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守望相助七十載 亮麗北疆內蒙古」“水系花田”風景獨好 為青城勾勒和諧美景

從傳媒大廈東南角進入環城水系金橋區域,林間小路乾淨整潔,

兩側綠樹成蔭,遊園者或騎車或漫步,在浪漫花海中徜徉,在蜂飛蝶舞中留影,享受那份難得的悠閒自在。

市園林局環城水系綠化管理處賽罕北岸管理隊隊長崔文禧告訴記者:“進入春季,‘百畝花田’內黃色的連翹迎春綻放,隨後,杏樹、丁香也相繼開花。此後,這裡月月都有花相伴,一直將持續到10月份。7月是花田最美的季節,百花齊放,爭相鬥豔,形成了花的海洋。整片的花海中,

幾乎沒有雜草,而且花開得旺盛,這都得益於員工們的辛勤付出。從園二路橋一直到保全莊橋,共有40名工人負責除雜草、澆水、侍弄花。為延長花期、提高觀賞性,我們對花卉品種進行了精心選擇,在採用蜀葵、波斯菊、孔雀草、千屈菜、鼠尾草等宿根花卉及矮牽牛、一串紅等草本花卉的基礎上,嘗試種植了半常綠低矮灌木——月季,瞧,這些月季是今年增種的。”順著崔文禧手指的方向,
記者看到一片月季爭相綻放,紅的、粉的,甚是好看。

園林工人除雜草

這時一位大娘走過來,邊欣賞,邊選景,“這裡的月季花開得好,周圍沒有一點雜草,請幫我與美麗的月季合個影吧。”大娘邊說邊把手機遞過來。

浪漫花田

走著走著,一大片金黃色的花海映入記者眼簾,金黃色的花瓣在陽光下散發耀眼的光澤,深紅色的花心時不時引來蜜蜂環繞。“這就是黑心菊,去年種了一部分,效果不錯,今年又增加了好多,目前已成為‘百畝花田’的主要品種。在栽種之初,我們採取撒播、成片的方式,目的是突出花的自然與野趣。

”旁邊的市園林局環城水系綠化管理處副主任田川補充道。“真美,真美。”散步的遊人放慢腳步,在讚歎花海的同時,紛紛拿出手機取景留念。

據市園林局環城水系綠化管理處主任喬埃虎介紹,今年園林部門加大了“花田”種植面積,從去年的100畝增加至150畝,重點對賽罕區段濱河南岸自治區黨校門口綠地增加30畝、金橋南岸濱河沿線增加20畝,從而完成河道南北岸遙相呼應的花田景致。

環城水系作為城市濱河景觀環境,是城市“肌理”中重要的公共開放空間。這一水系自北向南穿城而過,像一條美麗的項鍊串聯起整個青城,沿途有南湖濕地公園、敕勒川公園、東河廣場、如意廣場、錫林公園等多個人文景觀節點公園,吸引著眾多市民前來遊玩。隨著遊人的增加,其景觀配套設施的完善程度在景觀整體服務性上起著決定性作用。

為充分發揮環城水系在我市整體景觀格局中的效果,園林部門著重體現植物季相變化,豐富景觀層次,對建成河道進一步改造完善,實現河道水域碧波蕩漾的景觀效果。目前,環城水系全線總計種植約56萬株叢。在沿河兩帶形成五彩斑斕的花海景觀的同時,對河道進行水生植物種植,於是,菖蒲、蘆葦、黃菖、睡蓮、荷花等植物相繼“安家”,不僅為河道水域增加了景觀效果,還可淨化水質。

就整個水系而言,西河的治理一直佔據環城水系景觀建設工作的重要地位。為節約成本,實現河道景觀提升,施工單位將西河河道上游淤泥堆起80釐米左右,沿線栽植耐水濕的植物,輔以小群開花的亞喬木,形成綠色廊道。而西河河道下游淤泥較少,河道更為寬闊,整體河道的走勢彎曲較少,水泥駁岸和僵硬的線條成為這一段軟化的重點。為緩解以上狀況,施工人員利用廢棄的戧杆,將其截斷,由鐵絲串聯起來,形成高度30釐米左右的栽植池,池內回填淤泥,並從河道中移植菖蒲、蘆葦等水生植物。如今,紮達蓋河上游已栽植荷花、睡蓮、黃菖蒲、蘆葦和蒲等水生植物,約8萬餘株。

為將環河景觀打造成我市集人文、自然、生態、景觀於一體的標誌性景觀帶,今年園林部門逐步完善各類基礎配套設施。對全線河道16個橡膠壩進行維修,以滿足蓄水條件。

根據市委、市政府對全市公共廁所“開放一批、改建一批、新建一批、回購一批、設置可擕式一批”等“五個一批”的建設思路,目前已將沿線的敕勒川公園辦公樓內的廁所對外開放,與此同時,設置可擕式公共廁所10座,改建河道全線公廁13座,計畫新建公廁9座,力求為遊人及周邊市民解決“方便”難題。

因河道水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園林部門利用在河道邊放置宣傳警示標語、遊客須知、加強全線24小時安保巡護力度、沿河佈置河道監控系統、安裝河道護欄11公里等多重方法,做好河道安全巡護工作,為市民安全保駕護航。

環城水系作為集景觀、生態、洩洪、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景觀系統,除了景觀及蓄水功能以外,完善細節更不容忽視。今年園林部門繼續加大了景觀照明燈安裝、維修損毀道路、園林景觀小品建設力度,一項項舉措只為進一步提升河道景觀服務功能,讓市民夜晚散步更安全、更放心。

環城水系賽罕區段

微風陣陣,水面蕩起微微波浪,清新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芳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放眼望去,忽遠忽近的水鳥時而掠過水面,時而高歌鳴叫,慢道上騎行者、散步閒聊者迎面而過。清澈的水面,浪漫的花海,愜意的遊人勾勒出一幅和諧美景。

為充分發揮環城水系在我市整體景觀格局中的效果,園林部門著重體現植物季相變化,豐富景觀層次,對建成河道進一步改造完善,實現河道水域碧波蕩漾的景觀效果。目前,環城水系全線總計種植約56萬株叢。在沿河兩帶形成五彩斑斕的花海景觀的同時,對河道進行水生植物種植,於是,菖蒲、蘆葦、黃菖、睡蓮、荷花等植物相繼“安家”,不僅為河道水域增加了景觀效果,還可淨化水質。

就整個水系而言,西河的治理一直佔據環城水系景觀建設工作的重要地位。為節約成本,實現河道景觀提升,施工單位將西河河道上游淤泥堆起80釐米左右,沿線栽植耐水濕的植物,輔以小群開花的亞喬木,形成綠色廊道。而西河河道下游淤泥較少,河道更為寬闊,整體河道的走勢彎曲較少,水泥駁岸和僵硬的線條成為這一段軟化的重點。為緩解以上狀況,施工人員利用廢棄的戧杆,將其截斷,由鐵絲串聯起來,形成高度30釐米左右的栽植池,池內回填淤泥,並從河道中移植菖蒲、蘆葦等水生植物。如今,紮達蓋河上游已栽植荷花、睡蓮、黃菖蒲、蘆葦和蒲等水生植物,約8萬餘株。

為將環河景觀打造成我市集人文、自然、生態、景觀於一體的標誌性景觀帶,今年園林部門逐步完善各類基礎配套設施。對全線河道16個橡膠壩進行維修,以滿足蓄水條件。

根據市委、市政府對全市公共廁所“開放一批、改建一批、新建一批、回購一批、設置可擕式一批”等“五個一批”的建設思路,目前已將沿線的敕勒川公園辦公樓內的廁所對外開放,與此同時,設置可擕式公共廁所10座,改建河道全線公廁13座,計畫新建公廁9座,力求為遊人及周邊市民解決“方便”難題。

因河道水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園林部門利用在河道邊放置宣傳警示標語、遊客須知、加強全線24小時安保巡護力度、沿河佈置河道監控系統、安裝河道護欄11公里等多重方法,做好河道安全巡護工作,為市民安全保駕護航。

環城水系作為集景觀、生態、洩洪、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景觀系統,除了景觀及蓄水功能以外,完善細節更不容忽視。今年園林部門繼續加大了景觀照明燈安裝、維修損毀道路、園林景觀小品建設力度,一項項舉措只為進一步提升河道景觀服務功能,讓市民夜晚散步更安全、更放心。

環城水系賽罕區段

微風陣陣,水面蕩起微微波浪,清新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芳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放眼望去,忽遠忽近的水鳥時而掠過水面,時而高歌鳴叫,慢道上騎行者、散步閒聊者迎面而過。清澈的水面,浪漫的花海,愜意的遊人勾勒出一幅和諧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