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晚年蔣介石為什麼曾經“離家出走”

作者:陳紅民

人間重晚情。在蔣介石晚年的家庭生活中,宋美齡是不可或缺的,宋美齡習中國畫,蔣介石在上面題字是他們相偕互持的證明,兩人閒暇時一起下跳棋,與晚輩遊戲。

蔣在日記中對宋多是讚揚與關心,顯示夫妻情深。多年夫妻難免也有失歡鬥氣的時候,蔣日記中也偶有對宋的埋怨之詞。1972年,蔣宋之間再次發生爭執,竟鬧到了蔣介石負氣“離家出走”、老夫妻分居的地步。

晚年的蔣介石與宋美齡

事情由孔令侃惹起。

宋氏三姐妹中,宋慶齡、宋美齡均無子嗣,宋美齡對大姐宋靄齡與孔祥熙的幾個孩子相當疼愛。孔令侃為宋靄齡的長子,1949年後移居美國,宋美齡有時托其處理相關事務,到美國療病時也會住孔令侃處,但蔣介石對孔令侃並無好感。孔令侃自恃在美國政界有朋友,誇口能幫助臺灣購得急需的軍艦,但運作一段後,效果不佳,蔣介石認為其不可靠,中止了他的工作:

以令侃魯莽自是行動為深憂,

乃屬妻令其停止在美工作。本日朝課後,手擬令經國制止令侃謀求眾院對潛艇援華之提案,以其不正當行徑對國家有害無益也。(1970年3月21日)

孔令侃

蔣介石平素多疑,對人產生成見後很難改變。1972年年初孔令侃到臺灣要去拜見姨媽與姨夫,

蔣介石想避而不見,無奈宋美齡硬拉他一同見。蔣在日記中頗多抱怨:

晚見令侃心神厭惡,國家生命幾乎為他所送。妻即愛我,為何要加重我精神負擔?身體不安。(1972年5月17日)

那段時間,正是蔣如願就任“第五任總統”前後,本該愉悅的心情卻被孔令侃給攪得亂七八糟。蔣介石5月27日的日記是這樣寫的:

近日精神苦痛,以女子小人為難養也,故擬獨居自修。

蔣介石並未直接寫導致其"精神苦痛"的原因,

但“女子小人為難養”的感歎,在當時的環境下他身邊的“女子”只能是宋美齡,“小人”則應是指孔令侃。比起10天前初見孔令侃時,蔣介石的怨恨更多地轉到了宋美齡身上,以致不願見到宋,要“獨居自修”。三天后,蔣介石真的離家出走。5月30日下午,“獨自遷移中興賓館”。

倔強固執的蔣介石負氣出走,可將蔣家上下忙壞了。當晚,蔣經國就到中興賓館去探望,並陪父親晚餐(蔣稱之為"伴膳"),

但卻無法勸其回官邸。之後的幾天,蔣經國、蔣緯國、蔣孝武、蔣孝勇、孔令偉(孔令侃之妹,著名的"孔二小姐")或單獨或結伴去中興賓館陪蔣介石,儘量讓其開心,蔣介石雖然痛恨孔令侃,卻又未公開挑明,也不說到中興賓館是為了躲他。孔令侃不明就裡,作為晚輩,他也要隨大家探望姨夫。蔣介石聽到孔令侃要來的消息,心情大壞:“晚聞令偉言令侃要來見我,心神為之痛苦不堪,但只好聽其來見。夜間未能安眠。" (1972年6月7日)次日,蔣介石見了孔令侃,與其談話,在日記中很不以為然地記道:“上午,與令侃談話時,任其美國對他開玩笑,而仍自以為得意,殊為可歎。”( 1972年6月8日)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老年畏事的蔣介石,聽到討厭的人來見,痛苦不堪到了夜不成寐地步,卻不敢拒絕,而這個人只是個晚輩親戚而已。

蔣仍遷怒于宋美齡,與其分居的意志頗堅。他在6月12日記道:

惟小人與女子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女子更為難養,切勿近之。午膳、夜膳,勇孫皆來侍膳,不覺寂寞。

6月15日是端午節,蔣介石將蔣經國、蔣緯國兩家人約到中興賓館過節,中午聚餐,而宋美齡仍未出現。這對時常以恩愛示人的夫妻,裂痕實在有些大。蔣介石對孔令侃的仇恨一直沒有化解,甚至情緒化地將孔當成了罪惡的淵藪:“恥辱憤恨沒有一時能忘我懷,我的病源起於令侃,我的國恥亦發於令侃,用人不可不慎也。”

老夫妻間的矛盾終歸要解決,好像還是宋美齡妥協了。6月19日,蔣介石獨自在中興賓館住了20天后,宋美齡搬來同住。之後的日記中,又有了三次與宋美齡相關的記載:

晡,與妻車游,雨霧甚大,即回。晚觀影劇。(1972年7月3日)

下午,召見馬安瀾後與妻車游。晚觀影劇。(1972年7月14日)

下午,假眠後與妻車游山下一匝,心緒煩悶。( 1972年7月20日)

法國記者皮埃爾·阿考斯和瑞士醫學博士皮埃爾·朗契尼克曾全寫過一本影響很大的書《病夫治國》,從病理學、心理學角度寫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希特勒等著名人物。其實蔣介石的日記也是一個不錯的範本,老年蔣介石諸病纏身,面臨巨大壓力下的狐疑多變、貪權戀棧等,均有威權主義者的典型意義。

——以上內容節選自《細品蔣介石》

延伸閱讀

《細品蔣介石》

蔣介石日記閱讀劄記

作者者:陳紅民 等著

I S B N:978-7-01-016837-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定 價:68.00元

但只好聽其來見。夜間未能安眠。" (1972年6月7日)次日,蔣介石見了孔令侃,與其談話,在日記中很不以為然地記道:“上午,與令侃談話時,任其美國對他開玩笑,而仍自以為得意,殊為可歎。”( 1972年6月8日)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老年畏事的蔣介石,聽到討厭的人來見,痛苦不堪到了夜不成寐地步,卻不敢拒絕,而這個人只是個晚輩親戚而已。

蔣仍遷怒于宋美齡,與其分居的意志頗堅。他在6月12日記道:

惟小人與女子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女子更為難養,切勿近之。午膳、夜膳,勇孫皆來侍膳,不覺寂寞。

6月15日是端午節,蔣介石將蔣經國、蔣緯國兩家人約到中興賓館過節,中午聚餐,而宋美齡仍未出現。這對時常以恩愛示人的夫妻,裂痕實在有些大。蔣介石對孔令侃的仇恨一直沒有化解,甚至情緒化地將孔當成了罪惡的淵藪:“恥辱憤恨沒有一時能忘我懷,我的病源起於令侃,我的國恥亦發於令侃,用人不可不慎也。”

老夫妻間的矛盾終歸要解決,好像還是宋美齡妥協了。6月19日,蔣介石獨自在中興賓館住了20天后,宋美齡搬來同住。之後的日記中,又有了三次與宋美齡相關的記載:

晡,與妻車游,雨霧甚大,即回。晚觀影劇。(1972年7月3日)

下午,召見馬安瀾後與妻車游。晚觀影劇。(1972年7月14日)

下午,假眠後與妻車游山下一匝,心緒煩悶。( 1972年7月20日)

法國記者皮埃爾·阿考斯和瑞士醫學博士皮埃爾·朗契尼克曾全寫過一本影響很大的書《病夫治國》,從病理學、心理學角度寫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希特勒等著名人物。其實蔣介石的日記也是一個不錯的範本,老年蔣介石諸病纏身,面臨巨大壓力下的狐疑多變、貪權戀棧等,均有威權主義者的典型意義。

——以上內容節選自《細品蔣介石》

延伸閱讀

《細品蔣介石》

蔣介石日記閱讀劄記

作者者:陳紅民 等著

I S B N:978-7-01-016837-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定 價:6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