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多少女人還愛著自己的男人?

有一個叫張愛玲的女人曾這麼寫過:“生在這世上,

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可感情變得千瘡百孔,從來就沒有單一的原因。那些以為時間、變心、濫情、劈腿……毀了愛情的女人,最終都會發現,兩人或許早在某個時間點上,就對愛失去了信任。

你信任他還一如你們的開始麼

□ 你應該還記得,他第一次來到你跟前,半天也憋不出一句話來,其實,看到他那哆哆嗦嗦、戰戰兢兢的模樣,你也早就猜中,他就是想找你要個聯繫方式。

□ 你應該還記得,在他提出“在一起”的邀約時,而你卻慣性地拒絕了。“一生至少該有一次吧,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每天都能遇見你!”類似這種試圖安慰自己也試圖感動你的話,他應該會反反復複地對你講。

□ 你應該還記得,為著見一面,他每天下了班乘好幾個小時的公車去找你,吃個飯,逛逛街,再掐準時間趕末班車回家。

□ 你應該還記得,他第一次看到心愛的女人穿著婚紗時的感動吧。帶著思念之情夾雜著人生即將有新一頁的激動,讓他忍不住露出了哽咽的表情。

……

這些你應該都沒有忘記吧,你怎麼可能忘記那些最初的美好呢?!想來,你記得的比這還要多呢。或許你的男人是另外一種格調,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你不正是因為這些,才相信他在乎你、珍惜你、深愛著你,所以有了你們後來的“在一起”麼。

可問題是,你現在還相信他麼,一如舊時?這個問題你不用回答的,心裡想一想就好了,等回過神來,再聽我說。

一段關係之所以變得尷尬,不是因為誰不愛誰而愛上了另外一個誰,而是在相處的過程中,漸漸忘記最初的默契,開始把很多感受一個人扛,因為怕說了,會危及這段原先就已岌岌可危的關係。日子久了,兩人把無話不談走成了有話不談,當愛失去信任,

裂痕裡就容易住進另一個人了。

你又有多尊重自己的男人呢

作為女人,不知道你有沒有真正地學會理解和運用“尊重”這個詞?你可知,尊重實在是一個男人最深層的價值。記得在一次全國性的調查研究中,400位元男士作為調查對象,他們被告知在兩個不同的經歷中作出選擇:

(a)獨自一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愛他。

(b)身邊有很多人,每個人都不尊重他。

74%的男士都說,如果一定要在以上兩個中作出選擇的話,

他們更傾向於選擇沒有人愛他的世界。不惟此,還有很多男士這樣講:“我情願娶一位尊重我但不愛我的妻子,也不願意娶一位愛我但不尊重我的妻子。”看吧,這進一步證實了該項研究的結果。

不幸的是,要麼,你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尊重”對男人來說意味著什麼;要麼,你縱然也聽人說過“男人需要尊重”,可還是被你直接地無視了。

在這要提醒的是,並不是男人一定先要“贏得尊重”才能得到你的尊重,一如你自己不一定先要“贏得愛”才能得到他的愛一樣。

你是那個愛慕他、傾慕他、仰慕他的人嗎

記得有一篇文章裡有說,男人需要找的,是一個能聽他講故事的女人。當他把同樣的故事講了一遍、兩遍、三遍、乃至無數遍,這個女人仍然能微笑傾聽、絲毫不露不耐煩的神色,那麼,這個女人無疑是世上最深愛他的良配。有男人就說,如果遇到這樣的女子,還躊躇什麼,“就縱身跳進眼前汪洋,在她的包容裡暢泳一輩子、做一尾快樂的大魚”。

捫心問,你是這樣一個能聽他講故事的人嗎?嗯,我猜你可能是這樣的——

你希望他沒事突然盯著你看,然後說“我突然發現你的小腿線條很漂亮”,然後你啐他一口罵聲“無聊”,卻掩不住嘴角的偷笑;你希望在你突然惦記他的時候,就有他的短信進來,好像心有靈犀似的;你希望他在你睡著時看著你止不住地微笑,就算你一邊睡一邊流著口水,他也覺得這是世間最可愛的睡相。

如果再讓我猜,我猜你的男人多半是做不到的。所以,你試圖去提醒他——

他去買飲料,卻忘記你要半糖少冰,於是你慍怒:“你不能多關心我的喜好嗎?”他自顧自地往前走,忘記穿著高跟鞋的你跟不上,於是你跺腳:“你不能體貼一點嗎?”他看著電視雙眼發直,完全無視你的存在,於是你生氣:“看電視比我還重要嗎?”

提醒還是沒有效果,對不對?!對男人而言,唯一的關鍵字就是“崇拜”,那是每一個男人都想要的小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有永遠崇拜他的女人、並用崇拜打造一張專屬於他的王位。這樣,他知道這個女人真的瞭解他的好,瞭解到他不得不引她為“唯一”知己,成就一段專情的佳話。

你是這樣的女人嗎?如果時間還不算晚的話,那你就趕緊崇拜或假裝崇拜他吧,假裝自有成真的力量。

你的男人選擇了你等於選擇了怎樣的人生呢

在美國總統艾森豪眼裡,女人的意象是豐饒,“女人是體態最豐滿的人,你看:她們有飽滿的雙乳,有肥厚的臀部,有豐腴的大腿。”這位經歷二次世界大戰洗禮的總統和盟軍最高司令對女人的認識不僅如此,他還說了,“女人是男人們幸福的港灣,不論旅途勞頓的人,工作繁重的人,還是戰鬥經歷奇特的人,他們只要一投入女人的懷抱,至少一看見女人便有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

艾森豪對女人的見識可謂刻骨銘心。讀到這,你有沒有想過,你的男人投入你的懷抱時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一個男人的品位在於選擇女人,選擇了什麼樣的女人就等於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這不是對女人的諂媚,這是由女人將要扮演的角色——妻子——所決定了的。要知道,有快樂的妻子才有幸福的丈夫。

是否快樂這個詞已經被使用過度,所以你放棄了,認為這個詞是虛幻、無趣的?或許,在你知性的盔甲中,你對快樂嗤之以鼻,就像你對待言情小說般不屑。這種貶抑是怎麼產生的,是因為你尋找真正的快樂卻徒勞無功?

我所說的快樂,是指從一個極為健全的心靈中所生起的深刻綻放感。這不單只是一種愉悅的感覺、一種暫時的情緒或心情,而是我們存在的最佳狀態。快樂也是一種詮釋世界的方法,我們很難改變一個人,更難以改變世界,但我們不是可以改變自己如何看待這個人,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麼?

你是一個能讓他自由做他的事情的女人麼

林語堂先生曾在文章裡講:“我要一間好書房,幾支好雪茄,以及一個能理解我,讓我自由做我的事情的女人。”嗯,“自由”這東西是每一個男人都願意用生命去兌換的。一如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在詩裡面寫到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對此,心理學上的解釋是:男人對自由根深蒂固的熱愛,源於壓迫會讓他們感受肉體和精神的痛苦,他們天生就被設定了對於個人自治的欲望。男人不快樂的根源,很大可能就在於自治的欲望受到種種限制,因而有著深深的挫折感。你可以試著打聽一下,看看你的男人是否正被這樣的挫折感所折磨。

丈夫、父親……男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綁架,在溝通、爭吵、冷戰……諸多努力都無能為力時,唯有失去是通往自由之途。當他甩掉一個一個的身份,如同褪去一層一層的束縛。別人或許會同情他的妻離子散,但當他捧起自由時,他卻覺著自己是一個君王。男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環境中採取個人態度的能力——不能被剝奪。

薩提亞模式就很簡潔明瞭的說明了這些,薩提亞治療目標之一就是説明當事人看到他有的三個及以上的選擇,並鼓勵當事人自己做出選擇。那麼今天,你的男人是看到了自己的選擇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還是因為你而選擇了“別無選擇”呢?

後記:

寫至此,想到了沈複,想到了沈複的芸娘和他的《浮生六記》。沈複一生游離於功名之外,芸娘對仕途經濟也一樣冷淡,二人在最為日常的生活中尋找樂趣。芸娘的願望只是與丈夫築一小屋,“買繞屋菜園十畝,課僕嫗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畫我繡,以為詩酒之需。布衣桑飯,可樂終身,不必作遠遊計也。”言辭聲聲,千載之下令人陶然,難怪連林語堂也要羡慕沈複有這樣的妻子與閒適的生活了。

並不是男人一定先要“贏得尊重”才能得到你的尊重,一如你自己不一定先要“贏得愛”才能得到他的愛一樣。

你是那個愛慕他、傾慕他、仰慕他的人嗎

記得有一篇文章裡有說,男人需要找的,是一個能聽他講故事的女人。當他把同樣的故事講了一遍、兩遍、三遍、乃至無數遍,這個女人仍然能微笑傾聽、絲毫不露不耐煩的神色,那麼,這個女人無疑是世上最深愛他的良配。有男人就說,如果遇到這樣的女子,還躊躇什麼,“就縱身跳進眼前汪洋,在她的包容裡暢泳一輩子、做一尾快樂的大魚”。

捫心問,你是這樣一個能聽他講故事的人嗎?嗯,我猜你可能是這樣的——

你希望他沒事突然盯著你看,然後說“我突然發現你的小腿線條很漂亮”,然後你啐他一口罵聲“無聊”,卻掩不住嘴角的偷笑;你希望在你突然惦記他的時候,就有他的短信進來,好像心有靈犀似的;你希望他在你睡著時看著你止不住地微笑,就算你一邊睡一邊流著口水,他也覺得這是世間最可愛的睡相。

如果再讓我猜,我猜你的男人多半是做不到的。所以,你試圖去提醒他——

他去買飲料,卻忘記你要半糖少冰,於是你慍怒:“你不能多關心我的喜好嗎?”他自顧自地往前走,忘記穿著高跟鞋的你跟不上,於是你跺腳:“你不能體貼一點嗎?”他看著電視雙眼發直,完全無視你的存在,於是你生氣:“看電視比我還重要嗎?”

提醒還是沒有效果,對不對?!對男人而言,唯一的關鍵字就是“崇拜”,那是每一個男人都想要的小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有永遠崇拜他的女人、並用崇拜打造一張專屬於他的王位。這樣,他知道這個女人真的瞭解他的好,瞭解到他不得不引她為“唯一”知己,成就一段專情的佳話。

你是這樣的女人嗎?如果時間還不算晚的話,那你就趕緊崇拜或假裝崇拜他吧,假裝自有成真的力量。

你的男人選擇了你等於選擇了怎樣的人生呢

在美國總統艾森豪眼裡,女人的意象是豐饒,“女人是體態最豐滿的人,你看:她們有飽滿的雙乳,有肥厚的臀部,有豐腴的大腿。”這位經歷二次世界大戰洗禮的總統和盟軍最高司令對女人的認識不僅如此,他還說了,“女人是男人們幸福的港灣,不論旅途勞頓的人,工作繁重的人,還是戰鬥經歷奇特的人,他們只要一投入女人的懷抱,至少一看見女人便有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

艾森豪對女人的見識可謂刻骨銘心。讀到這,你有沒有想過,你的男人投入你的懷抱時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一個男人的品位在於選擇女人,選擇了什麼樣的女人就等於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這不是對女人的諂媚,這是由女人將要扮演的角色——妻子——所決定了的。要知道,有快樂的妻子才有幸福的丈夫。

是否快樂這個詞已經被使用過度,所以你放棄了,認為這個詞是虛幻、無趣的?或許,在你知性的盔甲中,你對快樂嗤之以鼻,就像你對待言情小說般不屑。這種貶抑是怎麼產生的,是因為你尋找真正的快樂卻徒勞無功?

我所說的快樂,是指從一個極為健全的心靈中所生起的深刻綻放感。這不單只是一種愉悅的感覺、一種暫時的情緒或心情,而是我們存在的最佳狀態。快樂也是一種詮釋世界的方法,我們很難改變一個人,更難以改變世界,但我們不是可以改變自己如何看待這個人,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麼?

你是一個能讓他自由做他的事情的女人麼

林語堂先生曾在文章裡講:“我要一間好書房,幾支好雪茄,以及一個能理解我,讓我自由做我的事情的女人。”嗯,“自由”這東西是每一個男人都願意用生命去兌換的。一如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在詩裡面寫到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對此,心理學上的解釋是:男人對自由根深蒂固的熱愛,源於壓迫會讓他們感受肉體和精神的痛苦,他們天生就被設定了對於個人自治的欲望。男人不快樂的根源,很大可能就在於自治的欲望受到種種限制,因而有著深深的挫折感。你可以試著打聽一下,看看你的男人是否正被這樣的挫折感所折磨。

丈夫、父親……男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綁架,在溝通、爭吵、冷戰……諸多努力都無能為力時,唯有失去是通往自由之途。當他甩掉一個一個的身份,如同褪去一層一層的束縛。別人或許會同情他的妻離子散,但當他捧起自由時,他卻覺著自己是一個君王。男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環境中採取個人態度的能力——不能被剝奪。

薩提亞模式就很簡潔明瞭的說明了這些,薩提亞治療目標之一就是説明當事人看到他有的三個及以上的選擇,並鼓勵當事人自己做出選擇。那麼今天,你的男人是看到了自己的選擇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還是因為你而選擇了“別無選擇”呢?

後記:

寫至此,想到了沈複,想到了沈複的芸娘和他的《浮生六記》。沈複一生游離於功名之外,芸娘對仕途經濟也一樣冷淡,二人在最為日常的生活中尋找樂趣。芸娘的願望只是與丈夫築一小屋,“買繞屋菜園十畝,課僕嫗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畫我繡,以為詩酒之需。布衣桑飯,可樂終身,不必作遠遊計也。”言辭聲聲,千載之下令人陶然,難怪連林語堂也要羡慕沈複有這樣的妻子與閒適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