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天就是殲10首飛紀念日,宋老去世一周年了!

宋文驄,中國殲10飛機總設計師,“感動中國”2009年度十大人物之一。2016年3月22日13點10分,宋文驄飛在北京301醫院逝世,享年86歲。

殲-10戰鬥機(英文:J-10或F-10,北約代號:火鳥(Firebird)),是中國中航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自主研製的單座單發第四代戰鬥機。該機採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和鴨式氣動佈局,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優勢戰鬥機。

殲十1001號原型機1994年開始建造,1998年3月23日首飛(已送至航空博物館展出) 依照慣例02號原型機用於地面測試。

1999年12月殲-10開始在西安閻良試飛院進行飛行測試。

2002年6月首架裝備俄制發動機的殲-10小批量生產型號首飛。中國官方公佈2003年殲-10生產型正式交付。2003年12月殲-10雙座型號原型機首飛(雙座型原型機已送至航空博物館展出)。 2004年隸屬成都軍區駐守雲南的中國空軍44師131團換裝殲-10戰機,

成為中國空軍第一個裝備該型戰機的部隊。2005年首次出現了帶有空中加油探頭的殲-10戰機。 2008年11月5日在中國珠海航展上首次對民眾亮相。 殲-10戰機衍生出單座及雙座型號,航電系統基本由國內研發生產,國產的渦扇10發動機目前也開始裝備殲10戰機。

目前殲10擁有殲10A、殲10B、殲10C三種基本型號,此外還有雙座教練機,表演機等,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的座機就是國產的殲10戰機。

最新出現的外貿型殲10­----FC20戰機,將有望打入國際市場。

如果說19年前殲10的出現表明中國初步掌握了世界先進戰機的生產製造能力,但仍屬於梯隊的末端。現在殲20的正式入列則表明中國進入了戰機製造的第一梯隊,目前僅有中、美、俄三國的第四代戰機取得了重大進展。

殲-20(英文:Chengdu J-20,英文綽號:Fire Fang,譯文:火獠牙/火牙/焰齒/翼龍)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高隱身性、高機動性第五代空中優勢兼多用途戰鬥機,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三代戰鬥機,首架工程驗證機於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實現首飛。

殲-20採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DSI鼓包式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佈局。

機頭、機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傾斜,起落架艙門為鋸齒邊設計,機身以高亮銀灰色塗裝(原型機為深墨色)。側彈艙採用創新結構,可將導彈發射掛架預先封閉於外側,同時配備中國國內最先進的新型空對空導彈,是未來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不僅具備很強的空戰能力,甚至具備了反衛星的能力。

殲10從立項到首飛,用了14年的時間,而殲20從立項到首飛僅僅用了4年的時間,從立項到首飛時間的巨大差距,足以說明中國航空工業的進步是十分明顯的,我們在為殲20歡呼鼓舞時,也不該忘了那年為殲10的製造付出血汗的航空人。

從立項到首飛時間的巨大差距,足以說明中國航空工業的進步是十分明顯的,我們在為殲20歡呼鼓舞時,也不該忘了那年為殲10的製造付出血汗的航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