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風十裡 , 不如你》:看90後“老戲骨”如何拼演技?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年輕的人總是帶著肚子裡的書,腦子裡的野心,心坎裡的姑娘或情郎,裝滿旅行箱,去尋找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

馮唐的長篇小說《北京, 北京》講述的不是《紅樓夢》式的“荒唐言”, 而是三十歲之前人人都可能經歷的那些“荒唐事”。

由周冬雨、張一山領銜主演,改編自文藝詩人馮唐“萬物生長”三部曲最後一部《北京,北京》的超級劇集《春風十裡,不如你》,近日放出精彩片花,並將於7月21日起登陸優酷,黃金會員更可週五搶先看。

馮唐的荒唐囈語尚在耳邊,張一山去年的《餘罪》讓人驚豔,周冬雨亦完成從靜秋到安生的蛻變。青春荒唐,何處安放,《春風十裡,不如你》可能是和夏天最配的一部戲。暗紅塵霎時雪亮,熱春光一片冰涼。

馮唐:青春是一場酷刑

馮唐的小說始終是一個主題:“我們共同追女孩”的那些年那些事,以“回憶青春和成長”來表明自己的告別青春和成長。

《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寫中學生秋水的成長經歷,到了《北京北京》和《萬物生長》,秋水的故事轉移到了醫科大學的校園。青春期的騷動、苦悶、理想、叛逆和迷茫……這一切,在調侃、戲謔的書寫中發酵。

青春的煩惱與困惑,是一個容易被寫得濫俗的主題。當70後已經整體“過氣”,馮唐這個姍姍來遲的70後,

還要講這麼個老套故事,靠什麼出奇制勝?

不是曲折煽情的故事,而是大量細節堆積起來的熟悉場景和內心共鳴。馮唐的妙處在於他的“嘮叨”——充滿智性、文學趣味,幽默的、帶有北京痞子味的“嘮叨”,他用語言的快感、青春和成長的激情征服讀者。

當少年秋水迷戀著漂亮女孩朱裳,幻想著牽她的手,他說“朱裳在,有兩三裡垂柳堤岸就夠了。‘行到關情處’便是走到動情處了。手不必碰,眼不必交,只需兩個人慢慢走就好了。有些心思,想不清,分不明,就像這釀在春光中的柳絮”。

《北京, 北京》提供了一個很有想像力和說服力的假設:

把一個酒足飯飽的年輕男人關進一間特別暖和的房子, 將他捆綁得不能挪動半步, 然後讓一位絕色美女( 比如小說的主角小紅) 在他面前脫衣服。

“世界多奇怪啊, 這種年輕時候非常的酷刑用到老年就是心理治療手段, 每週一次, 降低心血管發病幾率。”

《北京, 北京》借它的一個人物之口說:“年輕時盡是酷刑, 如果有機會他還是想在四十歲之前試試。”

諸如此類的酷刑貫穿人們的青春時代。實現不了的理想、無法抵達的遠方、不得其門而入的高邁境界,這樣的酷刑和得不到滿足的性在性質上完全相同。

正是酷刑構成了荒唐在發生學上最重大的原委,酷刑由此構成了荒唐的核心, 構成了《北京,北京》的主題的核心。

周冬雨:人生何處無CP?

從《山楂樹之戀》到《七月與安生》,從《喜歡你》到《春風十裡,不如你》。周冬雨的最大特點是:和任何男演員搭戲都能營造渾然天成的CP感。

靜秋和老三,是充滿年代感的淳樸和羞澀;安生與七月,是靈魂鏡像下的女性獨立書寫;顧勝男和路晉,則是中二蘿莉與霸道總裁的奇妙組合。

出道7年,大眾對周冬雨的印象早已不再是那個貼著“謀女郎”標籤的青澀小女生,而儼然是內地“小妞電影”新一代掌門人。

自然溫暖的CP感,首先歸功於周冬雨在演技上下的功夫。但仔細想來,周冬雨自帶的清純與誘惑、乖巧與叛逆的混合氣質,搭配月牙眼睛的彎彎一笑,才是人自覺親近的本質。

用兩度合作的陳可辛的話說,“她的表演都是靠直覺,有時候你被她帶得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但一旦抓得准,就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感覺。”從某種意義上說,周冬雨是一個天生的演員。某些靈光一閃的微表情和演繹方式,皆靠著與生俱來的天賦點亮。

從目前放出的《春風十裡,不如你》的片花來看,感情線仍然延續了馮唐原小說中“二女一男”的設置,對於經過《七月與安生》歷練的周冬雨,自然駕輕就熟。

片花中,小紅(周冬雨飾)沖著秋水(張一山飾)嫣然一笑的純真,恍如《山楂樹》的靜秋,絕無半分刻意的雕琢。當她猛灌啤酒質疑秋水的愛情選擇時,眼神倨傲又絕望,強大的外表下是情感受挫的普通女孩兒讓人心疼的卑微。

在放出的片花中,硬糖君最被觸動的是周冬雨的這段表演:推測劇情應該是周冬雨發現張一山搞大了女二的肚子,瞬間的表情不是憤怒,而是心碎。瞬間落下的眼淚,想碰而無法觸碰的戀人,強顏的苦笑和真實的淚水裡,卻滿滿都是“即便如此,我卻無法停止愛你”。

話說滿屏偶像劇都是女主虐男主,男主愛而不得、求而又失,這部戲怎麼全程在虐周冬雨的感覺,果然是男性作家的IP啊。

張一山:家有man痞初長成

如果沒有《餘罪》,張一山可能很難擺脫大家心中根深蒂固的“劉星”形象。越是經典,越難顛覆。張一山演活了餘罪,也向觀眾宣告:家有man痞初長成。

從外貌來說,張一山相比於其他小鮮肉並不出眾,《家有兒女》中他“小滑頭”的形象先入為主,在觀眾心中根深蒂固,因此想起張一山,觀眾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小鬼大,並非成熟穩重型。

但也正是這種劣勢反而成為張一山的優勢,不是冷峻面癱,而是生動有戲,讓他可以成為一個少見的接地氣的小生,一下彌合了我們對劇中人的距離感,仿佛看到就是自己的青春。

《春風十裡,不如你》描寫了上世紀90年代,張一山飾的文藝青年秋水,按照父親的意願進入了北京某醫科大學醫學專業學習。軍訓期間,他認識了鬼馬精靈的姑娘小紅,以及一群交織進彼此命運裡的哥們。

他們的愛情,與大多數偶像劇不同,並非始于寶馬香車、玫瑰鑽石的“小時代”,而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軍訓。

張一山撩周冬雨,是用他的帽檐掃過她的帽檐。八年的愛情長跑,也不都是甜寵狗糧,而是甘苦自知。這是我們大部分人的青春,陽光打在臉上,沒讓我們閃閃發光,而是把我們曬黑了。

而張一山最擅長的,也正是用最直觀真實的表演,直達觀眾內心,進而引起共鳴。從余罪到秋水,雖然題材從罪案轉到校園,但兩個角色之間:痞性相通。

馮唐的原小說中,秋水曾說:“我要娶個最心坎的姑娘, 她奶大腰窄嘴小, 她喜歡我拉著她的手,聽我胡說八道, 無法無天。”

而在小說最後一章, 秋水正好三十掛零, 在一個跟文學有關的酒局上, 喝了近十瓶北京特產紅星牌小二鍋頭, 酩酊大醉, 人事不醒, 差點將小命給交待掉, 算是荒唐了最後一次。

既能夠直白的表達青春腫脹的欲望,叫喊著“給我一個姑娘”。又能說出“春風十裡,不如你”的詩意情話。這種“壞中帶痞,痞而不賤”的人物,除了張一山,硬糖君竟找不出第二個適齡演員。

傷痕,難以言說。執著,痛徹心扉。青春,義無反顧。遺憾,最美年華。如果時光能倒流,你是否真能對那個女孩兒說出真心話。

諸如此類的酷刑貫穿人們的青春時代。實現不了的理想、無法抵達的遠方、不得其門而入的高邁境界,這樣的酷刑和得不到滿足的性在性質上完全相同。

正是酷刑構成了荒唐在發生學上最重大的原委,酷刑由此構成了荒唐的核心, 構成了《北京,北京》的主題的核心。

周冬雨:人生何處無CP?

從《山楂樹之戀》到《七月與安生》,從《喜歡你》到《春風十裡,不如你》。周冬雨的最大特點是:和任何男演員搭戲都能營造渾然天成的CP感。

靜秋和老三,是充滿年代感的淳樸和羞澀;安生與七月,是靈魂鏡像下的女性獨立書寫;顧勝男和路晉,則是中二蘿莉與霸道總裁的奇妙組合。

出道7年,大眾對周冬雨的印象早已不再是那個貼著“謀女郎”標籤的青澀小女生,而儼然是內地“小妞電影”新一代掌門人。

自然溫暖的CP感,首先歸功於周冬雨在演技上下的功夫。但仔細想來,周冬雨自帶的清純與誘惑、乖巧與叛逆的混合氣質,搭配月牙眼睛的彎彎一笑,才是人自覺親近的本質。

用兩度合作的陳可辛的話說,“她的表演都是靠直覺,有時候你被她帶得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但一旦抓得准,就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感覺。”從某種意義上說,周冬雨是一個天生的演員。某些靈光一閃的微表情和演繹方式,皆靠著與生俱來的天賦點亮。

從目前放出的《春風十裡,不如你》的片花來看,感情線仍然延續了馮唐原小說中“二女一男”的設置,對於經過《七月與安生》歷練的周冬雨,自然駕輕就熟。

片花中,小紅(周冬雨飾)沖著秋水(張一山飾)嫣然一笑的純真,恍如《山楂樹》的靜秋,絕無半分刻意的雕琢。當她猛灌啤酒質疑秋水的愛情選擇時,眼神倨傲又絕望,強大的外表下是情感受挫的普通女孩兒讓人心疼的卑微。

在放出的片花中,硬糖君最被觸動的是周冬雨的這段表演:推測劇情應該是周冬雨發現張一山搞大了女二的肚子,瞬間的表情不是憤怒,而是心碎。瞬間落下的眼淚,想碰而無法觸碰的戀人,強顏的苦笑和真實的淚水裡,卻滿滿都是“即便如此,我卻無法停止愛你”。

話說滿屏偶像劇都是女主虐男主,男主愛而不得、求而又失,這部戲怎麼全程在虐周冬雨的感覺,果然是男性作家的IP啊。

張一山:家有man痞初長成

如果沒有《餘罪》,張一山可能很難擺脫大家心中根深蒂固的“劉星”形象。越是經典,越難顛覆。張一山演活了餘罪,也向觀眾宣告:家有man痞初長成。

從外貌來說,張一山相比於其他小鮮肉並不出眾,《家有兒女》中他“小滑頭”的形象先入為主,在觀眾心中根深蒂固,因此想起張一山,觀眾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小鬼大,並非成熟穩重型。

但也正是這種劣勢反而成為張一山的優勢,不是冷峻面癱,而是生動有戲,讓他可以成為一個少見的接地氣的小生,一下彌合了我們對劇中人的距離感,仿佛看到就是自己的青春。

《春風十裡,不如你》描寫了上世紀90年代,張一山飾的文藝青年秋水,按照父親的意願進入了北京某醫科大學醫學專業學習。軍訓期間,他認識了鬼馬精靈的姑娘小紅,以及一群交織進彼此命運裡的哥們。

他們的愛情,與大多數偶像劇不同,並非始于寶馬香車、玫瑰鑽石的“小時代”,而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軍訓。

張一山撩周冬雨,是用他的帽檐掃過她的帽檐。八年的愛情長跑,也不都是甜寵狗糧,而是甘苦自知。這是我們大部分人的青春,陽光打在臉上,沒讓我們閃閃發光,而是把我們曬黑了。

而張一山最擅長的,也正是用最直觀真實的表演,直達觀眾內心,進而引起共鳴。從余罪到秋水,雖然題材從罪案轉到校園,但兩個角色之間:痞性相通。

馮唐的原小說中,秋水曾說:“我要娶個最心坎的姑娘, 她奶大腰窄嘴小, 她喜歡我拉著她的手,聽我胡說八道, 無法無天。”

而在小說最後一章, 秋水正好三十掛零, 在一個跟文學有關的酒局上, 喝了近十瓶北京特產紅星牌小二鍋頭, 酩酊大醉, 人事不醒, 差點將小命給交待掉, 算是荒唐了最後一次。

既能夠直白的表達青春腫脹的欲望,叫喊著“給我一個姑娘”。又能說出“春風十裡,不如你”的詩意情話。這種“壞中帶痞,痞而不賤”的人物,除了張一山,硬糖君竟找不出第二個適齡演員。

傷痕,難以言說。執著,痛徹心扉。青春,義無反顧。遺憾,最美年華。如果時光能倒流,你是否真能對那個女孩兒說出真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