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記榆林市公安交警支隊老幹警李卓友同志先進事蹟

2017年9月,是榆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成立30周年之際,有一位耄耋老人李卓友被他的同事或稱是晚輩交警支隊警史館史料物品徵集工作人員掛念在心上。史館工作人員以為李卓友一個“外鄉人”多半生參與榆林交通事業的建設和發展是一位難得的親歷者和“活化石”。

作為一名交通參與者和管理者李卓友老人的一生傳奇經歷,就是對榆林交通事業發展的最好詮釋和寫照。因此,交警支隊一位館史負責人對編者談起“外鄉人”李卓友老人的故事時滔滔不絕、如數家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從河南“逃荒”到陝西

今年,李卓友老人81歲了,老人安逸的生活在榆林 水橋畔下巷的一座普通的民房中。

他早已溶入到榆林這個第二故鄉了。他鄉與故鄉在李卓友老人心裡只是一個概念了。

李卓友老人原籍是河南省新安縣石井鄉排溝村人,1938年,家鄉遭災隨父親逃荒至陝西省寶雞黃牛浦深山中開荒種地為生。1941年返回老家後不能維持生計,1943年舉家又來到陝西銅川黃堡鎮居住。父親靠下煤窯挖黑碳掙錢供他上完高小。童年的貧窮給老人留下一生都難以抹去的回憶。

苦難的童年是不幸的,但苦難的生活交會了老人不屈的品質和堅定的意志。

1954年,18歲的李卓友在銅川搬運公司參加工作。老人講:“每天推著人力車運送石料、石灰到火車站。每天往返幾十公里不覺得累。自已能成為一名工人並自已掙錢養活家人感到有使不完的勁”。1956年因工作吃苦賣力表現好被上級以貧下中農積極分子選拔支援老區建設分配到陝北延安運輸公司當了工人。

主要跟師傅學習駕駛技術,一年後李卓友拿到了汽車駕駛證。當時火熱的年代,工人是多少青年人都嚮往的職業。“方向盤一轉、給個縣長不換”,那個年代的汽車駕駛員更是一個令人羡慕的高大上職業。李卓友成了陝北延安運輸公司第三車隊的一名正式汽車駕駛員。

“外鄉人”是榆林的老交通

1958年10月,榆林地區成立榆林地區汽車運輸公司。

陝北延安汽車運輸公司第三車隊整體上調到榆林。李卓友隨車隊調到榆林地區運輸公司成了專業駕駛員。

1962年蘭州軍區司令員張達志將軍給家鄉榆林佳縣支援了一輛蘇聯“格司”51型卡車。李卓友經組織挑選派往佳縣百貨公司開車。一干就是十年。過去,榆林地區交通道路路況極差,加之又是山大溝深的山區。交通條件更甚,山區簡易的公路彎多坡大路窄,稍有不慎就會車毀人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但李卓友在十年裡安全行車數十萬公里,被榆林地區多次評選為先進個人。在“三年自然災害”和支援陝北抗旱中,李卓友更是不計個人得失,任勞任怨沖在一線。老人現在提起這段往事時,臉上還洋溢著成就感。也把人生寶貴的青春和汗水灑在了陝北厚實的高原上了。

1971年李卓友上調至榆林公路總段車輛監理所工作(未改制前的榆林交警支隊的前身)。1978年養管分家後李卓友分配到榆林地區車輛監理所。1987年9月,榆林市交警支隊與征稽處分家改制後,李卓友從1997年6月在榆林交警支隊紀檢書記的崗位退休。

李卓友是交警支隊“活館史”

2017年是榆林交警支隊成立30周年之際,支隊在創設警史館史料物品徵集工作中“意外”發現老人的這一傳奇經歷和先進事蹟。看到 李卓友老人的家裡珍藏很多“寶貝”,從老照片、老證件,各種制式警服和徽章等等。都真實的反映了共和國的交通史。看著這些珍貴的實物真有一種今非昔比,蒼海桑天的感慨!時代在進步,曾經的建設者都為今天的榆林交通事業長足發展感到自豪。榆林交警支隊的輝煌成就,也不是他們年青時為之奮鬥的中國夢嗎?

一個外鄉人在他鄉用火熱的青春和激情奉獻了一生。感動不僅僅是交通戰線的年青人,更是感動了一座城,一代人。李卓友老人本身傳奇的經歷和對陝北榆林交通事業的突出貢獻,就是榆林交通史上一座活著的“館史”。

他鄉已成故鄉,李卓友一生把最濃的情給了榆林,榆林就是他的第二“家鄉”。(通訊員 姬二軍)

編輯:周雲

但李卓友在十年裡安全行車數十萬公里,被榆林地區多次評選為先進個人。在“三年自然災害”和支援陝北抗旱中,李卓友更是不計個人得失,任勞任怨沖在一線。老人現在提起這段往事時,臉上還洋溢著成就感。也把人生寶貴的青春和汗水灑在了陝北厚實的高原上了。

1971年李卓友上調至榆林公路總段車輛監理所工作(未改制前的榆林交警支隊的前身)。1978年養管分家後李卓友分配到榆林地區車輛監理所。1987年9月,榆林市交警支隊與征稽處分家改制後,李卓友從1997年6月在榆林交警支隊紀檢書記的崗位退休。

李卓友是交警支隊“活館史”

2017年是榆林交警支隊成立30周年之際,支隊在創設警史館史料物品徵集工作中“意外”發現老人的這一傳奇經歷和先進事蹟。看到 李卓友老人的家裡珍藏很多“寶貝”,從老照片、老證件,各種制式警服和徽章等等。都真實的反映了共和國的交通史。看著這些珍貴的實物真有一種今非昔比,蒼海桑天的感慨!時代在進步,曾經的建設者都為今天的榆林交通事業長足發展感到自豪。榆林交警支隊的輝煌成就,也不是他們年青時為之奮鬥的中國夢嗎?

一個外鄉人在他鄉用火熱的青春和激情奉獻了一生。感動不僅僅是交通戰線的年青人,更是感動了一座城,一代人。李卓友老人本身傳奇的經歷和對陝北榆林交通事業的突出貢獻,就是榆林交通史上一座活著的“館史”。

他鄉已成故鄉,李卓友一生把最濃的情給了榆林,榆林就是他的第二“家鄉”。(通訊員 姬二軍)

編輯: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