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致敬高溫下的勞動者,怎麼愛你都不嫌多!

有人去西藏看雪

有人去青海看湖

有人去雲南避暑

而我在太原“抗曬”

我省大部分地區溫度達到了38℃

在高溫統治下

除了抱緊空調

其他都沒有意義了

出門5分鐘,流汗兩小時

枯藤老樹昏鴉

空調WiFi西瓜

葛優同款沙發

往那一趴

簡直不要太舒服

但是,有那麼一群人

他們在高溫烈日下

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

用汗水和堅持換來城市的和諧

致敬環衛工作者

他們是夏日街頭最亮的一抹橙

用自己的辛苦換來城市的潔淨

他們在整條街道上來回清掃

不顧火辣辣的太陽炙烤大地

不顧汗水順著臉頰往下直流

致敬建築工作者

悶熱的高溫天氣裡

你可能都懶得上街

但為了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很多勞動者仍堅守在一線

時時刻刻都在“蒸桑拿”

汗如雨下濕透了每一寸衣裳

致敬交通警察

他們在車流中指揮著過往車輛

一聲聲口哨,一句句慢點

烈日把他們的皮膚烤得黝黑

汗珠不停從臉頰滾落

身上的警服被汗水浸透後

沾著灰塵變成了灰黃

致敬快遞小哥

“燒烤模式”下更多人選擇網購

快遞小哥們頻繁地奔走於

城市的大街小巷

穿梭于居民樓宇之間

揮灑著辛勤的汗水

哪裡有需要,他們就奔向那裡

致敬社區安保

他們不是國旗班的戰士

卻每天數小時保持挺拔偉岸的身姿

任勞任怨地堅守在崗位上

哪怕烈日驕陽下不斷流出辛苦汗水

他們是領創物業的排頭兵

他們是接待客戶的第一站

今日話題:

進入盛夏高溫季節,室外高溫下的工作者,工作條件相對惡劣,高溫勞動強度大,易出現過度疲勞、中暑現象,是事故多發時期。為確保高溫季節安全作業,結合高溫季節出現的不安全情況,小編為您總結了一些安全防範措施,快來瞅瞅吧!

用人單位可以怎樣愛護他們?

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為趕工期隨意加班加點,應積極主動、熱心關懷施工人員的身體,防止施工過程中因高溫天氣引發工人中暑和各類生產安全事故。除緊急搶修外,可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合理安排工作,避開高溫時段工作。

2.對職工進行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教育,使職工知道中暑症狀。

3.施工現場嚴禁赤膊和穿拖鞋上崗,加強對安全防護用品佩戴使用的檢查,確保勞動防護措施的真正落實。

4.遇高溫、大雨、雷電和六級以上大風時,禁止高處與露外作業。

5.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工作環境設立休息場所。休息場所應當設有座椅,保持通風良好或者配有空調等防暑降溫設施。

6.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

7.用人單位要加強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8.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9.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

高溫季節防中暑注意事項

1.凡患持久性高血壓、貧血、肺氣腫、腎臟病、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者,一般不宜從事高溫作業工作。

2.避免獨自一人在惡劣條件下作業。

3.露天和高溫作業者應多喝茶水、綠豆湯和含鹽濃度0.1~0.3%的清涼飲料,但切忌暴飲,每次最好不超過300毫升。

4.加強個人防護。選穿淺色衣服並根據作業需要配戴好各種防護用具,防止陽光曝曬。避免陽光直射頭部,避免皮膚直接吸收輻射熱,戴好舒適透氣的帽子,衣著寬鬆。

發生中暑我們該怎麼做?

1.中暑症狀的表現

(1)先兆中暑。其症狀為:在高溫環境中勞動一段時間後,出現大量流汗、口渴、身體感到無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一般情況下此時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會超過37.5度。

(2)輕症中暑。其症狀為:除有先兆中暑症狀外,還可能出現頭暈乏力,面色潮紅,胸悶氣短,皮膚灼熱而乾燥,體溫在38.5度以上。此時如不及時救護,就會發生熱暈厥或熱虛脫。

(3)重症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時和未適當處理出現的輕症中暑(病人),導致病情繼續嚴重惡化,隨之出現昏迷、痙攣或手腳抽搐。此時中暑病人皮膚往往乾燥無汗,體溫升至40度以上,若不趕緊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發生中暑的應急措施

(1)有中暑先兆及輕症者:立即離開高溫作業環境,到陰涼、安靜、空氣流通處休息,松解衣服,飲用清涼飲料(淡鹽水或濃茶)。

(2)重症或高熱型者需進行急救:a.迅速降溫,置病人于涼爽通風處,解開衣服。b.可在病人頭部、兩腋下、腹股溝區等處放置冰袋。c.用冰水、冷水、酒精擦身或噴淋。最終使體溫降至38度左右,並防止溫度複升。d.按摩四肢,防止血液淤滯。

(3)中暑的人忌大量飲水,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4)熱痙攣者除上述處理外,給予飲用含鹽飲料,有條件的靜滴500~1000ml生理鹽水。

(5)對病情嚴重的病人,要立即動用各種手段,儘快把病人送往醫院。

如何預防中暑?

1.高溫下工作時間不宜過久,儘量採用輪換或者間隙作業;

2.降低勞動強度,備好防暑降溫飲料,儘量多補充淡鹽開水或含鹽飲料;

3.保證充足睡眠,多吃些營養豐富的水果和蔬菜;

4.儘量穿透氣、散熱的棉質衣服;

5.不飲用烈性酒。

6.隨時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不要多吃冷飲,以免胃腸道血管收縮,影響消化功能。

高溫天喝水也是有講究的~

天氣炎熱,人們在戶外工作時必須掌握好喝水的技巧,以免出現“水中毒”。

1.要喝適量的淡鹽水。在戶外工作時喝一些淡鹽水,可以補充由於人體大量排出的汗液帶走的無機鹽。最方便的辦法是,在500毫升飲用水里加上1克鹽,並適時飲用。這樣既可補充肌體肌體需要,同時也可防電解質紊亂。

2.喝水要次多量少。不少人在生活中習慣以口渴與否來決定是否需要喝水,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口渴是人體水分已經失去平衡的一個重要信號。在工作中,口渴了不能一次猛喝,應分多次喝,且飲用量少,以利於人體吸收。合理的方式是,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為宜,間隔時間為半個小時。

3.儘量避免喝溫度過低的飲用水。夏季戶外工作中,人的體溫通常較高,喝下大量冷飲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疾病。專家建議,戶外工作者最好不要喝5攝氏度以下的飲料,而喝10攝氏度左右的淡鹽水比較科學。因為,這樣既可達到降溫解渴的目的,又不傷及腸胃,還能及時補充人體需要的鹽分。

致敬

當我們享受城市的便利、快捷、安全以及優美環境時,請不要忘記那些為城市、為家園辛勤勞作的普通勞動者們,特別是那些在高溫炙烤下的勞動者,他們是我們身邊最平凡也最不平凡的一群人!是我們身邊最美的勞動者!汗水濕透的背後,是他們對城市家園的無私奉獻和默默堅守!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點贊!

編輯:曉貳

快來瞅瞅吧!

用人單位可以怎樣愛護他們?

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為趕工期隨意加班加點,應積極主動、熱心關懷施工人員的身體,防止施工過程中因高溫天氣引發工人中暑和各類生產安全事故。除緊急搶修外,可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合理安排工作,避開高溫時段工作。

2.對職工進行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教育,使職工知道中暑症狀。

3.施工現場嚴禁赤膊和穿拖鞋上崗,加強對安全防護用品佩戴使用的檢查,確保勞動防護措施的真正落實。

4.遇高溫、大雨、雷電和六級以上大風時,禁止高處與露外作業。

5.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工作環境設立休息場所。休息場所應當設有座椅,保持通風良好或者配有空調等防暑降溫設施。

6.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

7.用人單位要加強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8.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9.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

高溫季節防中暑注意事項

1.凡患持久性高血壓、貧血、肺氣腫、腎臟病、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者,一般不宜從事高溫作業工作。

2.避免獨自一人在惡劣條件下作業。

3.露天和高溫作業者應多喝茶水、綠豆湯和含鹽濃度0.1~0.3%的清涼飲料,但切忌暴飲,每次最好不超過300毫升。

4.加強個人防護。選穿淺色衣服並根據作業需要配戴好各種防護用具,防止陽光曝曬。避免陽光直射頭部,避免皮膚直接吸收輻射熱,戴好舒適透氣的帽子,衣著寬鬆。

發生中暑我們該怎麼做?

1.中暑症狀的表現

(1)先兆中暑。其症狀為:在高溫環境中勞動一段時間後,出現大量流汗、口渴、身體感到無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一般情況下此時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會超過37.5度。

(2)輕症中暑。其症狀為:除有先兆中暑症狀外,還可能出現頭暈乏力,面色潮紅,胸悶氣短,皮膚灼熱而乾燥,體溫在38.5度以上。此時如不及時救護,就會發生熱暈厥或熱虛脫。

(3)重症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時和未適當處理出現的輕症中暑(病人),導致病情繼續嚴重惡化,隨之出現昏迷、痙攣或手腳抽搐。此時中暑病人皮膚往往乾燥無汗,體溫升至40度以上,若不趕緊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發生中暑的應急措施

(1)有中暑先兆及輕症者:立即離開高溫作業環境,到陰涼、安靜、空氣流通處休息,松解衣服,飲用清涼飲料(淡鹽水或濃茶)。

(2)重症或高熱型者需進行急救:a.迅速降溫,置病人于涼爽通風處,解開衣服。b.可在病人頭部、兩腋下、腹股溝區等處放置冰袋。c.用冰水、冷水、酒精擦身或噴淋。最終使體溫降至38度左右,並防止溫度複升。d.按摩四肢,防止血液淤滯。

(3)中暑的人忌大量飲水,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4)熱痙攣者除上述處理外,給予飲用含鹽飲料,有條件的靜滴500~1000ml生理鹽水。

(5)對病情嚴重的病人,要立即動用各種手段,儘快把病人送往醫院。

如何預防中暑?

1.高溫下工作時間不宜過久,儘量採用輪換或者間隙作業;

2.降低勞動強度,備好防暑降溫飲料,儘量多補充淡鹽開水或含鹽飲料;

3.保證充足睡眠,多吃些營養豐富的水果和蔬菜;

4.儘量穿透氣、散熱的棉質衣服;

5.不飲用烈性酒。

6.隨時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不要多吃冷飲,以免胃腸道血管收縮,影響消化功能。

高溫天喝水也是有講究的~

天氣炎熱,人們在戶外工作時必須掌握好喝水的技巧,以免出現“水中毒”。

1.要喝適量的淡鹽水。在戶外工作時喝一些淡鹽水,可以補充由於人體大量排出的汗液帶走的無機鹽。最方便的辦法是,在500毫升飲用水里加上1克鹽,並適時飲用。這樣既可補充肌體肌體需要,同時也可防電解質紊亂。

2.喝水要次多量少。不少人在生活中習慣以口渴與否來決定是否需要喝水,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口渴是人體水分已經失去平衡的一個重要信號。在工作中,口渴了不能一次猛喝,應分多次喝,且飲用量少,以利於人體吸收。合理的方式是,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為宜,間隔時間為半個小時。

3.儘量避免喝溫度過低的飲用水。夏季戶外工作中,人的體溫通常較高,喝下大量冷飲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疾病。專家建議,戶外工作者最好不要喝5攝氏度以下的飲料,而喝10攝氏度左右的淡鹽水比較科學。因為,這樣既可達到降溫解渴的目的,又不傷及腸胃,還能及時補充人體需要的鹽分。

致敬

當我們享受城市的便利、快捷、安全以及優美環境時,請不要忘記那些為城市、為家園辛勤勞作的普通勞動者們,特別是那些在高溫炙烤下的勞動者,他們是我們身邊最平凡也最不平凡的一群人!是我們身邊最美的勞動者!汗水濕透的背後,是他們對城市家園的無私奉獻和默默堅守!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點贊!

編輯:曉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