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年罵別人“死到臨頭還在笑” 而今自己迎來關店大潮

令賈躍亭萬萬沒想到的是,他一手締造的樂視帝國,正向“生態化反”沒見效果,反向“生態化反”卻屢建奇功。這不,樂視非上市體系爆發的危機,正在迅速蔓延至上市板塊,而樂視電視正是最大受害者之一。

這幾天,樂視危機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先看看最近幾天發生的事:

7月12日消息:樂視2016年夏天欲以20億美元收購的美國電視品牌Vizio,日前向樂視提出1億美元的分手費。

據The Verge中文站報導,依據雙方當初約定,如合作不成樂視須向Vizio支付1億美元分手費,Vizio據此將樂視告上法庭。

Vizio表示,在談判之初,樂視即使用欺騙手段,稱公司財務狀況良好,絕對能拿得出20億美元收購費用,事實上樂視當時已遭遇財務危機。為此,Vizio要求樂視支付6000萬美元損失賠償金,同時要求聯邦法院向樂視追加懲罰性罰款。

就在前一天的7月11日,賈躍亭投資的電動車初創公司法拉第未來,剛剛宣佈擱置價值10億美元的內華達工廠建設計畫。

媒體普遍認為,

此舉意味著樂視汽車戰略再次遭遇重大挫折。

但賈躍亭並未說明新工廠遷至何處?也未說明採取什麼措施實現FF91量產?

據悉,此事已引發美國輿論關注,《今日美國報》網站引述汽車行業資深專家的話說,“法拉第公司具備光吹牛不兌現公司的所有特徵”。

不過,在諸多關於樂視的壞消息中,下面這則消息最具殺傷力,足以讓賈躍亭及樂視一眾高管驚出一身冷汗。

7月11日,

中國最具權威的中央電視臺發出“樂視網,是創業失敗還是涉嫌欺詐”的疑問。不少人認為,這是官方發出的一個信號。

央視稱:在7月3日賈躍亭家族12.37億元資產被司法凍結的傳聞被證實之後,7月4日晚,樂視又公告稱,賈躍亭及樂視控股合計持有的股份5.19億股,近160億元的股權被凍結...,6日賈躍亭辭去樂視網董事長一職,辭職後將不再在樂視網擔任任何職務...那麼,問題來了!樂視網:一邊推概念一邊套現,

是創業失敗還是涉嫌欺詐?

依據央視陳述,樂視的問題絕非創業失敗那麼簡單,已涉嫌金融欺詐,法律不應在此時缺位。

而就在上週五的7月7日,中郵、嘉實、易方達三家基金公司,紛紛下調樂視網股價估值至22元附近,這意味著樂視網一旦複牌,

將至少發生三個跌停。華安基金甚至預測將發生4個跌停。

寫到這裡,我不由得要插入一條看似不相關的資訊:

同樣是7月7日,小米舉行手機業務誓師大會,董事長雷軍宣佈小米手機今年第二季度出貨量達2316萬台,環比增長70%。他甚至提前宣佈了小米手機明年的出貨目標是突破一億台。

插入這麼一條看似廣告的消息,是因為我此時猛然想起賈躍亭於2106年12月11日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說過的一句話:“近一年來,樂視再不會提小米了,壓根兒沒有那個必要,(二者)不在同一個維度了。”

我不知道雷軍此時釋放關於小米手機銷量的資訊,是不是刻意選擇的時間點。但我能想像出雷軍此刻的心情:是的,我們已經不在同一個維度了。

每月10日是樂視固定發工資的日子,但是今年的7月10日,樂視控股及非上市體系的樂視體育、樂視移動等公司,員工沒能如期拿到工資。

樂視解釋稱,發不了工資系招行凍結樂視資產所致。

關於樂視的,也不全是壞消息。這不,樂視管理層也在努力展示他們的信心,雖然這信心看起來有點勉強。

在7月11日的2017中國互聯網大會上,樂視致新總裁梁軍稱,雖然最近樂視起了一些風波,內部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但是其服務和產品還經得起考驗。

顯然,把樂視危機輕描淡寫成“一些風波”,其心情我們很能理解,但要說樂視能經得起考驗,這個結論下得有點早了。

事實上,樂視致新即樂視電視業務,也在遭遇巨大麻煩。

據7月6日的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樂視電視線下零售點被指批量關店。

報導說,自去年9月之後,樂視智慧電視在上游遭遇採購放緩、部分代工廠退出的情況,問題傳導到下游之後,樂視智慧電視經銷商開始“賠錢甩賣”。

樂視電視經銷商稱,目前自己面臨庫存積壓、大尺寸電視缺貨、優質版權片源銳減、返利資金被套牢、管理層不穩等一系列問題。

一位叫崔劍的樂視電視經銷商接受了採訪,他說,“2015年的時候,樂視電視基本上都是現貨,3—5天到貨;到2016年10月,連續幾個月出現大範圍缺貨,供貨貨款延長到2—3月,時間週期一長,資金成本就提高了,一年就轉四五圈,生意根本沒辦法做。下面代理商房租成本高,有20%以上都關店了。”

他說,“每天很慌,過完年下麵有20多家關店,最近還會更多,都快堅持不下去了。”

他透露說,樂視電視對影視版權的購買也很疲軟,“從2016年年初起,Top10片源就都拿不到了,更沒什麼獨播。”

“上游面板漲價也讓樂視感到無力應對,同尺寸電視樂視供貨價格比其他品牌高出500元,根本賣不掉。”

另一位叫趙楠的經銷商說,他所在的省份,樂視電視同比銷量下降50%。“消費者看到(樂視的)負面新聞,害怕以後樂視電視售後出問題,或者會員內容版權方面出問題。”

與上述報導形成相互印證的,是在6月28日的樂視網年度股東大會上,梁軍承認“今年上半年樂視電視負增長”。

事實上,樂視電視銷售慘澹早有跡象,就在“618”大促,樂視電視雖造足了勢,但在天貓的銷量仍排名第四,低於夏普、小米;在京東商城,樂視電視甚至沒有進入銷量前十。

在更早的“414”電商節,樂視電視銷量僅為去年同期的70%。

樂視電視掉頭向下,除樂視企業自身因素之外,還和整個互聯網電視行業不景氣有關。越來越多跡象表明:2017年是互聯網電視掉頭向下的轉折年。

近據業內人士透露:“某鯨”品牌的互聯網電視出現人事震盪,前期激進的市場策略造成的惡果開始顯現。

誠如樂視經銷商所言,大尺寸電視缺貨、優質版權片源銳減、管理層不穩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樂視電視。整個社會對樂視企業信心不足,則起到了助推作用。

中郵、嘉實、易方達、華安基金四家基金公司大幅下調樂視網股價估值,顯現出投資者信心不足。所謂“覆巢無完卵”,如此狀況之下,樂視電視安能置身度外。

同行企業評價認為,今天的樂視電視已大不如三年前樂視電視有銳氣,支撐樂視電視持續發展的因素已經被大大弱化。

有同行推測,“2017上半年,樂視電視實際銷量可能和小米差不多,全年700萬台銷量目標鐵定完不成。”

而我擔心的是,隨著樂視系危機持續加深,樂視電視的行業地位有可能進一步削弱。

樂視號稱七大產業板塊,但硬體產業只有兩塊,即樂視電視和樂視手機。目前,樂視手機(包括酷派手機)已呈休克狀態,退出市場的跡象已十分明顯,接下來就看樂視電視了。

在賈躍亭觀念裡,樂視電視和樂視汽車的重要性僅次於樂視網。樂視汽車對樂視體系目前尚不具備實質意義,樂視電視不同,它直接為樂視網做出營收及利潤貢獻,一旦出現大幅下滑,勢必會影響到樂視網業績及股價表現。還有,樂視電視承擔了樂視網應用平臺的責任,樂視電視一旦下跌肯定會波及樂視網。

但據媒體報導,富士康及仁寶電腦已先後撤離樂視致新,等於從上游源頭削弱了樂視電視的供貨,這也許是經銷商抱怨“大尺寸電視缺貨”的原因。

如果線下關店潮持續下去,樂視電視銷售低迷的狀況將難以改變。目前看,還沒到樂視電視最嚴峻時期,最嚴峻時期在第三季度乃至明年第一季度。

據消息靈通人士講,賈躍亭出走美國,對樂視內部震動很大,不少人認為這是賈躍亭不負責任的表現,等於將一個傷痕累累的樂視丟下撒手不管,指望賈躍亭改變樂視現狀已無可能。

還有,樂視作為中國互聯網電視的代表型企業,目前的狀況對互聯網品牌形成很不好的負面示範效應,加重了整個社會對互聯網電視信心不足。

今天,樂視已進入孫宏斌時代,預計孫宏斌主導的樂視將徹底拋棄所謂的生態戰略,並盡可能與賈躍亭劃清界限。換言之,樂視將很快從七大生態體系中逐步退出,退出路線圖很可能是這樣的:首先退出樂視手機(含酷派手機),然後退出樂視體育和樂視金融。至於樂視汽車,目前由賈躍亭直接操盤,但外界普遍並不看好,甚至懷疑它能否存活下去,退出只是時間問題。

樂視過山車似的經歷,足以讓人唏噓不已。事實再次警醒人們:創造奇跡的從來都不是商業模式,而是科技創新。

樂視再不會提小米了,壓根兒沒有那個必要,(二者)不在同一個維度了。”

我不知道雷軍此時釋放關於小米手機銷量的資訊,是不是刻意選擇的時間點。但我能想像出雷軍此刻的心情:是的,我們已經不在同一個維度了。

每月10日是樂視固定發工資的日子,但是今年的7月10日,樂視控股及非上市體系的樂視體育、樂視移動等公司,員工沒能如期拿到工資。

樂視解釋稱,發不了工資系招行凍結樂視資產所致。

關於樂視的,也不全是壞消息。這不,樂視管理層也在努力展示他們的信心,雖然這信心看起來有點勉強。

在7月11日的2017中國互聯網大會上,樂視致新總裁梁軍稱,雖然最近樂視起了一些風波,內部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但是其服務和產品還經得起考驗。

顯然,把樂視危機輕描淡寫成“一些風波”,其心情我們很能理解,但要說樂視能經得起考驗,這個結論下得有點早了。

事實上,樂視致新即樂視電視業務,也在遭遇巨大麻煩。

據7月6日的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樂視電視線下零售點被指批量關店。

報導說,自去年9月之後,樂視智慧電視在上游遭遇採購放緩、部分代工廠退出的情況,問題傳導到下游之後,樂視智慧電視經銷商開始“賠錢甩賣”。

樂視電視經銷商稱,目前自己面臨庫存積壓、大尺寸電視缺貨、優質版權片源銳減、返利資金被套牢、管理層不穩等一系列問題。

一位叫崔劍的樂視電視經銷商接受了採訪,他說,“2015年的時候,樂視電視基本上都是現貨,3—5天到貨;到2016年10月,連續幾個月出現大範圍缺貨,供貨貨款延長到2—3月,時間週期一長,資金成本就提高了,一年就轉四五圈,生意根本沒辦法做。下面代理商房租成本高,有20%以上都關店了。”

他說,“每天很慌,過完年下麵有20多家關店,最近還會更多,都快堅持不下去了。”

他透露說,樂視電視對影視版權的購買也很疲軟,“從2016年年初起,Top10片源就都拿不到了,更沒什麼獨播。”

“上游面板漲價也讓樂視感到無力應對,同尺寸電視樂視供貨價格比其他品牌高出500元,根本賣不掉。”

另一位叫趙楠的經銷商說,他所在的省份,樂視電視同比銷量下降50%。“消費者看到(樂視的)負面新聞,害怕以後樂視電視售後出問題,或者會員內容版權方面出問題。”

與上述報導形成相互印證的,是在6月28日的樂視網年度股東大會上,梁軍承認“今年上半年樂視電視負增長”。

事實上,樂視電視銷售慘澹早有跡象,就在“618”大促,樂視電視雖造足了勢,但在天貓的銷量仍排名第四,低於夏普、小米;在京東商城,樂視電視甚至沒有進入銷量前十。

在更早的“414”電商節,樂視電視銷量僅為去年同期的70%。

樂視電視掉頭向下,除樂視企業自身因素之外,還和整個互聯網電視行業不景氣有關。越來越多跡象表明:2017年是互聯網電視掉頭向下的轉折年。

近據業內人士透露:“某鯨”品牌的互聯網電視出現人事震盪,前期激進的市場策略造成的惡果開始顯現。

誠如樂視經銷商所言,大尺寸電視缺貨、優質版權片源銳減、管理層不穩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樂視電視。整個社會對樂視企業信心不足,則起到了助推作用。

中郵、嘉實、易方達、華安基金四家基金公司大幅下調樂視網股價估值,顯現出投資者信心不足。所謂“覆巢無完卵”,如此狀況之下,樂視電視安能置身度外。

同行企業評價認為,今天的樂視電視已大不如三年前樂視電視有銳氣,支撐樂視電視持續發展的因素已經被大大弱化。

有同行推測,“2017上半年,樂視電視實際銷量可能和小米差不多,全年700萬台銷量目標鐵定完不成。”

而我擔心的是,隨著樂視系危機持續加深,樂視電視的行業地位有可能進一步削弱。

樂視號稱七大產業板塊,但硬體產業只有兩塊,即樂視電視和樂視手機。目前,樂視手機(包括酷派手機)已呈休克狀態,退出市場的跡象已十分明顯,接下來就看樂視電視了。

在賈躍亭觀念裡,樂視電視和樂視汽車的重要性僅次於樂視網。樂視汽車對樂視體系目前尚不具備實質意義,樂視電視不同,它直接為樂視網做出營收及利潤貢獻,一旦出現大幅下滑,勢必會影響到樂視網業績及股價表現。還有,樂視電視承擔了樂視網應用平臺的責任,樂視電視一旦下跌肯定會波及樂視網。

但據媒體報導,富士康及仁寶電腦已先後撤離樂視致新,等於從上游源頭削弱了樂視電視的供貨,這也許是經銷商抱怨“大尺寸電視缺貨”的原因。

如果線下關店潮持續下去,樂視電視銷售低迷的狀況將難以改變。目前看,還沒到樂視電視最嚴峻時期,最嚴峻時期在第三季度乃至明年第一季度。

據消息靈通人士講,賈躍亭出走美國,對樂視內部震動很大,不少人認為這是賈躍亭不負責任的表現,等於將一個傷痕累累的樂視丟下撒手不管,指望賈躍亭改變樂視現狀已無可能。

還有,樂視作為中國互聯網電視的代表型企業,目前的狀況對互聯網品牌形成很不好的負面示範效應,加重了整個社會對互聯網電視信心不足。

今天,樂視已進入孫宏斌時代,預計孫宏斌主導的樂視將徹底拋棄所謂的生態戰略,並盡可能與賈躍亭劃清界限。換言之,樂視將很快從七大生態體系中逐步退出,退出路線圖很可能是這樣的:首先退出樂視手機(含酷派手機),然後退出樂視體育和樂視金融。至於樂視汽車,目前由賈躍亭直接操盤,但外界普遍並不看好,甚至懷疑它能否存活下去,退出只是時間問題。

樂視過山車似的經歷,足以讓人唏噓不已。事實再次警醒人們:創造奇跡的從來都不是商業模式,而是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