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沈嘉柯:請回答,你的前半生過得怎麼樣

最近,有一部亦舒的小說被改編成了電視劇,叫《我的前半生》。

我是一個亦舒小說的多年老讀者,亦舒的300多部小說隨筆散文我通通都看過。

但從一個觀眾的角度來說,我很樂意看見電視劇中大刀闊斧的改編。因為原著故事裡的香港背景,真的跟內地不一樣。若要原汁原味的香港味道,該看TVB拍的影視劇。大陸觀眾看的是跟自己貼近的故事。

劇中,女主角羅子君(馬伊琍飾)正面臨婚姻的失敗,老公陳俊生(雷佳音飾)跟女下屬淩玲(吳越飾)產生了感情,

要跟她離婚。有人說,這是家庭主婦的悲劇,但在我看來,這是她個人的失職。

表面上看來,她把安全感放在家庭之上。事實上她並沒有得到安全感,時時刻刻提防著那些年輕的小姑娘,三天兩頭檢查老公的手機。一個女性在家庭當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這種重要性不是金錢能夠取代的。陪伴、忍耐和情感依賴,這些她通通都沒有給予老公。

就像旁觀者賀涵(靳東飾)所說的,哪怕是羅子君能到陳俊生的公司裡送一次宵夜,陪伴他度過工作難關裡的煎熬,都不至於被淩玲趁虛而入。

這不僅僅是一個妻子的失職,這也是一個親人的失職責。要知道就連父母對孩子疏于照顧,疏于陪伴,孩子也會滋生怨念。

而當一個人渴求安全感的時候,也意味著這個人內心已經有漏洞和缺口。

羅子君並不是天生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她有一個一心想著牢牢控制她的思想,塑造她的價值觀的母親薛甄珠。這是一個充滿市井氣但命運也有些可憐的母親,畢生的夢想,就是讓兩個女兒嫁給有錢人,然後過上她眼中“舒服的生活”,不要像自己這樣無依無靠過大半輩子。

羅子君被陳俊生養著的生活真的幸福嗎?其實她並不幸福。她只能在買買買當中得到一點快樂,卻並不具備通過愛別人而獲得快樂的能力。

她聽了陳俊生的話,不再出去工作,以全心照顧他們小家庭之名義,享受著生活的安逸。生了孩子,自有保姆來協助她照料生活起居;作為母親的角色,

前期她也沒有認真去扮演。她沒有這個能力,她好逸惡勞甚至有點不願付出這樣的辛苦。

正是因為如此,她對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充滿了不踏實的心虛,所以她才會沒有安全感,所以她才會時刻繃緊神經。

陳俊生沒有出軌年輕漂亮的小姑娘,而是選擇了一個比較體貼,工作認真,已婚已育的同齡女同事,非常能夠說明一個本質問題,那就是陳俊生也很可憐,沒有得到愛,他就像一個賺錢機器,他沒有自己的人生,這是他痛苦的根源。

淩玲讓他發現他的價值。因為淩玲需要的就是他這個人。陳俊生的柔軟溫情,職務上的幫助,更加讓淩玲抓住了救命稻草。她以溫柔為糖,以理解為蜜,不動聲色地就將陳俊生牢牢困住。

說一句題外話,飾演者吳越身上低調,獨特的氣質實在是太難得,言語溫柔,眼神堅毅果敢,即使是第三者這樣討人嫌的設定,也難以讓人心生恨意,這是一個好演員的功力所在。

羅子君和陳俊生是一對極典型的夫妻,賀涵與唐晶(袁泉飾)則是一對截然相反的戀人。

賀涵獨立,從他去魚市買魚親手挑魚的經驗,就知道他是草根出身,自己奮鬥下來。他的價值觀那麼的鮮明直接,出來工作就是為了賺錢。唐晶也獨立,工作特別認真,她要實現自己的價值。

其實這部劇賦予唐晶的人物性格,仍然是愛情第一,事業第二。我們在生活中真正見到的事業女強人,通常會乾脆俐落的搞定自己的婚姻,趕緊生孩子繼續忙工作。

但唐晶沒有,她只是對自己嚴格要求,對戀人要求也嚴格。她想要的是一個更高層次的伴侶,一份更高品質的 愛情。但她又不敢完全寄託于伴侶,她對自我有所保留;對婚姻有來自內心深處的害怕。

偏偏她這個境界所欣賞的男人,只會是賀涵。對於唐晶來說,事業是與她的愛情的匹配的。但在賀涵的生命中,愛情是與他的事業來匹配的。這是唐晶最致命的不安全感來源。

賀涵的成長背景,決定了他充其量把愛情和事業同等對待,但是 不可能再多一點。賀涵辭掉工作買了新的房子,希望唐晶跟他一起住,希望早點結婚。甚至是他不要求唐晶一定要天天住在一起,這已經是賀涵的底線。因為賀涵的內心也需要安全感。

他努力得來的一切都來之不易,他聰明老道有經驗,討厭笨女人,喜歡聰明能幹的女人,他非常清楚,選擇一個伴侶關係到他一生的家庭和事業,能否繼續前進,還是會被拖累。他的理智和感情,也常常在交戰。

偏偏唐晶還想拼一拼事業,也不會把自己的人生徹底交付給一個男人。這讓賀涵失望,也覺得失控,沒有安全感。他可以妥善安排自己的事業搞定工作的障礙,遊刃有餘的賺錢,但他就是搞不定這個女人。兩個勢均力敵的人相遇了,卻沒能碰撞出最好的愛情,十年裡,兜兜轉轉。

凡是能夠給我們安全感的事物或者人,都一定給我們帶來局限。亦舒寫小說取的每一個書名都是藏著深深的寓意。“我的前半生”,當一個人開始琢磨起這個問題的時候,意味著他已經開始思考下半生,那是回顧總結再出發的意思。

陳俊生走向了決裂,孤注一擲,代價慘重。他想為自己而活。但其實,人生並不會因為換了一個伴侶就藥到病除。帳單責任工作勞累都是照舊一樣的。只不過面對同樣的煩惱時候,更認命一點。也許會改善,也許會更糟。

羅子君走向重新做人脫胎換骨。但她也只是把自己從前逃掉的課再補上。這個過程需要翻倍的力氣。她的幸運在於有一個唐晶這樣的閨蜜始終為她打氣加油,鼓勵。她更大的幸運還在於,以唐晶為橋樑,羅子君得到了賀涵高智慧的幫助。

賀涵的智慧從何而來?也不過是他以自己的一介肉身,苦苦打拼出來的。他喜歡吃高級的食物,海膽海鮮的饕客。他的口頭禪總是先吃好了再去處理事情。那就是因為他想對自己好一點。

一個人前半生靠自己,後半生才能找到更多的相互陪伴。否則無法背起伴侶往前繼續走的,因為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人是脆弱的,會變遷。

人是關係的產物,再怎麼獨立自強的人,也需要他人,需要安全感。孤獨寂寞這種東西是永遠無法習慣的。

我的大學專業是法律,在學《婚姻法》的時候,給我們上課的知名教授說,愛情,孩子,金錢,是婚姻的三個基石。有任何一項,都有可能維持下去。但如果一樣都沒有了,家庭關係必然解體崩潰。

三樣都擁有的婚姻,生活中屈指可數,近乎罕見。所謂安全感,其實都是從這三樣衍生出來的,每一個成年人都可以用這個標準來衡量一下自己,然後請回答,你的前半生過得如何?

沒有得到愛,他就像一個賺錢機器,他沒有自己的人生,這是他痛苦的根源。

淩玲讓他發現他的價值。因為淩玲需要的就是他這個人。陳俊生的柔軟溫情,職務上的幫助,更加讓淩玲抓住了救命稻草。她以溫柔為糖,以理解為蜜,不動聲色地就將陳俊生牢牢困住。

說一句題外話,飾演者吳越身上低調,獨特的氣質實在是太難得,言語溫柔,眼神堅毅果敢,即使是第三者這樣討人嫌的設定,也難以讓人心生恨意,這是一個好演員的功力所在。

羅子君和陳俊生是一對極典型的夫妻,賀涵與唐晶(袁泉飾)則是一對截然相反的戀人。

賀涵獨立,從他去魚市買魚親手挑魚的經驗,就知道他是草根出身,自己奮鬥下來。他的價值觀那麼的鮮明直接,出來工作就是為了賺錢。唐晶也獨立,工作特別認真,她要實現自己的價值。

其實這部劇賦予唐晶的人物性格,仍然是愛情第一,事業第二。我們在生活中真正見到的事業女強人,通常會乾脆俐落的搞定自己的婚姻,趕緊生孩子繼續忙工作。

但唐晶沒有,她只是對自己嚴格要求,對戀人要求也嚴格。她想要的是一個更高層次的伴侶,一份更高品質的 愛情。但她又不敢完全寄託于伴侶,她對自我有所保留;對婚姻有來自內心深處的害怕。

偏偏她這個境界所欣賞的男人,只會是賀涵。對於唐晶來說,事業是與她的愛情的匹配的。但在賀涵的生命中,愛情是與他的事業來匹配的。這是唐晶最致命的不安全感來源。

賀涵的成長背景,決定了他充其量把愛情和事業同等對待,但是 不可能再多一點。賀涵辭掉工作買了新的房子,希望唐晶跟他一起住,希望早點結婚。甚至是他不要求唐晶一定要天天住在一起,這已經是賀涵的底線。因為賀涵的內心也需要安全感。

他努力得來的一切都來之不易,他聰明老道有經驗,討厭笨女人,喜歡聰明能幹的女人,他非常清楚,選擇一個伴侶關係到他一生的家庭和事業,能否繼續前進,還是會被拖累。他的理智和感情,也常常在交戰。

偏偏唐晶還想拼一拼事業,也不會把自己的人生徹底交付給一個男人。這讓賀涵失望,也覺得失控,沒有安全感。他可以妥善安排自己的事業搞定工作的障礙,遊刃有餘的賺錢,但他就是搞不定這個女人。兩個勢均力敵的人相遇了,卻沒能碰撞出最好的愛情,十年裡,兜兜轉轉。

凡是能夠給我們安全感的事物或者人,都一定給我們帶來局限。亦舒寫小說取的每一個書名都是藏著深深的寓意。“我的前半生”,當一個人開始琢磨起這個問題的時候,意味著他已經開始思考下半生,那是回顧總結再出發的意思。

陳俊生走向了決裂,孤注一擲,代價慘重。他想為自己而活。但其實,人生並不會因為換了一個伴侶就藥到病除。帳單責任工作勞累都是照舊一樣的。只不過面對同樣的煩惱時候,更認命一點。也許會改善,也許會更糟。

羅子君走向重新做人脫胎換骨。但她也只是把自己從前逃掉的課再補上。這個過程需要翻倍的力氣。她的幸運在於有一個唐晶這樣的閨蜜始終為她打氣加油,鼓勵。她更大的幸運還在於,以唐晶為橋樑,羅子君得到了賀涵高智慧的幫助。

賀涵的智慧從何而來?也不過是他以自己的一介肉身,苦苦打拼出來的。他喜歡吃高級的食物,海膽海鮮的饕客。他的口頭禪總是先吃好了再去處理事情。那就是因為他想對自己好一點。

一個人前半生靠自己,後半生才能找到更多的相互陪伴。否則無法背起伴侶往前繼續走的,因為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人是脆弱的,會變遷。

人是關係的產物,再怎麼獨立自強的人,也需要他人,需要安全感。孤獨寂寞這種東西是永遠無法習慣的。

我的大學專業是法律,在學《婚姻法》的時候,給我們上課的知名教授說,愛情,孩子,金錢,是婚姻的三個基石。有任何一項,都有可能維持下去。但如果一樣都沒有了,家庭關係必然解體崩潰。

三樣都擁有的婚姻,生活中屈指可數,近乎罕見。所謂安全感,其實都是從這三樣衍生出來的,每一個成年人都可以用這個標準來衡量一下自己,然後請回答,你的前半生過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