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完蛋了!你看到的資料都是假的!

今天早上我慣例起床前刷一下新聞,結果被“揭秘芝麻信用分“刷分”產業鏈”這條新聞抓了眼球。

嗯?芝麻信用分還能刷分?

這讓我不禁想到了前段時間一個小夥伴在朋友圈得意洋洋的曬他自己的信用分,

分數竟然高達782分!看得我不停咂舌。明明之前他的分數還不高,還和我叨叨咕咕的念叨自己不能免押金騎小黃車。

當時我還納悶怎麼漲這麼快,原來是這麼回事啊!

來來,擇日不如撞日,我給大家剖析剖析這件事吧。

一:芝麻刷分信用高

這件事簡言之,就是刷假的芝麻信用分!

很多人都認為信用分低是因為沒房沒車!其實並不是,只要經常使用,並且及時還款啥的,每月提幾分真是so easy 的事!

至於我小夥伴分這麼低,憑他的尿性,我一下就猜出肯定逾期了唄!

現在估計是想去貸款,因為很多現金貸的平臺都有一條風控規則,就是要授權芝麻信用分。結果分太低,貸不了款!嘖嘖,早幹嘛去了?

那些駭客就因為這部分人的需求,

利用手裡龐大的黑市資料,啥不動產、房產證、駕駛證、車輛資訊等資料統統有!只要找到和你同名同姓的人,就可以移花接木,把他的車子房子綁定在你的帳戶上。(媽呀!我的資訊不會他們也有吧……)

只要不到半小時,一個臭屌絲就能搖身一變,化身為擁有千萬資產的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的成功人士!

當然了,他們駭客靠著這套操作,每人收取400元,

輕輕鬆松月入幾十萬!(媽媽,我也想去當駭客!)

那麼問題來了,肯定會有人質問支付寶幹嘛去了?難道沒有風控嗎?

讓我告訴你吧,因為這些資訊都是受政府保護的,一般人,包括馬雲爸爸都看不到。所以,大家怎麼錄入,系統就怎麼收錄。

其實除了芝麻刷分,還有很多其他套路!

二: P2P平臺資料造假

現在很多的的P2P平臺,為了吸引投資人也會造假資料。

如果你打開網頁,看到上百萬的用戶註冊了,

並且平臺交易額特別高,參加的人也很多,你會不會心動?

其實這些都是假的!只要後臺改一下代碼,就輕輕鬆松實現了。

當然了,這些也都不用這些平臺幹,只要外包就好了!

所以呀,大家有時候不能被一些表面的數字騙了!如果真想投資P2P的話,建議去一些專業平臺!

三、創業公司刷假資料

現在,一些創業公司為了得到投資也開始搞事情了。

一開始為了讓你投資,

就把專案說的多麼多麼好,把資料做的多麼多麼漂亮,其實呢,這些資料全部都是假的!根本就是刷的!

這些人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拉人頭!

一開始的時候,和你說這個項目盈利多高,短時間內就能回本,其實都是龐氏騙局!

就等你傻乎乎的進了套,把錢乖乖給他們奉上,等到金額到一定數量了,就直接跑路,具體事例可以參考前段時間跑路的詐騙組織IGOFX。

逃跑的91年美女頭目,就是利用了讓後來者為先來者買單,從而一本萬利坐享其成的擊鼓傳花遊戲,與“拆東牆補西牆”的說法如出一轍!

所以說如果大家聽到年化收益率若超過8%,千萬提高警惕。你貪的是高額利息,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

四、APP推廣

此次之外,各大商店裡的APP流量也越來越值錢,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畢竟手機市場的用戶存量已經飽和了。所以要想獲得那麼多的高品質用戶只能憑了老命!

想當初小財女打開排行榜,想搜索交友軟體(咳咳,我幫別人找的!),排名前幾位的卻是不可描述的,帶顏色的軟體!

天哪,居然被區區的幾塊錢就收買了!小財女簡直對他們這種行為感到唾棄!

五:影視行業

造假的風波還席捲了影視行業!就是我“買水軍”!

如果新上了一部劇,口碑不好,這些影視公司就會雇很多水軍,企圖來扭轉輿論方向!

這麼看下來,好像不管是哪個領域,都存在“刷資料”的存在!

對了對了,前幾天還出了一個事,就是百度地圖搜索醫院推薦莆田系!

就連線下買東西全是假的,排隊刷出來的。

讓我不由感慨,資訊時代,這刷的根本不是資料,是錢啊!

但是呢,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就是實則是企業自身的誠信問題!

現代社會,商人在簽訂合約時,都會期望對方信守合約。誠信更是各種商業活動的最佳競爭手段,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是企業家的一張真正的金質名片。

至於現在的大資料,咱只能看看,千萬不能當真。

就是利用了讓後來者為先來者買單,從而一本萬利坐享其成的擊鼓傳花遊戲,與“拆東牆補西牆”的說法如出一轍!

所以說如果大家聽到年化收益率若超過8%,千萬提高警惕。你貪的是高額利息,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

四、APP推廣

此次之外,各大商店裡的APP流量也越來越值錢,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畢竟手機市場的用戶存量已經飽和了。所以要想獲得那麼多的高品質用戶只能憑了老命!

想當初小財女打開排行榜,想搜索交友軟體(咳咳,我幫別人找的!),排名前幾位的卻是不可描述的,帶顏色的軟體!

天哪,居然被區區的幾塊錢就收買了!小財女簡直對他們這種行為感到唾棄!

五:影視行業

造假的風波還席捲了影視行業!就是我“買水軍”!

如果新上了一部劇,口碑不好,這些影視公司就會雇很多水軍,企圖來扭轉輿論方向!

這麼看下來,好像不管是哪個領域,都存在“刷資料”的存在!

對了對了,前幾天還出了一個事,就是百度地圖搜索醫院推薦莆田系!

就連線下買東西全是假的,排隊刷出來的。

讓我不由感慨,資訊時代,這刷的根本不是資料,是錢啊!

但是呢,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就是實則是企業自身的誠信問題!

現代社會,商人在簽訂合約時,都會期望對方信守合約。誠信更是各種商業活動的最佳競爭手段,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是企業家的一張真正的金質名片。

至於現在的大資料,咱只能看看,千萬不能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