏椿、譯者陸小晟、意料之外的來客饒平如都來到了現場,其樂融融,非常溫馨。

周到君將觀眾和嘉賓的問答整理成饒平如、朱贏椿、陸小晟三個部分,以饗能親臨現場的讀者。

■ 從左到右:朱贏椿(書籍設計師)、饒平如(《平如美棠》作者)、陸小晟(譯者)

提問饒平如

■ 饒平如爺爺走進會場就不走了,說“我要做聽眾”

Q:《平如美棠》這本書怎麼樣?

A:非常喜歡呐。

Q:對《壽美子哲》有什麼看法?

A:同病相憐,感同身受。

Q:現在的年輕人遇到的干擾和誘惑更多,如何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A:大家都看過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吧。”夫妻雙雙把家還,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寒窯雖破能抵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最後一句是“夫妻恩愛苦也甜”。水是H2O,喝的,但是只要你有感情,青山綠水都帶笑顏的。外表好看,花容月貌,一見鍾情。等老了,男人白髮蒼蒼,女人人老珠黃,但是感情還在,這是精神財富。

Q:下一個小目標是什麼?

A:年輕人的人生觀是升官發財,中年人遇到很多挫折碰圓了,老年人匯流入江,就和黃浦江一樣了。我們都說百年之後,我現在已經96歲了,相當於拿了96分。24歲生過一場大病,本來在那時就可能stop(停止)的。

還要透露一個好消息——朱贏椿在拜訪饒平如爺爺時發現,愛貓的老爺爺已經畫了很多貓,可能可以出成一本書。饒平如也是我們“貓奴”中的一員,看到貓都要救,曾經為流浪貓打點滴花掉幾千塊錢。

提問朱贏椿

Q:這本書的設計不是很特別?

A:做《平如美棠》和《壽美子哲》這樣的書是不需要靈感的,最好把靈感都扼殺在萌芽狀態。個人的靈感太有個人特質了,會對書的內容有左右。做這樣的書,不能個性太強,要先清空自己的大腦。

Q:普通人如何擁有設計思維?

A:可以把年輕的輕鬆活潑的東西拿去玩,經典的東西不能做概念性太強的東西。還有些時候,書設計得太多就會太繁瑣或價格太高,因為好的紙張和好的工藝都是需要錢的。

Q:壽美子哲兩人都很軟弱,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軟弱?

A:我們老家有一句話“扁擔彎了不容易斷”。年輕時去看病,醫生跟我說不能累,我想“喲,我還什麼都不能了”。之後,不加班,朝九晚五做了很多作品出來,那些大量消耗自己的人倒是生病了。我觀察了很久蝸牛,這是一種不起爭執的小生物。弱是有力量的,而且力量很大。

提問陸小晟

■ 陸小晟和朱贏椿

Q:這個故事在日本比較多還是有特例性?是只能在札幌發生嗎?

A:日本人的愛情觀和我去之前理解的不大一樣,日本地區之間也存在鄙視鏈。不過,東京也有類似的故事,比如說《東京日和》。

Q:生活中的爺爺奶奶是怎樣的?

A:兩人都很喜歡音樂。子哲爺爺多才多藝,會古琴、三味線、大太鼓、小太鼓。壽美子對藝術很有感受力,會在房間裡播放茶花女、阿伊達、舒伯特的《冬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