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相親價目表”打響階層保衛戰,“中國式相親”能保住幸福嗎?

現在已經不再是赤貧年代了,何必拿自己的一生幸福做代價,去換一個所謂的階層錨定?更何況也未必能錨定。

全文1388字,閱讀約需2分鐘

▲公園裡的相親角。圖/視覺中國

這兩天,一張“相親價目表”在社交媒體上刷了屏,“外地人不行”“屬羊的不行”“京籍大於京戶”“體制內大於體制外”“內環的優於外環的”……這一系列細緻入微的“價目表”,雖然從來沒有白紙黑字地寫出來,卻是北京各大公園相親角的大爺大媽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其權威性無可撼動。

兩性關係是永遠的話題熱點,這麼赤裸裸地將婚姻的“價碼”標出來並公諸於世、公開叫賣,難怪網上一下子炸了鍋,嘲諷排山倒海地湧過來:

但是,這一幕一點也不奇怪。有資格進入相親角的,大多出身中產家庭,而階層下滑則始終是橫亙在中產心頭的一個痛點。

婚姻是人一生最重大的變數之一,也是影響一個家庭的大事,“高攀”的婚姻可以讓一個家庭輕鬆進入上升管道,

“低就”的婚姻則很可能將一個家庭拉入階層下滑的不歸路。所以在這個關鍵節點上,當事人(家庭)怎能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嚴陣以待呢?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去年年初轟動一時的“上海女孩逃飯”事件,一個上海中產家庭出身的女孩,跟著江西男友回老家,看到男友老家擺出的一桌簡陋的飯後,整個人都“崩潰了”,向網友求助“我該怎麼辦”。

雖然這個故事後來被查明是行銷炒作,

但網友的反應卻是真實的。網上前所未有地一致鼓勵女孩趕緊逃,趕緊跟男友分手,因為“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是不會幸福的,更有誇張的媒體稱“這不是逃飯,是逃命”!

可見在很多人眼中,貧窮之於婚姻是多麼惡劣的事情。

在嘲笑“婚姻價目表”的同時,別忘了這些參與討論的網友,並不是那些相親角的老年人,而是婚姻市場上年輕的當事人,是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

他們在社交生活中從來不會說什麼“價目表”,在擇偶的過程中也絕不會說“我的條件是年收入xx萬以上”,但在他們的心裡卻有。

▲公園裡的相親角。圖/視覺中國

他們在用類似但姿態略微好看一點的方式對抗著階層下滑,想方設法地錨定自己的社會地位。

可是,這種緊張甚至恐慌的心理又來自哪裡?不是說中產是社會的穩定因素嗎?

這可能要從“中產”本身說起。按照國際通行的演算法,實際收入在社會中間收入的75%到125%區間的人,算是中產。而世界銀行出過一份研究報告,報告調查了發展中國家超過七百個家庭的收入,發現新增的中產階層,其實主要是處於中產階層中的低收入人群,也就是社會中間收入的75%的那部分人。

經過了多年的貧窮和忍耐以後,這部分人好不容易爬到了稍微舒適一點的“中產”位置,也會倍加珍惜。

可是,面對轉型的社會,很多人既缺乏辦法保證自己的收入不斷增長,也沒有很好的方式來保持既有財產不斷增值。這部分位於“中產”底部的人如此之多,以至於他們隨時可能掉到底層;而底層的人也隨時可能上升甚至擠走他們的位置。

所以,在婚姻這件可以自己控制的人生大事上,很多人的選擇功利到了極點,恨不得“萬無一失”,保證自己絕不會在這一步摔倒而萬劫不復。房子、戶口、年收入……就是這種保證的物質支撐。

但越是想要“萬無一失”,越是說明內心的恐慌。相親價目表,就是以一場提前打響的階層保衛戰,用一樁貨真價實的婚姻鞏固階層地位的堡壘。

▲公園裡的相親角。圖/視覺中國

更何況,沒有任何人能保證任何事情萬無一失,而感情恰恰是人類生活中變數最多、最無法推理計算的事,要不然,為什麼那些跨階層相愛的故事,一直被我們當成佳話代代相傳?即使是“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笑”的女孩,到了真的坐在寶馬車裡哭的時候,恐怕也會後悔莫及。

一般來說,社會越發達、個人越解放,就越能遵從自己的感情來選擇婚姻;社會越落後,個人的束縛越多,婚姻也就受到越多的限制。所以,婚姻雖然不可能不受到金錢、社會地位等的影響,但畢竟現在已經不再是赤貧年代了,何必拿自己的一生幸福做代價,去換一個所謂的階層錨定?——更何況也未必能錨定。

最重要的是,只要永遠別讓功利的算計淹沒了自己愛的能力,就可以不用害怕任何“婚姻價目表”。

文/ 土土絨 編輯 新吾 實習生 純潔 校對 陸愛英

值班編輯:李二號 一鳴

可是,這種緊張甚至恐慌的心理又來自哪裡?不是說中產是社會的穩定因素嗎?

這可能要從“中產”本身說起。按照國際通行的演算法,實際收入在社會中間收入的75%到125%區間的人,算是中產。而世界銀行出過一份研究報告,報告調查了發展中國家超過七百個家庭的收入,發現新增的中產階層,其實主要是處於中產階層中的低收入人群,也就是社會中間收入的75%的那部分人。

經過了多年的貧窮和忍耐以後,這部分人好不容易爬到了稍微舒適一點的“中產”位置,也會倍加珍惜。

可是,面對轉型的社會,很多人既缺乏辦法保證自己的收入不斷增長,也沒有很好的方式來保持既有財產不斷增值。這部分位於“中產”底部的人如此之多,以至於他們隨時可能掉到底層;而底層的人也隨時可能上升甚至擠走他們的位置。

所以,在婚姻這件可以自己控制的人生大事上,很多人的選擇功利到了極點,恨不得“萬無一失”,保證自己絕不會在這一步摔倒而萬劫不復。房子、戶口、年收入……就是這種保證的物質支撐。

但越是想要“萬無一失”,越是說明內心的恐慌。相親價目表,就是以一場提前打響的階層保衛戰,用一樁貨真價實的婚姻鞏固階層地位的堡壘。

▲公園裡的相親角。圖/視覺中國

更何況,沒有任何人能保證任何事情萬無一失,而感情恰恰是人類生活中變數最多、最無法推理計算的事,要不然,為什麼那些跨階層相愛的故事,一直被我們當成佳話代代相傳?即使是“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笑”的女孩,到了真的坐在寶馬車裡哭的時候,恐怕也會後悔莫及。

一般來說,社會越發達、個人越解放,就越能遵從自己的感情來選擇婚姻;社會越落後,個人的束縛越多,婚姻也就受到越多的限制。所以,婚姻雖然不可能不受到金錢、社會地位等的影響,但畢竟現在已經不再是赤貧年代了,何必拿自己的一生幸福做代價,去換一個所謂的階層錨定?——更何況也未必能錨定。

最重要的是,只要永遠別讓功利的算計淹沒了自己愛的能力,就可以不用害怕任何“婚姻價目表”。

文/ 土土絨 編輯 新吾 實習生 純潔 校對 陸愛英

值班編輯:李二號 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