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領導言論〕六枝特區黨委書記楊昌顯:以“大比武”助推脫貧攻堅再戰告捷

2017年,是六枝特區脫貧攻堅“減貧摘帽”,同步小康驗收達標的關鍵之年。

市委對六枝特區脫貧攻堅高度重視,周榮書記在六枝特區調研時指出,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夯實基層基礎,齊管共抓、共同發力,以“扣扣子”“擔擔子”“釘釘子”的精神開展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輸不起的硬仗。六枝特區始終認真貫徹落實好省、市決策部署,牢固樹立“抓脫貧就是抓發展”的理念,緊盯“三率一度”和“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迅速掀起脫貧攻堅“大比武”熱潮,
著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確保順利實現“減貧摘帽”目標任務。

一是在責任擔當“大比武”上下實功,解決責任落實打折扣的問題。脫貧攻堅工作目標早已明確,問題已經找准、形勢已經清晰,如何落實“精”和“准”,啃下這塊“硬骨頭”,關鍵就是要在責任擔當和強化落實上下實功。鄉鎮主要領導必須做到“五必清”:貧困現狀必清、產業佈局必清、專案調配必清、人員調度必清、責任落實必清。

村支兩委必須做到“五必精”:貧困底數必精、惠農政策必精、實施專案必精、帶領隊伍必精、攻堅本領必精。幫扶幹部必須做到“五必到”:真蹲實訪必到、政策宣傳必到、項目爭取必到、技術指導必到、結對幫扶必到。以脫貧攻堅工作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域,統籌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堅決杜絕責任盲點,把脫貧攻堅戰打得有聲有色。

二是在路徑方法“大比武”上下苦功,

解決施策靶向不精准的問題。按照六枝特區“529”(即全區劃分為東、南、西、北、中5個脫貧攻堅戰區,在市幫扶2個極貧鄉鎮的基礎上,將剩餘的9個貧困鄉鎮作為全區脫貧攻堅“決戰點”),脫貧攻堅戰區工作部署,堅持深化“三變”改革和農村體制機制改革,充分借鑒和運用井岡山經驗、塘約經驗,建立起貧困戶參與機制和受益機制,激發貧困戶參與發展、帶頭發展的熱情。
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選擇市場前景好、農戶易接受的“短平快”產業,努力做到“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結合省、市脫貧攻堅督導組回饋的問題,進一步查找自身存在問題,將問題找准、找全、找透,列出清單、對賬銷號,既要較真碰硬、敢作敢為,又要連續發力、善作善成,以整改促發展、以發展帶整改。加強先進典型選樹,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尚。

三是在幹部作風“大比武”上下硬功,解決執行力落實力不快的問題。“脫貧攻堅是硬任務,必須有硬的作風”。堅持把嚴的要求、實的作風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真正靠作風吃飯,拿實績說話。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繼續聚焦貧困資訊精准;抽調人員成立專班,加強統一指揮,常態化調度脫貧攻堅工作;調整充實駐村幹部力量,確保所有村實現駐村幹部全覆蓋;嚴明考勤紀律,確保真蹲實駐、真實幫扶,同時嚴格落實經費保障、兌現相關補貼待遇,激發大家幹事創業激情。加快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活動載體、工作方法、管理機制創新,夯實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抓好督查問責工作,督促脫貧攻堅責任落實到位。

四是在精神狀態“大比武”上下恒功,解決脫貧攻堅信心不足的問題。脫貧攻堅是一場持久戰,更是一場輸不起的攻堅戰,越往後就越考驗大家的精神狀態。以駐村幹部倪裔豹等先進典型為榜樣,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來一場幹部群眾精神狀態的“大比武”,始終懷揣民生情懷、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構築起六枝脫貧攻堅的“精神高地”。自覺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融入到全區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事業之中,始終以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創新爭先的“三變”精神和創新開放、奉獻擔當的新時期六枝精神,摒棄一切不利於脫貧攻堅的思想,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以釘釘子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撕掉六枝特區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的標籤。

五是在群眾獲得感“大比武”上下細功,解決群眾滿意度不高的問題。對照“3229”(即貧困發生率3%以下,漏評率2%以下,錯退率2%以下,認可度90%以上)的底線,以“大比武”和“三送三促”為契機,主動對標考核評價標準,全方位比對漏評率、錯退率和群眾滿意度,從比較中發現問題並加以整改,全力保證“三率一度”符合考評要求,“三保障”是扶貧基礎中的基礎。加強教育、醫療、住房保障,實行動態管理。同時圍繞全民滿意出實招,抓農村村容村貌、抓水、電、路、訊、網等基礎設施完善,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提升獲得感。加強宣傳引導,集中力量開展有深度、有廣度、有力度、有認同度的脫貧攻堅宣傳報導,擴大知曉率、提升認同感。

同時嚴格落實經費保障、兌現相關補貼待遇,激發大家幹事創業激情。加快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活動載體、工作方法、管理機制創新,夯實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抓好督查問責工作,督促脫貧攻堅責任落實到位。

四是在精神狀態“大比武”上下恒功,解決脫貧攻堅信心不足的問題。脫貧攻堅是一場持久戰,更是一場輸不起的攻堅戰,越往後就越考驗大家的精神狀態。以駐村幹部倪裔豹等先進典型為榜樣,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來一場幹部群眾精神狀態的“大比武”,始終懷揣民生情懷、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構築起六枝脫貧攻堅的“精神高地”。自覺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融入到全區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事業之中,始終以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創新爭先的“三變”精神和創新開放、奉獻擔當的新時期六枝精神,摒棄一切不利於脫貧攻堅的思想,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以釘釘子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撕掉六枝特區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的標籤。

五是在群眾獲得感“大比武”上下細功,解決群眾滿意度不高的問題。對照“3229”(即貧困發生率3%以下,漏評率2%以下,錯退率2%以下,認可度90%以上)的底線,以“大比武”和“三送三促”為契機,主動對標考核評價標準,全方位比對漏評率、錯退率和群眾滿意度,從比較中發現問題並加以整改,全力保證“三率一度”符合考評要求,“三保障”是扶貧基礎中的基礎。加強教育、醫療、住房保障,實行動態管理。同時圍繞全民滿意出實招,抓農村村容村貌、抓水、電、路、訊、網等基礎設施完善,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提升獲得感。加強宣傳引導,集中力量開展有深度、有廣度、有力度、有認同度的脫貧攻堅宣傳報導,擴大知曉率、提升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