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國裡最大的終結者和幕後最大的BOSS司馬懿,從“跑龍套”的混成“主角”一生傳奇沉浮錄

最近比較火由吳秀波主演的《大將軍司馬懿軍師聯盟》電視劇,再一次將歷史拉進百姓,讓我們長這麼大,才知道三國最厲害的人物不是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等人,而是被歷史被大家忽略的三國最大的終結者和幕後大BOSS-司馬懿。

先看司馬懿生平簡介: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1] ),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

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托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于首陽山。

從一個龍套無名小卒到站在歷史舞臺中心,改變歷史進程的主角,他這一生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曹操偉大,能在曹操身邊潛伏這麼久也不易。諸葛亮足智多謀,北伐也被其退敗。李世民一世名君,也將其定為自己一生偶像。

三國煙火燃千秋,

兵戈鐵馬響萬穹。

英雄輩出世世議,

司馬獨具真英雄。

古往今來,世人對三國多誤讀,認為三國第一權謀名士是諸葛孔明,事實上,如若三國有明星排行榜的話,撥得頭籌的第一明星肯定是司馬懿莫屬,若君不信,請聽古人是怎麼說的?

身為老對手,諸葛亮先生在《三國演義》中是這樣評價司馬懿的:“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餘皆不足慮。司馬懿深有謀略,今督雍、涼兵馬,倘訓練成時,必為蜀中之大患。

不如先起兵伐之。”

不過,很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歷經“空城計”之後,司馬懿將計就計,一如所料地對蜀軍發起武力進攻,也成功地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哀命運。而之于葛諸先生呢?則用力過猛在五丈原勞累致死,而神機妙命、低調隱忍的司馬先生則借病佯狂“詐瘋魔”,

讓爾曹輕視之余成功地奪得曹氏江山。

同樣,身為大唐開國元君,唐太宗李世民亦給這位司馬先生很高的評價。李世民是這麼說的:“(司馬懿)以天挺之姿,應期佐命,文以纘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賢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測,性寬綽而能容,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雲。”

看,李世民借本家先人的話為司馬懿寫好評,夠逼格吧?!縱觀三國史,確也如此,也正源于司馬懿“與光同塵”蓄勢待發的個性, 最終從“跑龍套”的混成“主角”,後人穩奪三國江山。

如果你覺得李世民的沒有說服力的話,我們不妨請出第三位名位說上幾句——這個名士的名字叫王夫之。要知道,這個王夫之可是明末清初的“心學”大師,其師是“心學”始創人王陽明先生。在世人印象中,王夫之是一個治學嚴謹眼裡不揉沙子的人物。也就是這個王夫之,在談及司馬先生時如是說:“司馬懿執政,而用賢恤民,務從寬大,以結天下之心,成一統之業,其興也不可遏,而抑必有道焉。”

這也間接地證明了司馬懿不僅深諳鬼穀子的縱橫術、孫子的兵法、老子的無為,亦勤政愛民,所以天下歸心,成就統一霸業。也正是司馬先生這種用賢恤民以結天下之心的原因,在三國民眾的眼裡,他的口碑、人緣和人脈都不錯——借用那首風彌一時的紅歌唱說是: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三國人民心中的大救星是誰?司馬懿是也!

大器晚成

一個司馬懿,半部三國史者也

“出名要趁早”是張愛玲的名言。不過,和時下那麼拼命爭上位的明星相比,司馬懿先生選擇的卻是“大器晚成”這條羊腸小徑。

身為一代名士,司馬懿是在建安六年被曹操徵召的。那年,他23歲。但司馬先生很倔,死活不去。不去的原因也很簡單——生病!要我說,司馬這招未必不是明智之舉。畢竟,雖為英雄,曹操生性多疑,當年,另一個名士楊修就是稀裡糊塗地因為“一人一口酥”被曹操莫名其妙地幹掉的。儘管事後曹先生本人也很後悔。

所以,曹操聽說司馬懿很聰明,辟之。司馬懿思前想後,最終決定:稱病,不去。

不過,司馬裝病期間,有一天,忽然下雨,司馬忽然想起自己有一堆書在外面曬,急忙跑去搬書,結果被一個婢女看到了。這時,司馬懿的好太太張春華(不知劉濤能否演這段)二話不說,抄起傢伙就殺了這個婢女。由此可見,司馬懿和太太關係真的很好。

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再次徵召,並且給使者下了一道密令:如果他再出么蛾子,就算抓也把他給我抓來!這時,司馬懿在曹操的半強制手段下才出仕。不過,在曹操活著時,司馬懿更多採取的是道家的“無為”和隱忍的做事風格。

魏文帝曹丕當政後,司馬懿得以重用,曾多次帶兵出征,立下了赫赫戰功,曾以堅守的戰法,使諸葛亮率領的蜀軍無功而返;此後又率兵成功地平定了公孫淵的叛亂,使他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威望迅速提高,威鎮魏國。魏明帝臨終時,把年僅八歲的太子曹芳託付給大將軍曹爽和他,囑咐他們共同輔政。

而後,在和大將軍曹爽勢力的爭鬥中,司馬懿藉口年老多病,不再上朝。曹爽親信李勝向自己辭行探聽虛實之機,巧妙裝病,膽氣盡失。而後,趁曹爽勢力疏于防範之餘,一舉出手以篡逆的罪名,誅殺了曹爽一家以及曹爽的黨羽,獨攬了朝中大權。至此,曹魏盡歸司馬之手。

如果說,一部三國史,前半部是曹操、劉備、孫權等人書寫的話,後半部,則是司馬懿寫就。也正因之,兩次稱病,半生隱忍,三國天下,盡歸司馬之手。

與時俱進

司馬懿,在現代語境中復活

在這部史詩級鴻篇巨制《軍師聯盟》中,吳秀波首度兼任主演、總製片人和總監三重身份。其主演的司馬懿可謂史上最具顛覆性的司馬懿。在本篇中,吳秀波版司馬懿本是一個膽小謹慎的書生,因為有“鷹視狼顧”之相,無意中看了曹操一眼。只因再看你一眼,司馬懿從此和曹家結下了不解之緣。司馬懿為曹操強征為官,一腳踏入曹家暗流洶湧的奪嫡之戰。

然,在此過程中,司馬懿也實現了自己的遠大抱負,不但將曹丕送上太子之位,還盡心竭力輔佐曹丕成為開國明主,可以說為魏國的穩定富強做出了巨大貢獻。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他與諸葛亮在六出祁山的較量與博弈中相知相惜,五丈原秋風一曲梁甫吟,他徹底戰勝了畢生最為強大的對手,卻對著飄渺的棋局失聲痛哭。在他的垂暮之年,魏國主幼臣庸,他又默默積蓄力量,忍辱負重,最終一擊成功,平定了魏國的內亂。

最後魏國實現了大一統,不過最後都肥水流外人田了,給司馬懿家族給謀權篡位了,也就是最後的三國盡歸晉國的局面了。

不得不說這一部當前最火的歷史電視劇,再次燃起英雄人物情節。如果喜歡不防一睹為快,就可看此電視劇。看歷史,知往今,更多精彩歷史劇,認識歷史上那些浩蕩的風雲人物。

看,李世民借本家先人的話為司馬懿寫好評,夠逼格吧?!縱觀三國史,確也如此,也正源于司馬懿“與光同塵”蓄勢待發的個性, 最終從“跑龍套”的混成“主角”,後人穩奪三國江山。

如果你覺得李世民的沒有說服力的話,我們不妨請出第三位名位說上幾句——這個名士的名字叫王夫之。要知道,這個王夫之可是明末清初的“心學”大師,其師是“心學”始創人王陽明先生。在世人印象中,王夫之是一個治學嚴謹眼裡不揉沙子的人物。也就是這個王夫之,在談及司馬先生時如是說:“司馬懿執政,而用賢恤民,務從寬大,以結天下之心,成一統之業,其興也不可遏,而抑必有道焉。”

這也間接地證明了司馬懿不僅深諳鬼穀子的縱橫術、孫子的兵法、老子的無為,亦勤政愛民,所以天下歸心,成就統一霸業。也正是司馬先生這種用賢恤民以結天下之心的原因,在三國民眾的眼裡,他的口碑、人緣和人脈都不錯——借用那首風彌一時的紅歌唱說是: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三國人民心中的大救星是誰?司馬懿是也!

大器晚成

一個司馬懿,半部三國史者也

“出名要趁早”是張愛玲的名言。不過,和時下那麼拼命爭上位的明星相比,司馬懿先生選擇的卻是“大器晚成”這條羊腸小徑。

身為一代名士,司馬懿是在建安六年被曹操徵召的。那年,他23歲。但司馬先生很倔,死活不去。不去的原因也很簡單——生病!要我說,司馬這招未必不是明智之舉。畢竟,雖為英雄,曹操生性多疑,當年,另一個名士楊修就是稀裡糊塗地因為“一人一口酥”被曹操莫名其妙地幹掉的。儘管事後曹先生本人也很後悔。

所以,曹操聽說司馬懿很聰明,辟之。司馬懿思前想後,最終決定:稱病,不去。

不過,司馬裝病期間,有一天,忽然下雨,司馬忽然想起自己有一堆書在外面曬,急忙跑去搬書,結果被一個婢女看到了。這時,司馬懿的好太太張春華(不知劉濤能否演這段)二話不說,抄起傢伙就殺了這個婢女。由此可見,司馬懿和太太關係真的很好。

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再次徵召,並且給使者下了一道密令:如果他再出么蛾子,就算抓也把他給我抓來!這時,司馬懿在曹操的半強制手段下才出仕。不過,在曹操活著時,司馬懿更多採取的是道家的“無為”和隱忍的做事風格。

魏文帝曹丕當政後,司馬懿得以重用,曾多次帶兵出征,立下了赫赫戰功,曾以堅守的戰法,使諸葛亮率領的蜀軍無功而返;此後又率兵成功地平定了公孫淵的叛亂,使他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威望迅速提高,威鎮魏國。魏明帝臨終時,把年僅八歲的太子曹芳託付給大將軍曹爽和他,囑咐他們共同輔政。

而後,在和大將軍曹爽勢力的爭鬥中,司馬懿藉口年老多病,不再上朝。曹爽親信李勝向自己辭行探聽虛實之機,巧妙裝病,膽氣盡失。而後,趁曹爽勢力疏于防範之餘,一舉出手以篡逆的罪名,誅殺了曹爽一家以及曹爽的黨羽,獨攬了朝中大權。至此,曹魏盡歸司馬之手。

如果說,一部三國史,前半部是曹操、劉備、孫權等人書寫的話,後半部,則是司馬懿寫就。也正因之,兩次稱病,半生隱忍,三國天下,盡歸司馬之手。

與時俱進

司馬懿,在現代語境中復活

在這部史詩級鴻篇巨制《軍師聯盟》中,吳秀波首度兼任主演、總製片人和總監三重身份。其主演的司馬懿可謂史上最具顛覆性的司馬懿。在本篇中,吳秀波版司馬懿本是一個膽小謹慎的書生,因為有“鷹視狼顧”之相,無意中看了曹操一眼。只因再看你一眼,司馬懿從此和曹家結下了不解之緣。司馬懿為曹操強征為官,一腳踏入曹家暗流洶湧的奪嫡之戰。

然,在此過程中,司馬懿也實現了自己的遠大抱負,不但將曹丕送上太子之位,還盡心竭力輔佐曹丕成為開國明主,可以說為魏國的穩定富強做出了巨大貢獻。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他與諸葛亮在六出祁山的較量與博弈中相知相惜,五丈原秋風一曲梁甫吟,他徹底戰勝了畢生最為強大的對手,卻對著飄渺的棋局失聲痛哭。在他的垂暮之年,魏國主幼臣庸,他又默默積蓄力量,忍辱負重,最終一擊成功,平定了魏國的內亂。

最後魏國實現了大一統,不過最後都肥水流外人田了,給司馬懿家族給謀權篡位了,也就是最後的三國盡歸晉國的局面了。

不得不說這一部當前最火的歷史電視劇,再次燃起英雄人物情節。如果喜歡不防一睹為快,就可看此電視劇。看歷史,知往今,更多精彩歷史劇,認識歷史上那些浩蕩的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