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伯禮:傳統醫學要自信 借力現代科技提升中醫藥價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接受新華網專訪 新華網 楊鍩攝

新華網北京7月13日電(孫慧)“目前,傳統醫學被世界上很多國家重視,需通過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促進,

進而造福更多的百姓。”近日,金磚國家衛生部長會暨傳統醫藥高級別會議在天津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傳統醫學要自信,要堅守傳統,同時採用現代科學技術來證明其療效,推動合理使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回答新華網提問 新華網 楊鍩攝

傳統醫學發展關鍵是有效

“傳統醫學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澱和經驗傳承,並在防治疾病、維護健康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張伯禮舉例說,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主席、中國中醫科學院劉保延教授團隊剛剛在JAMA雜誌發表了針灸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論文,

證明了中醫針灸的療效;多個中藥複方開展高品質臨床研究,在國際高影響期刊發表論文,一些中成藥完成了在美國FDA的II期和III期臨床研究,這些都為中醫藥的發展增強了信心。

“傳統醫學之所以能夠發展,關鍵在於療效,而有效性需要證據來證實,關鍵在於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張伯禮說,傳統醫學要敢於經受嚴格的臨床循證評價,但需要時間,需要社會各界的包容。

中醫內部以及其他學科也應該包容,做好自己的工作,推動中醫和西醫融合發展,更好地造福百姓才是最好的回答。

推動更多中醫藥國際標準的建立

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生活方式的轉變,疾病譜以慢性病、複雜性疾病居多,傳統醫學日益受到重視。“從目前來看,中醫藥在世界180餘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並簽署了數十個政府間協議,傳統醫藥民間交流也很活躍。

所以會議期間,金磚五國的衛生部長及代表團呼籲要聯合採取行動,制定統一發展方案。”張伯禮表示,建立國際統一的標準也非常有必要。

張伯禮表示,建立世界藥材標準,首先要把我國自己的標準建起來。此次傳統醫學高級別論壇,吸引更多的國家團結在一起,共同為傳統醫藥發展努力,建立統一的行動方案,從而真正實現互通、互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