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是國軍抗日名將,多次擊敗林彪,卻遭蔣介石設計軟禁,結局淒涼

孫立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軍銜,第一次緬戰時任38師師長,在孟關傑布山隘間戰役斃敵2000余,孟拱河谷戰役擊斃日軍12000餘 ,第二次入緬作戰時任新一軍軍長,攻克八莫、南坎、老龍山、南巴卡、新維、臘戍、喬美等地,

共擊斃日軍3萬3千餘 ,是抗戰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美稱。內戰時曾于四平、 公主嶺、德惠等地擊敗林彪。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日軍在任何時期都是不可小覷的力量,整個抗戰時期,

日軍與中國軍隊的傷亡比是1:8,也就是說,殺死一個日本人,中國人要死傷至少8人。但是有一個人帶領他自己親手訓練出來的中國軍隊,對日軍造成沉重打擊,讓中國軍威震驚了世界,這個人就是孫立人。

1942年,孫立人率軍遠征緬甸,開啟了他代表他抗日最高成就的二次緬甸戰役。4月17日,英軍一個步兵師和一個裝甲旅被日軍包圍,苦戰之下彈盡糧絕,陷入全軍覆沒的絕境。

孫立人臨危受命,派113團連夜急行救援,終於于第二天淩晨趕到,113團從不同方位同時發起猛烈攻擊,酣戰半天,在損失大半兵力的情況下,殲敵近3000人,7000英軍獲救。這一戰在全球引起強烈反響,中國軍隊的力量受世界矚目。英國女王授予孫立人“豐功勳章”、美國總統羅斯福親自向孫立人發賀詞,對孫立人的智勇雙全大力讚賞,並向他頒發“國會勳章”。

在後來的兩次緬甸戰役中,孫立人利用先進的裝備,獨特的用兵與戰術思維,對日軍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在胡康河谷戰役中,打得日本第18師團,四散逃竄,潰不成軍。後來參與此戰的日本人,大多數在日記中寫有這兩個字“愕然”,他們覺得中國軍隊怎麼會這麼厲害,軍隊編制和戰術理念怎麼這麼超前,

如果他們知道孫立人的建軍理念的話,就不會這麼大驚小怪了。

在戰爭中,一般的軍隊是越大越少,但是孫立人的軍隊反而進行了擴編,好多緬甸人自願參軍,由新一軍擴展為兩個軍(新一軍和新劉軍,下轄兩個師)。在二次緬甸戰役中,

連續攻克八莫、坎南,打通滇緬公路,疏通了中國戰場的西南補給線,為抗戰的最終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兩次緬甸戰役中,孫立人一共殲滅日軍4.5萬人,樹立了中國軍隊的威望,成為國軍中的一代典範。

可惜這樣一位抗日英雄,國軍戰神,卻遭蔣介石設計陷害。孫立人到達臺灣後即1950年四月,任陸軍總司令,後因蔣設計,將孫立人革職,並拘禁,1955年10月31日,孫立人被蔣介石免去所有職務,軟禁于台中向上路一段十八號的宅邸,長達33年。1988年1月,蔣經國病逝,孫立人解除拘禁,1990年11月19日病逝於台中。

孫立人到達臺灣後即1950年四月,任陸軍總司令,後因蔣設計,將孫立人革職,並拘禁,1955年10月31日,孫立人被蔣介石免去所有職務,軟禁于台中向上路一段十八號的宅邸,長達33年。1988年1月,蔣經國病逝,孫立人解除拘禁,1990年11月19日病逝於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