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漢“時尚七太”:驚豔眾人的面紗女子是群年過花甲的“太婆”

資料圖

作者:沈玉婷 武昌區南湖街中央花園社區

夜幕降臨,城市的喧囂才剛剛開始。在社區廣場、超市門口、公園廣場,一部簡易的音響放著歡快的神曲,一群身材各異的大媽們,伴著旋律翩然起舞。廣場舞的靈魂現如今已慢慢浸入每個中國人的家庭。隊伍中站在最前面的就是今天我要為大家講述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廣場舞“太婆”——林友蘇。

說起林友蘇可能大家不一定全知道,但只要說起“時尚七太”在南湖的居民可是無人無知無人不曉。

武漢話裡的“太”,通常指的是年紀大了的婆婆,誰能夠想到靈活纖細的腰肢,惹火妖嬈的舞步,驚豔眾人的面紗女子,竟會是一群年過花甲的“太婆”。6年前,武漢“時尚七太”的廣場舞,一路過關斬將跳進了“中國達人秀”總決賽的舞臺,從此以後武漢太婆林友蘇的“廣場舞style”紅遍全國。作為領頭人她更是成為了社區“年輕態,不老神話”的代言人。

資料圖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她想把舞蹈帶來的樂趣傳遞給更多的鄰居,為社區鄰里文化尋找新出路。她組織隊員們開始嘗試義務教社區的老人們舞蹈,充分利用“時尚七太”這個活招牌,吸引居民加入舞蹈隊,林友蘇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為了讓這種“七太”精神在社區延續下去真正實現“七太帶來百太豔”的鄰里文化氛圍。

2011年3月,在街道和社區的幫助下,以“時尚七太”為社區文化品牌的藝術團成立了,作為社區張淑靜工作室重點孵化培育轉型的社會組織,林友蘇身先士卒帶頭將馬路上跳舞的散亂隊伍整合轉型為社區社會組織,成為社區社會組織轉型升級的領軍人物,她使社區鄰里文化更聚人氣從武漢三鎮慕名而來交流的文藝愛好者就近千名。

資料圖

轉型後的藝術團在林友蘇帶領下更具規模,按不同興趣愛好為學員們量身設立了民族舞班、現代舞班、踢踏舞班、形體班等十多個培訓班。作為團長,每當街道及社區要舉辦活動或參加大型比賽時,林友蘇都會親自編排舞蹈動作,

一段舞蹈排下來她都是沒日沒夜的反復推敲 ,認真負責從不含糊。她將藝術團的排舞當做是自己的信仰,她希望經她手排出來的舞蹈不僅要舞姿優美,更要展示老年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幾年來,她帶領的“時尚七太”藝術團也獲得了全國、省、市、區各類比賽獎項多不勝數,常常在各個電視臺亮相演出。

林友蘇常說 “社區給了我這個舞臺,我就要把這個舞臺做大做強,做出咱們中央花園自己的品牌,咱們社區的人才多誰都可以當‘七太’!我的夢想就是要帶著社區這群年輕的“老太太”們走出南湖,沖出武漢。”沒想到這話還真實現了,她們不僅沖出了武漢市,沖到了全國,在與世界達人選手同台演出時,更是讓世界見證了咱們武漢人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咱們武漢老年人的風采。

什麼是了不起?這就是了不起!像習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提出中國夢時說的那樣“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本文系作者參加南湖街“了不起的居民”演講的演講稿)

做出咱們中央花園自己的品牌,咱們社區的人才多誰都可以當‘七太’!我的夢想就是要帶著社區這群年輕的“老太太”們走出南湖,沖出武漢。”沒想到這話還真實現了,她們不僅沖出了武漢市,沖到了全國,在與世界達人選手同台演出時,更是讓世界見證了咱們武漢人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咱們武漢老年人的風采。

什麼是了不起?這就是了不起!像習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提出中國夢時說的那樣“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本文系作者參加南湖街“了不起的居民”演講的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