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養老金並軌對公務員、事業單位哪類人影響最大?職業年金有用嗎?

養老金並軌後,單位按照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20%繳費,個人按照繳費工資的8%繳費,存入個人帳戶,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模式,和企業在繳費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此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金,是根據本人退休時工資水準以及工作年限,按照70%到90%的比例發放。改革之後,將本著“待遇銜接、新老有別、平穩過渡”的要求,參照改革時間點將人員劃分為“老人、新人和中人”,按照不同方式發放養老金。具體來說,改革之前已退休的“老人”,

維持待遇不變;改革之後參加工作的屬於“新人”,退休待遇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之和,計發方式與企業職工一致。

至於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換句話說,也就是目前在職的3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如何發,計算方式就相對複雜些——除了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

還將改革之前沒有繳費的年限,作為“視同繳費”年限,並依據時間長短發放一個“過渡性養老金”,基本可以保證原有的待遇水準不降低。隨著“中人”逐漸退休、“新人”越來越多,新制度和過渡性政策將逐漸完成替換,完成平穩過渡。

根據現在在職人員視同繳費年限的長短,計發的一種過渡性養老金。將來退休之後,通過新老辦法對比,如果改革之後新計發辦法的養老金,比過去老辦法要低的話,就按照過去老辦法來補差,確保待遇水準不降低。

作為機關事業單位的補充養老保險,

職業年金由單位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8%、個人按4%進行繳費。退休人員,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需要實現公平與效率的並重。基本養老保公平,職業年金保效率:職業年金有利於實現政府和市場的分責,公平與效率的並重。基本養老保險主要由政府舉辦,職業年金主要由市場主導選擇。職業年金的建立,對於機關事業單位待遇是一個補充,
有利於待遇銜接和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