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售樓小姐洩露出開發商賣房的13種“套路”誘惑 你中招了嗎?

房產銷售的業內流傳一句話:“客戶不會因為東西好而選擇購買,只會因為覺得占了便宜才會購買。”是不是砸中了你的命門?而在房地產這個暴利的行業,開發商為了讓你買房,

就會用各種各樣的優惠、陷阱、把戲來誘惑你,但是,天上真的會掉餡餅嗎?就算會掉一定會砸中你嗎?往往等到你發現上當受騙的時候,已是悔之晚矣。

此前,有業內多年經驗的售樓小姐洩露出開發商賣房的13個“套路”,你入坑了嗎?一起看看,儘量避免遭遇這些坑。

套路一:低首付、零首付的噱頭

現在大家都知道房價貴,於是很多開發商打起了豪邁的宣傳語,“首付一成起”,“首付2萬起”,甚至還有“0首付”,是不是很吸引人,那麼事實是怎樣的?

應對:其實上面所說的那些“低首付”一般是這樣:比如房子首付三成是50萬,開發商只讓你付15萬,剩餘的35萬由開發商幫你墊付(這是開發商跟銀行之間的交易),但這種所謂的墊付通常要在短時間內還上本息(一兩年內),

也就是說,買完房子的一兩年,不僅要還房貸還要還加上利息的首付,這個壓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套路二:你永遠也買不到的特價房

無論你速度有多快,條件有多符合,永遠也見不到廣告上所說的特價房,只能看著置業顧問一臉遺(zhuang)憾(bi)的告訴你:不好意思,

特價房已經售罄。這是售樓部的一個吸引眼球的噱頭,我敢打賭,你絕逼買不到這類低價房源,就算有,這類特價房,要麼是樓層不好,要麼是採光不好,或者臨近高架橋馬路加油站……此時,開發商會說:“沒有特價房還有很多可供選擇的房源啊。來都來了,看一下啦。”

應對: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套路三:漂亮的沙盤

購房者買房,除了聽開發商忽悠,

還有看沙盤。一般情況下,開發商會把沙盤做得非常漂亮,一眼看去,樓面間距很大,綠化也多。由於燈光和視線的影響,購房者很容易產生一種錯覺,再加上一些沙盤用特殊材料且做工精細,看上去會更富有立體感。一般來說,層高至少2.8米,尤其高層住宅,樓高:樓間距要求是1:1.2,容積率也不要超過4,超過這個指標,高層居住體驗會非常不好。

套路四:溫馨精美的樣板間

裝修得非常漂亮的樣板間,

現在已經成了諸多售樓處的標配,許多購房者都會受其吸引。其實這個樣板間是由專業設計師設計,裝修材料都是精品,工費昂貴的裝修公司會仔細雕琢每個細節,咱們普通老百姓家要達到這個標準可要花費不少。

套路五:綠地和綠化的文字遊戲

在售樓部看房時,置業顧問通常告訴購房者該社區的綠化覆蓋率。但一定要注意,綠化覆蓋率和綠地率是不一樣的。綠化覆蓋率是指綠化垂直投影面積的總和與社區用地的比率,而綠地率是指社區範圍內各種綠地的總和與社區用地的比率,這個才是真正的種植面積,一般綠地率要在35%以上。

套路六:社區配套入住後就會有

買房時,我們很容易受開發商宣傳的配套設施所吸引,開發商往往會把已經建成的和未建成的配套全部搬到圖上,但是這些配套設施什麼時候能實現呢?售樓處的人往往會給我們一個很模糊的時間,這些配套設施到底是入住第一天就能使用,還是入住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呢?

套路七:買就送陽臺,送車位

購房送陽臺、兩房變三房、書房半贈送、送車位..……這些常見購房優惠經常讓人心癢癢,現在一個車位也要10來萬呢,加上其他的,好像省了幾十萬,但是贈送面積辣麼大,真的沒問題嗎?比如上次6平米的深圳鴿子籠,其實就是買6送6。

所以,買房送車位,一定要看清送的車位時產權車位還是使用權車位。產權車位,業主享有使用權,可辦理產權證,也能自行買賣;只有使用權的車位,你只擁有車位的使用權而無產權。開發商說收回就收回!

套路八:低價物業費

低廉的物業費往往也會讓購房者為之一動,不過開發商怎麼會確定物業費的呢?物業管理費的規定是由物業公司跟業主簽合同的,開發商根本不能負責。

套路九:樓書說大話

熱鬧的房展會上,每個參展商都熱情地向看展的人發放著精美的樓書。都是廣告。

套路十:團購費、排號費是些什麼鬼

樓盤只有取得預售許可證,才能合法的賣房。但市面上的項目,工地坑還沒挖,售樓部就先起來了,這個時候開發商就會先以“排號、團購、辦卡”的名義進行籌集資金,比如交1萬抵3萬,辦理VIP卡享98折……開發商這樣做,第一手頭有了周轉資金;第二有了客戶資源……

套路十一:很快辦產權證

看上一套房子,打算定下來之前,得問一句“你們這個項目有產權證嗎?”,如果別人回:“我們很快辦產權證。”,就需要注意了。而且新房大多都是期房,交了錢之後不可能馬上拿到房子,問一句交房時間,很重要。

套路十二:房子剩下不多了

一個新開盤的項目,一種戶型只剩下兩套?開發商還說:“這個是不會假的,我們的售樓書上都有數字顯示。”想想深圳鴿子籠吧,說是一上午售罄,其實只賣出了4套,你看到售樓處人滿為患,有沒有想過,其中的群眾演員有多少?已售出的房屋中,有多少是房地產公司內部消化了(捂盤惜售加推房價、後續房源轉售為租)?

套路十三:逼定的文字遊戲(陷阱)

逼定是個專用詞語,是實現銷售的最重要步驟,這個意思就是銷售員通過各種手段暗示、明示、影響甚至強迫客戶將房子“定”(非“訂”字)下來,以確認購買行為的有效,說白了就是讓客戶為這套房子繳納第一筆不可退的錢,這是售樓人員的生存法則。

看了以上這些套路,頭條哥不得不感慨一下,“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啊。總的來說,就是要相信自己實地所見,寫入合同,約定好違約責任……

綠化覆蓋率是指綠化垂直投影面積的總和與社區用地的比率,而綠地率是指社區範圍內各種綠地的總和與社區用地的比率,這個才是真正的種植面積,一般綠地率要在35%以上。

套路六:社區配套入住後就會有

買房時,我們很容易受開發商宣傳的配套設施所吸引,開發商往往會把已經建成的和未建成的配套全部搬到圖上,但是這些配套設施什麼時候能實現呢?售樓處的人往往會給我們一個很模糊的時間,這些配套設施到底是入住第一天就能使用,還是入住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呢?

套路七:買就送陽臺,送車位

購房送陽臺、兩房變三房、書房半贈送、送車位..……這些常見購房優惠經常讓人心癢癢,現在一個車位也要10來萬呢,加上其他的,好像省了幾十萬,但是贈送面積辣麼大,真的沒問題嗎?比如上次6平米的深圳鴿子籠,其實就是買6送6。

所以,買房送車位,一定要看清送的車位時產權車位還是使用權車位。產權車位,業主享有使用權,可辦理產權證,也能自行買賣;只有使用權的車位,你只擁有車位的使用權而無產權。開發商說收回就收回!

套路八:低價物業費

低廉的物業費往往也會讓購房者為之一動,不過開發商怎麼會確定物業費的呢?物業管理費的規定是由物業公司跟業主簽合同的,開發商根本不能負責。

套路九:樓書說大話

熱鬧的房展會上,每個參展商都熱情地向看展的人發放著精美的樓書。都是廣告。

套路十:團購費、排號費是些什麼鬼

樓盤只有取得預售許可證,才能合法的賣房。但市面上的項目,工地坑還沒挖,售樓部就先起來了,這個時候開發商就會先以“排號、團購、辦卡”的名義進行籌集資金,比如交1萬抵3萬,辦理VIP卡享98折……開發商這樣做,第一手頭有了周轉資金;第二有了客戶資源……

套路十一:很快辦產權證

看上一套房子,打算定下來之前,得問一句“你們這個項目有產權證嗎?”,如果別人回:“我們很快辦產權證。”,就需要注意了。而且新房大多都是期房,交了錢之後不可能馬上拿到房子,問一句交房時間,很重要。

套路十二:房子剩下不多了

一個新開盤的項目,一種戶型只剩下兩套?開發商還說:“這個是不會假的,我們的售樓書上都有數字顯示。”想想深圳鴿子籠吧,說是一上午售罄,其實只賣出了4套,你看到售樓處人滿為患,有沒有想過,其中的群眾演員有多少?已售出的房屋中,有多少是房地產公司內部消化了(捂盤惜售加推房價、後續房源轉售為租)?

套路十三:逼定的文字遊戲(陷阱)

逼定是個專用詞語,是實現銷售的最重要步驟,這個意思就是銷售員通過各種手段暗示、明示、影響甚至強迫客戶將房子“定”(非“訂”字)下來,以確認購買行為的有效,說白了就是讓客戶為這套房子繳納第一筆不可退的錢,這是售樓人員的生存法則。

看了以上這些套路,頭條哥不得不感慨一下,“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啊。總的來說,就是要相信自己實地所見,寫入合同,約定好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