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警鐘」南崗區院剖析3起“校園貸”如何“騙你沒商量”

編者按

近日,南崗區檢察院對近半年來批准逮捕的三起利用校園貸進行詐騙犯罪的案件進行了調查分析。希望為廣大在校學生及家長敲響警鐘!

目前,隨著金融市場的繁榮和發展,

湧現出了針對在校大學生的各類貸款服務,其中尤以一些網路貸款平臺開展貸款業務,即所謂的校園網貸(以下簡稱校園貸)最為知名。這類貸款服務的出現雖然解決了一些大學生的實際困難和燃眉之急,但也有一批不法之徒乘機進行詐騙犯罪活動,這些違法犯罪行為嚴重侵害了在校大學生人身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處理和解決好由校園貸所產生的各類問題已成為相關職能部門的當務之急。

一張圖帶你get什麼是校園貸?

校園貸詐騙犯罪案件的特點和危害

該院通過梳理所辦理的上述三起案件發現,該類涉及校園貸的違法犯罪行為均屬於惡意詐騙行為,有著若干項共性特徵。

➤ 一是涉及被害人數眾多。

三起案件共涉及在校大學生92人,其中涉及被害人最少12人,最多46人。

➤ 二是涉案金額巨大。三起案件涉案金額共計人民幣約381.6萬元,例如周某某涉嫌詐騙罪一案涉案金額達到人民幣223.4萬元。

➤ 三是犯罪手段基本相同。三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均以“學生貸款給其使用,不用還款,還能得好處費,發展下線掙錢更多”為誘餌,誘騙大學生向貸款平臺借款供其使用,並逐步發展為“傳銷型”校園貸,

所得贓款除少部分用於還貸、投資之外,大部分被犯罪嫌疑人肆意揮霍,且無力償還。例如,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涉嫌詐騙罪一案中,嫌疑人謊稱是貸款公司職員,以提升自己在公司業績,三個月後説明清除貸款記錄為藉口,誘使12名在校大學生辦理網路現金及手機貸款,並承諾給好處費,在取得大學生信任後又將其中的若干名被騙大學生發展成下線,為其尋找新的犯罪物件。

➤ 四是社會危害大。首先,使在校大學生財產權利受到侵害,進而可能增加家庭的債務負擔;其次,使大學生產生“逐利心態”,為了貪圖小利而見利忘義、見利忘法;再次,使貸款平臺出現資金風險和財產損失。同時,容易產生衍生犯罪。可能產生在校大學生由被害人變為犯罪嫌疑人成為共犯或單獨實施相同的犯罪行為,同時還可能由此產生暴力催收,導致諸如非法拘禁、故意傷害、敲詐勒索等新的犯罪的發生。

嚴厲打擊相關犯罪的工作思路和防範建議

始終保持打擊“校園貸”違法犯罪活動高壓態勢,尤其是嚴厲打擊“校園貸”中存在的惡意詐騙和暴力催收等違法行為,有效震懾犯罪。

➤ 一是加強總結分析,做好案件跟蹤。通過分析總結已辦理案件,透徹研究該類犯罪的定性、定罪標準、共同犯罪、證據收集、法律適用等問題,同時,隨時關注案件辦理進展情況,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及時發現解決辦案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 二是做好提前介入、從嚴從快辦理。要求公安機關對此類案件在偵查階段及時通報有關案情和偵查情況,提前介入,引導辦案和取證方向,對相關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並在受理審查逮捕後指定辦案經驗豐富的辦案人從嚴從快審查。

➤ 三是強化立案監督。密切與金融監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高校的聯繫,積極開展走訪排查,並密切關注媒體報導和網路輿情,提高監督敏銳性,從曝光事件中發現監督線索。認真細緻審查“校園貸”逮捕案件,深挖遺漏犯罪線索。

➤ 四是開展法律宣傳。深入校園,深入到大學生身邊,用鮮活生動易於接受的方式,開展宣傳活動,講解法律專業知識,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校園貸”違法犯罪行為的危害性,同時約束和管控好自己的行為和心態,使他們對法律心存敬畏。

文字:殷少華 齊佩良 編輯:劉梓諾

隨時關注案件辦理進展情況,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及時發現解決辦案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 二是做好提前介入、從嚴從快辦理。要求公安機關對此類案件在偵查階段及時通報有關案情和偵查情況,提前介入,引導辦案和取證方向,對相關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並在受理審查逮捕後指定辦案經驗豐富的辦案人從嚴從快審查。

➤ 三是強化立案監督。密切與金融監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高校的聯繫,積極開展走訪排查,並密切關注媒體報導和網路輿情,提高監督敏銳性,從曝光事件中發現監督線索。認真細緻審查“校園貸”逮捕案件,深挖遺漏犯罪線索。

➤ 四是開展法律宣傳。深入校園,深入到大學生身邊,用鮮活生動易於接受的方式,開展宣傳活動,講解法律專業知識,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校園貸”違法犯罪行為的危害性,同時約束和管控好自己的行為和心態,使他們對法律心存敬畏。

文字:殷少華 齊佩良 編輯:劉梓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