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爸媽對你說過的最紮心的一句話(第二波)

編者按:我們又把群裡小夥伴們分享的最紮心的一句話分類匯總編輯起來了,除了諮詢師的專業分析解讀,還有公司員工(群主、諮詢師)真實故事分享哦!

82

“別唱了,唱的真難聽”,

上初中還是小學時,某天心情高興自己哼歌,我媽給了我這麼一句。從此,沒在人前唱過歌。——木木

83

我小時候家裡人就說:你那麼沒用,還不如別人。最紮心的話就是:學習不如別人。我就特容易自卑。——勇往直前

84

我媽說我在家貧,外面不說話,索性在家我也不說了。——姍姍寶貝

85

我最紮心的話是我爸偶爾在我做錯事的時候,或者他脾氣非常不好的時候會對我用家鄉話說“啥都幹不成。

”——劉靜林

86

我媽說:你妹妹來家裡玩,喜歡你的漫畫,我把你那套漫畫送給她了(另外還有很多物件都在我不知情或者明顯不樂意的情況下送人了)。還有:我們老了也指望不上你,自己去養老院就行了。——TJ-胡雙

87

我媽媽說我是音癡,我到現在都不怎麼會唱歌,而她是個麥霸。——北京溫柔

88

我爸我媽:我瞅了,照這樣,指望不上你,將來找個地埋了得了。——北京+《原小仙》

89

我老爹好像也曾表現出對我失望,

想想那感覺真是紮心呀。——北京-panda

90

我小時候,我爸媽和我說了一句:你能幹得了啥?然後我一直也問自己,能幹得了啥……然後會有好多懷疑自己,尤其在做事沒有什麼成績時候,就會想到這句話…——群助手-呂桑尼

91

我一直致力於改善父母的關係,但他們如果不想解決,不配合,這事我是不可能解決的。以前我不懂這個道理,所以一直在嘗試,在努力,然而結果就是反復失敗,慢慢地變得絕望和無力。

——北京數羊

92

我媽說過最紮心的話是:“你真沒出息……”——維維

93

你看看誰誰誰,愛誰誰。——北漂一夏宇

94

小時候經常做些不符合老媽標準、不受老媽認同的事情,結果就是經常受老媽訓教:“怎麼這麼傻?看看人家別人怎麼做事的?也不學著點兒?”然後,我就經常痛恨那些在我面前抖機靈的人。——周家丞

95

你看看誰誰家的小誰。——北京楊楊

96

你能不能懂事點,能不能乖點。——宿州世亮

97

猶記得我爸說“你行嗎?”“你看人家那誰誰誰,你不會吧/你不行吧。”我這滿腔的怒火和委屈就上來了。——群助手-童

98

我初三沒考上中專,我爸用極其失望的語氣跟我說:“我和你媽都對你失望了,你老師也對你失望了。”就從那年起,我成了撲克臉,永遠在擔心被放棄。——北京-Chelsea

第一類 否定、打擊自信

性格特點:

骨子裡自卑,總覺得自己做不好,容易自責,常拿自己跟別人比較(並且愛跟自己比不過的人比),

對自己要求高,要強,很多時候都希望做出一些成績來證明我是好的,當這些成績沒有被看到的時候又會十分失落,最後活在別人的眼光裡。

優勢:

有上進心,有追求,愛學習,不斷進步完善自己,做事踏實較勁,容易讓別人放心,執行力強,比較理性,不常跟人發生衝突,道德標準較高,能幹,能抗。

具體體現:

付出很多但容易不是別人想要的,自己就會很委屈,對自己要求高的同時也會對伴侶有較高的要求,希望對方跟自己一起進步努力不斷完善,但伴侶不一定是一樣的想法就容易覺得自己被約束。太多的關注事情的結果,而忽略與人的關係,就事論事,容易得罪人反而拿不到事情想要的結果。單打獨鬥,習慣一個人拼一個人抗,容易替整個團隊抗下責任,一個人養活著整個團隊。總對自己不滿意,即使已經做了很多也很難看到自己做到的,往往把成功歸為運氣,之後又去找還不夠好的方面去完善。

提醒:

職場中這一類朋友要先學會關心自己,才能關注到合作的人,肯定自己已經做到的部分,給自己鬆綁,允許自己輕鬆才能更好的跟團隊中的其他人合作。愛情中這一類朋友記得處關係不是做事情,不是123步就能做的好,人與人有很大差異,記得接受不同不要統一標準,切記一切關係和人都比發生的事情重要。

故事分享:群主“王不幸”

這一條就是為我們2/4/6/8/10群主王幸量身定制的。他昨天就備受打擊:群主在群裡說話了!在群裡說話了!說話了!……作為自帶冷場光環的他已經心灰意冷的準備把名字改為“王不幸”。但是其實他確實蠻不幸的,因為他在成長的過程中碰到了他一生的宿敵——隔壁家的孩子。

面對這個宿敵,小不幸根本沒有取勝的機會:因為隔壁家的孩子學習更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明明很聰明卻比小不幸更努力;最氣的是明明已經長得很帥了還比他高……在這樣的比較之下小不幸的自信心被打擊殆盡,不過他不打算成為一條沒有夢想的鹹魚。他選擇了——剛正面剛出一片天,我要更努力!我要學更多的知識!我要開發我的腦容量!我要喝牛奶長個兒……

於是“不幸”的性格就是拼到底,週六日、五一、端午是什麼意思?休假能提升自己麼?不!工作能!工作使我快樂!早10點—晚10點已經不能滿足他的工作熱情了,所以他天天上大夜,整個人都充滿了修仙的氣息……不過在腸胃炎之後,他不得不審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了,現在他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問別人,學會了給自己鬆綁,學會了用正常人的方式過週六日,也學會了交女朋友……更多時候學會的是:就算我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急著去證明,我的存在也是有價值的,因為我已經不在意那場與我宿敵的輸贏了,即使我輸了,我也蠻不錯的~

99

記得我媽在我小時候逗我說,我不是你媽,你是我什麼時候,在哪哪大路上撿來的,你走吧去找你親媽去吧。編的可真了,我就信了,覺得她不是我媽,家也不是我的家。後來他們再怎麼解釋都不敢相信,還想著長大了就去找親媽。——群助手―李萍

100

女孩就是不如男孩。——北京婷子

101

我爸媽跟我說:我們只負責給你生命,剩下的要靠自己!——北京-菲兒

102

我媽讓我跟她出去購物,又嫌棄我和她姐妹淘地手牽手親密走,就總說:跟你走不到一塊去!——北京-汀宇薇藍

103

我跟我爸說我要是有個哥就好了,我爸說,"有個哥你就更什麼都不是了",類似的話他還說過,"以為你能怎麼樣,其實你屁都不是"。——北京曉白

104

我有個哥哥,在我人生低谷的時候,他跟我說的是:誰對家裡貢獻大誰有話語權,以及我是沒有剩餘價值的人。他說了這些話以後,我從此再也不理他了。沒有吵過架,只是非常非常難以接受這是同輩的親人對我的看法。——船愛梨

105

“誰誰誰,你要不要女兒,我送你一個”,“你一輩子都實習,你唱歌真難聽,KTV不敢唱歌”。我跟我姐是雙胞胎,家裡重男輕女,總覺得自己是多餘的。——北京 + May

106

我突然想起來我媽罵過我的一句話,很嫌棄:你個小逼養的…——北京-丁

107

我上初中的時候,開始叛逆期,很多表現像個“女痞子”,我也不好好學習,在年紀排個中不溜,在家也不跟父母交流。有一天我也忘了因為什麼,跟我媽僵了,我媽媽跟我說“要不你別上了,出去打工吧。”現在知道那是一句氣話,但我當時一下像是一個河豚被紮破了,洩氣了的感覺,挺難過的,不過也沒讓她看出來,自己默默傷心去了。——北京+雅薇

第二類 遺棄

性格特點:

希望周圍的人都能喜歡和接受自己,很多事情根本不是為了自己做,而是習慣性的為別人做事,在意別人的評價看法,在意關係,為了關係寧願委屈忽略掉自己,害怕做錯事情和別人的臉色,很會察言觀色。只有為你做了點什麼,才相信別人能對我好。在團體或者家庭裡只有我做出些成績或者有突出的貢獻才能覺得安心,不然始終會覺得擔心害怕,安全感差。

優勢:

團隊中的潤滑劑,能關心和理解到別人,善解人意,願意付出,能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了別人或者團體,聰明,敏感,靈活,善於溝通,想的多,做事謹慎。

具體表現:

在相處中很容易忽略自己的要求想法,而是去關心或者迎合別人的意見,善解人意,體貼,但是處著處著你就會發現如果這類人得不到及時的肯定或者重視就開始跟你慢慢疏遠,尋找下一個目標。情感中容易當冤大頭,付出很多也得不到回報,有較強的情感依賴,對於分手的打擊會比其他人更大,不容易走出情感的低谷。在工作經容易糾結於本崗位的責任制度和人情關係的衝突,難於選擇和兼顧。會做一些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利益的事情,自己有很多委屈。

建議:

職場中凡是先問自己想要什麼,目標是什麼,你需要什麼,第二位元再考慮別人的感受,別人的想法。只有先能活出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才能更有力量的照顧好自己周圍的一切。愛情中在滿足完別人的需要後,也記得一定要滿足一下自己,一定要關注自己的感受,學會關注自己,你在意自己,別人才會珍惜你。

故事分享:諮詢師“大白”

這個可以拿我自己說事兒,我以前經常被我爸媽威脅:如果怎樣怎樣就不要我了,說的有聲有色,還跟我描述他們不要我以後我會多慘……他們每次都把我嚇的不輕,然後我就會盡力滿足他們的期待。我記得最過分的一次是我爸媽故意把我扔在消防站,然後心很大在旁邊打賭我會做什麼……當時我更多能感受到的是恐懼和無助,我也不知道該做什麼,或是我能做什麼,馬路上形形色色的人誰是可以信任的而誰不是……

長大後因為被遺棄的種子在我心底已經根深蒂固,所以我非常會處理人際關係,把每個人哄的開開心心的,這樣他們就不會離開我了。朋友有事,找我,沒問題!親戚有事,找我,沒問題!前女友有事,找我,沒問題!然後現女友就變成前女友了……而且在工作中也是,過度專注於別人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要做的目標,因為把目標和關係擺在我面前,我往往選擇關係。

但是最二的是我獲得關係的方式是為別人做事,但是每當我的目標沒完成的時候,我就已經失去了一段關係,而且自身實力越來越弱,能替人做事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因為人家不再信任這個沒能力的你了,最後得到的結局還是被拋棄。而走進這行我看到了我這個模式帶來可怕結果,我現在雖然完全放不下關係,但是更多還是先注意和自己的關係和自己想要的目標。當我逐漸完善自己的過程中,我發現原來我自己就可以對自己不離不棄,誰走了,我自己還在。當自己踏實下來以後,實力的提升自然而然的被提上了日常,而提升後的自己反倒是獲得了更多的關係。

108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初,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那時候兄弟姐妹多,父親上班經常不在家,母親帶著五個孩子當爹又當媽,罵人是經常事,都記不清都是些啥了,只想快快長大擁有屬於自己的家去過獨立的生活,可事情哪有那麼如意。——北京劉菊

109

我不好好學習的時候,我爸就會問我:“活不會幹,考試也考不好,

以後你還能幹啥?”頓時感覺前途很渺茫。——群助手-鐘驛

110

我媽說過最狠的話是:我倒了八輩子黴,生了個這麼不懂事的孩子。——王娜

111

那時候去超市,我想買一個零食。因為考試沒考好,我爸說:考的這麼差,還有臉買東西。——保定+柳丁

112

我媽:“沒結婚生孩子的時候看誰家孩子都稀罕,自己生完不稀罕了,煩啥樣的來啥樣。”——北京-曲卓

113

就是我什麼也做不好啊,我沒什麼用啊,就是傷害我,我還得去理解。

你看看人家孩子,那怎麼不看看人家父母?——黑紀元우

114

我小時候調皮把建築工人裝水泥的推車搞翻了,那邊工人罵我說我長大了嫁不出去,我爸聽見了不但沒有幫我,後來我做錯了什麼事他也在那說,說我嫁不出去之類的。——Julie

115

最紮心的一句話是:“你真是傻的不透氣,缺心眼的傢伙。”在我十多歲的時候,媽媽經常對我說的是:“你看看你幹什麼都不行,笨手笨腳的。還不如你弟弟!”——林肯23號轟趴館

116

“長大了也沒出息 ”,一次兩次還能憤怒的告訴他們我會有出息,後來他們說的次數多了,連我自己都相信自己會沒出息了。——北京-豪

117

我爸說過讓我特傷心的話是因為我前男友,當時他很瞧不上他,說“你找的這是什麼玩意兒!”,後來我知道很有可能分手的時候,忍不住一邊吃飯一邊不敢出聲地哭,我爸說“你這樣我覺得你很低賤”,雖然不算小時候了,5年之前吧,但還是覺得很難受。——杜榮杼

第三類 侮辱,傷自尊

性格特點:

膽小,害怕,做事怕犯錯,謹慎小心,衝突時或者別人責怪時急於解釋,希望獲得對方的理解和包容。被動,很難主動爭取,不爭名不奪利,時常掛著笑臉。想承擔責任但有時面對責任和壓力時容易猶豫不前,看起來會不敢承擔責任,心裡容易壓抑很多情緒,無法直接表達出來。

優勢:

懂事,聽話,規矩,溫和,認真,細心敏感,做事一絲不苟。為人親切和藹容易接近,不會輕易直接傷害別人,對於確信安全的事兒易堅持,有韌性,為人踏實。

具體表現:

在工作中踏實認真,按規矩辦事,雖然多從事相對穩定的工作,但有著一顆渴望自由的心,渴望從事喜愛或是更為有價值的工作,卻時常因自己小時候經歷導致的被動和猶豫遲遲不前。當遇到挫折的時候容易停滯不前,對自己和當下做的事兒以及整個決定產生懷疑,最後往往有很好的想法以及適合的能力卻中途放棄,最後造成後悔。親密關係中易被動,被對方的想法和決定左右,自己憋屈到一定程度後對方失望後選擇離開。

提醒:

這類朋友更多方向是去到勇氣,因為相對於自以為是,這類朋友更傾向于自以為不是,往往有100分的能力,卻因童年的經歷輕看自己,誤以為自己只有60分,最後造成“自以為的60分,卻有100分的野心的尷尬”,我覺得這類朋友在事業上一定要正視自己的能力,不要妄自菲薄。在親密關係中一定要嘗試主動,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把自已已經積壓的感受和對方表達表達,同時告訴對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承擔起關係中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就得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權利。

故事分享:群主“小白”

提到這條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的1/3/5/7/9的群主白冰。我們自帶GAYGAY氣質的小白自帶被動技能:百分百接受來自360度的攻擊。自從小時候被媽媽經常訓斥,她媽媽經常說他,傻,笨,或者說他說多少遍都記不住,然後各種關懷小白的智商。事後小白在工作中,好像也確實證實了他媽媽的判斷,呆呆的,雖然很穩定但是很少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但是隨著相處的加深,信任的一步步建立,我們發現小白其實相當聰明:在害怕膽小的外表之下其實他很清楚周圍發生的一切,並且能在這一切中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斷。只是小時候媽媽的聲音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所以小白就天真的以為自己的能力僅限於此,僅限於自我保護。沒能力去提建議,因為我笨(自以為);沒能力去交女朋友,因為我呆(自以為);沒能力去獨當一面,因為我弱(自以為)。但是當他認清了事實的真相後,他好像就更有選擇了,可以慫,看清局面再上;也可以剛正面了,站出自己的立場,比如剛剛他就很有立場的把我從他那偷拿的蜂蜜給收了回去……

118

我弄碎了一個花瓶,我爸跟我說了一句:要tm你有什麼用,走路都能撞著東西。——群主

119

小時候在姥爺家吃飯,每當我吃得比較多時,我媽就對我說:就你吃得多,跟沒在家吃過飯似的!我一開始不在意,後來她說得多了,又有其他親戚覺得我這樣能吃後,就讓我把剩下的全打掃了,我就覺得被侮辱了自尊心似的感受。——汀宇薇藍

120

以前最大的好像想不起來了,好像是選擇性遺忘。只記得無數這樣的場景:老爸每天回家都沒有一點聲音,家裡氣氛就特別壓抑,然後就突然摔一下鞋或者關一下櫃子之類的,臉上永遠是特別憤怒的樣子。所以基本生活是在恐懼中度過的。我一般都是躲在自己屋子裡離他遠點。但他會突然大吼一聲我的名字,說:你給我過來!我過去之後,一般是問我剪子放哪裡了,或者拖鞋在哪裡之類的事情。——董季文 情緒來了等一等

121

有一次冬天水壺沒水,我沒看就放爐子上,結果差點燒爛。我媽過來看見了,就罵我說“水壺裡沒水也不看,把我好好一個壺燒了,啊啊啊!”——北京~太陽公公

122

小時候我家搬家,我爸爸讓我去我爺爺家要一個櫃子,結果我爺爺家不給,就給了我一個耳光,我回去跟我爸爸說我爺爺家不給,然後我爸爸又給了我兩個耳光說我沒用。——北京-貓尾.十三

第四類 情緒發洩

性格特點:

容易緊張,擔心,面對衝突容易不知所措,當自己有情緒時,會以“這很正常”,或是“其實別人也這樣”,“應該放下了”這樣的方式合理化,久而久之就不容易重視到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時常容易糾結,不知道如何選擇,往往內心有個感性的聲音,大腦上確有個極其理性的思維,然後在這倆者之間徘徊,難以做出決定。做事認真、刻板、要求高,按理辦事,依理評人,喜歡學習理論知識,把理論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標準。

優勢:

理性,冷靜,做事計劃性強,知識結構清晰,是做分析和技術的一把好手。有神秘感,容易引起別人好奇,同時自己也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紀律性強,用理論和規定約束自己,做事持久穩定。

具體表現:

在工作中有計劃性,想法多,創造力強,但是往往因為擔心和顧慮導致行動力不足,結果很多很好的計畫和創意都泡了湯。而且因為對規定和理論的過分在意會讓人覺得古怪且難以接近,但內心實則簡單單純且缺乏理解,希望能被人理解和看到內心的真實情緒(自己卻看不到),在親密關係中也是,過於理性會讓對方覺得難以親近,缺乏情感上的溝通,會讓對方產生“你不懂我”的抱怨,而且自身的規矩對方很有可能完全不知道其緣由和存在,導致對方很有可能莫名其妙就“踩了雷”,而當對方踩雷後,往往又自己覺得對方不合適而分開。

提醒:

這類朋友要嘗試“放眼看世界”,瞭解到人和人之間的差異,這樣也就對對方多了理解和接納。在工作中,不妨嘗試“在做中想”,先開始,然後根據做的過程,再進行調整,儘量不要嘗試控制整個過程。在親密關係和人際關係則要嘗試去看到和理解自己身上的情緒和感受,這樣才會讓對方感覺不是在和一個“冰塊”在談戀愛。而規矩方面也是,不如拿出來規矩與對方商討,看看對方是如何看待這些規矩和事件的,往往能增進倆人之間的瞭解。

故事分享:新群主“林林”

我們新來的群主林林就是典型的在情緒發洩下長大的孩子,用他的話說,哎這些其實都過去了,但每次當你再追問三次:真的過去了嗎?真的嗎?你現在還好嗎?你都能依稀看見他眼角淡淡的淚光向我們訴說著不,還沒過去。這也就是這類環境長大的孩子的一個特點,小時候我們為了保護自己別那麼難受沒有別的辦法,我們只能躲,把不好的情緒躲掉,藏起來不看。

這位哥哥雖然是來實習的,但說起話來比老師還有老師樣呢,那真的是誨人不倦啊,頭頭是道的關心你,保證你心一點都不涼。每次跟他說感情的時候你都會覺得很絕望,因為好像你說出去的是情,彈回來的是牆,其實也不是他無情,只是他自己都不知道那些怪怪的感覺究竟是些什麼鬼。幾次戀愛的結果……你們懂得。工作中很努力勤奮,你說的要求標準保證能一板一眼的做到,就是會感覺與他之間跟和機器人之間有中莫名的相似。他也會跟我們開玩笑,但每次我們都勸他算了吧小夥子,別為難自己了,我們樂了還不行嗎。

其實付出最大的代價還是跟人接觸的費力,需要時間很長時間的熟悉才能瞭解他。經過在知己主義半個多月的折騰成長,小夥子現在笑的越來越燦爛陽光了,居然能跟我說出哇!好爽!這樣不著邊際的話,希望你能繼續爽下去。

123

跟姥姥一起的時候,我不聽話姥姥就經常說:你再不聽話我就出去跳街外那個井裡不活了,然後我就不哭了抱著姥姥說不敢了。

——頭像是個草莓的形狀

124

我媽跟我說,我都是為了你才活著,我都是為了你要不我早不活了,你還這麼不懂事,早知道你這麼不懂事我當初就不活了,你我也不管了。——周學彬

125

我覺得軟刀子的那個最紮心,我小時候我媽總說,白冰啊你得努力,只要你努力,媽辛苦點都沒事。——群主

126

我媽經常跟我和我姐說“俺把你們領到道兒上,你們把俺推到坑兒裡,咱這輩子就算誰都不欠誰的了”。——群助手—褲子

127

我初中那會兒叛逆,我媽說老了肯定指望不上我,不被我氣死就不錯。我爸媽也常說只要我跟我哥好好學習,他們怎麼苦怎麼累都沒事。我爸當初因為時代原因很早不上學了,一心想著把我們供出來。一直都不想辜負爸媽的期待。——北京-Nancy

128

我媽總說的一句是:“我都是為了你好啊”。——鄭喵喵

129

小時候最怕面對的話是,老媽說:我都是為了你,要不是你,我早走了……——北京-小野貓

130

小時候我媽總說“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不理解為什麼總是因為我,後來我就變得敏感和膽小,懷疑自己是不是生下來就是給別人添麻煩的。——北京-點兒

131

你以後會成為第二個誰誰誰(本地“有名”的模範)。——半島鐵盒

132

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可是我的學習成績還不錯,爸爸怕我考上了好學校再不讓我上的話,我會更難受,對我說:上學沒什麼用,別上了,出去打工去吧,從那以後,我好像失去了什麼。——北京-唐利平

133

我爺爺對我說的影響最大的一句話“你要好好讀書,你要爭氣,不能比別人差……”——群助手-公主

134

我大概上初中了吧,我爸媽感情很好,但有幾天我爸媽吵架了,一天晚上我在寫作業,我爸爸應酬回家之後到書房跟我說,“你好好學習就好,你很重要,我在外面很受歡迎,你媽不重要”,那段話對我來說挺紮心的,我還無法完全認清我的憤怒的最根源是什麼,但我覺得他的話讓我很生氣,因為我跟他並沒有我跟我媽親。——北京+雅薇

第五類 軟刀子

性格特點:

不喜歡被威脅被控制,喜歡自己做主,吃軟不吃硬,表面強硬,內心柔軟,看起來很難相處,有些強硬和冷漠,實際內心脆弱。凡事喜歡自己抗,很難尋求別人的幫助,要強,脾氣不好,情緒起伏比較大,容易任性,但又容易自責,總會覺得做不好就很內疚,容易對別人產生虧欠感,害怕失控。

優勢:

要強,能抗,願意擔當責任,願意做些實事來報答別人,懂得感恩。做事比較直接,變通能力不強,為人簡單,有時做事有些孩子氣。

具體表現:

這類人喜歡自己,不喜歡被控制約束,容易覺得別人很難理解到他,不善於表達情感,工作中更喜歡做事情,覺得只有實在的成績才 是對公司對家人最好的回報,感情容易被誤會,因為經常忙著做事,會讓另一半容易感覺到被忽視,也不太會很好的表達自己就容易不說話,或者自己憋著,容易被別人誤會,性子急,心軟,很難拒絕別人苦苦的哀求,也常因為拒絕不了而壓抑了自己的需要和情緒。

建議:

事業中這類人要嘗試著學會向別人求著,也許你開口了別人才知道你需要幫助,另一方面也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內心的感情,別人才能真的走近你瞭解你。愛情中這類人要注意的是除了為這個家和另一半做事情承擔責任以外,表達愛情的方式還有直接表達你對對方的在意,當你覺得害怕,委屈,心疼對方的時候也可以告訴對方,當然前提是你要先關注到自己也會也累也怕,你不是超人,凡事不是一定要做成,才對得起誰誰誰。

故事分享:“網紅”諮詢師

我們項目的負責人網紅就是一位被軟刀子捅大的朋友。她渾身散發著請勿靠近的氣場,實則心裡還很溫暖的,如果你用透視眼鏡看看的話……小時候她父母離婚,跟著爸爸長大,媽媽又因為感覺對她有虧欠常常說:媽別管做什麼,還不是為了你…..只要你好媽就沒什麼不放心的了……現在演化成告訴你,你必須要孩子,要不你想我這麼大年紀你都不知道為什麼而活,你看看媽現在,就為了你了,你看媽多開心!我們苦點累點算什麼只要你開心……吧啦吧啦。

聽完她描述以上故事我感覺無比泰山壓頂但不得不彎腰,工作中就常常看見因為一點小事就精神極度緊張接近崩潰邊緣,那時候我們自動會離十米之前保持安全距離,也因如此我們常常在她開心時勸她你這樣會沒朋友的,每每談到這個話題我們有感到一座火山要把發之前的氣氛……她跟我們聊過其實她的焦慮和壓力感覺從小到大一直伴隨著她,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因為什麼,就覺得好像哪裡要做不到什麼就會出什麼大事,就會對不起誰誰誰,這樣的她讓身邊的人都很緊張,好像一顆定時炸彈不知道何時爆發,總之敬而遠之為好,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距離遠了,另外一面也會覺得在她部門裡工作就得乖乖聽話才有活路,不安全感倒是我們的掌控,也像媽媽用那些軟刀子似的語言掌控她一樣,她也很喜歡掌控,我們的每句話怎麼說,我們的情緒別太低落,他曾說過一句經典的話:當我放下這些掌控和焦慮時,我感覺一天好像多出來12個小時一樣。

135

我竟然沒有紮心的話,在我記憶中就是無話,是無邊無際的忽略,是

我事事處處都無比地聽話。做什麼事情都要符合大家期待。——北京-春蘇

136

我覺得小時候父母說過的紮心的話挺多的,但是具體就想不起來了呢。——北京-文靜^_^

137

我生病發燒,一直在睡,身上沒力氣,我媽和我姐說我是裝的。平時白天睡覺,翻身瞬間大腦有點意識,也能聽見我姐說我裝睡,然後立刻人就醒了。——韓露偉

第六類 忽視

性格特點:

希望別人能看到自己的優勢和閃光點,要強和努力的去做事做人,很著急希望自己一夜之間能變的強大優秀,能吸引別人的目光。喜歡給自己制定計畫一步步做到優秀做到巔峰,但往往因為太著急會容易半途而廢,對自己的形象要求高,時刻注意保護自己的形象,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光鮮的體驗,對自己要求苛刻。

優勢:

爆發力強,活躍,勤奮努力,真的非常的努力,學習達人,愛看書,喜歡各種能讓自己進步的活動,喜歡交優秀的朋友,對自己某方面也近于完美的要求,時而樂觀向上,時而悲觀絕望。

具體表現:

做事容易努力過頭了,讓別人感覺太激進或者用力過猛的感覺,在工作中有時也會因為太過猛太過快而忽略一些細節上的東西,情緒容易受到外界評價的影響,容易在意外在的表現而忽略了內心的感覺和體驗,給人感覺上會不穩定,但其實內心很渴望得到穩定踏實的情感,能有一個真正在意自己的人出現。停不下腳步,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計畫,會安排的很滿,停下來反而覺得空虛。

建議:

外在的成績並不能說明你的一切,愛情中真的在意你的人愛的是你的真實,真實善良的那個你,無論你是第一名還是最後一名,你在他心中都是最好的,不掩飾就是獨特。工作中提醒自己慢一點再想想還有沒有漏掉的地方,即便是你做的不成功的地方也一定也你能學習和借鑒的經驗給你。整體建議這類成長環境的人晚上睡覺前要花十分鐘到十五分鐘的時間放首你喜歡的歌曲,什麼都不要去想,去感受你的身體,感受心裡面的情緒,一定要堅持呀。

故事分享:策劃“金金”

說起被忽視,不禁讓我想起公司的金金,像是自帶隱身術,安靜的坐在辦公室一角,即使在各部門串門,也能像一陣風,說完正事趕緊就跑。她的小時候,常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你要聽話,以哥哥為榜樣,爸媽都不容易……“所以在任何事情裡,這句話就會跳到她的耳邊,像鬧鈴一樣,滴答滴答地提醒著她,於是她去了和哥哥一樣的初中、高中,就連高考,分數也近乎相同,簡直就是活在範本裡。

後來,這句話成為了她心底唯一的標準,也是她獲得爸媽關注和認可的方式,她覺得只有學著哥哥的樣子才能被他們看到,才能成為爸媽眼中的好孩子,可也正是這樣,反而忘了自己本來的樣子,忽視自己的感受。而現在在工作中,聽話依然是她的標準,也因為聽話,不敢站出自己的立場,總是小心謹慎,害怕犯錯,成為默默無聞的那一個,也就這樣被忽視了。

希望對方跟自己一起進步努力不斷完善,但伴侶不一定是一樣的想法就容易覺得自己被約束。太多的關注事情的結果,而忽略與人的關係,就事論事,容易得罪人反而拿不到事情想要的結果。單打獨鬥,習慣一個人拼一個人抗,容易替整個團隊抗下責任,一個人養活著整個團隊。總對自己不滿意,即使已經做了很多也很難看到自己做到的,往往把成功歸為運氣,之後又去找還不夠好的方面去完善。

提醒:

職場中這一類朋友要先學會關心自己,才能關注到合作的人,肯定自己已經做到的部分,給自己鬆綁,允許自己輕鬆才能更好的跟團隊中的其他人合作。愛情中這一類朋友記得處關係不是做事情,不是123步就能做的好,人與人有很大差異,記得接受不同不要統一標準,切記一切關係和人都比發生的事情重要。

故事分享:群主“王不幸”

這一條就是為我們2/4/6/8/10群主王幸量身定制的。他昨天就備受打擊:群主在群裡說話了!在群裡說話了!說話了!……作為自帶冷場光環的他已經心灰意冷的準備把名字改為“王不幸”。但是其實他確實蠻不幸的,因為他在成長的過程中碰到了他一生的宿敵——隔壁家的孩子。

面對這個宿敵,小不幸根本沒有取勝的機會:因為隔壁家的孩子學習更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明明很聰明卻比小不幸更努力;最氣的是明明已經長得很帥了還比他高……在這樣的比較之下小不幸的自信心被打擊殆盡,不過他不打算成為一條沒有夢想的鹹魚。他選擇了——剛正面剛出一片天,我要更努力!我要學更多的知識!我要開發我的腦容量!我要喝牛奶長個兒……

於是“不幸”的性格就是拼到底,週六日、五一、端午是什麼意思?休假能提升自己麼?不!工作能!工作使我快樂!早10點—晚10點已經不能滿足他的工作熱情了,所以他天天上大夜,整個人都充滿了修仙的氣息……不過在腸胃炎之後,他不得不審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了,現在他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問別人,學會了給自己鬆綁,學會了用正常人的方式過週六日,也學會了交女朋友……更多時候學會的是:就算我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急著去證明,我的存在也是有價值的,因為我已經不在意那場與我宿敵的輸贏了,即使我輸了,我也蠻不錯的~

99

記得我媽在我小時候逗我說,我不是你媽,你是我什麼時候,在哪哪大路上撿來的,你走吧去找你親媽去吧。編的可真了,我就信了,覺得她不是我媽,家也不是我的家。後來他們再怎麼解釋都不敢相信,還想著長大了就去找親媽。——群助手―李萍

100

女孩就是不如男孩。——北京婷子

101

我爸媽跟我說:我們只負責給你生命,剩下的要靠自己!——北京-菲兒

102

我媽讓我跟她出去購物,又嫌棄我和她姐妹淘地手牽手親密走,就總說:跟你走不到一塊去!——北京-汀宇薇藍

103

我跟我爸說我要是有個哥就好了,我爸說,"有個哥你就更什麼都不是了",類似的話他還說過,"以為你能怎麼樣,其實你屁都不是"。——北京曉白

104

我有個哥哥,在我人生低谷的時候,他跟我說的是:誰對家裡貢獻大誰有話語權,以及我是沒有剩餘價值的人。他說了這些話以後,我從此再也不理他了。沒有吵過架,只是非常非常難以接受這是同輩的親人對我的看法。——船愛梨

105

“誰誰誰,你要不要女兒,我送你一個”,“你一輩子都實習,你唱歌真難聽,KTV不敢唱歌”。我跟我姐是雙胞胎,家裡重男輕女,總覺得自己是多餘的。——北京 + May

106

我突然想起來我媽罵過我的一句話,很嫌棄:你個小逼養的…——北京-丁

107

我上初中的時候,開始叛逆期,很多表現像個“女痞子”,我也不好好學習,在年紀排個中不溜,在家也不跟父母交流。有一天我也忘了因為什麼,跟我媽僵了,我媽媽跟我說“要不你別上了,出去打工吧。”現在知道那是一句氣話,但我當時一下像是一個河豚被紮破了,洩氣了的感覺,挺難過的,不過也沒讓她看出來,自己默默傷心去了。——北京+雅薇

第二類 遺棄

性格特點:

希望周圍的人都能喜歡和接受自己,很多事情根本不是為了自己做,而是習慣性的為別人做事,在意別人的評價看法,在意關係,為了關係寧願委屈忽略掉自己,害怕做錯事情和別人的臉色,很會察言觀色。只有為你做了點什麼,才相信別人能對我好。在團體或者家庭裡只有我做出些成績或者有突出的貢獻才能覺得安心,不然始終會覺得擔心害怕,安全感差。

優勢:

團隊中的潤滑劑,能關心和理解到別人,善解人意,願意付出,能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了別人或者團體,聰明,敏感,靈活,善於溝通,想的多,做事謹慎。

具體表現:

在相處中很容易忽略自己的要求想法,而是去關心或者迎合別人的意見,善解人意,體貼,但是處著處著你就會發現如果這類人得不到及時的肯定或者重視就開始跟你慢慢疏遠,尋找下一個目標。情感中容易當冤大頭,付出很多也得不到回報,有較強的情感依賴,對於分手的打擊會比其他人更大,不容易走出情感的低谷。在工作經容易糾結於本崗位的責任制度和人情關係的衝突,難於選擇和兼顧。會做一些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利益的事情,自己有很多委屈。

建議:

職場中凡是先問自己想要什麼,目標是什麼,你需要什麼,第二位元再考慮別人的感受,別人的想法。只有先能活出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才能更有力量的照顧好自己周圍的一切。愛情中在滿足完別人的需要後,也記得一定要滿足一下自己,一定要關注自己的感受,學會關注自己,你在意自己,別人才會珍惜你。

故事分享:諮詢師“大白”

這個可以拿我自己說事兒,我以前經常被我爸媽威脅:如果怎樣怎樣就不要我了,說的有聲有色,還跟我描述他們不要我以後我會多慘……他們每次都把我嚇的不輕,然後我就會盡力滿足他們的期待。我記得最過分的一次是我爸媽故意把我扔在消防站,然後心很大在旁邊打賭我會做什麼……當時我更多能感受到的是恐懼和無助,我也不知道該做什麼,或是我能做什麼,馬路上形形色色的人誰是可以信任的而誰不是……

長大後因為被遺棄的種子在我心底已經根深蒂固,所以我非常會處理人際關係,把每個人哄的開開心心的,這樣他們就不會離開我了。朋友有事,找我,沒問題!親戚有事,找我,沒問題!前女友有事,找我,沒問題!然後現女友就變成前女友了……而且在工作中也是,過度專注於別人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要做的目標,因為把目標和關係擺在我面前,我往往選擇關係。

但是最二的是我獲得關係的方式是為別人做事,但是每當我的目標沒完成的時候,我就已經失去了一段關係,而且自身實力越來越弱,能替人做事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因為人家不再信任這個沒能力的你了,最後得到的結局還是被拋棄。而走進這行我看到了我這個模式帶來可怕結果,我現在雖然完全放不下關係,但是更多還是先注意和自己的關係和自己想要的目標。當我逐漸完善自己的過程中,我發現原來我自己就可以對自己不離不棄,誰走了,我自己還在。當自己踏實下來以後,實力的提升自然而然的被提上了日常,而提升後的自己反倒是獲得了更多的關係。

108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初,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那時候兄弟姐妹多,父親上班經常不在家,母親帶著五個孩子當爹又當媽,罵人是經常事,都記不清都是些啥了,只想快快長大擁有屬於自己的家去過獨立的生活,可事情哪有那麼如意。——北京劉菊

109

我不好好學習的時候,我爸就會問我:“活不會幹,考試也考不好,

以後你還能幹啥?”頓時感覺前途很渺茫。——群助手-鐘驛

110

我媽說過最狠的話是:我倒了八輩子黴,生了個這麼不懂事的孩子。——王娜

111

那時候去超市,我想買一個零食。因為考試沒考好,我爸說:考的這麼差,還有臉買東西。——保定+柳丁

112

我媽:“沒結婚生孩子的時候看誰家孩子都稀罕,自己生完不稀罕了,煩啥樣的來啥樣。”——北京-曲卓

113

就是我什麼也做不好啊,我沒什麼用啊,就是傷害我,我還得去理解。

你看看人家孩子,那怎麼不看看人家父母?——黑紀元우

114

我小時候調皮把建築工人裝水泥的推車搞翻了,那邊工人罵我說我長大了嫁不出去,我爸聽見了不但沒有幫我,後來我做錯了什麼事他也在那說,說我嫁不出去之類的。——Julie

115

最紮心的一句話是:“你真是傻的不透氣,缺心眼的傢伙。”在我十多歲的時候,媽媽經常對我說的是:“你看看你幹什麼都不行,笨手笨腳的。還不如你弟弟!”——林肯23號轟趴館

116

“長大了也沒出息 ”,一次兩次還能憤怒的告訴他們我會有出息,後來他們說的次數多了,連我自己都相信自己會沒出息了。——北京-豪

117

我爸說過讓我特傷心的話是因為我前男友,當時他很瞧不上他,說“你找的這是什麼玩意兒!”,後來我知道很有可能分手的時候,忍不住一邊吃飯一邊不敢出聲地哭,我爸說“你這樣我覺得你很低賤”,雖然不算小時候了,5年之前吧,但還是覺得很難受。——杜榮杼

第三類 侮辱,傷自尊

性格特點:

膽小,害怕,做事怕犯錯,謹慎小心,衝突時或者別人責怪時急於解釋,希望獲得對方的理解和包容。被動,很難主動爭取,不爭名不奪利,時常掛著笑臉。想承擔責任但有時面對責任和壓力時容易猶豫不前,看起來會不敢承擔責任,心裡容易壓抑很多情緒,無法直接表達出來。

優勢:

懂事,聽話,規矩,溫和,認真,細心敏感,做事一絲不苟。為人親切和藹容易接近,不會輕易直接傷害別人,對於確信安全的事兒易堅持,有韌性,為人踏實。

具體表現:

在工作中踏實認真,按規矩辦事,雖然多從事相對穩定的工作,但有著一顆渴望自由的心,渴望從事喜愛或是更為有價值的工作,卻時常因自己小時候經歷導致的被動和猶豫遲遲不前。當遇到挫折的時候容易停滯不前,對自己和當下做的事兒以及整個決定產生懷疑,最後往往有很好的想法以及適合的能力卻中途放棄,最後造成後悔。親密關係中易被動,被對方的想法和決定左右,自己憋屈到一定程度後對方失望後選擇離開。

提醒:

這類朋友更多方向是去到勇氣,因為相對於自以為是,這類朋友更傾向于自以為不是,往往有100分的能力,卻因童年的經歷輕看自己,誤以為自己只有60分,最後造成“自以為的60分,卻有100分的野心的尷尬”,我覺得這類朋友在事業上一定要正視自己的能力,不要妄自菲薄。在親密關係中一定要嘗試主動,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把自已已經積壓的感受和對方表達表達,同時告訴對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承擔起關係中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就得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權利。

故事分享:群主“小白”

提到這條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的1/3/5/7/9的群主白冰。我們自帶GAYGAY氣質的小白自帶被動技能:百分百接受來自360度的攻擊。自從小時候被媽媽經常訓斥,她媽媽經常說他,傻,笨,或者說他說多少遍都記不住,然後各種關懷小白的智商。事後小白在工作中,好像也確實證實了他媽媽的判斷,呆呆的,雖然很穩定但是很少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但是隨著相處的加深,信任的一步步建立,我們發現小白其實相當聰明:在害怕膽小的外表之下其實他很清楚周圍發生的一切,並且能在這一切中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斷。只是小時候媽媽的聲音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所以小白就天真的以為自己的能力僅限於此,僅限於自我保護。沒能力去提建議,因為我笨(自以為);沒能力去交女朋友,因為我呆(自以為);沒能力去獨當一面,因為我弱(自以為)。但是當他認清了事實的真相後,他好像就更有選擇了,可以慫,看清局面再上;也可以剛正面了,站出自己的立場,比如剛剛他就很有立場的把我從他那偷拿的蜂蜜給收了回去……

118

我弄碎了一個花瓶,我爸跟我說了一句:要tm你有什麼用,走路都能撞著東西。——群主

119

小時候在姥爺家吃飯,每當我吃得比較多時,我媽就對我說:就你吃得多,跟沒在家吃過飯似的!我一開始不在意,後來她說得多了,又有其他親戚覺得我這樣能吃後,就讓我把剩下的全打掃了,我就覺得被侮辱了自尊心似的感受。——汀宇薇藍

120

以前最大的好像想不起來了,好像是選擇性遺忘。只記得無數這樣的場景:老爸每天回家都沒有一點聲音,家裡氣氛就特別壓抑,然後就突然摔一下鞋或者關一下櫃子之類的,臉上永遠是特別憤怒的樣子。所以基本生活是在恐懼中度過的。我一般都是躲在自己屋子裡離他遠點。但他會突然大吼一聲我的名字,說:你給我過來!我過去之後,一般是問我剪子放哪裡了,或者拖鞋在哪裡之類的事情。——董季文 情緒來了等一等

121

有一次冬天水壺沒水,我沒看就放爐子上,結果差點燒爛。我媽過來看見了,就罵我說“水壺裡沒水也不看,把我好好一個壺燒了,啊啊啊!”——北京~太陽公公

122

小時候我家搬家,我爸爸讓我去我爺爺家要一個櫃子,結果我爺爺家不給,就給了我一個耳光,我回去跟我爸爸說我爺爺家不給,然後我爸爸又給了我兩個耳光說我沒用。——北京-貓尾.十三

第四類 情緒發洩

性格特點:

容易緊張,擔心,面對衝突容易不知所措,當自己有情緒時,會以“這很正常”,或是“其實別人也這樣”,“應該放下了”這樣的方式合理化,久而久之就不容易重視到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時常容易糾結,不知道如何選擇,往往內心有個感性的聲音,大腦上確有個極其理性的思維,然後在這倆者之間徘徊,難以做出決定。做事認真、刻板、要求高,按理辦事,依理評人,喜歡學習理論知識,把理論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標準。

優勢:

理性,冷靜,做事計劃性強,知識結構清晰,是做分析和技術的一把好手。有神秘感,容易引起別人好奇,同時自己也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紀律性強,用理論和規定約束自己,做事持久穩定。

具體表現:

在工作中有計劃性,想法多,創造力強,但是往往因為擔心和顧慮導致行動力不足,結果很多很好的計畫和創意都泡了湯。而且因為對規定和理論的過分在意會讓人覺得古怪且難以接近,但內心實則簡單單純且缺乏理解,希望能被人理解和看到內心的真實情緒(自己卻看不到),在親密關係中也是,過於理性會讓對方覺得難以親近,缺乏情感上的溝通,會讓對方產生“你不懂我”的抱怨,而且自身的規矩對方很有可能完全不知道其緣由和存在,導致對方很有可能莫名其妙就“踩了雷”,而當對方踩雷後,往往又自己覺得對方不合適而分開。

提醒:

這類朋友要嘗試“放眼看世界”,瞭解到人和人之間的差異,這樣也就對對方多了理解和接納。在工作中,不妨嘗試“在做中想”,先開始,然後根據做的過程,再進行調整,儘量不要嘗試控制整個過程。在親密關係和人際關係則要嘗試去看到和理解自己身上的情緒和感受,這樣才會讓對方感覺不是在和一個“冰塊”在談戀愛。而規矩方面也是,不如拿出來規矩與對方商討,看看對方是如何看待這些規矩和事件的,往往能增進倆人之間的瞭解。

故事分享:新群主“林林”

我們新來的群主林林就是典型的在情緒發洩下長大的孩子,用他的話說,哎這些其實都過去了,但每次當你再追問三次:真的過去了嗎?真的嗎?你現在還好嗎?你都能依稀看見他眼角淡淡的淚光向我們訴說著不,還沒過去。這也就是這類環境長大的孩子的一個特點,小時候我們為了保護自己別那麼難受沒有別的辦法,我們只能躲,把不好的情緒躲掉,藏起來不看。

這位哥哥雖然是來實習的,但說起話來比老師還有老師樣呢,那真的是誨人不倦啊,頭頭是道的關心你,保證你心一點都不涼。每次跟他說感情的時候你都會覺得很絕望,因為好像你說出去的是情,彈回來的是牆,其實也不是他無情,只是他自己都不知道那些怪怪的感覺究竟是些什麼鬼。幾次戀愛的結果……你們懂得。工作中很努力勤奮,你說的要求標準保證能一板一眼的做到,就是會感覺與他之間跟和機器人之間有中莫名的相似。他也會跟我們開玩笑,但每次我們都勸他算了吧小夥子,別為難自己了,我們樂了還不行嗎。

其實付出最大的代價還是跟人接觸的費力,需要時間很長時間的熟悉才能瞭解他。經過在知己主義半個多月的折騰成長,小夥子現在笑的越來越燦爛陽光了,居然能跟我說出哇!好爽!這樣不著邊際的話,希望你能繼續爽下去。

123

跟姥姥一起的時候,我不聽話姥姥就經常說:你再不聽話我就出去跳街外那個井裡不活了,然後我就不哭了抱著姥姥說不敢了。

——頭像是個草莓的形狀

124

我媽跟我說,我都是為了你才活著,我都是為了你要不我早不活了,你還這麼不懂事,早知道你這麼不懂事我當初就不活了,你我也不管了。——周學彬

125

我覺得軟刀子的那個最紮心,我小時候我媽總說,白冰啊你得努力,只要你努力,媽辛苦點都沒事。——群主

126

我媽經常跟我和我姐說“俺把你們領到道兒上,你們把俺推到坑兒裡,咱這輩子就算誰都不欠誰的了”。——群助手—褲子

127

我初中那會兒叛逆,我媽說老了肯定指望不上我,不被我氣死就不錯。我爸媽也常說只要我跟我哥好好學習,他們怎麼苦怎麼累都沒事。我爸當初因為時代原因很早不上學了,一心想著把我們供出來。一直都不想辜負爸媽的期待。——北京-Nancy

128

我媽總說的一句是:“我都是為了你好啊”。——鄭喵喵

129

小時候最怕面對的話是,老媽說:我都是為了你,要不是你,我早走了……——北京-小野貓

130

小時候我媽總說“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不理解為什麼總是因為我,後來我就變得敏感和膽小,懷疑自己是不是生下來就是給別人添麻煩的。——北京-點兒

131

你以後會成為第二個誰誰誰(本地“有名”的模範)。——半島鐵盒

132

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可是我的學習成績還不錯,爸爸怕我考上了好學校再不讓我上的話,我會更難受,對我說:上學沒什麼用,別上了,出去打工去吧,從那以後,我好像失去了什麼。——北京-唐利平

133

我爺爺對我說的影響最大的一句話“你要好好讀書,你要爭氣,不能比別人差……”——群助手-公主

134

我大概上初中了吧,我爸媽感情很好,但有幾天我爸媽吵架了,一天晚上我在寫作業,我爸爸應酬回家之後到書房跟我說,“你好好學習就好,你很重要,我在外面很受歡迎,你媽不重要”,那段話對我來說挺紮心的,我還無法完全認清我的憤怒的最根源是什麼,但我覺得他的話讓我很生氣,因為我跟他並沒有我跟我媽親。——北京+雅薇

第五類 軟刀子

性格特點:

不喜歡被威脅被控制,喜歡自己做主,吃軟不吃硬,表面強硬,內心柔軟,看起來很難相處,有些強硬和冷漠,實際內心脆弱。凡事喜歡自己抗,很難尋求別人的幫助,要強,脾氣不好,情緒起伏比較大,容易任性,但又容易自責,總會覺得做不好就很內疚,容易對別人產生虧欠感,害怕失控。

優勢:

要強,能抗,願意擔當責任,願意做些實事來報答別人,懂得感恩。做事比較直接,變通能力不強,為人簡單,有時做事有些孩子氣。

具體表現:

這類人喜歡自己,不喜歡被控制約束,容易覺得別人很難理解到他,不善於表達情感,工作中更喜歡做事情,覺得只有實在的成績才 是對公司對家人最好的回報,感情容易被誤會,因為經常忙著做事,會讓另一半容易感覺到被忽視,也不太會很好的表達自己就容易不說話,或者自己憋著,容易被別人誤會,性子急,心軟,很難拒絕別人苦苦的哀求,也常因為拒絕不了而壓抑了自己的需要和情緒。

建議:

事業中這類人要嘗試著學會向別人求著,也許你開口了別人才知道你需要幫助,另一方面也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內心的感情,別人才能真的走近你瞭解你。愛情中這類人要注意的是除了為這個家和另一半做事情承擔責任以外,表達愛情的方式還有直接表達你對對方的在意,當你覺得害怕,委屈,心疼對方的時候也可以告訴對方,當然前提是你要先關注到自己也會也累也怕,你不是超人,凡事不是一定要做成,才對得起誰誰誰。

故事分享:“網紅”諮詢師

我們項目的負責人網紅就是一位被軟刀子捅大的朋友。她渾身散發著請勿靠近的氣場,實則心裡還很溫暖的,如果你用透視眼鏡看看的話……小時候她父母離婚,跟著爸爸長大,媽媽又因為感覺對她有虧欠常常說:媽別管做什麼,還不是為了你…..只要你好媽就沒什麼不放心的了……現在演化成告訴你,你必須要孩子,要不你想我這麼大年紀你都不知道為什麼而活,你看看媽現在,就為了你了,你看媽多開心!我們苦點累點算什麼只要你開心……吧啦吧啦。

聽完她描述以上故事我感覺無比泰山壓頂但不得不彎腰,工作中就常常看見因為一點小事就精神極度緊張接近崩潰邊緣,那時候我們自動會離十米之前保持安全距離,也因如此我們常常在她開心時勸她你這樣會沒朋友的,每每談到這個話題我們有感到一座火山要把發之前的氣氛……她跟我們聊過其實她的焦慮和壓力感覺從小到大一直伴隨著她,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因為什麼,就覺得好像哪裡要做不到什麼就會出什麼大事,就會對不起誰誰誰,這樣的她讓身邊的人都很緊張,好像一顆定時炸彈不知道何時爆發,總之敬而遠之為好,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距離遠了,另外一面也會覺得在她部門裡工作就得乖乖聽話才有活路,不安全感倒是我們的掌控,也像媽媽用那些軟刀子似的語言掌控她一樣,她也很喜歡掌控,我們的每句話怎麼說,我們的情緒別太低落,他曾說過一句經典的話:當我放下這些掌控和焦慮時,我感覺一天好像多出來12個小時一樣。

135

我竟然沒有紮心的話,在我記憶中就是無話,是無邊無際的忽略,是

我事事處處都無比地聽話。做什麼事情都要符合大家期待。——北京-春蘇

136

我覺得小時候父母說過的紮心的話挺多的,但是具體就想不起來了呢。——北京-文靜^_^

137

我生病發燒,一直在睡,身上沒力氣,我媽和我姐說我是裝的。平時白天睡覺,翻身瞬間大腦有點意識,也能聽見我姐說我裝睡,然後立刻人就醒了。——韓露偉

第六類 忽視

性格特點:

希望別人能看到自己的優勢和閃光點,要強和努力的去做事做人,很著急希望自己一夜之間能變的強大優秀,能吸引別人的目光。喜歡給自己制定計畫一步步做到優秀做到巔峰,但往往因為太著急會容易半途而廢,對自己的形象要求高,時刻注意保護自己的形象,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光鮮的體驗,對自己要求苛刻。

優勢:

爆發力強,活躍,勤奮努力,真的非常的努力,學習達人,愛看書,喜歡各種能讓自己進步的活動,喜歡交優秀的朋友,對自己某方面也近于完美的要求,時而樂觀向上,時而悲觀絕望。

具體表現:

做事容易努力過頭了,讓別人感覺太激進或者用力過猛的感覺,在工作中有時也會因為太過猛太過快而忽略一些細節上的東西,情緒容易受到外界評價的影響,容易在意外在的表現而忽略了內心的感覺和體驗,給人感覺上會不穩定,但其實內心很渴望得到穩定踏實的情感,能有一個真正在意自己的人出現。停不下腳步,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計畫,會安排的很滿,停下來反而覺得空虛。

建議:

外在的成績並不能說明你的一切,愛情中真的在意你的人愛的是你的真實,真實善良的那個你,無論你是第一名還是最後一名,你在他心中都是最好的,不掩飾就是獨特。工作中提醒自己慢一點再想想還有沒有漏掉的地方,即便是你做的不成功的地方也一定也你能學習和借鑒的經驗給你。整體建議這類成長環境的人晚上睡覺前要花十分鐘到十五分鐘的時間放首你喜歡的歌曲,什麼都不要去想,去感受你的身體,感受心裡面的情緒,一定要堅持呀。

故事分享:策劃“金金”

說起被忽視,不禁讓我想起公司的金金,像是自帶隱身術,安靜的坐在辦公室一角,即使在各部門串門,也能像一陣風,說完正事趕緊就跑。她的小時候,常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你要聽話,以哥哥為榜樣,爸媽都不容易……“所以在任何事情裡,這句話就會跳到她的耳邊,像鬧鈴一樣,滴答滴答地提醒著她,於是她去了和哥哥一樣的初中、高中,就連高考,分數也近乎相同,簡直就是活在範本裡。

後來,這句話成為了她心底唯一的標準,也是她獲得爸媽關注和認可的方式,她覺得只有學著哥哥的樣子才能被他們看到,才能成為爸媽眼中的好孩子,可也正是這樣,反而忘了自己本來的樣子,忽視自己的感受。而現在在工作中,聽話依然是她的標準,也因為聽話,不敢站出自己的立場,總是小心謹慎,害怕犯錯,成為默默無聞的那一個,也就這樣被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