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數據有形:告訴你2017年湖南如何“逆襲”超級洪水?

湖南省民政廳廳長唐白玉(中)、副廳長鄧磊偏多138%,相當於整個汛期降雨量的56%。

“長沙往年汛期一般是4月底至7月初,但今年降雨集中在了6月。”

雨水集中,加上持續時間長,導致湘江、資江、沅江水位連續兩次超警戒水位,尤其是湘江水位在7月3日刷新歷史記錄,一度引發了國內外的關注。

抗洪老兵:2017年洪水敗給了高標準抗洪建設

曾參與湖南1994、1996、1998、1999年抗洪,現為湖南省委政法委政治部調研員的楊崢嶸認為,經歷多次重大抗洪行動,“屬1998年洪災最為驚心動魄,

整個長江中下游包括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的災情最為嚴重。但是,2017年的洪水感覺來勢非常迅猛,因為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資訊傳播快而更牽動人心。”

“從指揮調度、人員組織、應急救援、物資供應等角度來看,2017年的應對無疑是最有效的。”楊崢嶸告訴時刻新聞記者。

1998年6月28日,岳陽麻塘垸出現垮塌,洪水威脅京廣鐵路,楊崢嶸和同事帶領230多名戰士奔赴現場,只能用沙袋、身體堵管湧,

前後在抗災前線奮戰了兩個來月。1996年,湖南桃源抗洪,當時長張高速還沒建,部隊經319國道抵達桃源縣城外約三公里處,就被洪水堵住出路。沒有快艇等裝備,洪水流速又快,只好把兩艘衝鋒舟綁在一起涉水前進,一股激流沖來,衝鋒舟就像被猛推一把,差點翻船。

楊崢嶸說,“相比2017年,以前的抗洪物資設備條件存在巨大差異。比如,今年國家部委對湖南救災款、物資的調撥,

三峽大壩減緩開閘放水照顧湖南洩洪,大型機械化救災裝備的運用,水利基礎建設的加強,省內大型水庫提前放水蓄容等等措施,都為減少洪災損失,奪取2017年抗洪勝利奠定了基礎。”

湖南省檔案館的記載顯示,1998年洪災期間,全省共出現各種險情2萬多處,大都是因為堤防標準低、品質較差所致。1998年特大洪水期間,僅長沙25個萬畝大垸就潰垸2個,千畝大垸大部分潰決。而在今年超歷史水位下,

長沙的萬畝堤垸、千畝堤垸都經受住了考驗。

據報導,長沙萬畝堤垸按50年一遇標準設防,堤防普遍加高1—2米;湘江長沙城區段兩岸防洪大堤按100-200年一遇標準完成建設78.8公里,城鄉堤防完成達標建設235公里。為此,長沙市委、市政府近年共計投入260億元加強水利基礎工程建設。

時過19年,湖南在隱患排查整改、應急預案準備、應急保障措施、水庫(電站)、內江內湖調度、及時檢查督導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提高。

從電視時代到手機時代資訊傳播大變革

1998年洪災,報紙、廣播和電視等傳統媒體是資訊的主要傳播手段。然而部分偏遠地區,因為資訊閉塞,耽誤最佳避災、救災時間的例子比比皆是。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王洪一直關注湖南近二十年媒體沿革。他介紹說,1998年的湖南,省、市級媒體結構還是三駕馬車——紙媒、電視、電臺,資訊傳播不發達,宣傳機制保守,災情傳播往往“第二時間”才到達百姓面前。

進入2017年,“互聯網+”以及新媒體成為媒介寵兒。借助智慧手機等用戶端,特別是時刻新聞、新湖南、掌上長沙等省內主流網路媒體及政府全媒體平臺通過直播、專題等迅速、全面、準確地傳遞災情,與數千萬手機自媒體輿情交相輝映。所以與自媒體緊密協同打一場資訊對稱仗、輿論鼓舞仗,是新時期防汛救災營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輿論氛圍的另一場戰鬥。

尤其是紅網新媒體集團(以下簡稱紅網集團),在6月23日晚即迅速成立防汛抗災宣傳報導指揮部,黨委書記、董事長舒斌任指揮長坐鎮調度,黨委副書記、總編輯賀弘聯任副指揮長,派出10路記者趕赴湘西、懷化和常德等重災區,14個市州分站記者,100多個縣市區分站記者則下沉到各自防區,參加防汛抗災報導。

據統計,從6月23日至7月7日,紅網總站共刊發各類稿件4517篇,重點報導200多篇,紅評文章30多篇,揭批惡性謠言10餘起,網上總點擊量1.7億人次,為奪取全省防汛抗災的階段性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馳援。

民政等部門全領域深度參與 國家級救災儲備庫提供保障

如何防災、減災?

湖南省民政廳救災處副調研員祝林書給了這樣的答案,“就民政部門而言,主導和參與了從災前預警、救災物質儲備、專業隊伍的建設與培訓、災後救助等全領域工作。”

2017年6月20日,湖南省民政廳即通過QQ工作群等方式,向全省各級民政部門發送汛情預警資訊,提前佈置防災工作。汛情發生後,指導全省5萬名核災員查災、核災,並通過“國家自然災害管理系統”上報災情,實現了全省災情即時狀況的播報,為上級部門研究對策、積極應對提供了時機。

祝林書說,“中央救災物資長沙儲備庫的建成並投入使用,則為湖南災後救助提供了強大的物資保障。”長沙儲備庫建成於2016年底,作為中央級17個儲備庫之一,不僅為湖南地區提供救災物資保障,還解決周邊省份的救災物質需求。

祝林書表示,為實現救援力量下探,永州市和常德市成立了市級備災減災機構,臨澧縣成立了縣級備災減災中心。省內其他市州、縣市區正加強與各級政府和編制部門的彙報對接,爭取成立市縣級備災減災中心,配備專職人員。

此外,湖南省民政廳今年計畫重點支持8個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目前,正在進行項目立項、建設用地、配套資金等前期準備工作。

災後救助歷來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在湖南省民政、財政、保監等部門積極推動下,2017年全省範圍內推行了因災居民人身死亡巨災保險,並在洪災多發的岳陽、常德、益陽、張家界、郴州、永州等6市部分縣區開展了因災農房倒塌和農業巨災保險試點,7月1日在岳陽平江啟動了全省巨災保險理賠,現場為該縣因災死亡的4人各賠付10萬元。”祝林書說。

湖南省財政今年已累計撥付巨災保險保費補貼4312萬元。當前,中國人保財險湖南省分公司等5家承保公司已全面啟動洪災理賠緊急預案,確保農業巨災保險5日內賠付到位,人身死亡保險3日內賠付到位。

在湖南省減災委辦公室、省民政廳的統籌協調下,湖南省紅十字會、省慈善總會、省婦兒基金會等社會公益慈善組織積極發動募捐,説明受災群眾渡過難關。藍天救援隊、長沙綠舟防災減災促進中心、長沙民眾應急促進中心等社會組織第一時間到災區開展人道救援、醫療服務等抗災救災工作。

宣傳機制保守,災情傳播往往“第二時間”才到達百姓面前。

進入2017年,“互聯網+”以及新媒體成為媒介寵兒。借助智慧手機等用戶端,特別是時刻新聞、新湖南、掌上長沙等省內主流網路媒體及政府全媒體平臺通過直播、專題等迅速、全面、準確地傳遞災情,與數千萬手機自媒體輿情交相輝映。所以與自媒體緊密協同打一場資訊對稱仗、輿論鼓舞仗,是新時期防汛救災營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輿論氛圍的另一場戰鬥。

尤其是紅網新媒體集團(以下簡稱紅網集團),在6月23日晚即迅速成立防汛抗災宣傳報導指揮部,黨委書記、董事長舒斌任指揮長坐鎮調度,黨委副書記、總編輯賀弘聯任副指揮長,派出10路記者趕赴湘西、懷化和常德等重災區,14個市州分站記者,100多個縣市區分站記者則下沉到各自防區,參加防汛抗災報導。

據統計,從6月23日至7月7日,紅網總站共刊發各類稿件4517篇,重點報導200多篇,紅評文章30多篇,揭批惡性謠言10餘起,網上總點擊量1.7億人次,為奪取全省防汛抗災的階段性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馳援。

民政等部門全領域深度參與 國家級救災儲備庫提供保障

如何防災、減災?

湖南省民政廳救災處副調研員祝林書給了這樣的答案,“就民政部門而言,主導和參與了從災前預警、救災物質儲備、專業隊伍的建設與培訓、災後救助等全領域工作。”

2017年6月20日,湖南省民政廳即通過QQ工作群等方式,向全省各級民政部門發送汛情預警資訊,提前佈置防災工作。汛情發生後,指導全省5萬名核災員查災、核災,並通過“國家自然災害管理系統”上報災情,實現了全省災情即時狀況的播報,為上級部門研究對策、積極應對提供了時機。

祝林書說,“中央救災物資長沙儲備庫的建成並投入使用,則為湖南災後救助提供了強大的物資保障。”長沙儲備庫建成於2016年底,作為中央級17個儲備庫之一,不僅為湖南地區提供救災物資保障,還解決周邊省份的救災物質需求。

祝林書表示,為實現救援力量下探,永州市和常德市成立了市級備災減災機構,臨澧縣成立了縣級備災減災中心。省內其他市州、縣市區正加強與各級政府和編制部門的彙報對接,爭取成立市縣級備災減災中心,配備專職人員。

此外,湖南省民政廳今年計畫重點支持8個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目前,正在進行項目立項、建設用地、配套資金等前期準備工作。

災後救助歷來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在湖南省民政、財政、保監等部門積極推動下,2017年全省範圍內推行了因災居民人身死亡巨災保險,並在洪災多發的岳陽、常德、益陽、張家界、郴州、永州等6市部分縣區開展了因災農房倒塌和農業巨災保險試點,7月1日在岳陽平江啟動了全省巨災保險理賠,現場為該縣因災死亡的4人各賠付10萬元。”祝林書說。

湖南省財政今年已累計撥付巨災保險保費補貼4312萬元。當前,中國人保財險湖南省分公司等5家承保公司已全面啟動洪災理賠緊急預案,確保農業巨災保險5日內賠付到位,人身死亡保險3日內賠付到位。

在湖南省減災委辦公室、省民政廳的統籌協調下,湖南省紅十字會、省慈善總會、省婦兒基金會等社會公益慈善組織積極發動募捐,説明受災群眾渡過難關。藍天救援隊、長沙綠舟防災減災促進中心、長沙民眾應急促進中心等社會組織第一時間到災區開展人道救援、醫療服務等抗災救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