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玉帝是如何逆襲成為中國的至高天神的?

玉皇大帝,簡稱“玉帝”,是傳說中統管天、地、人三界眾生的至高天神。然而,熟悉中國神話的人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早期中國人並不崇拜玉帝,從周朝到魏晉時代的文獻上從未談到玉帝這個神仙。

當時的中國人最崇拜的是炎帝、黃帝、帝俊、伏羲、東皇太一等等這些神靈。那麼玉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又是如何取代在他之前的神靈成為眾神之主的呢?

一、天帝崇拜與玉石文化的結合

玉帝的信仰首先起源於天帝崇拜。原始人非常敬畏自然,而這個自然的最直觀體現往往就是天。世界上的所有東西無不處在天的籠罩底下,當原始人仰望天空時,

必然會發現天空的浩瀚和自身的渺小。另一方面許多神奇的力量都是來自於天的,雨雪從天上落下,風從天上吹來,閃電從天空中躥出,日月星辰懸掛在天空中……所以,原始人把天想像成為統攝萬物的神靈,稱作“天帝”或“上帝”。按照陳建憲的解釋,甲骨文中的“帝”字指的是生育萬物者,“天帝”就表示天生萬物。當然天也就同時擁有治理萬物的能力。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每個民族或許都會創造出自己的天帝,加上時代的更迭,也可能創造出更多的天帝,像上文提到的帝俊和東皇太一都是天帝。炎帝、黃帝在一些研究神話的學者看來也有天帝的屬性。

【玉帝像】

周人稱天帝為“昊天上帝”(《大雅·雲漢》),或“皇天上帝”(《月令》)等等。

這個“昊”字也出現在道教對玉帝的尊稱當中——“昊天金闕至尊玉皇上帝”。“昊”,代表的意思其實和“天”一樣,只不過多懸掛了一個太陽,更突顯天的特性。它也代表著最高的地位,古代東夷人就將他們的兩位首領分別稱為“太昊”和“少昊”。“皇”亦是一個用來指代權位的字眼,在金文中上面代表一頂發光的帽子,即王冠,“王”表示統治者。

至於玉帝的“玉”字,指的是玉石。古代中國人好玉,

認為玉是最美的石頭,代表著優秀的德行,與君子相配。《禮記·曲禮》曰:“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說文》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

“玉”也被用來形容珍貴的事物,或和長生不死產生關聯。古代傳說中提到有玉樹(《淮南子·地形訓》)、玉桃(《述異記》)、玉膏(《山海經·西次三經》)、玉醴泉(《十洲記》)等仙物,吃了能令人長生不死。《神異經·中荒經》記載:“九府玉童玉女,與天地同休息。男女無為匹配,

而仙道自成。”此外,古人還相信神仙居住的房屋都是瓊樓玉宇。

由此,天帝信仰與玉石信仰合流,形成了玉帝。“玉”字無疑也是用來形容玉帝之尊貴的。且看“昊天金闕至尊玉皇上帝”,這十個字裡面就有八個字是用來形容玉帝的偉大的,只有 “金闕”兩個字是用來說明玉帝的住所。

【玉帝起源于玉石文化和天帝信仰的結合】

二、玉帝在唐朝的地位

玉帝最早見於文獻記載是在南北朝時期茅山道教創始者陶弘景所編撰的《真靈位業圖》中。《真靈位業圖》中的神仙分七個等級,每個等級又分左、中、右三位。玉皇大帝在其中原本是作為兩個神存在的,一個叫玉皇道君,另一個叫高上玉帝,分別處於第一等級玉清宮右位元的第十一、十九兩位,地位雖然處於第一等級,然而離眾神之主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到了唐朝的時候,玉帝的地位有所提升。《太玄金籙金瑣流珠引序》記載:“前聖太上道君稱萬道之王,號曰虛皇;後聖太上老君稱萬道之君,號曰玉皇。”太上老君原型乃是春秋時候的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張陵創五斗米教的時候將老子奉為祖師爺,稱作“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在道教中的地位極高,位列三清。這裡說太上老君號玉皇,有附會的嫌疑,一般都把太上老君和玉帝視為兩個不同的神。不過這也體現出了作者將玉皇的地位看得有多高了。

《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明天尊第二》引《天師請問經》曰:“道為最尊,常在三清,出諸天上,以是義故,故號天尊,或號玉帝,或號高皇,隨順一切也。”這裡把玉帝排在三清之下,說道存在於三清之中,當它從三清裡出來,寄宿于天空中時,便號稱“天尊”或“玉帝”或“高皇”。這也體現了玉帝是源自天帝信仰的。

【《西遊記》裡的玉帝】

同時唐朝的許多詩人在他們的詩歌中也提到了玉帝。如:王維的“翠鳳翊文螭,羽節朝玉帝”(《金屑泉》),李白的“不向金闕遊,思為玉皇客”等等,在《全唐詩》中“玉皇”“玉帝”加起來總共出現了八十四次。玉帝信仰在唐朝的流行程度可見一斑。

也是在唐朝時候,唐明皇李隆基首次將玉帝的生日欽定為正月初九(參加《月令注釋》)。這體現了統治者對玉帝信仰的高度重視,也令玉帝祭祀活動從分散走向集中。

三、升任至尊之神

然而,真正將玉帝推上眾神之主的寶座的還是宋代的皇帝們。根據《宋史》記載: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自稱夢見了一位神人告訴他說,天上即將降下天書,請他預先請道士做一個月的道場。宋真宗當然按照神靈的指示興辦了道場,結果承天門屋頂南角上果然出現了一道黃帛,上面寫著:“趙受命,興于宋世七百、九九定。”

【宋真宗】

“天書”事件不消多說,當然是由凡人一手策劃的鬧劇。北宋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失敗,尤其到了1004年,遼軍南侵,宋真宗議和,與遼軍訂立了“澶淵之盟”,每年向遼國繳納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這在當時嚴重影響到了百姓對朝廷的信心。為了鞏固統治,宋真宗於是偽造了“天書”事件。不外乎就是說趙家的天下是神靈授予的,百姓應該乖乖服從神的安排,接受他們趙家的統治。

宋真宗似乎玩這招玩上癮了,又過了四年,宋真宗說他又夢見了神人來傳旨了,而且這回神人傳的是玉皇大帝的聖旨,說要帶送真宗去見趙家的祖宗。於是再請了一幫道士來做道場。

第二天,宋真宗告訴群臣說,昨晚他果然見到了一位天尊在眾神的簇擁下降臨了。那位天尊自稱是傳說中九個人皇之一,曾經轉世成為軒轅黃帝,後來又接受玉帝的命令再次轉世成為趙家的祖先。接下來就是勸告宋真宗要勤政愛民,不要辜負祖先。說完這些話神人便駕雲而去了。

這個所謂的趙家祖宗究竟指誰,宋真宗大概也懶得編了,只說是祖宗就對了。宋真宗把他封為了“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還把聖祖母封為了“元天大聖後”。

宋真宗所玩弄的不過是君權神授的老伎倆了,而他借用的神就是玉皇大帝。因為玉帝在民間已經有了一定的受眾基礎了,所以選用玉帝來給他們趙家授權,更容易獲得百姓的認同。

既然玉帝賦予了他們趙家統治權,反過來宋真宗肯定也要抬高玉帝的權威,因為他們的權威已經捆綁在一起了,抬高了玉帝就等於抬高了趙家。所以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在滋福殿設立玉帝像加以供奉。次年又冊封玉帝為“太上開天執符禦曆含真體道玉皇天帝”。由此玉帝成為了國家祭祀中的最高神靈,也成了神話裡的眾神之主了。

到了宋徽宗時代,北宋的江山已經岌岌可危了。宋徽宗黔驢技窮,只好把宋真宗使過的花招拿出來再用一次,這回他封玉帝為“太上開天執符禦曆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

【宋徽宗】

四、玉帝真的是至高主神嗎

若依照正統的道教神話體系來看的話,玉帝絕非至高主神,道教的最高神靈乃是三清,其次是四禦,玉皇大帝只處於四禦這一層級。

還有一些人受到小說《西遊記》的影響,老想拿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比個高低。但是,佛教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和道教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宗教,他們的神話體系也是不同的體系,所以,要拿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來比個高低的話,其實就像問關公和秦瓊誰更厲害一樣。

【玉帝起源于玉石文化和天帝信仰的結合】

二、玉帝在唐朝的地位

玉帝最早見於文獻記載是在南北朝時期茅山道教創始者陶弘景所編撰的《真靈位業圖》中。《真靈位業圖》中的神仙分七個等級,每個等級又分左、中、右三位。玉皇大帝在其中原本是作為兩個神存在的,一個叫玉皇道君,另一個叫高上玉帝,分別處於第一等級玉清宮右位元的第十一、十九兩位,地位雖然處於第一等級,然而離眾神之主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到了唐朝的時候,玉帝的地位有所提升。《太玄金籙金瑣流珠引序》記載:“前聖太上道君稱萬道之王,號曰虛皇;後聖太上老君稱萬道之君,號曰玉皇。”太上老君原型乃是春秋時候的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張陵創五斗米教的時候將老子奉為祖師爺,稱作“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在道教中的地位極高,位列三清。這裡說太上老君號玉皇,有附會的嫌疑,一般都把太上老君和玉帝視為兩個不同的神。不過這也體現出了作者將玉皇的地位看得有多高了。

《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明天尊第二》引《天師請問經》曰:“道為最尊,常在三清,出諸天上,以是義故,故號天尊,或號玉帝,或號高皇,隨順一切也。”這裡把玉帝排在三清之下,說道存在於三清之中,當它從三清裡出來,寄宿于天空中時,便號稱“天尊”或“玉帝”或“高皇”。這也體現了玉帝是源自天帝信仰的。

【《西遊記》裡的玉帝】

同時唐朝的許多詩人在他們的詩歌中也提到了玉帝。如:王維的“翠鳳翊文螭,羽節朝玉帝”(《金屑泉》),李白的“不向金闕遊,思為玉皇客”等等,在《全唐詩》中“玉皇”“玉帝”加起來總共出現了八十四次。玉帝信仰在唐朝的流行程度可見一斑。

也是在唐朝時候,唐明皇李隆基首次將玉帝的生日欽定為正月初九(參加《月令注釋》)。這體現了統治者對玉帝信仰的高度重視,也令玉帝祭祀活動從分散走向集中。

三、升任至尊之神

然而,真正將玉帝推上眾神之主的寶座的還是宋代的皇帝們。根據《宋史》記載: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自稱夢見了一位神人告訴他說,天上即將降下天書,請他預先請道士做一個月的道場。宋真宗當然按照神靈的指示興辦了道場,結果承天門屋頂南角上果然出現了一道黃帛,上面寫著:“趙受命,興于宋世七百、九九定。”

【宋真宗】

“天書”事件不消多說,當然是由凡人一手策劃的鬧劇。北宋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失敗,尤其到了1004年,遼軍南侵,宋真宗議和,與遼軍訂立了“澶淵之盟”,每年向遼國繳納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這在當時嚴重影響到了百姓對朝廷的信心。為了鞏固統治,宋真宗於是偽造了“天書”事件。不外乎就是說趙家的天下是神靈授予的,百姓應該乖乖服從神的安排,接受他們趙家的統治。

宋真宗似乎玩這招玩上癮了,又過了四年,宋真宗說他又夢見了神人來傳旨了,而且這回神人傳的是玉皇大帝的聖旨,說要帶送真宗去見趙家的祖宗。於是再請了一幫道士來做道場。

第二天,宋真宗告訴群臣說,昨晚他果然見到了一位天尊在眾神的簇擁下降臨了。那位天尊自稱是傳說中九個人皇之一,曾經轉世成為軒轅黃帝,後來又接受玉帝的命令再次轉世成為趙家的祖先。接下來就是勸告宋真宗要勤政愛民,不要辜負祖先。說完這些話神人便駕雲而去了。

這個所謂的趙家祖宗究竟指誰,宋真宗大概也懶得編了,只說是祖宗就對了。宋真宗把他封為了“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還把聖祖母封為了“元天大聖後”。

宋真宗所玩弄的不過是君權神授的老伎倆了,而他借用的神就是玉皇大帝。因為玉帝在民間已經有了一定的受眾基礎了,所以選用玉帝來給他們趙家授權,更容易獲得百姓的認同。

既然玉帝賦予了他們趙家統治權,反過來宋真宗肯定也要抬高玉帝的權威,因為他們的權威已經捆綁在一起了,抬高了玉帝就等於抬高了趙家。所以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在滋福殿設立玉帝像加以供奉。次年又冊封玉帝為“太上開天執符禦曆含真體道玉皇天帝”。由此玉帝成為了國家祭祀中的最高神靈,也成了神話裡的眾神之主了。

到了宋徽宗時代,北宋的江山已經岌岌可危了。宋徽宗黔驢技窮,只好把宋真宗使過的花招拿出來再用一次,這回他封玉帝為“太上開天執符禦曆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

【宋徽宗】

四、玉帝真的是至高主神嗎

若依照正統的道教神話體系來看的話,玉帝絕非至高主神,道教的最高神靈乃是三清,其次是四禦,玉皇大帝只處於四禦這一層級。

還有一些人受到小說《西遊記》的影響,老想拿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比個高低。但是,佛教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和道教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宗教,他們的神話體系也是不同的體系,所以,要拿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來比個高低的話,其實就像問關公和秦瓊誰更厲害一樣。