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本報新聞扶貧公益活動首站報導在城口引發強烈反響:我們對脫貧攻堅更有信心了

7月2日,城口縣東安鎮興田村的巴渝民宿。記者 謝智強 攝

本報訊 7月12日,“重慶日報新聞扶貧大型公益活動”首站報導《“最窮村落”鄉村旅遊謀劃升級版》見報後,在城口引起了強烈反響。當地讀者紛紛表示,黨報在助力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上,確實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眾多貧困戶則表示,對脫貧攻堅更有信心了。

“重慶日報開展新聞扶貧公益活動,體現了黨報一心為民的擔當。”城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袁開勇說,這一活動非常接地氣,

推出的首期報導圖文並茂、視覺衝擊力強,公益廣告形式新穎、簡潔大氣,對擴大興田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公益廣告上還刊登了興田村各農家樂的電話,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當地旅遊業發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能真正為群眾尤其是貧困戶帶來客源,成為其脫貧增收的巨大助力。”

城口縣東安鎮黨委書記李章平表示,黨報的及時介入,為興田村鄉村旅遊和避暑遊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

其全方位的報導和宣傳,不僅增強了當地農戶的發展信心,為對接市場需求、加快興田村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幫助,對於下一步興田村在軟硬體設施方面的提檔升級更是具有直接指導意義。

“真沒想到,黨報的影響力這麼大。”興田村“君臨一品”大巴山森林人家業主曹自燕說,12日一大早,她就接到不少客人的諮詢電話,細細一問才知其中多數人都是通過重慶日報獲知聯繫電話的。

曹自燕表示,“有了黨報的支持,我們對今後發展鄉村旅遊更有信心了,對脫貧攻堅更有信心了!”

她說,一定要盡力做好遊客接待工作,通過努力回報所有人對興田村的關心和支持。

市旅遊局:打造鄉村旅遊扶貧品牌 助農增收

本報訊 “重慶日報新聞扶貧大型公益活動”首站選定城口縣東安鎮興田村。7月12日,本報關於興田村發展鄉村旅遊的報導《“最窮村落”鄉村旅遊謀劃升級版》見報後,

引起了市旅遊局的關注。市旅遊局經濟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公益活動對宣傳、推廣興田村的鄉村旅遊起到了重要作用,市旅遊局將積極支持包括興田村在內的城口縣各鄉鎮、村,打造鄉村旅遊扶貧品牌,助力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這篇報導讓很多人知道了這個村子,發現了這個村子的美。這對於當地來說,

無疑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推廣旅遊品牌的機會。相信通過重慶日報的宣傳,興田村的旅遊會越來越火。”該負責人表示,市旅遊局正在積極支持包括興田村在內的城口縣各鄉鎮、村打造鄉村旅遊扶貧品牌。

據介紹,去年12月,市旅遊局聯合市國土房管局、市扶貧辦和城口縣政府,共同出臺了《關於城口縣旅遊扶貧試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決定設立城口縣旅遊扶貧試驗區昨日本報關於城口縣東安鎮興田村鄉村旅遊業發展的報導見報後,引起了業內多名專家關注。重慶大學經濟學教授廖成林還主動聯繫記者,為興田村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出謀劃策。

在廖成林看來,通過發展旅遊業來助推農戶脫貧增收是一種好辦法,興田村的路是走對了的,但興田村要推動鄉村旅遊更好發展還需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規劃:

一是旅遊品牌規劃。旅遊品牌關係著一個旅遊景區的成敗,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當地是否使用“大巴山森林人家”這個旅遊品牌可以再商榷。這是因為,“森林人家”不能完全突出當地特色。凡是周邊森林資源豐富的農家樂都可以叫做“森林人家”,事實上,在網上隨便搜索一下就可發現很多地方都有“森林人家”。

二是旅遊產品規劃。廖成林說,如今人們外出旅遊不再只是為了觀光、獵奇,旅遊需求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很多人甚至已將旅遊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追求深度的旅遊體驗、享受旅途中的樂趣。

廖成林認為,興田村要進一步挖掘當地富有特色的自然、人文資源,並融入活動體驗、養生、情感等元素,開發不同於我市甚至國內其他地方的鄉村旅遊產品。比如,可以依託其植被豐富、負氧離子含量高的優勢,開發養生、養老旅遊產品;利用山地特點,開發企業拓展訓練、野外生存訓練等“積極空間”旅遊產品;依託其森林茂密、峽谷幽深、山峰峻峭的優勢,開發低空飛行遊產品,等等。

其三,是旅遊商業策劃。目前,我國鄉村旅遊從業者大多數是農村居民,加之旅行社的業務較少涉及鄉村旅遊,鄉村旅遊普遍存在品牌行銷觀念淡薄的現象。這導致我國各地鄉村旅遊行銷網路建設滯後的情況十分明顯,尤其在城口這種偏遠山區,鄉村旅遊更是缺乏行銷平臺,以至於鄉村旅遊的品牌效應遠未形成。

廖成林表示,接下來當地政府有必要聘請行銷策劃方面的專家,為興田村等地的鄉村旅遊業發展制定更為詳細的發展規劃,主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目標遊客群體是什麼,如何吸引投資者前來開發旅遊項目,以及如何吸引更多遊客。

重慶市巴渝民宿公司:優化巴渝民宿環境 提升品牌助農增收

本報訊 重慶日報7月12日刊發的《“最窮村落”鄉村旅遊謀劃升級版》報導中,多次提到了扶貧專案巴渝民宿。稿件見報後,重慶市巴渝民宿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日報新聞扶貧大型公益活動”首站報導7月12日見報後,重慶市自駕旅遊協會對興田村產生了濃厚興趣。該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打算今後多組織自駕游愛好者前往該村旅遊,幫助村民脫貧增收。

重慶市自駕旅遊協會秘書長邱一波說,兩年前,他曾組織二三十名自駕游愛好者到興田村旅遊。

當時,興田村除了零零星星分佈著一些農戶利用自家住房開辦的農家樂外,就沒有別的耍事了,農家樂生意不太好。一行人在那邊待了幾天回到主城,對興田村的印象不算深刻。

“沒想到,這幾年興田村竟然變化這麼大——不但農家樂形成了規模,還建成了巴渝民宿。對於遊客來說,這無疑是很有吸引力的。”邱一波表示,為支持興田村發展鄉村旅遊業,今後,重慶市自駕旅遊協會將經常組織自駕游愛好者前往該村旅遊。

他的初步想法是,與當地政府或旅遊經營者合作,推出專門的自駕遊線路,並以促銷手段(如對自駕車輛提供油費補貼、吃住遊費用打折)吸引自駕遊客。同時,也可考慮把優惠購買城口山地雞、老臘肉等土特產納入行程中,以引起遊客的興趣。

引起了業內多名專家關注。重慶大學經濟學教授廖成林還主動聯繫記者,為興田村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出謀劃策。

在廖成林看來,通過發展旅遊業來助推農戶脫貧增收是一種好辦法,興田村的路是走對了的,但興田村要推動鄉村旅遊更好發展還需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規劃:

一是旅遊品牌規劃。旅遊品牌關係著一個旅遊景區的成敗,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當地是否使用“大巴山森林人家”這個旅遊品牌可以再商榷。這是因為,“森林人家”不能完全突出當地特色。凡是周邊森林資源豐富的農家樂都可以叫做“森林人家”,事實上,在網上隨便搜索一下就可發現很多地方都有“森林人家”。

二是旅遊產品規劃。廖成林說,如今人們外出旅遊不再只是為了觀光、獵奇,旅遊需求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很多人甚至已將旅遊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追求深度的旅遊體驗、享受旅途中的樂趣。

廖成林認為,興田村要進一步挖掘當地富有特色的自然、人文資源,並融入活動體驗、養生、情感等元素,開發不同於我市甚至國內其他地方的鄉村旅遊產品。比如,可以依託其植被豐富、負氧離子含量高的優勢,開發養生、養老旅遊產品;利用山地特點,開發企業拓展訓練、野外生存訓練等“積極空間”旅遊產品;依託其森林茂密、峽谷幽深、山峰峻峭的優勢,開發低空飛行遊產品,等等。

其三,是旅遊商業策劃。目前,我國鄉村旅遊從業者大多數是農村居民,加之旅行社的業務較少涉及鄉村旅遊,鄉村旅遊普遍存在品牌行銷觀念淡薄的現象。這導致我國各地鄉村旅遊行銷網路建設滯後的情況十分明顯,尤其在城口這種偏遠山區,鄉村旅遊更是缺乏行銷平臺,以至於鄉村旅遊的品牌效應遠未形成。

廖成林表示,接下來當地政府有必要聘請行銷策劃方面的專家,為興田村等地的鄉村旅遊業發展制定更為詳細的發展規劃,主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目標遊客群體是什麼,如何吸引投資者前來開發旅遊項目,以及如何吸引更多遊客。

重慶市巴渝民宿公司:優化巴渝民宿環境 提升品牌助農增收

本報訊 重慶日報7月12日刊發的《“最窮村落”鄉村旅遊謀劃升級版》報導中,多次提到了扶貧專案巴渝民宿。稿件見報後,重慶市巴渝民宿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日報新聞扶貧大型公益活動”首站報導7月12日見報後,重慶市自駕旅遊協會對興田村產生了濃厚興趣。該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打算今後多組織自駕游愛好者前往該村旅遊,幫助村民脫貧增收。

重慶市自駕旅遊協會秘書長邱一波說,兩年前,他曾組織二三十名自駕游愛好者到興田村旅遊。

當時,興田村除了零零星星分佈著一些農戶利用自家住房開辦的農家樂外,就沒有別的耍事了,農家樂生意不太好。一行人在那邊待了幾天回到主城,對興田村的印象不算深刻。

“沒想到,這幾年興田村竟然變化這麼大——不但農家樂形成了規模,還建成了巴渝民宿。對於遊客來說,這無疑是很有吸引力的。”邱一波表示,為支持興田村發展鄉村旅遊業,今後,重慶市自駕旅遊協會將經常組織自駕游愛好者前往該村旅遊。

他的初步想法是,與當地政府或旅遊經營者合作,推出專門的自駕遊線路,並以促銷手段(如對自駕車輛提供油費補貼、吃住遊費用打折)吸引自駕遊客。同時,也可考慮把優惠購買城口山地雞、老臘肉等土特產納入行程中,以引起遊客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