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china”如何重振輝煌

1000多年前,通過絲綢之路,瓷器成為世界認識中國的媒介,也使中國與西方世界聯結在一起。“china”和“China”某種意義上的等同,使瓷器成為中國最具標誌性的文化符號。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

歷經千年,中國陶瓷再次吸引世界目光—2017年5月14日至15日於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陳設的陶瓷藝術作品及國宴用瓷驚豔亮相,器型設計、製作工藝、紋飾圖案等方面無不顯示中國陶瓷的美學魅力,讓世界再次將目光聚焦於中國瓷,也振奮了國內陶瓷界。在中國文化復興的大背景下,在國家大力推動文化走出去的形勢下,如何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機遇,
重振中國陶瓷的昔日的輝煌,使中國陶瓷再次站上高峰,同時,如何通過中國陶瓷的走出去更好地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是值得深思和付諸於行動的重要議題。

6月10日至11日,“陶瓷的人文世界”—首屆陶瓷與文化論壇在景德鎮陶瓷大學舉行,此次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和景德鎮陶瓷大學共同主辦的學術論壇彙聚了國內陶瓷界、考古界、語言界知名專家、學者,從陶瓷的發展歷史、文化精神談到陶瓷與書法、繪畫、茶道的關聯,

從陶瓷的造型、紋樣、技藝談到當代陶瓷教育、設計教育的發展及問題,碰撞出諸多思想的火花。借此論壇召開契機,本刊記者採訪了多位元與會專家、藝術家,就“一帶一路”倡議推進背景下,中國陶瓷如何更好地承載中國文化走出去進行了探討。

陶瓷應成為文化走出去的重中之重

陶瓷是世界認識中國的重要文化符號,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通用語言

陶瓷,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文化載體,人類文明史上罕見的能夠影響世界的文明之一。回溯陶瓷的傳播史,最為人們熟知的莫過於絲綢之路。陸上絲路與海上絲路兩條紐帶,將陶瓷這一偉大發明輸送向西方,

使整個歐洲為之驚歎和傾慕,中國風沿絲綢之路一路吹向西方世界。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陶瓷藝術家甯鋼介紹:“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餘年是中國瓷器外銷的黃金時期,輸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鎮青花瓷、彩瓷、白瓷等,中國瓷器通過海路行銷全世界成為世界性商品,對人類歷史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也讓世界認識了‘china’,陶瓷成為歐洲社會的奢侈品。在18世紀的100年中,中國瓷器輸入歐洲的數量,據最保守的估計也在6000萬件以上。
”隨著陶瓷源源不斷出口至歐洲,大量黃金、白銀流入中國,對明代中期以後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陶瓷也成為中國的代表符號。陶瓷的製成過程融合了金木水火土各種元素,體現天地人和的深刻內涵,其本身重要的氣質就是溫潤、包容、合和,蘊含著中華文化的精髓。江西師範大學教授傅修延指出,隨著陶瓷作為藝術審美和日用佳物的輸出,中華文化也隨之傳播開來。作為“文化使者”的陶瓷在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當代中國陶瓷在世界的影響力,對中華文化傳播的意義非常深遠。

從實際操作經驗來看,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藝術測評中心主任、《藝術市場》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洪也指出,以集團、公司組織的幾十場國際展覽活動來看,相較書畫而言,無論在展示交流方面還是在銷售方面,陶瓷確實是更容易為國外所接受的藝術形式。

陶瓷的特性使其成為文化傳播的最佳載體

陶瓷是中國文化的國粹。中國陶瓷的上萬年歷史,自東漢開始創燒成功瓷器以來,中國陶瓷一直獨步世界。從陶瓷材料的加工到制瓷工藝技術,從窯的結構到瓷器造型與裝飾,都深深打上了中國文化的烙印。隨著中國制瓷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通過絲綢之路的傳播,陶瓷給西方文明帶來巨大的震撼,並在世界文明史上深深刻下中國文化的印記。陶瓷之所以最適於文化傳播,除了它是中國文明發展的獨特產物,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式,也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質、文化承載力和巨大的影響力。

首先,從物理性質方面來看,陶瓷融合金木水火土之自然特性,經高溫燒制而成,耐熱耐寒耐潮濕、抗氧化、不怕蟲蛀、不會腐爛、不易發生物理或化學反應,具有千年不變質的穩定特性。這決定了其可收藏、可儲存、可流傳的屬性,是布、帛、絹、木甚至金屬等材質不可比擬的。在故宮博物院館藏的近70種文物類別中,陶瓷數量高居榜首,共30余萬件,而繪畫、書法、碑帖相加也不過10余萬件。

其次,從文化承載力來看,陶瓷承載了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一是陶瓷融合了繪畫、書法、雕刻等中華傳統精粹,同樣在當代也可以融合油畫等西方藝術元素,集大成於一身,是一種綜合藝術形式。二是其製作技藝、器型、色彩、紋樣各個方面,可以體現當時的社會形態,是非常特殊的文化載體。“幾千年前的陶瓷在世界各地各大博物館被珍藏、被仰視、被欣賞、被研究,陶瓷能夠讓人們在千年後仍然可以瞭解當時社會的資訊,瞭解當時人們的所思所想,是最為有效的歷史資訊傳遞方式之一。這種文化的承載、傳播和浸潤可以在千年以後依然持續。這正是陶瓷的魅力。”東方彩墨藝術館館長、陶瓷藝術家操馳曾畫國畫、畫油畫,最終選擇了陶瓷作為自己藝術的主要表達方式,正是因為陶瓷藝術的綜合性和易於傳承性。

再次,從文化影響力來看,迄今為止,很難再有一種文化藝術形式如陶瓷一般,橫跨東西方世界,受到全世界人們的喜愛和讚歎。操馳指出,“中國的陶瓷藝術是在世界上流傳最廣泛、被收藏比例最高、拍賣紀錄最多、最為世界人民喜愛的藝術形式。”陶瓷所承載的中華文化內涵、精神內核,已經隨著陶瓷在世界傳播,滲透到世界各地,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審美。

綜合幾方面可以看出,陶瓷是最具影響力、最易讓人們產生共鳴的文化藝術形式,是一種“世界語言”。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國宴用瓷

中國陶瓷式微之因

作為以陶瓷聞名世界的東方大國,我們有著燦爛輝煌的瓷器燒造史,陶瓷藝術仍在發展、陶瓷生產仍在延續,但相比曾經絲綢之路的輝煌,18世紀後期開始的中國陶瓷在國際舞臺上卻呈現出日漸式微的態勢。放眼當下世界,作為以陶瓷聞名世界的東方大國,卻幾乎無一品牌躋身全球知名陶瓷品牌行列。景德鎮陶瓷大學藝術文博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教授李硯祖介紹,“在今天,中國陶瓷無論產量和品質在世界陶瓷產業中都佔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產品,中國產陶瓷,從日用瓷到衛生潔具、建築用瓷,占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可以說,當今中國陶瓷遍及全世界。但這些陶瓷產品,並非中國的品牌,很多是為國外所加工。”中國陶瓷的昔日輝煌似乎已蒙上了淡淡塵埃。如此現狀的成因,並非中國陶瓷當下發展的單一問題,我們需要翻開歷史的篇章從頭來看。

歷史原因

明清交替之際,海外貿易一度停滯,清初重新採取了嚴厲的海禁與遷海政策,導致海上貿易的霸主葡萄牙和荷蘭將目標轉向日本。荷蘭轉而向日本購買瓷器,日本外銷瓷從有田燒轉向伊萬里樣式,受到歐洲市場的歡迎,貿易數量逐年增加。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起,全面開海,回歸國際貿易市場的中國很快創燒出擁有自己特色的“五彩”“粉彩”,受到歐洲市場的歡迎。中國外銷瓷輸入的數量之巨,在歐洲社會的流行之廣,產生的影響之大,是迄今為止任何一種國外產品所無法比擬的,以至於歐洲人一提到中國藝術,往往想到的是青花瓷與彩瓷。“但是18世紀70年代之後,歐洲對中國風設計的熱潮漸漸消退,可以說中國風設計是伴隨著歐洲宮廷生活的存在而存在的,當奢靡之風漸漸消散,法國大革命的鐘聲敲響的時候中國風的設計也隨風而逝。18世紀中葉之前以收藏中國精美瓷器為榮耀到晚清不允許中國瓷器進入歐洲,巨大的落差也看到了中國陶瓷的衰落。”寧鋼從歷史角度分析了成因之一。

2014年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主辦、《藝術市場》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視覺中國·洲際行”瓷上敦煌中國陶瓷藝術展在盧浮宮卡魯塞爾宮舉行

國外制瓷技術的崛起

隨著中國陶瓷源源不斷流向西方,西方世界對陶瓷的驚歎和崇拜也逐漸轉為嚮往和探究。制瓷技術流向西方最主要的轉捩點,是天主教耶穌會法國籍傳教士殷弘緒(1664-1741年)利用他的傳教士身份,在中國產瓷區——景德鎮先後居住了7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他傳教、發展教徒,並在這個過程中搜集資料,對中國制瓷技術進行了觀察、學習、整理和研究。1712年他寫信給法國的傳教士,詳細地介紹了瓷器的原材料和瓷器的製作方法,他的兩封信在1712年首次出版,題為《中國陶瓷見聞錄》。其中的一段文字寫到:“我逗留在景德鎮時,經常和皈依天主的信徒接觸,這些人許多是瓷器工匠,他們激起了我對瓷器工藝的興趣。中國瓷器昂貴精美,被販賣到全世界。好奇心驅使我盡可能地記錄下全部生產流程,也許能在歐洲派上用場。”殷弘緒的信促使法王路易十五在1735年興建了塞夫爾瓷廠,從而使法國人在法國本地仿造出瓷器,以後制瓷技術逐漸傳遍歐洲各地,技術不斷融合發展,最終形成了具有歐洲特色的制瓷工藝,不斷推進的工業化的生產方式使歐洲生產陶瓷的成本不斷降低,到18世紀末,在英國花一個先令就可以買一件精美的大瓷盤,中國瓷器作為奢侈品的時代結束了。隨著時間的淘洗,國際上出現了如韋奇伍德、邁森、代爾夫特、道爾頓等一批國際著名陶瓷品牌,中國陶瓷的世界地位被逐步瓜分。

中國陶瓷自身發展的困境

進入21世紀後,中國當代陶瓷的發展更加多元化,在不斷縮短與世界陶瓷發展的距離。但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內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價值導向偏離、無知名品牌、產業化程度不夠等方面。

寧鋼指出,當代中國陶瓷藝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但也出現了盲目追逐西方的現象,一些創作、展覽、論壇都透射出這個現象,文化的導向發生了偏離。而從產業化的角度來看,中國陶瓷企業品牌意識薄弱,缺乏現代經營理念 “企業經營者缺乏品牌概念,多是做‘貼牌’,一個技術含量非常高的花灑,成本幾十塊,200多元賣給日本知名企業,貼牌後就賣到2000多,這是我們的悲哀。”談到具體問題,寧鋼概括為“四多四少、兩大兩小”。“四多四少”是指小企業多,大企業少;手工生產的多,機械化生產的少;工藝創新中,經驗積累成分多,高新科技含量少;產品創新中,造型色彩變化多,高新技術變革少。“兩大兩小”是指企業個體集群大、活力大,競爭有餘;產業整體集聚小、合力小,協作不足。中國有5000多家陶瓷衛浴企業,卻沒有一個國際知名品牌。

李硯祖也提出了品牌建設的重要性。他認為,國際陶瓷生產具有多元性,各國陶瓷水準、品質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國外陶瓷生產企業長期注重品牌建設,無論產品品質和知名度都很高。而中國陶瓷雖然產量大但品質參差不齊,在國際市場上,中國陶瓷以中低檔為主,又缺少現代產品的品牌意識、缺少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意識,所以陶瓷對外的影響力不足了。

G20杭州峰會國宴用瓷

中國陶瓷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陶瓷走出去,文化自信是基礎

當下的中國陶瓷,在多元化的同時,盲目追求西方的問題凸顯出來,很多人頭腦中映射的是西方文化體系。“除了一些創作,一些展覽、論壇也透露出這種現象,這對年輕人會產生誤導。”甯鋼談道。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我們的文化還在跟著別人走,是很可悲的。在此情況下,建立文化自信愈發重要。

傳統藝術的式微和被侵蝕,不是其本身不行,而是我們對其認識不足,甚至不瞭解所致。淡化甚至遺忘藝術評價的尺度,以西方藝術為標準,會使我們的本土藝術得不到正確的認知。“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陶瓷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寬了中國陶瓷走出去的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走出去需要先繼承好傳統,要先對自身的文化有深刻的認知。中國陶瓷更好地發展、更好地走出去,樹立文化自信是根本。只有充分認知自身的文化體系,才能表達好本民族的文化。操馳認為,從藝術家個體的角度,建立文化自信也非常重要。藝術家不僅僅懂得技法就可以,而應該博古通今,是個“雜家”,要真正瞭解我們自身的文化體系,懂得如何思考,如何表達,傳播中華文化的精粹,在傳統文化中尋找自身的發展軌跡,而不是在西方文化體系覆蓋下尋求自身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時代的藝術,這個藝術必定是從自己文化之根上生髮出來的。在東西方藝術和文化交流、對撞、整合的時代裡,開放、包容和正確認知和重視自己的藝術及其傳統十分重要。李硯祖認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藝術,這種藝術必然是構建在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礎之上的。要真正認知一個民族的藝術,必須從根本上認知其文化,不僅因為藝術是文化的一種表徵,更因為文化是藝術真正的內在屬性和靈魂。

文化自信,不僅表現在認知自身,同樣表現在瞭解他人。真正溝通建立在可以對話的基礎上,傅修延特別強調了認知東西方文化體系、敘事方式的重要性。目前,傅修延正在進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西敘事傳統比較研究”這一課題,“我們要深刻認識自身的敘事體系,也要瞭解西方的敘事體系,懂得西方講故事的方式,用西方方式講好中國故事,才更容易被世界所接受。”

陶瓷走出去,要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表達

讀懂中華文化內涵,認識自身文化體系,樹立強大文化自信,中國陶瓷走出去不僅僅是產業的拓展,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在推進文化走出去的大形勢下,在“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的機遇下,中國陶瓷走向世界的同時,表達怎樣的文化內涵,傳播怎樣的價值觀念,是我們需要思考和關注的問題。

陶瓷承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資訊,就瓷繪來說,原始時期的陶罐上就有著各種各樣的紋樣,表達了當時人類崇拜生殖、希望繁衍等原始意願。沿絲綢之路流傳向西方的中國陶瓷,瓷體之上所繪的紋樣、圖案、山水、人物、故事不僅產生了讓西方人為之傾慕的審美功能與實用意義,更是在無形之中傳遞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同樣,如今的世界陶瓷,也都傳遞著不同民族、國家的文化,依然扮演著文化使者的角色。

傅修延指出了瓷繪的重要性:“內容使產品增值,包括文化和經濟雙重價值。陶瓷和人們的飲食起居、審美活動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使文化浸潤於無形之中。當代中國陶瓷走出去,一定要重視瓷繪,應該有意識地加強瓷繪內容的創作,有效地傳達中國審美意趣、倫理道德、價值傾向等核心內容。”

操馳則強調了陶瓷走出去一定要有頂層設計,從國家文化傳播的高度進行有意識地表達,思考在什麼時間、什麼契機、推動什麼走出去,要有設計、有規劃、有目標地去表達。要加強陶瓷傳播隊伍的建設,以藝術價值、思想引領為選擇,從國家高度組建一支真正能夠表達中國文化精粹的藝術家隊伍。

寧鋼作品《歲歲和合》

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禮贈予英國女王,現存于英國白金漢宮

陶瓷走出去,藝術家要提升自身意識

國家引領、機構帶動,中國陶瓷走出去除了在整體上要有頂層設計、全面規劃外,表達的個體—藝術家的思想意識非常重要,這直接決定了文化表述的方式和內容。操馳認為,在中國陶瓷藝術需要更好走向世界的今天,藝術家自身意識的提升非常有必要。

藝術家自我意識的提升,包括自身認知、傳承創新、表達方式和責任意識幾個方面。一是自身認知。藝術家要深入瞭解中國文化體系,讓傳統文化滲入創作、滲入意識、滲入骨髓。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知道自己的文化根基是什麼,要去傳遞什麼思想、傳播什麼資訊。二是傳承創新。要在繼承中發展,不能只一味仿古,要不斷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融合到陶瓷中。操馳認為,從目前來看,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在陶瓷上體現的深度和力度還不夠,藝術家的創作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當下的時代,是中國文化藝術崛起的時代,是中國藝術家最好的時代,文化藝術百花齊放,創作隨心所欲,藝術家應抓住機遇,創作更多既繼承傳統,又能表現當下的精品佳作。三是表達方式,既要懂得東方藝術語言,又要瞭解西方藝術語言,能夠運用引發東西方共鳴的語言來表達中華文化。四是責任意識,除了在藝術上有所建樹外,藝術家要樹立更高的目標,做文化傳播使者,將中國優秀文化傳播向世界,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這樣的目標才有意義。操馳認為,“當下,世界對中國的認知存在著偏頗,認為中國強大了會對世界他國產生威脅。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世界還沒有真正瞭解中國文化。中華文化是和合、謙讓、包容,小到每個人對待親友鄰舍,大到對待友邦對待鄰國。藝術家可以通過陶瓷,來講述我們究竟是怎樣的人,我們的國家究竟是怎樣的國家,我們的文化究竟是怎樣文化,將中華文化精神內核通過藝術作品、通過文化交流傳播出去,讓世界認識真正的中國。”

“視覺中國·洲際行”瓷上敦煌中國陶瓷藝術展展覽現場

產業化,陶瓷走出去的必經之路

加大科技創新、提升設計水準、打造知名品牌

中國陶瓷歷經幾千年發展至今,雖然當下面臨些許困境,但依然打下了產業化的基礎。李硯祖認為,中國陶瓷的產業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問題是產品品質和成品率需要提高,進一步降低能耗,提升生產裝備的高科技水準,走綠色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從產業陶瓷而言,需要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包括設計品質和藝術品質;要加強品牌建設,建立世界性的品牌信譽;加強陶瓷企業的文化建設,大力創新,提高企業的科技水準;還要加強宣傳和推廣。在拓展市場方面,亦需要加強市場運作的水準,瞭解市場,滿足市場需求,進而創造市場。

寧鋼強調了中國陶瓷走出去需要從設計創新、科技創新、材料創新多方面進行推動,“中國陶瓷走出去,重振輝煌,產業化是唯一的出路。目前最缺的是設計。現在的工藝技術比古時更為先進,但設計創新不夠。需要政府引導,整合資源,進一步推動產業化,讓更多人享受到藝術陶瓷的魅力,而不是將陶瓷局限在某個圈子裡。”

目前中國陶瓷的優勢是產業基礎好,產量大,國際市場接受度高。劣勢是國際知名的品牌少,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不斷提升科技水準和產品品質,進一步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大力創造新產品,進一步加強品牌建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創新能力的建設主要依靠人才培養,因此,陶瓷材料、陶瓷工程和陶瓷設計、陶瓷藝術人才的培養品質和水準亟待提高。在國家層面上,需要搭建更好的平臺,如在北京設立面向國際的各種陶瓷生產裝備、材料、產品展覽和陶瓷藝術展覽等。”李硯祖認為,雖然存在種種問題,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今天,陶瓷仍然具有獨特性和優勢,一方面要講好中國陶瓷的故事,大力宣傳;二是要精益求精,創造中國陶瓷自己的品牌,以陶瓷產品品質的優勢重建其歷史地位。

政府、高校、企業合力促進

隨著各方的不斷努力,一些企業逐漸崛起,創新動力很足,發展態勢非常好。但是依靠小企業自身發展形成國際知名品牌很難,還需要國家層面的設計、引導和扶持。從政府層面,對日用陶瓷藝術化、藝術陶瓷產業化的發展,給足政策、制定標準,提供資訊、科技、市場等方面的服務,尤其要重視新材料等科技成果轉化。“在中國有60%的生產力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轉化,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各盡其責。”基於對陶瓷產業化的認識,寧鋼一直在積極推進景德鎮陶瓷大學與政府、企業的合作,他認為,“陶瓷產業化需要有高度、有責任意識的企業參與推進,所以積極推進了景德鎮陶瓷大學與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的合作,雙方計畫在陶瓷走出去、產業化、標準體系建設等多方面聯手,為中國陶瓷走出去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副總經理、《藝術市場》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社長代柳梅十分認可企業與高校的合作方式,認為雙方聯手,可以發揮中央大型文化企業在文化產業規劃引領、主管道推廣和要素資源集聚整合的作用,發揮世界一流陶瓷大學在學科綜合、高水準領軍人才和創意創新創業的優勢,資源整合、優勢互補,逐步形成產業模式。希望通過央地合作,立足全域,激發活力,示範引領,從創作、展示、推廣、標準體系建設等多方面,促進景德鎮藝術陶瓷向產業化、市場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從而在“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為我國陶瓷藝術的繁榮發展以及走出去做出積極貢獻。

寧鋼作品《祥和》

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禮贈予英國女王

現存于英國白金漢宮

注重陶瓷產業鏈條的拓展和延伸

提及陶瓷產業化,無論日用瓷還是藝術瓷,更多人談論的,還是陶瓷的技藝、製作、銷售或是創作、展示,關注的多是陶瓷產品或作品本身的產業鏈條。而從文化部下屬的具有引領性的國家大型文化企業高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所關注的是將陶瓷置於區域經濟、產業集群等視域,推進陶瓷產業鏈條的進一步深化、拓展和延伸,從而為我國陶瓷走出去和產業化發展注入更深層面的持久力量。張國洪介紹了具體實施的途徑:

一是將陶瓷走出去的交流活動升級,可以做主題、做區域、做延伸,以城市、城鎮、甚至小鎮、鄉村為單位,進行更細化、更有目的性的傳播和推介,在推動陶瓷走出去,傳播文化的同時還可以帶動當地文化挖掘、梳理,甚至促進旅遊等產業。這些成果又可以反向推動陶瓷更好的走出去,形成相互促進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二是借助國家政策引導,建設陶瓷小鎮,結合區域特色,打造傳統手工藝產業集群,探索傳統手工藝傳承、發展、創新模式。國家非遺項目中涉及陶瓷的至少有20個城市,圍繞這些城市至少可以5倍係數打造陶瓷小鎮。用企業、機構聚合具有創造力的個體(包括個人和企業),改變“散”的局面,為個體提供物流、包裝、資訊化管理等服務,在建立服務平臺的同時保留手工藝單體特徵,形成“城市+街區+小鎮+村落”的人文生態結合體。

三是建立院校創意、創新、創業終端網路,集聚整合全國藝術院校創意、創業、創新等產業要素資源,推進陶瓷傳承人與院校教學的結合,引導學生加入創業創新隊伍,並提前給學生植入規範化、體系化、產業化的思維模式,引導學生重視工藝、材料、設計的創新及精品意識。

陶瓷,這一深刻影響世界文明史的中國發明,幾 千年來幾經沉浮,在新時期又煥發出新的光彩。“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貿易暢通之路,也是文化交流、民心互通之路,它為中國陶瓷打開了新的築夢空間。借用寧鋼的話:“從歷史看,我們有底氣;從時代看,我們有機遇;從發展看,我們有空間。”陶瓷走出去,不僅是推動我國對外貿易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借助“一帶一路”中國陶瓷將會獲得巨大的推進,迎來新的發展,也將會為世界陶瓷產業和陶瓷藝術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國陶瓷將會重振輝煌。

操馳作品《遠古時代》

榮獲法國羅浮宮國際東西方藝術展金獎

隨著陶瓷作為藝術審美和日用佳物的輸出,中華文化也隨之傳播開來。作為“文化使者”的陶瓷在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當代中國陶瓷在世界的影響力,對中華文化傳播的意義非常深遠。

從實際操作經驗來看,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藝術測評中心主任、《藝術市場》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洪也指出,以集團、公司組織的幾十場國際展覽活動來看,相較書畫而言,無論在展示交流方面還是在銷售方面,陶瓷確實是更容易為國外所接受的藝術形式。

陶瓷的特性使其成為文化傳播的最佳載體

陶瓷是中國文化的國粹。中國陶瓷的上萬年歷史,自東漢開始創燒成功瓷器以來,中國陶瓷一直獨步世界。從陶瓷材料的加工到制瓷工藝技術,從窯的結構到瓷器造型與裝飾,都深深打上了中國文化的烙印。隨著中國制瓷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通過絲綢之路的傳播,陶瓷給西方文明帶來巨大的震撼,並在世界文明史上深深刻下中國文化的印記。陶瓷之所以最適於文化傳播,除了它是中國文明發展的獨特產物,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式,也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質、文化承載力和巨大的影響力。

首先,從物理性質方面來看,陶瓷融合金木水火土之自然特性,經高溫燒制而成,耐熱耐寒耐潮濕、抗氧化、不怕蟲蛀、不會腐爛、不易發生物理或化學反應,具有千年不變質的穩定特性。這決定了其可收藏、可儲存、可流傳的屬性,是布、帛、絹、木甚至金屬等材質不可比擬的。在故宮博物院館藏的近70種文物類別中,陶瓷數量高居榜首,共30余萬件,而繪畫、書法、碑帖相加也不過10余萬件。

其次,從文化承載力來看,陶瓷承載了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一是陶瓷融合了繪畫、書法、雕刻等中華傳統精粹,同樣在當代也可以融合油畫等西方藝術元素,集大成於一身,是一種綜合藝術形式。二是其製作技藝、器型、色彩、紋樣各個方面,可以體現當時的社會形態,是非常特殊的文化載體。“幾千年前的陶瓷在世界各地各大博物館被珍藏、被仰視、被欣賞、被研究,陶瓷能夠讓人們在千年後仍然可以瞭解當時社會的資訊,瞭解當時人們的所思所想,是最為有效的歷史資訊傳遞方式之一。這種文化的承載、傳播和浸潤可以在千年以後依然持續。這正是陶瓷的魅力。”東方彩墨藝術館館長、陶瓷藝術家操馳曾畫國畫、畫油畫,最終選擇了陶瓷作為自己藝術的主要表達方式,正是因為陶瓷藝術的綜合性和易於傳承性。

再次,從文化影響力來看,迄今為止,很難再有一種文化藝術形式如陶瓷一般,橫跨東西方世界,受到全世界人們的喜愛和讚歎。操馳指出,“中國的陶瓷藝術是在世界上流傳最廣泛、被收藏比例最高、拍賣紀錄最多、最為世界人民喜愛的藝術形式。”陶瓷所承載的中華文化內涵、精神內核,已經隨著陶瓷在世界傳播,滲透到世界各地,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審美。

綜合幾方面可以看出,陶瓷是最具影響力、最易讓人們產生共鳴的文化藝術形式,是一種“世界語言”。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國宴用瓷

中國陶瓷式微之因

作為以陶瓷聞名世界的東方大國,我們有著燦爛輝煌的瓷器燒造史,陶瓷藝術仍在發展、陶瓷生產仍在延續,但相比曾經絲綢之路的輝煌,18世紀後期開始的中國陶瓷在國際舞臺上卻呈現出日漸式微的態勢。放眼當下世界,作為以陶瓷聞名世界的東方大國,卻幾乎無一品牌躋身全球知名陶瓷品牌行列。景德鎮陶瓷大學藝術文博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教授李硯祖介紹,“在今天,中國陶瓷無論產量和品質在世界陶瓷產業中都佔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產品,中國產陶瓷,從日用瓷到衛生潔具、建築用瓷,占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可以說,當今中國陶瓷遍及全世界。但這些陶瓷產品,並非中國的品牌,很多是為國外所加工。”中國陶瓷的昔日輝煌似乎已蒙上了淡淡塵埃。如此現狀的成因,並非中國陶瓷當下發展的單一問題,我們需要翻開歷史的篇章從頭來看。

歷史原因

明清交替之際,海外貿易一度停滯,清初重新採取了嚴厲的海禁與遷海政策,導致海上貿易的霸主葡萄牙和荷蘭將目標轉向日本。荷蘭轉而向日本購買瓷器,日本外銷瓷從有田燒轉向伊萬里樣式,受到歐洲市場的歡迎,貿易數量逐年增加。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起,全面開海,回歸國際貿易市場的中國很快創燒出擁有自己特色的“五彩”“粉彩”,受到歐洲市場的歡迎。中國外銷瓷輸入的數量之巨,在歐洲社會的流行之廣,產生的影響之大,是迄今為止任何一種國外產品所無法比擬的,以至於歐洲人一提到中國藝術,往往想到的是青花瓷與彩瓷。“但是18世紀70年代之後,歐洲對中國風設計的熱潮漸漸消退,可以說中國風設計是伴隨著歐洲宮廷生活的存在而存在的,當奢靡之風漸漸消散,法國大革命的鐘聲敲響的時候中國風的設計也隨風而逝。18世紀中葉之前以收藏中國精美瓷器為榮耀到晚清不允許中國瓷器進入歐洲,巨大的落差也看到了中國陶瓷的衰落。”寧鋼從歷史角度分析了成因之一。

2014年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主辦、《藝術市場》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視覺中國·洲際行”瓷上敦煌中國陶瓷藝術展在盧浮宮卡魯塞爾宮舉行

國外制瓷技術的崛起

隨著中國陶瓷源源不斷流向西方,西方世界對陶瓷的驚歎和崇拜也逐漸轉為嚮往和探究。制瓷技術流向西方最主要的轉捩點,是天主教耶穌會法國籍傳教士殷弘緒(1664-1741年)利用他的傳教士身份,在中國產瓷區——景德鎮先後居住了7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他傳教、發展教徒,並在這個過程中搜集資料,對中國制瓷技術進行了觀察、學習、整理和研究。1712年他寫信給法國的傳教士,詳細地介紹了瓷器的原材料和瓷器的製作方法,他的兩封信在1712年首次出版,題為《中國陶瓷見聞錄》。其中的一段文字寫到:“我逗留在景德鎮時,經常和皈依天主的信徒接觸,這些人許多是瓷器工匠,他們激起了我對瓷器工藝的興趣。中國瓷器昂貴精美,被販賣到全世界。好奇心驅使我盡可能地記錄下全部生產流程,也許能在歐洲派上用場。”殷弘緒的信促使法王路易十五在1735年興建了塞夫爾瓷廠,從而使法國人在法國本地仿造出瓷器,以後制瓷技術逐漸傳遍歐洲各地,技術不斷融合發展,最終形成了具有歐洲特色的制瓷工藝,不斷推進的工業化的生產方式使歐洲生產陶瓷的成本不斷降低,到18世紀末,在英國花一個先令就可以買一件精美的大瓷盤,中國瓷器作為奢侈品的時代結束了。隨著時間的淘洗,國際上出現了如韋奇伍德、邁森、代爾夫特、道爾頓等一批國際著名陶瓷品牌,中國陶瓷的世界地位被逐步瓜分。

中國陶瓷自身發展的困境

進入21世紀後,中國當代陶瓷的發展更加多元化,在不斷縮短與世界陶瓷發展的距離。但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內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價值導向偏離、無知名品牌、產業化程度不夠等方面。

寧鋼指出,當代中國陶瓷藝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但也出現了盲目追逐西方的現象,一些創作、展覽、論壇都透射出這個現象,文化的導向發生了偏離。而從產業化的角度來看,中國陶瓷企業品牌意識薄弱,缺乏現代經營理念 “企業經營者缺乏品牌概念,多是做‘貼牌’,一個技術含量非常高的花灑,成本幾十塊,200多元賣給日本知名企業,貼牌後就賣到2000多,這是我們的悲哀。”談到具體問題,寧鋼概括為“四多四少、兩大兩小”。“四多四少”是指小企業多,大企業少;手工生產的多,機械化生產的少;工藝創新中,經驗積累成分多,高新科技含量少;產品創新中,造型色彩變化多,高新技術變革少。“兩大兩小”是指企業個體集群大、活力大,競爭有餘;產業整體集聚小、合力小,協作不足。中國有5000多家陶瓷衛浴企業,卻沒有一個國際知名品牌。

李硯祖也提出了品牌建設的重要性。他認為,國際陶瓷生產具有多元性,各國陶瓷水準、品質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國外陶瓷生產企業長期注重品牌建設,無論產品品質和知名度都很高。而中國陶瓷雖然產量大但品質參差不齊,在國際市場上,中國陶瓷以中低檔為主,又缺少現代產品的品牌意識、缺少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意識,所以陶瓷對外的影響力不足了。

G20杭州峰會國宴用瓷

中國陶瓷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陶瓷走出去,文化自信是基礎

當下的中國陶瓷,在多元化的同時,盲目追求西方的問題凸顯出來,很多人頭腦中映射的是西方文化體系。“除了一些創作,一些展覽、論壇也透露出這種現象,這對年輕人會產生誤導。”甯鋼談道。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我們的文化還在跟著別人走,是很可悲的。在此情況下,建立文化自信愈發重要。

傳統藝術的式微和被侵蝕,不是其本身不行,而是我們對其認識不足,甚至不瞭解所致。淡化甚至遺忘藝術評價的尺度,以西方藝術為標準,會使我們的本土藝術得不到正確的認知。“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陶瓷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寬了中國陶瓷走出去的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走出去需要先繼承好傳統,要先對自身的文化有深刻的認知。中國陶瓷更好地發展、更好地走出去,樹立文化自信是根本。只有充分認知自身的文化體系,才能表達好本民族的文化。操馳認為,從藝術家個體的角度,建立文化自信也非常重要。藝術家不僅僅懂得技法就可以,而應該博古通今,是個“雜家”,要真正瞭解我們自身的文化體系,懂得如何思考,如何表達,傳播中華文化的精粹,在傳統文化中尋找自身的發展軌跡,而不是在西方文化體系覆蓋下尋求自身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時代的藝術,這個藝術必定是從自己文化之根上生髮出來的。在東西方藝術和文化交流、對撞、整合的時代裡,開放、包容和正確認知和重視自己的藝術及其傳統十分重要。李硯祖認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藝術,這種藝術必然是構建在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礎之上的。要真正認知一個民族的藝術,必須從根本上認知其文化,不僅因為藝術是文化的一種表徵,更因為文化是藝術真正的內在屬性和靈魂。

文化自信,不僅表現在認知自身,同樣表現在瞭解他人。真正溝通建立在可以對話的基礎上,傅修延特別強調了認知東西方文化體系、敘事方式的重要性。目前,傅修延正在進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西敘事傳統比較研究”這一課題,“我們要深刻認識自身的敘事體系,也要瞭解西方的敘事體系,懂得西方講故事的方式,用西方方式講好中國故事,才更容易被世界所接受。”

陶瓷走出去,要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表達

讀懂中華文化內涵,認識自身文化體系,樹立強大文化自信,中國陶瓷走出去不僅僅是產業的拓展,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在推進文化走出去的大形勢下,在“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的機遇下,中國陶瓷走向世界的同時,表達怎樣的文化內涵,傳播怎樣的價值觀念,是我們需要思考和關注的問題。

陶瓷承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資訊,就瓷繪來說,原始時期的陶罐上就有著各種各樣的紋樣,表達了當時人類崇拜生殖、希望繁衍等原始意願。沿絲綢之路流傳向西方的中國陶瓷,瓷體之上所繪的紋樣、圖案、山水、人物、故事不僅產生了讓西方人為之傾慕的審美功能與實用意義,更是在無形之中傳遞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同樣,如今的世界陶瓷,也都傳遞著不同民族、國家的文化,依然扮演著文化使者的角色。

傅修延指出了瓷繪的重要性:“內容使產品增值,包括文化和經濟雙重價值。陶瓷和人們的飲食起居、審美活動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使文化浸潤於無形之中。當代中國陶瓷走出去,一定要重視瓷繪,應該有意識地加強瓷繪內容的創作,有效地傳達中國審美意趣、倫理道德、價值傾向等核心內容。”

操馳則強調了陶瓷走出去一定要有頂層設計,從國家文化傳播的高度進行有意識地表達,思考在什麼時間、什麼契機、推動什麼走出去,要有設計、有規劃、有目標地去表達。要加強陶瓷傳播隊伍的建設,以藝術價值、思想引領為選擇,從國家高度組建一支真正能夠表達中國文化精粹的藝術家隊伍。

寧鋼作品《歲歲和合》

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禮贈予英國女王,現存于英國白金漢宮

陶瓷走出去,藝術家要提升自身意識

國家引領、機構帶動,中國陶瓷走出去除了在整體上要有頂層設計、全面規劃外,表達的個體—藝術家的思想意識非常重要,這直接決定了文化表述的方式和內容。操馳認為,在中國陶瓷藝術需要更好走向世界的今天,藝術家自身意識的提升非常有必要。

藝術家自我意識的提升,包括自身認知、傳承創新、表達方式和責任意識幾個方面。一是自身認知。藝術家要深入瞭解中國文化體系,讓傳統文化滲入創作、滲入意識、滲入骨髓。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知道自己的文化根基是什麼,要去傳遞什麼思想、傳播什麼資訊。二是傳承創新。要在繼承中發展,不能只一味仿古,要不斷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融合到陶瓷中。操馳認為,從目前來看,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在陶瓷上體現的深度和力度還不夠,藝術家的創作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當下的時代,是中國文化藝術崛起的時代,是中國藝術家最好的時代,文化藝術百花齊放,創作隨心所欲,藝術家應抓住機遇,創作更多既繼承傳統,又能表現當下的精品佳作。三是表達方式,既要懂得東方藝術語言,又要瞭解西方藝術語言,能夠運用引發東西方共鳴的語言來表達中華文化。四是責任意識,除了在藝術上有所建樹外,藝術家要樹立更高的目標,做文化傳播使者,將中國優秀文化傳播向世界,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這樣的目標才有意義。操馳認為,“當下,世界對中國的認知存在著偏頗,認為中國強大了會對世界他國產生威脅。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世界還沒有真正瞭解中國文化。中華文化是和合、謙讓、包容,小到每個人對待親友鄰舍,大到對待友邦對待鄰國。藝術家可以通過陶瓷,來講述我們究竟是怎樣的人,我們的國家究竟是怎樣的國家,我們的文化究竟是怎樣文化,將中華文化精神內核通過藝術作品、通過文化交流傳播出去,讓世界認識真正的中國。”

“視覺中國·洲際行”瓷上敦煌中國陶瓷藝術展展覽現場

產業化,陶瓷走出去的必經之路

加大科技創新、提升設計水準、打造知名品牌

中國陶瓷歷經幾千年發展至今,雖然當下面臨些許困境,但依然打下了產業化的基礎。李硯祖認為,中國陶瓷的產業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問題是產品品質和成品率需要提高,進一步降低能耗,提升生產裝備的高科技水準,走綠色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從產業陶瓷而言,需要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包括設計品質和藝術品質;要加強品牌建設,建立世界性的品牌信譽;加強陶瓷企業的文化建設,大力創新,提高企業的科技水準;還要加強宣傳和推廣。在拓展市場方面,亦需要加強市場運作的水準,瞭解市場,滿足市場需求,進而創造市場。

寧鋼強調了中國陶瓷走出去需要從設計創新、科技創新、材料創新多方面進行推動,“中國陶瓷走出去,重振輝煌,產業化是唯一的出路。目前最缺的是設計。現在的工藝技術比古時更為先進,但設計創新不夠。需要政府引導,整合資源,進一步推動產業化,讓更多人享受到藝術陶瓷的魅力,而不是將陶瓷局限在某個圈子裡。”

目前中國陶瓷的優勢是產業基礎好,產量大,國際市場接受度高。劣勢是國際知名的品牌少,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不斷提升科技水準和產品品質,進一步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大力創造新產品,進一步加強品牌建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創新能力的建設主要依靠人才培養,因此,陶瓷材料、陶瓷工程和陶瓷設計、陶瓷藝術人才的培養品質和水準亟待提高。在國家層面上,需要搭建更好的平臺,如在北京設立面向國際的各種陶瓷生產裝備、材料、產品展覽和陶瓷藝術展覽等。”李硯祖認為,雖然存在種種問題,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今天,陶瓷仍然具有獨特性和優勢,一方面要講好中國陶瓷的故事,大力宣傳;二是要精益求精,創造中國陶瓷自己的品牌,以陶瓷產品品質的優勢重建其歷史地位。

政府、高校、企業合力促進

隨著各方的不斷努力,一些企業逐漸崛起,創新動力很足,發展態勢非常好。但是依靠小企業自身發展形成國際知名品牌很難,還需要國家層面的設計、引導和扶持。從政府層面,對日用陶瓷藝術化、藝術陶瓷產業化的發展,給足政策、制定標準,提供資訊、科技、市場等方面的服務,尤其要重視新材料等科技成果轉化。“在中國有60%的生產力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轉化,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各盡其責。”基於對陶瓷產業化的認識,寧鋼一直在積極推進景德鎮陶瓷大學與政府、企業的合作,他認為,“陶瓷產業化需要有高度、有責任意識的企業參與推進,所以積極推進了景德鎮陶瓷大學與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的合作,雙方計畫在陶瓷走出去、產業化、標準體系建設等多方面聯手,為中國陶瓷走出去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副總經理、《藝術市場》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社長代柳梅十分認可企業與高校的合作方式,認為雙方聯手,可以發揮中央大型文化企業在文化產業規劃引領、主管道推廣和要素資源集聚整合的作用,發揮世界一流陶瓷大學在學科綜合、高水準領軍人才和創意創新創業的優勢,資源整合、優勢互補,逐步形成產業模式。希望通過央地合作,立足全域,激發活力,示範引領,從創作、展示、推廣、標準體系建設等多方面,促進景德鎮藝術陶瓷向產業化、市場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從而在“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為我國陶瓷藝術的繁榮發展以及走出去做出積極貢獻。

寧鋼作品《祥和》

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禮贈予英國女王

現存于英國白金漢宮

注重陶瓷產業鏈條的拓展和延伸

提及陶瓷產業化,無論日用瓷還是藝術瓷,更多人談論的,還是陶瓷的技藝、製作、銷售或是創作、展示,關注的多是陶瓷產品或作品本身的產業鏈條。而從文化部下屬的具有引領性的國家大型文化企業高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所關注的是將陶瓷置於區域經濟、產業集群等視域,推進陶瓷產業鏈條的進一步深化、拓展和延伸,從而為我國陶瓷走出去和產業化發展注入更深層面的持久力量。張國洪介紹了具體實施的途徑:

一是將陶瓷走出去的交流活動升級,可以做主題、做區域、做延伸,以城市、城鎮、甚至小鎮、鄉村為單位,進行更細化、更有目的性的傳播和推介,在推動陶瓷走出去,傳播文化的同時還可以帶動當地文化挖掘、梳理,甚至促進旅遊等產業。這些成果又可以反向推動陶瓷更好的走出去,形成相互促進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二是借助國家政策引導,建設陶瓷小鎮,結合區域特色,打造傳統手工藝產業集群,探索傳統手工藝傳承、發展、創新模式。國家非遺項目中涉及陶瓷的至少有20個城市,圍繞這些城市至少可以5倍係數打造陶瓷小鎮。用企業、機構聚合具有創造力的個體(包括個人和企業),改變“散”的局面,為個體提供物流、包裝、資訊化管理等服務,在建立服務平臺的同時保留手工藝單體特徵,形成“城市+街區+小鎮+村落”的人文生態結合體。

三是建立院校創意、創新、創業終端網路,集聚整合全國藝術院校創意、創業、創新等產業要素資源,推進陶瓷傳承人與院校教學的結合,引導學生加入創業創新隊伍,並提前給學生植入規範化、體系化、產業化的思維模式,引導學生重視工藝、材料、設計的創新及精品意識。

陶瓷,這一深刻影響世界文明史的中國發明,幾 千年來幾經沉浮,在新時期又煥發出新的光彩。“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貿易暢通之路,也是文化交流、民心互通之路,它為中國陶瓷打開了新的築夢空間。借用寧鋼的話:“從歷史看,我們有底氣;從時代看,我們有機遇;從發展看,我們有空間。”陶瓷走出去,不僅是推動我國對外貿易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借助“一帶一路”中國陶瓷將會獲得巨大的推進,迎來新的發展,也將會為世界陶瓷產業和陶瓷藝術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國陶瓷將會重振輝煌。

操馳作品《遠古時代》

榮獲法國羅浮宮國際東西方藝術展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