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編劇孟冰: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陝西人藝版《白鹿原》3月29日至4月2日來京演出

北京晨報訊著名編劇孟冰十幾年前將陳忠實小說《白鹿原》改編為話劇劇本,

交給北京人藝林兆華導演搬上舞臺;時隔多年,陝西人藝再次採用孟冰的劇本,胡宗琪導演用完全不同的導演語彙,以寫實主義風格再次搬上舞臺,雖然這台戲裡沒有一個明星,但用地道的陝西話演出來就是對味。三個半小時的長度,扎實的表演打磨,演出所到之處也得到了觀眾的熱情肯定。陝西人藝版的《白鹿原》3月29日至4月2日將再度晉京,
在保利劇院演出。

昨晚,編劇孟冰再度談起改編話劇《白鹿原》的歷程感慨頗多,“這是我第二次改編別人的作品,第一次是在軍隊改編《野火春風斗古城》。一開始,林兆華導演讓我改《白鹿原》,我看完一遍小說之後覺得不太可能,就沒答應下來。後來我又反復看了兩遍小說,覺得小說裡的那些人物仿佛就在我身邊,我決定懷著敬畏之心做這件事。

在動筆之前,我把小說中的所有人物和故事完全拆散,做了人物關係圖譜,研究了人物命運發展的平行關係。後來我又在北京和西安見到幾次陳忠實老師,我和他詳細地聊了他的創作過程。”

“我認為寫戲有幾個境界,第一個是‘動情’,然後更高一點的是‘動心’,調動了自己刻骨銘心的情感狀態。‘動情’就會好看,‘動心’就會成功。但還有第三個境界就是‘動氣’,就是調動自己的全部能量,

乃至生命的感悟,是將精神靈魂的洗禮融入個人的創作,這是人生的積累,如果不能用生命感受,自然不能傳達出真實的情感。我記得完稿的那一天恰好是我48歲生日,當天我寫得心臟病犯了,被急救車送到醫院。但是對這次《白鹿原》的改編經歷,我非常感激。”

目前很多作品都是改編而來,孟冰說:“我對改編是有顧慮的,改不好是你無能,改得好那是文學作品本身好,

我覺得作為一個劇作家,這會讓我覺得有點委屈,但這次改編《白鹿原》,我是沾了文學的光,沾了陳忠實的光,我感覺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非常遺憾的是,陝西人藝版《白鹿原》去年在演出中,陳忠實先生去世,在他七七忌日的演出現場,主辦方發放了紀念明信片,還有七支紮成一束的麥穗。演出結束後,陳忠實先生的家人登上舞臺,所有的觀眾揮動著手中的麥穗表達敬意,

劇院裡霎時間變成麥浪滾滾的白鹿原,觀眾在淚水和掌聲中和這位老人告別。今年4月,陳忠實去世一周年的日子,這一輪的《白鹿原》將再度以活色生香的面貌來紀念陳忠實先生。

北京晨報記者 柴春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