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印美日三國航母齊聚孟加拉灣,“馬拉巴爾” 聯合軍演意欲何為?

視覺中國

本報記者 張強

當地時間7月10日,印度、美國和日本三國聯合舉行的“馬拉巴爾”軍事演習在印度孟加拉灣附近正式拉開帷幕。

引人關注的是,參加演習的三個國家都為此次演習部署了其最大的戰艦,規模為歷年之最。印度派出了其唯一的航空母艦“維克拉馬蒂亞”號參與演習,美國派出了搭載F/A-18戰機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而日本也派出了其2萬噸級的直升機航母“出雲”號。三艘航母齊聚孟加拉灣,在“馬拉巴爾”聯合軍事演習歷史上還是首次。

對此,軍事評論員劉征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難看出此次‘馬拉巴爾’軍演規模是空前的。通過與美國、日本等海上力量強國開展這種大規模的海上演習,印度可以提升海軍海上作戰能力,強化其在印度洋上的軍事優勢地位,同時,向世界傳遞印度與美國、日本之間的良好關係,以側面威懾印度眼中的戰略對手,以遏制域外國家在印度洋擴大軍事存在的趨勢。

印度派出最強陣容

“馬拉巴爾”軍演是印度與美國在印度洋共同執行區域安全防務以及加強軍事合作的常態性演習,因為最初舉行演習的海域為印度西海岸城市馬拉巴爾附近海域,所以歷年來都稱為“馬拉巴爾”軍演。演習的動機是加強構建印度洋第一島鏈末端的共同防禦,強化對印度洋海上航線、戰略通道的控制與封鎖。

劉征魯介紹,

從以往的演習項目看,“馬拉巴爾”聯合軍演的主要演習科目是海上防空、聯合反潛、聯合制海、海上封鎖、海上通信等常見的演習專案,並且還有聯合巡邏、海上搜救、臨檢拿捕等低烈度的演習項目。

此次印度派出了其現役唯一的航母“維克拉馬蒂亞”號。這是其自2013年11月服役後,首次獨自與外國艦隊一同進行全面的戰鬥演習。這艘航母是印度從俄羅斯引進,由“戈爾什科夫”號航母改裝而來,

目前是印度海軍的“王牌”。它的戰鬥群集中了印度海軍的精華,“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什瓦利克”級護衛艦、“塔爾瓦爾”級護衛艦、“卡莫爾塔”級反潛護衛艦等都是它的“御前侍衛”,而從俄羅斯引進的“基洛”級潛艇,也是航母戰鬥群的水下作戰力量的主力。

“不過,這艘航母的改裝談不上特別成功,它的艦島過於靠近飛行甲板的中部,嚴重影響艦載機的起降效率。並且,它的動力系統不太可靠,

試航期間8個鍋爐7個出現故障。其搭載的艦載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米格-29K型艦載機,雖然經過了現代化升級,但因為機體空間有限,航程較短,可以搭載的武器裝備重量偏低。”劉征魯說。

他認為:“此次軍演印度可以說是派出了最強陣容,一方面是印度是‘馬拉巴爾’演習的主辦國,另一方面也是向世界炫耀印度海軍的強大,顯示其在印度洋上的霸主地位。當然,印度海軍近年來的軍備建設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也擁有了派出先進艦艇的能力。”

7月10日,日本、美國和印度聯合海上軍演啟動。 視覺中國

日本參演目的並不單純

記者瞭解到,美國與印度1992年開始實施“馬拉巴爾”聯合軍演,2007年日本海上自衛隊首次應邀參加,後2009年參加及2014年後每年參加。這次聯合軍演,日本更是派出其最大噸位的直升機航母“出雲”號和“漣”號護衛艦。

“出雲”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最新型的戰艦,標準排水量為1.95萬噸,滿載排水量2.7萬噸,超過義大利海軍1.3萬噸的“加里波第”號航母、西班牙1.7萬噸的“阿斯圖裡亞斯親王”號航母和英國皇家海軍2.1萬噸的“無敵”級航母。

“雖然日本自稱驅逐艦,但它擁有島形建築,大面積的飛行甲板,大型機庫,其甲板可以起降重型直升機,改裝後能夠起降F-35B戰鬥機,所以其實就是一艘輕型航母。”劉征魯說。

“應該說,日本參加‘馬拉巴爾’演習的目的並不單純。首先是加強和印度合作的考慮。近年來,在共同對抗中國這一目的上,日本和印度有了很多‘共同語言’,攜手對抗中國的趨勢越發明顯。因此,通過軍事演習增強兩軍、兩國之間的聯繫和合作成為日本的重要考量。當然,與美軍和印軍聯演,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戰能力也有提升作用。”他指出,“此次派出‘出雲’號一方面是通過參加演習提升戰鬥力,展現其先進性能,凸顯日本的海外影響力。另一方面派出最重磅的戰艦,也顯示日本參與聯合軍演的‘誠意’,借此拉近與印度等國家的感情。”

劉征魯強調:“近年來,日本政府右翼化明顯,在解禁自衛權、海外派兵、武器出口等問題上屢屢動作,通過參加海外的聯合演習,可以凸顯日本海外自衛隊的存在感,為其‘修憲’提供助力。”

參演艦艇為“潛艇搜尋”特別配置

在為期10天的演練包括潛艇熟悉訓練、防空、搜尋以及反潛戰。不過印度海軍承認,反潛戰才是整個演習的核心內容。巧合地是,就在演習舉行前夕,印度多家媒體報導稱,“中國潛艇進入印度洋”“14艘中國軍艦在印度洋不同尋常地活動”,大肆炒作中國潛艇在印度洋地區活動。這不得不讓人猜測這次所謂例行軍演的針對性。

且看印美日三國參演的艦艇陣容:美國派出了搭載F/A-18戰機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1艘“提康得羅加”級導彈巡洋艦、1艘“洛杉磯”級攻擊潛艇,以及3到4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組成的航母戰鬥群。印度派出了6至7艘前線戰艦和一艘“基洛”級潛艇以及航空母艦“維克拉馬蒂亞”號。日本則派出了“出雲”號直升機航母和另一艘軍艦。

劉征魯指出:“這個陣容相當‘豪華’。美軍航母戰鬥群的配置十分標準,巡洋艦、驅逐艦、核潛艇一應俱全。印度、日本也是精華盡出。”

“這個戰鬥群除了具有全球一流的防空能力外,搜潛和反潛作戰的能力也很強,主要體現在‘提康得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都裝備了先進的拖曳聲呐,也可以通過搭載的直升機實施航空反潛,同時‘洛杉磯’級核潛艇本身就是反潛作戰的王牌。同時,‘出雲’號准航母的特長也是反潛,因為它搭載的艦載直升機本身就是反潛作戰的主力。印度海軍也配備了卡-28和‘海王’反潛直升機,‘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的反潛能力也很優秀。因此,三國聯合演習的反潛能力還是比較強大的。”劉征魯說。

印度海軍近年來的軍備建設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也擁有了派出先進艦艇的能力。”

7月10日,日本、美國和印度聯合海上軍演啟動。 視覺中國

日本參演目的並不單純

記者瞭解到,美國與印度1992年開始實施“馬拉巴爾”聯合軍演,2007年日本海上自衛隊首次應邀參加,後2009年參加及2014年後每年參加。這次聯合軍演,日本更是派出其最大噸位的直升機航母“出雲”號和“漣”號護衛艦。

“出雲”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最新型的戰艦,標準排水量為1.95萬噸,滿載排水量2.7萬噸,超過義大利海軍1.3萬噸的“加里波第”號航母、西班牙1.7萬噸的“阿斯圖裡亞斯親王”號航母和英國皇家海軍2.1萬噸的“無敵”級航母。

“雖然日本自稱驅逐艦,但它擁有島形建築,大面積的飛行甲板,大型機庫,其甲板可以起降重型直升機,改裝後能夠起降F-35B戰鬥機,所以其實就是一艘輕型航母。”劉征魯說。

“應該說,日本參加‘馬拉巴爾’演習的目的並不單純。首先是加強和印度合作的考慮。近年來,在共同對抗中國這一目的上,日本和印度有了很多‘共同語言’,攜手對抗中國的趨勢越發明顯。因此,通過軍事演習增強兩軍、兩國之間的聯繫和合作成為日本的重要考量。當然,與美軍和印軍聯演,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戰能力也有提升作用。”他指出,“此次派出‘出雲’號一方面是通過參加演習提升戰鬥力,展現其先進性能,凸顯日本的海外影響力。另一方面派出最重磅的戰艦,也顯示日本參與聯合軍演的‘誠意’,借此拉近與印度等國家的感情。”

劉征魯強調:“近年來,日本政府右翼化明顯,在解禁自衛權、海外派兵、武器出口等問題上屢屢動作,通過參加海外的聯合演習,可以凸顯日本海外自衛隊的存在感,為其‘修憲’提供助力。”

參演艦艇為“潛艇搜尋”特別配置

在為期10天的演練包括潛艇熟悉訓練、防空、搜尋以及反潛戰。不過印度海軍承認,反潛戰才是整個演習的核心內容。巧合地是,就在演習舉行前夕,印度多家媒體報導稱,“中國潛艇進入印度洋”“14艘中國軍艦在印度洋不同尋常地活動”,大肆炒作中國潛艇在印度洋地區活動。這不得不讓人猜測這次所謂例行軍演的針對性。

且看印美日三國參演的艦艇陣容:美國派出了搭載F/A-18戰機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1艘“提康得羅加”級導彈巡洋艦、1艘“洛杉磯”級攻擊潛艇,以及3到4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組成的航母戰鬥群。印度派出了6至7艘前線戰艦和一艘“基洛”級潛艇以及航空母艦“維克拉馬蒂亞”號。日本則派出了“出雲”號直升機航母和另一艘軍艦。

劉征魯指出:“這個陣容相當‘豪華’。美軍航母戰鬥群的配置十分標準,巡洋艦、驅逐艦、核潛艇一應俱全。印度、日本也是精華盡出。”

“這個戰鬥群除了具有全球一流的防空能力外,搜潛和反潛作戰的能力也很強,主要體現在‘提康得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都裝備了先進的拖曳聲呐,也可以通過搭載的直升機實施航空反潛,同時‘洛杉磯’級核潛艇本身就是反潛作戰的王牌。同時,‘出雲’號准航母的特長也是反潛,因為它搭載的艦載直升機本身就是反潛作戰的主力。印度海軍也配備了卡-28和‘海王’反潛直升機,‘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的反潛能力也很優秀。因此,三國聯合演習的反潛能力還是比較強大的。”劉征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