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品牌今年挑戰108萬輛,上半年銷售48萬輛,哪來的底氣完成?

今年業績突出的車企,中考成績單總是公佈得比以往更早一些,從日產、廣汽到吉利,無不用實際行動印證了這一點。

在最新的6月份資料中,NISSAN品牌終端零售87154輛(含進口車),同比增長7.7%;批發88531輛(含進口車),

同比增長1%。至此,東風日產上半年終端銷售477917輛(含進口車),同比增長6.1%,批發銷售474978輛(含進口車),同比增長11.4%,終端銷售以44.3%的達成率,向全年銷量目標更進一步。

最值得稱道的是,受購置稅退坡及去年政策刺激透支消費的影響,2017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市場整體銷量增長放緩,除SUV市場同比增長17.1%外,其它轎車、MPV等市場均出現下滑。但東風日產的銷量構成相當均衡,旗下舒適陣營、SUV陣營與動感陣營表現優異、成績斐然,

都沒有短板。

其中,舒適陣營中,“家轎之王”軒逸的表現最為突出,月均3萬台,半年接近18萬的銷量成為東風日產銷量的有力支撐;SUV陣營上半年終端銷售163388輛,同比增長5.2%。其中,全新逍客與全新奇駿自上市以來,已連續四個月銷量雙雙破萬;動感陣營中,

包含新生代騏達、西瑪、新藍鳥等車型上半年實現終端零售59046輛,同比增長13%。持續熱銷的背後,既是數百萬用戶對東風日產的信賴與認可,更是東風日產長期深耕中國市場的結果。

豐富產品矩陣 SUV、轎車兩條腿走路

從轎車到SUV,從A00級到B級,東風日產多年來對中國汽車市場進行了全方位佈局。軒逸、天籟、逍客、奇駿等車型,在各個細分市場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逍客作為一款精品車,一直以來都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天籟是一款主打中高級的豪華轎車,上市以來累計超過百萬台,擁有“最舒適轎車”之稱;奇駿則是SUV細分市場中的一輛重磅車型,2008年進入中國後,憑藉著自身的競爭力在SUV市場中為自己贏得了一席之地。

事實上,在這份銷量資料中,最具意義的車型就是軒逸。那為何這麼說呢?

首先作為一款A級轎車,軒逸所處的正是汽車競爭最激烈的細分市場,但軒逸不負眾望,在6月份銷量達到了38145輛,同比增長27.5%,創下歷史以來6月最佳銷量紀錄!

此外,軒逸並不是一台以低價、低質佔有市場的車型,廠商指導價:9.98-15.9萬。而且軒逸的銷量表現並非曇花一現,自2014年11月軒逸銷量突破3萬大關至今,

月均銷量3萬台對軒逸來說已是日常。這還是在汽車市場整體增速放緩,銷量同比低於2%緩慢增長的整體情況下達成的銷量。

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引用“股神”巴菲特的這一段話作標題,來總結2017年汽車市場上半年銷量也許再合適不過。車市熱潮的局部消退,讓我們看到了車企間由於產品競爭力的差異而導致的市場分化。東風日產之所以能在此輪競爭佔先,全仗它們能將軒逸、天籟、逍客、奇駿等等重量級車型相繼帶到消費者的身邊。這些車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性能非凡,在各自的細分市場均是“一把好手”,再加上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的“外衣”,它們的“大紅大紫”也就順理成章了。

比較起來,上汽通用同比增長3.97%、上汽大眾同比增長0.0%、一汽-大眾資料遮遮掩掩、北京現代狀況可想而知,上半年,國內百萬級產銷規模車企少數微增、半數疲軟,而東風日產則逆市達成歷史新高。

DearAuto認為這是因為個別企業缺乏“絕活”,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過於“偏科”,多少顯得勢單力薄。近兩年國內車壇約有200款主流車型上市,上半年銷量同比出現下滑的就有50多款,多為老款車型、或老款改款型。“換湯不換藥”的升級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否能推出契合市場的產品,將直接左右市場走勢。

面對這場考驗整體實力的年中大考,東風日產則用實際表現為業界做出了一份“標準答案”。正所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有採摘汲引之勞,而瑩涸勞枯無常。”東風日產採用的是攻守兼備的打法,不斷革新前行,在繁複多變的市場格局中,做到不跟隨,不盲從,守住根本才如有源之水而常新!

對於東風日產接下來的市場表現,DearAuto持樂觀態度。

目前來看,東風日產已形成舒適陣營、SUV陣營與動感陣營“三駕馬車齊頭並進”的局面。在2017年下半年,東風日產重磅新車勁客將上市,預售價10-14萬。對於勁客,東風日產是有比較高的預期的,勁客將彌補陽光、驪威的市場空缺,如果月銷量能夠在8000輛-10000輛水準,在銷量前三的車型不變的前提下,那麼東風日產完成今年的總任務就信手拈來了。

按照往常年份上下半年45:55的常規銷售比例來看,正常情況下後面6個月很有可能完成的銷量60萬的銷量目標。

不過,東風日產的野心不僅如此。在2017年6月16日,東風日產全新KICKS勁客下線預售活動上,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愛爾頓·谷碩東風日產未來發展更充滿期待:“十四年的積累和沉澱,百萬級體量的實力,為東風日產決勝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邁向新發展階段,東風日產將以科技驅動未來,做備受信賴的企業公民,爭取在未來五年挑戰合資品牌TOP3席位。”

挑戰合資品牌TOP3的目標以後,這對東風日產的規模要求就不是停留在一百萬輛這個門檻上,而是要往一百五十萬輛以上的規模衝刺。東風日產接下來的銷量表現,大有可期。

全仗它們能將軒逸、天籟、逍客、奇駿等等重量級車型相繼帶到消費者的身邊。這些車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性能非凡,在各自的細分市場均是“一把好手”,再加上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的“外衣”,它們的“大紅大紫”也就順理成章了。

比較起來,上汽通用同比增長3.97%、上汽大眾同比增長0.0%、一汽-大眾資料遮遮掩掩、北京現代狀況可想而知,上半年,國內百萬級產銷規模車企少數微增、半數疲軟,而東風日產則逆市達成歷史新高。

DearAuto認為這是因為個別企業缺乏“絕活”,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過於“偏科”,多少顯得勢單力薄。近兩年國內車壇約有200款主流車型上市,上半年銷量同比出現下滑的就有50多款,多為老款車型、或老款改款型。“換湯不換藥”的升級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否能推出契合市場的產品,將直接左右市場走勢。

面對這場考驗整體實力的年中大考,東風日產則用實際表現為業界做出了一份“標準答案”。正所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有採摘汲引之勞,而瑩涸勞枯無常。”東風日產採用的是攻守兼備的打法,不斷革新前行,在繁複多變的市場格局中,做到不跟隨,不盲從,守住根本才如有源之水而常新!

對於東風日產接下來的市場表現,DearAuto持樂觀態度。

目前來看,東風日產已形成舒適陣營、SUV陣營與動感陣營“三駕馬車齊頭並進”的局面。在2017年下半年,東風日產重磅新車勁客將上市,預售價10-14萬。對於勁客,東風日產是有比較高的預期的,勁客將彌補陽光、驪威的市場空缺,如果月銷量能夠在8000輛-10000輛水準,在銷量前三的車型不變的前提下,那麼東風日產完成今年的總任務就信手拈來了。

按照往常年份上下半年45:55的常規銷售比例來看,正常情況下後面6個月很有可能完成的銷量60萬的銷量目標。

不過,東風日產的野心不僅如此。在2017年6月16日,東風日產全新KICKS勁客下線預售活動上,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愛爾頓·谷碩東風日產未來發展更充滿期待:“十四年的積累和沉澱,百萬級體量的實力,為東風日產決勝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邁向新發展階段,東風日產將以科技驅動未來,做備受信賴的企業公民,爭取在未來五年挑戰合資品牌TOP3席位。”

挑戰合資品牌TOP3的目標以後,這對東風日產的規模要求就不是停留在一百萬輛這個門檻上,而是要往一百五十萬輛以上的規模衝刺。東風日產接下來的銷量表現,大有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