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春新區:以創新發展帶動經濟轉型升級

科技金融中心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

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域的核心位置。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注重協同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科技創新,知易行難。

一個區域是否具有創新氣質,不是看規模總量的擴展程度,也不取決於創新要素的聚集,而是決定于創新發展的品質。創新如何驅動一個區域的升級轉型。長春新區自成立就承擔著建設創新經濟發展示範區的重任,圍繞建設創新發展示範區,長春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創新支撐平臺,建設東北亞區域科技創新和文化交流中心,重點培育北湖科技園、中俄科技園等一批科技創新集群,
著力提高區域創新水準能力,以創新發展帶動經濟轉型升級。

搭平臺,架橋梁,長春新區正在做的,是以創新驅動為新常態,破除高校企業科研院所之間的圍牆,打造一片理念上與世界同步,研發上與世界同頻,合作上與世界接軌,服務上與世界同標的一流創新體系,在長東北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形成良好的創新生態,讓需求方能方便地找到集成創新需要的人才和業態,

進而在這裡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和產業集群。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長春新區,正全力發動著一個高品質、多延展、可持續的創新引擎。

吉林省化工新材料重大科技創新基地

激發創新活力

織就科技創新服務網路

長春新區科技服務創新服務平臺於2017年3月7日正式開通運行,並通過服務平臺在省內率先推出科技創新券。實施創新券政策三個月來,平臺累計點擊量達到7萬多次。平臺註冊用戶達到481個,註冊科技企業264戶、註冊孵化器21戶,基本覆蓋了區內較為活躍的科技企業和孵化器。截至6月12日,平臺共接到訂單325筆,累計發放創新券409張,總額462.1萬元,已使用創新券275張,

使用金額313萬元。

“我們在研的產品有10多個,都是國際領先的生物製藥產品,比如專利的申報、儀器的購買等等方面都需要一系列的服務。這個平臺恰恰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服務,我們切實感受到了政府對企業的支援力度是非常大的。”長春金賽藥業公共事務總監林偉告訴記者,創新平臺的建立和創新券的推出對於企業是個非常重要的利好,特別是對金賽藥業這種高科技企業來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創新券通過政府買服務、企業用服務的方式,降低了企業在初創註冊、高企認定、智慧財產權申報、上市融資等時期的全額或部分費用,激發了企業創新活力,更吸引了區外企業走向新區。

借助創新券政策的引導作用,長春新區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吸引了諸多科技服務機構來新區開展科技創新服務。新區面向全國進行了兩批次的仲介服務機構遴選,邀請了來自北京、南京、浙江、四川等地的專業機構以及吉林大學、東北師大、中科院等著名高校和科研單位實驗室共計21家機構開始為區內企業的研發測試工作提供智力支持。現已有45家機構通過認證,12家機構待審核。35家機構已正式開始為新區企業提供研發、高企、智慧財產權等科技服務。這些機構進入長春新區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帶來大量的優質科技研發創新服務和資源,進一步提升了新區科技研發創新服務能力,優化了企業創新環境。在不遠的將來,長春新區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及創新券模式將走出新區,服務更多地區。

讓創新走向市場

科技金融為企業插上騰飛翅膀

長春新區科技金融走在前列,已成為吉林省金融要素集聚度最高最活躍的區域。擁有吉林省內第一家科技支行、省內第一家科技擔保、省內第一家科技小額貸款公司,77家股權投資機構、近100家金融服務企業。三年來已有90家企業通過投融資服務獲得銀行貸款,總額達11.77億元。目前已上市企業10家,新三板掛板企業22家,吉林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4家。共儲備上市(掛板)企業資源69家。

2014年,長春高新區與長春市科技局共同謀劃,採取市級投入資金支持、區級提供資源對接、民營企業自主運營的方式設立科技金融中心,推出了“科技紅娘”、“互聯網創新金融”等特色業務,已通過線上融資的方式發放了多期“互聯網+創新金融”產品,區內9戶企業共獲得2400萬元的融資,30多戶企業通過科技紅娘服務獲得市級資金補貼。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長春新區圍繞建設長吉圖區域科技與金融結合服務示範區,不斷集聚金融資源和要素,健全和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搭建了“信貸融資—股權融資—上市融資”的“梯形融資模式”,為創新創業插上了資本翅膀。股權融資平臺:引導投資創業初期企業已近100家;對接完成遠大集團收購國奧藥業、新華醫療收購博迅生物、合眾思壯收購天成科技、奧譜光電收購禹衡光學等並購專案,為企業引入融資近10億元;另有百益製藥、易控汽車、聖博瑪、奧萊德、中農賽事、高翔管道、廣通有線、易斯達等30餘家企業,累計完成股權投資9.12億元。債權融資平臺:新區財政出資在國家開發銀行吉林分行、建設銀行高新支行、長春農商行科技支行分別設立“風險補償專項基金”,與多家合作銀行先後設計出“園區模式”、“助保貸”、“易押貸”、“債轉股”、“互聯網金融”等等各類產品。

搭建創新平臺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長春北湖科技園2012年6月成立,5年來已累計吸引15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吉林省光電子科技創新基地2008~2015年在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1億元,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2000多個,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2.6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660個。

長春新區把創新平臺建設作為集聚創新資源、激發區域創新活力的重要支撐,全力改善區域創新創業生態結構,打造推進創新創業的重要輻射極。

長春新區圍繞打造集聚創新資源要素的長吉圖區域科技創新中樞,與駐長中科院長春分院、長春光機所、吉林大學等“一院四所四校”組建了“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完成了五個產業孵化基地建設,搭建起光電子、新材料、生態農業等五大專業技術平臺,院地合作成效顯著,已成為輻射東北地區乃至面向東北亞的科技成果研發、技術轉移和擴散的創新中樞。中科院院地合作工作是“一院四所四校”創新戰略聯盟和成果轉化中心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科學院長春技術轉移中心成功落戶北湖科技開發區,被科技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中科創客營被認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

創新券通過政府買服務、企業用服務的方式,降低了企業在初創註冊、高企認定、智慧財產權申報、上市融資等時期的全額或部分費用,激發了企業創新活力,更吸引了區外企業走向新區。

借助創新券政策的引導作用,長春新區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吸引了諸多科技服務機構來新區開展科技創新服務。新區面向全國進行了兩批次的仲介服務機構遴選,邀請了來自北京、南京、浙江、四川等地的專業機構以及吉林大學、東北師大、中科院等著名高校和科研單位實驗室共計21家機構開始為區內企業的研發測試工作提供智力支持。現已有45家機構通過認證,12家機構待審核。35家機構已正式開始為新區企業提供研發、高企、智慧財產權等科技服務。這些機構進入長春新區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帶來大量的優質科技研發創新服務和資源,進一步提升了新區科技研發創新服務能力,優化了企業創新環境。在不遠的將來,長春新區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及創新券模式將走出新區,服務更多地區。

讓創新走向市場

科技金融為企業插上騰飛翅膀

長春新區科技金融走在前列,已成為吉林省金融要素集聚度最高最活躍的區域。擁有吉林省內第一家科技支行、省內第一家科技擔保、省內第一家科技小額貸款公司,77家股權投資機構、近100家金融服務企業。三年來已有90家企業通過投融資服務獲得銀行貸款,總額達11.77億元。目前已上市企業10家,新三板掛板企業22家,吉林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4家。共儲備上市(掛板)企業資源69家。

2014年,長春高新區與長春市科技局共同謀劃,採取市級投入資金支持、區級提供資源對接、民營企業自主運營的方式設立科技金融中心,推出了“科技紅娘”、“互聯網創新金融”等特色業務,已通過線上融資的方式發放了多期“互聯網+創新金融”產品,區內9戶企業共獲得2400萬元的融資,30多戶企業通過科技紅娘服務獲得市級資金補貼。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長春新區圍繞建設長吉圖區域科技與金融結合服務示範區,不斷集聚金融資源和要素,健全和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搭建了“信貸融資—股權融資—上市融資”的“梯形融資模式”,為創新創業插上了資本翅膀。股權融資平臺:引導投資創業初期企業已近100家;對接完成遠大集團收購國奧藥業、新華醫療收購博迅生物、合眾思壯收購天成科技、奧譜光電收購禹衡光學等並購專案,為企業引入融資近10億元;另有百益製藥、易控汽車、聖博瑪、奧萊德、中農賽事、高翔管道、廣通有線、易斯達等30餘家企業,累計完成股權投資9.12億元。債權融資平臺:新區財政出資在國家開發銀行吉林分行、建設銀行高新支行、長春農商行科技支行分別設立“風險補償專項基金”,與多家合作銀行先後設計出“園區模式”、“助保貸”、“易押貸”、“債轉股”、“互聯網金融”等等各類產品。

搭建創新平臺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長春北湖科技園2012年6月成立,5年來已累計吸引15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吉林省光電子科技創新基地2008~2015年在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1億元,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2000多個,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2.6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660個。

長春新區把創新平臺建設作為集聚創新資源、激發區域創新活力的重要支撐,全力改善區域創新創業生態結構,打造推進創新創業的重要輻射極。

長春新區圍繞打造集聚創新資源要素的長吉圖區域科技創新中樞,與駐長中科院長春分院、長春光機所、吉林大學等“一院四所四校”組建了“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完成了五個產業孵化基地建設,搭建起光電子、新材料、生態農業等五大專業技術平臺,院地合作成效顯著,已成為輻射東北地區乃至面向東北亞的科技成果研發、技術轉移和擴散的創新中樞。中科院院地合作工作是“一院四所四校”創新戰略聯盟和成果轉化中心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科學院長春技術轉移中心成功落戶北湖科技開發區,被科技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中科創客營被認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