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沙公提醒」收寄快遞如何確保個人資訊不被洩露?這一招很快就要用上了

2016年6月1日,快遞實名製作為國家行業標準正式開始施行。

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實名制卻很難完全實行。快遞實名制該如何全面落實?寄件人擔心個人資訊洩露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2018年實現收寄實名制資訊化

11日,國家郵政局召開新聞發佈會,首次介紹了郵件快件實名收寄資訊系統及其推廣應用的情況。

將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原則,力爭在2018年年底前實現實名收寄資訊化全覆蓋。

國家郵政局表示,寄遞服務不同于傳統“櫃檯式”服務,市場主體眾多,流動作業性強,手工登記實名資訊安全性低,因此推動落實實名收寄制度具有較大的複雜性,為此研究設計了《郵件快件實名收寄資訊化解決方案》,

指導網路型品牌企業開發了“企業版”實名收寄資訊系統,研究開發了適用於區域型快遞企業的“公共版”實名收寄APP。國家郵政局從今年4月起在全國153個城市啟動了實名收寄資訊系統推廣應用試點。

截至6月底,實名資訊監管平臺共接入郵政EMS、“三通一達”等10家快遞企業;全網資訊化實名收寄業務量累計完成3億件,日均超500萬件。

通過掃描身份證進行實名認證 自動生成身份二維碼

在實名寄遞公共服務平臺上,使用者通過掃描身份證進行實名認證,並自動生成身份二維碼。

每次寄件時,只需出示手機上的身份二維碼就能快速驗證身份資訊,避免了頻繁出示身份證的麻煩和資訊洩露風險。

同時,系統對快遞員也建立了身份信息二維碼,使用者也可掃描來查驗快遞員身份的真實性。

如何保護消費者資訊安全?

據介紹,所有這些資訊都是通過加密存儲在資訊系統裡的,使用者的資訊安全有保障。系統的資訊資料實行“總對總”共用模式,

由企業總部將前端採集的實名資訊統一上傳至國家郵政局資訊監管平臺,從而形成實名資訊資料單向封閉流動,確保實名資訊安全。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林虎表示,爭取利用兩年的時間,在2017年年底實現實名收寄資訊化率達到40%的目標,在2018年年底實現實名收寄資訊率的全覆蓋。

收取快遞安全須知

收取快遞安全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