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夏天濕氣重?一天吃兩頓“它”,排出體內多年濕氣!

什麼是濕氣呢?黃帝內經中說,秋傷於濕,上逆為咳,所以濕氣最明顯的一個症狀就是伴隨著咳嗽。

小編下面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濕氣怎麼來的,第二部分濕氣的症狀,第三部分給大家推薦一個去濕氣的方子。

【1】濕氣怎麼來的?

一、外濕侵滯引起的濕氣重:夏季毛孔都是張開的,比如經常淋雨、長時間處於潮濕的環境、經常穿濕衣服、太冷衣服穿的少、夏季辦公室空調溫度開得太低、長期水中作業、久居地下室等,濕邪就很容易侵襲人體,

留滯不去,就會造成濕氣重的表現,這種濕氣一般停留在肌表,關節等處。特別是身體素質不夠好的人,尤其易受濕邪侵襲。

正確做法:外濕的症狀可以採取驅風除濕等措施來避免。如切勿淋雨、特別是天氣乾燥很久以來下的雨,淋雨了要及時換洗乾淨衣服,洗頭了要及時吹幹,特別是晚上不要濕發就寢,以防濕氣入體;天冷要保暖以防寒氣入體,平時要適當地開窗透氣,

不要讓房間內的潮氣太重。

二、內濕引起的體內濕氣重:

飲食不當或者內分泌紊亂等則產生內濕氣。比如在脾土虛的情況下,水濕運化不利,聚在中焦,就會造成內濕重的表現。內濕則可以採取健脾利濕的措施進行治療。具體來說,引發內濕的因素有:

1、久坐不動

長期久坐不動,沒有體力消耗,身體代謝自然變慢,身體的運化能力就隨之降低,活力不足導致陽虛。

正確做法:多多運動,

運動生陽,尤其是能讓身體出汗的運動要把皮膚這扇窗戶打開,借助運動產生的熱量將濕氣“蒸騰”出去。

2、睡眠不足

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症狀,睡眠不足的人通常活力不足,機體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身體自然低迷。

正確做法:保證睡眠時間,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就睡覺。還有,每天增加體力消耗會讓睡眠品質更高。

3、飲食口味過重

油膩、過鹹、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加之胃腸動力不足,就會阻塞經絡成為能量垃圾。

正確做法:飲食宜清淡適量,三餐從簡甚至短期斷食,多吃粗纖維,減少身體的運化負擔。

4、長期節食

不僅是胖人,瘦子體內也會有濕邪。

比如你依靠節食來保持身體,體內的“火力”就會不旺,因為缺乏製造“火焰”的原材料。

正確做法: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健康瘦。不要輕易採取傷害身體的節食減肥法。

【2】濕氣的症狀:

1.大便不成形,舌苔白厚。(典型症狀)

2.身體發沉,四肢無力,昏昏欲睡、沒有精神,頭暈。(典型症狀)

3.常常覺得呼吸費力,胸悶!(肺有濕)

4.容易反胃、噁心,消化不良。(胃有濕)

5.頭髮才1~2天沒洗,就油膩膩的,有頭屑。(濕氣蒸騰至頭面)

6.面色發黃、發暗,油膩,泛油光。(濕氣蒸騰至頭面)

7.口幹、口苦,口臭,有異味,泛酸。(肝膽有濕)

8.牙齒比較黃,沒有光澤。而且牙齦色紅,口唇偏紅,或者發白厚膩。(濕氣鬱久而發熱)

9.愛出汗,而且汗味重、體味大。(濕氣在腎,體虛)

10.常覺得身體發熱,皮膚發燙,尤其是手腳心愛發熱出汗。(濕氣侵犯皮膚)

11.皮膚起痘,長斑,濕疹,瘙癢,蕁麻疹反復發作。(濕氣侵犯皮膚)

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3】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去濕氣的方子:具體的用料就是

芡實-補脾祛濕、益腎固精、強身健體、除濕止帶。

紅薏米-健脾燥濕、祛濕消腫、清熱排膿、美容養顏。

懷菊花,枸杞、茯苓-清熱、解毒、祛風、清肝、明目。

梔子,甘草-瀉火除煩、清利濕熱、保肝利膽、涼血止血 。

做法:茯苓15-20g,薏米20g,其它適量。幹芡實提前8小時發泡好,用清水略洗一洗。加入材料,點火,煮開後,轉小火煎煮30分鐘,加水按照一碗半煎成一碗比例,關火,趁熱喝。第二次喝的時候,繼續加一碗水,煮開後煎20分鐘。還可以再喝一次,繼續加水,煎20分鐘。

希望大家能按這個方子持之以恆,早日去除體內濕氣。

知足者安眠去濕氣足貼助睡眠養生 ¥45 購買

老金磨坊方紅豆薏米粉薏仁粉去濕氣 ¥39.9 購買

頭暈。(典型症狀)

3.常常覺得呼吸費力,胸悶!(肺有濕)

4.容易反胃、噁心,消化不良。(胃有濕)

5.頭髮才1~2天沒洗,就油膩膩的,有頭屑。(濕氣蒸騰至頭面)

6.面色發黃、發暗,油膩,泛油光。(濕氣蒸騰至頭面)

7.口幹、口苦,口臭,有異味,泛酸。(肝膽有濕)

8.牙齒比較黃,沒有光澤。而且牙齦色紅,口唇偏紅,或者發白厚膩。(濕氣鬱久而發熱)

9.愛出汗,而且汗味重、體味大。(濕氣在腎,體虛)

10.常覺得身體發熱,皮膚發燙,尤其是手腳心愛發熱出汗。(濕氣侵犯皮膚)

11.皮膚起痘,長斑,濕疹,瘙癢,蕁麻疹反復發作。(濕氣侵犯皮膚)

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3】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去濕氣的方子:具體的用料就是

芡實-補脾祛濕、益腎固精、強身健體、除濕止帶。

紅薏米-健脾燥濕、祛濕消腫、清熱排膿、美容養顏。

懷菊花,枸杞、茯苓-清熱、解毒、祛風、清肝、明目。

梔子,甘草-瀉火除煩、清利濕熱、保肝利膽、涼血止血 。

做法:茯苓15-20g,薏米20g,其它適量。幹芡實提前8小時發泡好,用清水略洗一洗。加入材料,點火,煮開後,轉小火煎煮30分鐘,加水按照一碗半煎成一碗比例,關火,趁熱喝。第二次喝的時候,繼續加一碗水,煮開後煎20分鐘。還可以再喝一次,繼續加水,煎20分鐘。

希望大家能按這個方子持之以恆,早日去除體內濕氣。

知足者安眠去濕氣足貼助睡眠養生 ¥45 購買

老金磨坊方紅豆薏米粉薏仁粉去濕氣 ¥39.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